- 年份
- 2024(9827)
- 2023(14293)
- 2022(12603)
- 2021(12024)
- 2020(10077)
- 2019(23349)
- 2018(23270)
- 2017(45092)
- 2016(24351)
- 2015(27555)
- 2014(27292)
- 2013(26602)
- 2012(24398)
- 2011(21446)
- 2010(21076)
- 2009(18791)
- 2008(17849)
- 2007(15011)
- 2006(12689)
- 2005(10489)
- 学科
- 济(91463)
- 经济(91363)
- 管理(67695)
- 业(63445)
- 企(52505)
- 企业(52505)
- 方法(46207)
- 数学(40548)
- 数学方法(39908)
- 农(25165)
- 财(23401)
- 中国(22349)
- 学(20775)
- 业经(20203)
- 地方(19483)
- 农业(17035)
- 制(16803)
- 理论(15871)
- 贸(15867)
- 贸易(15855)
- 易(15359)
- 务(15332)
- 财务(15261)
- 财务管理(15215)
- 环境(14788)
- 和(14764)
- 技术(14674)
- 企业财务(14335)
- 银(14193)
- 银行(14146)
- 机构
- 大学(330331)
- 学院(329013)
- 管理(133129)
- 济(124121)
- 经济(121324)
- 理学(116731)
- 理学院(115395)
- 管理学(113019)
- 管理学院(112436)
- 研究(106885)
- 中国(79001)
- 京(70114)
- 科学(69963)
- 农(55813)
- 财(55710)
- 业大(53556)
- 所(53162)
- 中心(49990)
- 研究所(49150)
- 江(46416)
- 财经(45735)
- 农业(44254)
- 范(43460)
- 北京(43269)
- 师范(43029)
- 经(41772)
- 院(39645)
- 州(38007)
- 经济学(36585)
- 技术(35638)
- 基金
- 项目(240261)
- 科学(188260)
- 基金(174082)
- 研究(171988)
- 家(153141)
- 国家(151927)
- 科学基金(130691)
- 社会(106127)
- 社会科(100436)
- 社会科学(100410)
- 省(94280)
- 基金项目(93547)
- 自然(88264)
- 自然科(86229)
- 自然科学(86211)
- 自然科学基金(84614)
- 划(79933)
- 教育(79313)
- 资助(71664)
- 编号(70512)
- 成果(54943)
- 重点(53811)
- 部(52272)
- 发(50446)
- 创(49830)
- 课题(47605)
- 科研(46655)
- 创新(46514)
- 计划(44563)
- 大学(44507)
- 期刊
- 济(126616)
- 经济(126616)
- 研究(89269)
- 中国(57900)
- 学报(56135)
- 科学(50372)
- 农(49868)
- 管理(46548)
- 财(42388)
- 大学(42287)
- 学学(39859)
- 农业(35412)
- 教育(35274)
- 技术(29815)
- 融(24977)
- 金融(24977)
- 业经(21539)
- 财经(20804)
- 经济研究(19731)
- 图书(18355)
- 业(18242)
- 经(17672)
- 资源(16796)
- 问题(16682)
- 科技(16322)
- 版(16268)
- 理论(15827)
- 技术经济(15403)
- 业大(15280)
- 实践(14771)
共检索到459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源洪 魏来 王小燕 任国业
论述了四川省水稻遥感监测地面样方布设的方法,通过分析四川省特殊的地理位置,结合遥感影像,科学合理地探讨了可运行化的地面抽样方法,即采用分层抽样统计与地面典型抽样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差分GPS(精度为亚米级)建立四川省水稻监测地面样方,提高监测精度,在95%的置信区间里,可以达到90%的准确率,服务于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大尺度遥感监测。
关键词:
样方 地面抽样 分层抽样 遥感监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然 彭道黎 李云霄 王雪军 黄国胜
抽样调查和遥感技术已成为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抽样方法是影响监测结果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合适的抽样方案为遥感抽样技术的基础。为了确定最适合三峡库区林地面积遥感监测的抽样方案,在覆盖三峡库区的林地一张图上,确定3 km×3 km、4 km×4 km、5 km×5 km 3种样方大小,分别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3种不同方式,共9种方案进行抽样,分别重复25次,分析抽样结果,对八大地类的总体精度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样方大小为5 km×5 km的系统抽样估测效果最精确且稳定,4 km×4 km系统抽样次之。但结合遥感图像及解译成本,最终确定样方大小为4 km×4 km的系...
关键词:
抽样 林地面积 八大地类 遥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华茂
以成都平原为研究区,应用感遥技术,在区划分层研究的基础上,对样方大小、抽样率、抽样数、样方位置和样方布点方式等抽样技术要素以及样方调查方法、调查成果处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南方稻区水稻播种面积抽样调查的技术体系和地面面积取样框图,其应用结果调查精度完全能满足水稻面积宏观调查监测和水稻估产中面积调查的精度要求。本文着重介绍本次分层抽样调查研究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水稻播面,抽样调查,遥感,取样框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马炜 黄国胜 陈新云 党永峰
基于黑龙江森工集团2009年林地"一张图"成果数据,利用2010—2013年多源遥感数据,结合2010年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成果及其他林业经营资料,实践了遥感样地判读与地面样地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大样地调查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1)黑龙江森工集团可系统布设间隔20 km的大样地231个,面积以4 km×4 km为宜,对林地面积估计的总体变动系数为14.41%;2)遥感数据对大样地各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0.68%,以有林地96.82%最高,且遥感数据分辨率降低会导致地类可判读性的降低,分辨率提高则有利于提高判读精度;3)不同面积大样地对林地、有林地面积监测结果的影响差异不明显,4 km×4 km大样地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宏立 周国模 张国江 杜群 徐达
讨论如何利用遥感数据、不同时间调查的地面样地数据之间的关系,构造三相抽样估计方法,提高年度监测的面积估计精度。提出将遥感判读样地作为一相样本,全部地面样地的前期数据作为二相样本,年度监测地面样地作为三相样本,构成三相抽样框架的方法。三相样本是一、二相样本的子集,二相样本是一相样本的子集。用一、二相样本进行前期面积的二相抽样估计,再将结果用于二、三相样本的二相估计,完成年度监测面积的三相抽样估计。在第一个年度监测年,二相样本就是周期监测年调查的全部地面样地,从第二个年度监测年开始,二相样本的调查年份可以不在同一年。给出年度监测面积成数的三相抽样估计公式及相应的方差估计极限分布公式。用浙江省实际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华茂 曾良修 喻歌农 刘鼎昌 张驰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分层技术、卫星遥感抽样技术、样方调查方法、数据库建立、数据汇总与外推方法、数理统计分析与精度评估等6个专题的重点研究,探索出一套四川省农用土地利用现状卫星遥感抽样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已在四川省实施应用,完成了1∶10万农用土地利用现状抽样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分为7个层25个亚层,抽样数为118个,样方大小为10km×10km(即100km2),实际抽样率为2.0%。应用结果表明: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抽样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能满足土地利用现状宏观调查与监测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农用土地,宏观监测,卫星遥感,抽样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青 王迪 刘佳
利用遥感进行农情监测其费省效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必不可少的抽样调查是提高遥感监测精度的重要手段。在"3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经典统计抽样原理,结合空间统计学理论发展起来的空间抽样技术在农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对国内外农情监测中空间抽样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情遥感 空间抽样 地理信息 发展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小成 庄海东 陈铭潮 徐庆红 陈芸芝
快速、客观、有效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技术是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研究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思想,提出面向小班对象的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方法。首先,通过结合森林小班图层的大尺度影像分割,得到小班影像对象;其次,在森林小班专题对象内部,进行小尺度分割,自动提取变化图斑边界,得到变化与未变化小班影像对象;最后,通过对每一林地专题内部变化小班的分类解译,直接获得森林资源的地类变化信息。该方法可以根据影像分辨率的高低和森林小班图的尺度,满足不同比例尺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精度要求。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选用2011年RapidEye卫星影像和2007年森林小班图层进行森林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甜甜 刘荣高 葛全胜
乍得湖位于中非撒哈拉沙漠边界,是非洲重要的淡水湖,湖面大小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40年,由于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灌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多种光学遥感数据提取1973-2012年乍得湖面积,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73-2012年间乍得湖面积总体上在变小,1973-1975年间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了约71%,1975-2012年面积在2000~5000 km2范围内波动。为验证变化趋势的可靠性,本文利用MODIS影像与同期Landsat和AVHRR影像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来检验多源数据的可比性;通过MODIS影像监测乍得湖面积的月变化,来检验所选数据时相对乍得湖面积变化分析的可能影响。根据气象资料分析,乍得湖面积与降水量变化存在一致性,沙里盆地降水量变化是乍得湖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其次,大量修建水库是导致面积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最后,将乍得湖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天然拦截坝通过阻碍水流增加蒸发,也加剧了乍得湖面积的减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煜星 王雪军 黄国胜 党永峰 陈新云
【目的】从林业数据采集的迫切需求出发,采用遥感技术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快速年度出数,以及时掌握区域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方法】建立遥感3阶抽样与地面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森林资源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并以辽宁省为例,利用2013—2014年高、中、低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基于多阶抽样的省级森林面积监测方法实践。【结果】遥感结合地面样地实测,建立了地面样地与高分样地,高、中分样地以及中、低分样地的森林面积回归模型,其模型确定系数(R2)分别为0.99、0.91和0.70,模型精度较高;基于3阶分层抽样的遥感监测方法得到辽宁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芳芳 刘金福 路春燕 朱建平 陈远丽 洪伟
以福建闽侯县作为研究区,采用传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空间抽样(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空间分层抽样)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样本抽选、总体推算及误差估计,结果表明:1 500 m×1 500 m格网为最优抽样单元尺寸,空间分层抽样方法的相对误差为3.86%,变异系数为6.03%,抽样成本为6.03,抽样效率高.与传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抽样方法显著减少样本容量,节约调查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文君 叶立明
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研究农作物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在区域尺度上卫星遥感是揭示作物生长季长度时空特征的有效手段,但遥感数据须经地面观测校正才能更准确反映作物的真实生长状况。该研究以黑龙江省水稻生长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气象参数、遥感数据和地面站记录数据之间建立转换函数的方法,将站点观测的水稻生长季数据在空间上外推到站点以外区域,实现地面观测数据由点到面的扩展。结果表明:(1)仅包含积温因子的模型优于同时考虑积温和降水的模型;(2)利用模型校正后的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季长度,在空间上存在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延长的趋势。该研究...
关键词:
生长季 遥感 空间建模 积温 水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怡 李宗南 李丹丹 任国业 李章成
【目的】为使用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准确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方法】根据丘谷相对高差分别选定浅丘、深丘水稻样方各4个,通过地面样方调查和同生长季Google Earth影像解译获取的样方水稻种植面积作为验证数据,评价基于OLI融合影像的川中丘陵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精度。OLI影像经正射校正后,使用15 m全色波段影像和30 m多光谱影像融合,得到15 m分辨率的融合影像,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取监测结果。【结果】与样方验证数据比较,在样方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基于OLI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结果显示,浅丘区的平均精度为93.7%,误差范围为1.0%~8.7%;深丘区的为92.5%,误差范围为1.5%~15.8%。【结论】根据浅丘区、深丘区监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差异,随着丘谷高差增大,地形趋于复杂、地块趋于狭长与破碎,OLI影像监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精度有下降的趋势。该研究为改进OLI影像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精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遥感 图像处理 水稻 种植面积 精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凃军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遥感监测 若尔盖高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乐乐 汪云甲 陈国良 乔浩然
遥感技术以其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及时等特点为城市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途径。选取郑州市1988年TM、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遥感数据,经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后,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进行基于知识遥感分类及专题图的制作。对分类结果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变化率、转移矩阵等指标进行变化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城市扩张与植被、水体和农村居民点的变化关系,对于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研究数据表明,20年来郑州市城市用地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植被减少25%,水体减少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