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22)
2023(21790)
2022(18523)
2021(17097)
2020(14348)
2019(32715)
2018(32366)
2017(61777)
2016(33792)
2015(37591)
2014(37399)
2013(37070)
2012(34422)
2011(31240)
2010(31369)
2009(28958)
2008(28609)
2007(25479)
2006(22777)
2005(20110)
作者
(101506)
(84885)
(84136)
(79659)
(53672)
(40739)
(37956)
(33343)
(32204)
(30244)
(28997)
(28568)
(27170)
(26901)
(26285)
(25829)
(25279)
(24997)
(24401)
(24364)
(21298)
(20996)
(20789)
(19501)
(18999)
(18876)
(18864)
(18801)
(17137)
(16897)
学科
(141989)
经济(141829)
(112270)
管理(100876)
(92171)
企业(92171)
方法(59873)
(51699)
数学(49369)
数学方法(48719)
业经(38217)
中国(37902)
(37820)
农业(34456)
(31307)
地方(31181)
(26825)
(25644)
贸易(25627)
(25307)
财务(25225)
财务管理(25185)
(24871)
技术(24005)
企业财务(23886)
(23292)
理论(23274)
环境(21736)
(20957)
银行(20872)
机构
学院(486737)
大学(484044)
(193494)
经济(189458)
管理(188990)
研究(167452)
理学(162938)
理学院(161035)
管理学(157993)
管理学院(157120)
中国(126774)
科学(107389)
(104228)
(98769)
(87317)
(86508)
业大(80473)
研究所(78997)
农业(76978)
中心(76353)
(74034)
财经(69786)
北京(65362)
(63947)
(63563)
师范(63197)
(60494)
(59249)
经济学(57336)
(53647)
基金
项目(331918)
科学(259650)
基金(239877)
研究(236149)
(212536)
国家(210679)
科学基金(179209)
社会(148554)
社会科(140472)
社会科学(140432)
(130848)
基金项目(127157)
自然(118907)
自然科(116159)
自然科学(116125)
自然科学基金(114041)
(110653)
教育(107438)
资助(98406)
编号(95439)
成果(76365)
重点(74945)
(73596)
(72035)
(69638)
课题(65810)
创新(64774)
科研(63897)
计划(62118)
国家社会(61024)
期刊
(219805)
经济(219805)
研究(137551)
中国(96850)
(94089)
学报(85207)
科学(77503)
管理(71106)
(67402)
大学(63735)
农业(63630)
学学(60667)
教育(49558)
(43778)
金融(43778)
技术(41887)
业经(40468)
财经(33880)
(33427)
经济研究(32824)
问题(29488)
(29157)
(25596)
科技(24324)
技术经济(24223)
资源(23219)
业大(23003)
图书(22548)
现代(21983)
商业(21824)
共检索到724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兰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86年和1996 年两期陆地卫星TM 数据, 分析探讨了呼伦贝尔盟近十年来农牧业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并通过计算耕地重心,分析了近十年来呼伦贝尔盟耕地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十年来, 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很大, 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差异非常明显,导致十年来呼伦贝尔盟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33.15 km , 耕地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呼伦贝尔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对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 促进地区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冉  胡振琪  许涛  朱琦  
分析2000—2010年呼伦贝尔草原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趋势,揭示生态工程实施效果,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4/5TM遥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各时期的土地覆盖分布图,通过制作不同时期不同地类间的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类之间的相互转换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年均减少面积为3 063.03hm2,与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湿地发生剧烈转换;水域年减少面积为3 960.98hm2,与湿地和未利用土地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北桦  詹玲  
该文论述了支持民族地区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成效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支持民族地区农牧业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鹏飞  王卷乐  廖秀英  尹芳  陈宝瑞  刘睿  
推动国产遥感卫星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减少科研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近期发射的环境减灾卫星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可获得高光谱影像的特点,在陆地资源遥感监测领域将有广阔发展空间。研究于2009年夏季获得三景呼伦贝尔草原区遥感影像和对应地面实测草地生物量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探讨了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影像和植被指数反演草地生物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提取的NDVI、OSAVI、MSAVI、SAVI、EVI、MTVI2、WDRVI和GNDVI等光谱指数均与草地生物量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其中,MTVI2结果最好,预测决定系数达0.61,交叉检验决定系数为0.58,均方根误差仅为5...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德平  
研究目的:对森林草原区1988—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分年度和林牧农土地利用类型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近22年来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具有渐进加跳跃式变化特征,耕地面积增加101.75万hm~2,林地面积增加153.89万hm~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9.80万hm~2,牧草地面积减少233.82万hm~2,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39.06万hm~2。研究结论:近22年来伴随农业开发、"拱地头"、"扩地边",以及育林地保护和造林活动的耕地和林地扩张及建设用地占用,呼伦贝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艳敏  王立刚  陈仲新  唐华俊  李文科  王毅敏  马成龙  白锐峥  陈敦善  费健雄  
以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3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空间和属性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集成了耕地利用评估模型和草地建设管理模型,并进行了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实证研究。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照  栾义君  
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边疆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国家领土安全、民族团结和睦邻友好、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对外开发开放等一系列核心利益。农业现代化对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同内地发展差距、带动边疆工业、贸易、交通运输及社会事业发展,确保边疆长治久安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首要战略意义,是边疆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近年来,边疆地区城镇化进程有所推进,边民生计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尚显缓慢;边疆农牧民收入地区差异明显,受国内外资源约束影响显著;边境贸易活动活跃,双边农业合作还较弱势。鉴于边疆地区农牧业的战略地位以及特殊性,边疆现代农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雷  彭新宇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恩和  
循环经济理论是分析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两大主体,在国外已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已形成以循环经济机制为基础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新发展阶段。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不仅仅是要快速发展经济,而且要尽早实现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据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文章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为研究对象,探讨欠发达地区贫困旗县的建立"矿产工业企业为龙头,农牧业为基础,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对处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而且工业反哺农牧业力度不太大的奈曼旗来说,经济发展往往受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云鹏  娜日苏  刘朋涛  陈素华  
利用1988年以来的遥感资料和近50年的气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事实和气候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植被指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指数下降幅度明显,中部地区下降0.2,西部地区下降0.2~0.4;呼伦贝尔草原每年的退化速度达到1.35%,草原退化由人口密集区向外扩展,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比重下降。气候分析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干旱频发,是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艾凤巍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分别建立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从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等4个方面及耕地生态资源利用、耕地生态环境压力、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等3个方面共确定18个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方法]运用频度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协调发展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计算,分析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发展水平均呈逐步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前者发展状态要优于后者,两者协调发展水平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2009年为变化转折点,原因是该时期耕地生态安全的严重滞后性。[结论]整体看来,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受到当地人口、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树忠  
西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既有许多有利的因子 ,如土地、劳动力、生物等资源丰富 ,环境状况良好 ,国家优惠政策等 ;也有其不利的因子 ,如土地质量差、气候高寒、劳动力素质差、经济基础弱等。西藏农牧业发展 ,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对农牧业重新正确定位 ,加快农牧业制度建设和改革 ,转变政府农牧业工作思路 ,在开发资源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特色农牧业及相关加工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媛媛  盖志毅  马军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不同历史阶段的牧区政策变迁,进行了回顾和考察。牧区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只重视畜牧向重视草业发展,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发展,由抓行业生产向多业全面综合发展、统筹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由单一畜牧业向二三产业并进整体发展。提出在未来牧区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瞻性、参与性、灵活性和农村政策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