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6)
- 2023(16304)
- 2022(14225)
- 2021(13412)
- 2020(11308)
- 2019(26308)
- 2018(26129)
- 2017(50348)
- 2016(27164)
- 2015(30678)
- 2014(30286)
- 2013(29786)
- 2012(27108)
- 2011(24240)
- 2010(23896)
- 2009(21829)
- 2008(21118)
- 2007(18612)
- 2006(16267)
- 2005(13704)
- 学科
- 济(106143)
- 经济(106035)
- 业(81809)
- 管理(79722)
- 企(60652)
- 企业(60652)
- 农(49667)
- 方法(48237)
- 数学(41974)
- 数学方法(41390)
- 农业(33018)
- 财(27530)
- 业经(27035)
- 中国(25330)
- 地方(22638)
- 学(22614)
- 制(19908)
- 务(17875)
- 财务(17794)
- 财务管理(17753)
- 贸(17600)
- 贸易(17594)
- 易(17081)
- 理论(16939)
- 企业财务(16754)
- 技术(16609)
- 环境(16274)
- 和(16065)
- 策(15720)
- 划(15514)
- 机构
- 学院(371711)
- 大学(368896)
- 管理(152379)
- 济(144200)
- 经济(140947)
- 理学(131714)
- 理学院(130246)
- 管理学(127899)
- 管理学院(127201)
- 研究(119707)
- 中国(92386)
- 京(78560)
- 科学(77202)
- 农(75605)
- 财(64479)
- 业大(62694)
- 所(59391)
- 农业(57978)
- 中心(57224)
- 江(54731)
- 研究所(54465)
- 财经(51432)
- 范(48858)
- 北京(48801)
- 师范(48425)
- 经(47096)
- 州(44396)
- 院(44040)
- 经济学(41259)
- 经济管理(41043)
- 基金
- 项目(262600)
- 科学(206193)
- 研究(191551)
- 基金(189999)
- 家(166009)
- 国家(164604)
- 科学基金(141776)
- 社会(119021)
- 社会科(112382)
- 社会科学(112348)
- 省(103386)
- 基金项目(102337)
- 自然(93813)
- 自然科(91552)
- 自然科学(91533)
- 自然科学基金(89848)
- 教育(86836)
- 划(86223)
- 编号(79719)
- 资助(77130)
- 成果(62099)
- 重点(58349)
- 部(57100)
- 发(55993)
- 创(54137)
- 课题(53254)
- 科研(50564)
- 创新(50512)
- 大学(48603)
- 教育部(48472)
- 期刊
- 济(159694)
- 经济(159694)
- 研究(101775)
- 农(74094)
- 中国(70430)
- 学报(60508)
- 科学(56571)
- 管理(53528)
- 农业(50332)
- 财(49947)
- 大学(46945)
- 学学(44408)
- 教育(38192)
- 技术(33337)
- 业经(32260)
- 融(31866)
- 金融(31866)
- 业(25860)
- 财经(23568)
- 问题(22172)
- 经济研究(21981)
- 经(20099)
- 版(19635)
- 资源(19572)
- 图书(19428)
- 科技(18592)
- 技术经济(17810)
- 现代(17124)
- 理论(17101)
- 业大(16621)
共检索到53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香宝 张增祥 布和敖斯尔
利用陆地卫星 T M 1∶5 ×104 1991 年和1996 年春末同一比例尺同时相影像,对位于我国北方农林牧交错带的科右前旗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气象卫星 N O A A A V H R R(1k m ×1k m )1 ,2 波段数据计算月平均植被指数( N D V I) ,进而研究该区域耕地变化的脆弱季相。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归纳出科右前旗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对耕地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遥感 农林牧交错带 耕地动态变化及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璐佳 安萍莉 汪芳甜 刘应成 李学敏 黄鑫鑫
为研究规模化经营耕地集约度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熵值法及计量估计模型,以马铃薯为例,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普通农户与种植大户的耕地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大户在耕地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都显著高于普通农户,但在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上显著低于普通农户,总体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后者的4.84倍。影响种植大户耕地集约度的生计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负相关)及家庭贷款金额(正相关)。影响普通农户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正相关)、家庭畜牧业收入(负相关)、家庭贷款金额(正相关)。
关键词:
耕地 集约 普通农户 种植大户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月明 王心源 沙俊英
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农业区和半干旱、干旱牧业区接壤的过渡地带,是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带;其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和过渡性,波动性大,极易受到干扰,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是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文章讨论了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部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自然环境本身的不稳定性、人类生产活动的波动性和不合理性与气候要素、地理环境的恶劣性相叠加,是导致该区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危害 农牧交错带 内蒙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会珍 刘绍民 于小飞 张劲松 周择福 邬俊义
地表蒸散量的准确估算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意义重大。本文以毛乌素沙地腹地——内蒙古乌审旗为例,应用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平流-干旱模型,结合1km分辨率的NOAA/AVHRR、MODIS反照率资料和气象资料,对乌审旗1981 ̄2003年的地表蒸散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审旗多年平均年蒸散量为252mm,变化在200 ̄310mm之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多年平均年蒸散量的相对变率在10% ̄24%之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逐年蒸散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递增。(2)以2002年为例,按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划分,蒸散量最大的是水体,耕地次之,再次是草地和林地,沙地最小。(3)蒸散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份在300mm以上,最小年份在200mm左右;从年内变化看,蒸散量呈“单峰”正态分布,一年内蒸散量主要集中在6 ̄9月份。(4)通过误差分析可以看出,乌审旗蒸散量的模型估算值比实际测量值偏低,大约低9%左右。
关键词:
地表蒸散量 遥感 内蒙古乌审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海广 李秀彬 谈明洪 赵宇鸾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不再受食物需求的限制,在种植结构选择方面自由度更大。论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户作物选择机制:作物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农地地块的差别、农户资源禀赋与家庭特征。研究发现,在劳动力普遍非农务工的背景下,劳动力约束成为农户作物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作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农户倾向于在质量较好的土地上种植这些作物。在农牧交错区,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养殖业的强烈影响,兼有饲料用途的莜麦得到普遍种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 ,关系到农业能够得以继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之一。它关系到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内蒙古地区农业及农产品应对国际市场挑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发展变化现状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 ,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提出内蒙古农业结构调整应本着生态建设为本 ,以草原畜牧业为方向 ,建设有特色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
内蒙古 农业发展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邵战林 朱道林 李瀚鹏
研究目的:研究农牧交错带农林牧用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研究方法: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调查和统计制度、法律法规和部门分割管理是导致农牧交错带农林牧用地矛盾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提高土地立法规格、完善土地调查和统计制度、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解决农林牧用地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雪红 闫慧敏 黄河清 韩鹏 刘瞳 薛孝军
耕地资源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而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农业劳动力析出和气候灾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耕地流转进程和农户生计。为了研究退耕还林政策、种粮补贴政策、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与耕地流转之间相关关系,本文选择内蒙古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和幸福乡两差别显著的乡镇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访谈式调研获得农户家庭基本情况、适应能力和区域自然灾害影响情况等第一手数据,选取农户成员特征、家庭资源配置和经济特征方面共计15个变量,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耕地流出模型。幸福乡由于土地质量较差,农户对耕地较强依赖性,以及缺少企业蔬菜种植基地园区,耕地流转进程受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争平 苗宗义 史培军
农牧交错带的畜牧业在国家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对科技的需求强烈,应加强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 徐艳
基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利用科左后旗农牧户的调研数据,研究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农业依旧是当地最主要的生计来源,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水土条件差、蒙族聚集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养结合为主,土地利用的投入集约度偏低;而土壤条件好,降雨充沛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植为主,土地利用投入集约度明显较高。2)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家庭生计策略选择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趋同,表现为农户的土地投入集约度随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升高有明显变大的趋势。3)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开垦行为,这种行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表现的更加显著。基于以上分析,以减少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兰 冯仲科 马俊吉
土地资源评价是合理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保证。该文结合内蒙古农牧并重、农牧业用地交错分布的土地利用特点,以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将传统的土地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进行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分析,提出了适合农牧交错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国兰 杨丽桃 王宇宸
为探究典型农牧交错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利用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几个气象要素及O_3、SO_2等空气污染物要素,揭示其中影响负氧离子浓度大小的有利及不利因子,并对比研究区内不同下垫面及环境中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差异,以期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提供决策思路。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重点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予以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全天06:00最高,14:00-15:00最低;负氧离子浓度夜间明显高于白天;不同下垫面及环境下负氧离子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冬梅 宋豫秦 杨勇
通过对内蒙古奈曼旗尧勒甸子村的微观研究,得出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小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模式及原因,并在近年来这一地区实施“多元系统”整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提出这一地带建设小区域高效经济生态系统的宏观发展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凌玉 潘志华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当前干暖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农作物耗水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年-2007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983年-2007年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划分降水年型,研究小麦、莜麦和马铃薯三种当地典型作物的生育期耗水特征,探讨气温、降水对作物耗水的影响。研究表明:近50年来,武川气候呈现干暖化趋势,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3℃,生长季降水每年减少0.9mm;近25年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8℃,生长季降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