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8)
2023(8233)
2022(6956)
2021(6508)
2020(5565)
2019(12510)
2018(12275)
2017(23657)
2016(12271)
2015(13649)
2014(13151)
2013(12597)
2012(11331)
2011(9836)
2010(9172)
2009(7858)
2008(7253)
2007(5488)
2006(4192)
2005(3158)
作者
(32456)
(27564)
(27426)
(25903)
(17433)
(13160)
(12286)
(10923)
(10458)
(9369)
(9340)
(9209)
(8641)
(8623)
(8257)
(8221)
(8150)
(8104)
(7884)
(7873)
(6601)
(6558)
(6453)
(6223)
(6207)
(6128)
(5851)
(5654)
(5457)
(5404)
学科
(49850)
经济(49807)
管理(37746)
(37441)
(31201)
企业(31201)
方法(27759)
数学(25488)
数学方法(25150)
技术(14593)
(12426)
(12230)
中国(10817)
业经(9867)
(8958)
(8868)
贸易(8866)
农业(8754)
(8574)
地方(8550)
技术管理(8419)
(8412)
财务(8374)
财务管理(8358)
环境(8319)
企业财务(7978)
(6841)
(6698)
理论(6659)
(6237)
机构
学院(163126)
大学(162631)
管理(69341)
(68515)
经济(67417)
理学(61923)
理学院(61240)
管理学(60165)
管理学院(59839)
研究(50457)
中国(36462)
(32276)
科学(32085)
(27779)
业大(25651)
(25121)
中心(24792)
财经(23806)
(23561)
研究所(22116)
(22088)
(21509)
经济学(21459)
(20201)
师范(19963)
农业(19918)
经济学院(19739)
(19319)
经济管理(19015)
北京(18910)
基金
项目(127632)
科学(103140)
基金(96185)
研究(90352)
(84919)
国家(84323)
科学基金(74231)
社会(59293)
社会科(56523)
社会科学(56511)
基金项目(52112)
自然(49979)
(49254)
自然科(48912)
自然科学(48904)
自然科学基金(48024)
(42049)
教育(41713)
资助(38014)
编号(34637)
重点(29141)
(28745)
(28069)
(27142)
创新(26403)
国家社会(25650)
科研(25473)
教育部(24829)
成果(24322)
人文(24266)
期刊
(61359)
经济(61359)
研究(38699)
中国(25263)
学报(24821)
科学(24816)
管理(24389)
(21679)
(20322)
大学(19321)
学学(18647)
技术(18354)
农业(14684)
教育(12828)
财经(11185)
经济研究(9986)
业经(9912)
技术经济(9771)
(9634)
金融(9634)
(9625)
资源(9507)
科技(9342)
(8367)
问题(8226)
统计(7541)
(7378)
理论(7335)
(7226)
财会(7039)
共检索到21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晓静  高义  杜云艳  季民  
了解海岸线变化对海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遥感技术与GIS技术,提取了海南岛1980、1990、2000、2010年4个时期的海岸线,并对其30 a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线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近30 a来其长度增加了55.4 km;海岸线时空变化显著,变化比较剧烈的岸段多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南部地区,以养殖开发、工业用地、城镇与港口建设用地为主。研究认为,海南岛海岸线的变化,将有可能导致诸如岸线侵蚀等环境问题,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海岸线资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海兵  李秉柏  陈敏东  
海岸带是比较活跃和脆弱的地段,快速而准确地监测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对于海域的使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综合、高频、动态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重点介绍了利用阈值分割、边缘检测、色差算子提取、区域生长提取及神经网络分类等方法自动提取瞬时水边线,通过潮位校正进而提取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并就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瑞蕊  杜华强  周国模  徐小军  董德进  吕玉龙  
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法从不同时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5 TM影像中提取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信息,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2个指标对浙江省安吉县近30 a毛竹林面积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监测、评价与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各时期竹林地上总碳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各个时期影像分类总体精度和毛竹林信息提取的精度比较好,其中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而毛竹林Kappa系数为0.80~0.95。遥感估算的毛竹林面积与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吻合,两者决定系数(R2)达到0.981;②1986-2008年期间,除昆铜乡毛竹林面积呈负增长外(变化幅度为-8.49%),其他各乡镇的毛竹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俞超  谢旭东  李沂璠  
核心提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为维护和改善海岸线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大连市持续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海岸线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冉  过仲阳  叶属峰  王丹  苏盼盼  
长三角海岸带是长江三角洲与东海间的重要过渡性区域,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以生态学为原理、以遥感反演技术为手段、借助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长三角海岸带的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岸带2005及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 235.92、1 493.04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实际GDP对比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降低,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林地、耕地、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加以保护;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旅游娱乐服务、土壤保持、调节水源为价值量最大的3项服务,而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锬  康慕谊  吕乐婷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格希  郭泉水  牛树奎  裴顺祥  朱莉  朱妮妮  
利用均匀分布在海南岛的7个国家标准气象站1959—2008年温度和降水资料以及海南岛气候区划成果,研究海南岛近50 a来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50 a来海南岛各气候区的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以东北区及西南区温度上升最为明显,其次是中部山区、东南区和西北区。在年际尺度上,不同温度指标的增幅大小排列为:年平均最低温度(Tmin)>年平均温度(Tmean)>年平均最高温度(Tmax)。在季节尺度上为:秋季和冬季>春季和夏季。不同气候区各季节的增温幅度地区间差异与年际尺度相似。各气候区的年平均温度都有突变发生。其中,西南区的突变时间为1972—1974年,西北区为1979年,东北区为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成范  刘岚  周廷刚  张力  吴忠芳  
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重庆市作为长江中上游特大型城市,工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市区热岛效应明显,但是很少对其研究。以2007年Landsat5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单窗算法对重庆市城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进行城市地面亮温等级划分,在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NDVI等方面对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和空间格局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城区热岛现象显著,且分布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热岛效应影响不同;城市地面亮温与NDVI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最后结合重庆市的特殊地形,提出了以下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加强城市规划,调整城市结构;构建最佳绿化结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赛平  张认连  张维理  徐爱国  张怀志  谢良商  冀宏杰  
【目的】土壤有机质(SOM)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碳库的重要指标。由于复杂的成土过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SOM通常存在较强的时空变异性。研究SOM的时空变异特征可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采样与分析获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80s)和2012年0—20 cm土层SOM含量数据,首先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对两个时期训练集410个、128个样点SOM空间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并通过验证集103个、32个验证点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采用统计学方法,结合农业统计数据,研究时隔30年海南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SOM时空变异特征,并对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980s SOM含量均值为20.57 g·kg~(-1),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全岛SOM含量主要集中在15—20和20—30 g·kg~(-1)两个等级,共占全岛面积的75.29%;2012年SOM含量均值为15.89g·kg~(-1),呈现出西南和东北高,西部、南部沿海低的空间分布趋势,SOM含量主要集中在10—15和15—20 g·kg~(-1)两个等级,共占全岛面积的78.28%,而15—20和20—30 g·kg~(-1)两个等级占全岛面积66.04%,同1980s相比减少了9.25个百分点。【结论】(1)时隔近30年,海南岛SOM含量整体呈减少趋势。2012年SOM平均含量较1980s减少了4.68 g·kg~(-1),减少率为22.75%。其中水田的SOM含量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6.42 g·kg~(-1),减少率为27.34%;其次为园地,减少了2.65 g·kg~(-1),减少率为14.25%;而旱地减少量最小,为1.28 g·kg~(-1),减少率为8.84%;(2)水稻连作改为稻菜轮作(水田连作改为水旱轮作)、林地开垦为园地、土地利用强度加大是造成海南岛SOM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新良  刘纪远  庄大方  曾澜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为林地资源的调查和时空变化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该文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林地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对海南岛林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2000年15年内,海南岛林地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而且空间差异非常明显,其中最近5年林地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前10年。1985年~1995年海南岛林地资源总量出现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有林地的增长特别明显;而1995年~2000年大量的林地转为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该时期有林地、灌木林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永华  李若英  
对海南岛东南海岸带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根据海南岛东南海岸带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运行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近岸热带海洋旅游区;海水养殖区;海岸平原粮牧生态区;生态林业区。各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特征不同,在利用与管理各生态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与宏观管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优化生态经济结构,建立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昕颖  杨红  王春峰  李经纬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图像、Google earth卫星图像等并利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对景观进行两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1990—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海岸带湿地景观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30 a间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景观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和非湿地景观面积占比上升。研究区整体与分区自然湿地面积占比变化趋势一致,呈现“下降-加速下降-略微抬升”的趋势,其中潮间淤泥海滩的变化速率最高。盐城北区、南区湿地的潮间盐水沼泽分别为北区占比8.77%、南区占比17.64%。海岸带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非湿地”,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丧失速率最为显著,湿地总面积净减少360.27 km~2,年均丧失率高达1.29%。从不同时间段盐城海岸带景观转移特征来看存在差异:1990—2000年间,各湿地景观转移方向比较分散,大多以自然湿地或非湿地内部转移为主;2000—2010年间,以潮滩向养殖水域转化为主导;2010—2020年间,耕地、河流、林地和浅海水域都有向淤泥潮间海滩转化的趋势,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水域和养殖水域转化趋势最强烈的方向为建筑用地。建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布局规划、控制规模,保持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的主要功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沈昕颖  杨红  王春峰  李经纬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图像、Google earth卫星图像等并利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在对景观进行两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1990—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海岸带湿地景观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30年中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景观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和非湿地景观面积比重上升。研究区整体与分区自然湿地面积占比变化趋势一致,呈现“下降-加速下降-略微抬升”的趋势,其中潮间淤泥海滩的变化速率最高。(2)盐城北区、南区湿地的潮间盐水沼泽分别为北区占比8.77%、南区占比17.64%。海岸带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非湿地”,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丧失速率最为显著,湿地总计面积净减少360.27km~(2),年均丧失率高达1.29%。(3)不同时间段盐城海岸带景观转移特征来看存在差异:在1990—2000年间,各湿地景观转移方向比较分散,大多以自然湿地或非湿地内部转移为主;在2000—2010年间,以潮滩向养殖水域转化为主导。在2010—2020年间,耕地、河流、林地和浅海水域都有向淤泥潮间海滩转化的趋势,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水域和养殖水域转化趋势最强烈的方向为建筑用地。建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布局规划、控制规模,保持盐城海岸带自然湿地的主要功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平  杨黎静  
海岸线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并通过其所处的"带"上的空间生态价值体现。海岸线生态价值的量化是实现其生态产品化的基础,本文结合现有资源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探索海岸线生态价值的主要构成及其评估方法体系。通过评估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内砂质岸线和人工岸线的生态价值,发现砂质岸线的生态价值远高于人工岸线的生态价值,休闲游憩价值是砂质岸线生态价值的最重要贡献,并提出加快健全海岸线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强化海岸线自然属性保护与分类分级管理利用、推动海岸线生态价值向生态产品转化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全  
海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国土资源和特殊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开发的载体。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在对海岸线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海岸线利用存在着围垦强度过大、缺乏整体规划、临海产业结构不合理、保护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海岸线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功能和效益减弱,提出科学围垦、节点开发、防护保护、生态利用、严格管理等海岸线保护利用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