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6)
2023(13355)
2022(11695)
2021(10956)
2020(9150)
2019(21194)
2018(21018)
2017(40763)
2016(21808)
2015(24574)
2014(24353)
2013(23747)
2012(21546)
2011(19104)
2010(18491)
2009(16503)
2008(15576)
2007(13083)
2006(11046)
2005(9059)
作者
(60748)
(50955)
(50148)
(47683)
(32226)
(24320)
(22789)
(20210)
(19213)
(17698)
(17373)
(16902)
(15914)
(15733)
(15628)
(15222)
(15182)
(15113)
(14454)
(14340)
(12500)
(12147)
(12120)
(11554)
(11274)
(11160)
(11087)
(10959)
(10094)
(10088)
学科
(85597)
经济(85509)
管理(64338)
(62205)
(52028)
企业(52028)
方法(44393)
数学(39140)
数学方法(38603)
(22895)
(20698)
中国(20225)
业经(18736)
(18720)
技术(18664)
地方(15986)
农业(15649)
(14756)
贸易(14752)
理论(14497)
(14337)
环境(13890)
(13819)
财务(13746)
财务管理(13718)
(13525)
企业财务(13007)
(12604)
(11910)
技术管理(10646)
机构
大学(301664)
学院(300661)
管理(126309)
(117174)
经济(114720)
理学(111339)
理学院(110168)
管理学(108122)
管理学院(107586)
研究(94340)
中国(67775)
(62821)
科学(60440)
(50032)
业大(47775)
(47555)
(45390)
中心(44021)
研究所(42057)
财经(41982)
(40670)
(39210)
师范(38851)
北京(38754)
(38488)
农业(37339)
(35104)
经济学(34695)
(33373)
经济管理(32767)
基金
项目(221228)
科学(174995)
基金(161822)
研究(160512)
(141186)
国家(140084)
科学基金(121706)
社会(100885)
社会科(95695)
社会科学(95668)
基金项目(87055)
(86165)
自然(80916)
自然科(79046)
自然科学(79029)
自然科学基金(77595)
教育(74154)
(72705)
资助(66020)
编号(65512)
成果(50216)
重点(49115)
(48778)
(46739)
(46375)
课题(43778)
创新(43623)
科研(42625)
教育部(42010)
国家社会(41466)
期刊
(116570)
经济(116570)
研究(80651)
中国(50602)
学报(47485)
科学(44894)
管理(43857)
(41642)
(36871)
大学(36449)
学学(34464)
教育(32211)
农业(29781)
技术(29689)
业经(20072)
财经(19238)
(18797)
金融(18797)
经济研究(18402)
(16327)
科技(16280)
技术经济(15898)
图书(15755)
问题(15285)
(15221)
理论(15095)
资源(14245)
实践(14106)
(14106)
(13790)
共检索到408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鹏钦  姚艳敏  吴文斌  杨鹏  
复种是我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在介绍复种指数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复种指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尤其对时序植被指数平滑方法和复种指数的判别方法等两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文提出了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的结合将是未来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进行遥感数据平滑最优化处理,以及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规范准确的地面观测数据将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左丽君  张増祥  董婷婷  汪潇  
耕地是维系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复种指数是耕地的一个重要属性。论文从复种指数提取方法、复种指数应用以及潜力复种指数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在复种指数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现遥感技术在复种指数的提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种指数的应用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而对复种潜力的研究也存在着由定性向定量化发展的趋势。未来,复种指数提取方法的改进、复种指数的动态机制以及影响复种指数提高的原因分析等将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海兵  李秉柏  陈敏东  
海岸带是比较活跃和脆弱的地段,快速而准确地监测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对于海域的使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综合、高频、动态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重点介绍了利用阈值分割、边缘检测、色差算子提取、区域生长提取及神经网络分类等方法自动提取瞬时水边线,通过潮位校正进而提取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并就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文斌  余强毅  陆苗  项铭涛  谢安坤  杨鹏  唐华俊  
在当前耕地外延式扩展难以满足、粮食单产提升难度加大的新形势下,提升耕地复种指数、走耕地内涵式集约利用模式,是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农业土地系统科学视角出发,系统总结了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总体研究框架和核心研究内容,全面梳理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第一,格局与过程探测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重要基础。不仅要关注耕地潜在或实际复种指数的数量、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时空变化过程,更要关注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空间,科学描述可挖掘的复种潜力。第二,功能与效应分析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核心内容。现有研究多聚焦耕地复种指数提升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作用,复种指数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微观试验性研究为主;迫切需要建立综合效应分析框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和尺度揭示耕地复种指数对区域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和反馈机制。第三,优化调控是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关键任务。科学提出可持续挖掘和提升耕地复种潜力的策略,重点强化可持续性评估、障碍性因子分析和系统性优化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追求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权衡协调,以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耕地复种本质上反映了复杂的"人-地"耦合关系,多数据、多尺度、多模型和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将是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会促进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交叉和集成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涌  王滨  马仓  钟晓琳  蔡运龙  
研究目的:受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口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序列不连续,以致有关复种指数研究成果中1996年以前时间段的数据偏高,难以反映耕地利用真实情形。本文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序列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订正了1980—2006年耕地面积数据序列,对订正后数据进行趋势效果分析并和先前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订正耕地数据序列具有合理性;(2)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复种指数自1980年以来呈现总体增加的态势,达到了对1980年以来复种指数重新认识的目的。研究结论:连续的耕地面积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莉雯  牛铮  卫亚星  
在全世界范围内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和水质量都有着负面影响,因此区域尺度的土壤侵蚀评估非常重要,但是它往往会受可收集到观测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在过去的30年中,遥感技术已为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多方面有效空间数据,这些数据常被直接用于探测土壤侵蚀和土壤侵蚀沉积,通过辨别土壤侵蚀的总体特征,可以区分土壤侵蚀区域,再根据经验评估土壤侵蚀强度,获得探测结果。本文介绍了可用于土壤侵蚀研究的多种卫星和传感器及应用遥感数据探测土壤侵蚀特征,土壤侵蚀区域和土壤侵蚀沉积的实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丽丽  徐程扬  
遥感技术是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概述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意义及发展历程,总结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基于遥感技术的风景林景观质量内涵,分析目前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信息提取及评价方面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对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代亮  黄敬峰  金辉民  
【目的】耕地复种指数是重要的农情信息,本文旨在运用遥感数据对于这一参数进行监测与分析,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NASA)提供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imaginespectroradimeter,MODIS)植被数据,利用1﹕25万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图,设计二次差分的算法,对浙江省连续4年(2001~2004)耕地复种指数进行监测;【结果】一年内农作物播种、出苗、抽穗、成熟及收获等物理生长过程,反映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辉  黄进良  孙俊英  
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程度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评价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技术指标,它能有效反映农业生产在时间尺度上利用农业资源的程度。时序的植被指数曲线蕴涵着植被的生长和枯萎的循环节律,可以反映农作物的出苗、拔节、抽穗、收获等过程。利用经过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的250 m分辨率的时序MODIS-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增强型植被指数)监测华中地区2005~2008年复种指数。监测结果与根据统计数据得到的复种指数线性回归斜率为1.109 7(R2=0.759,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那晓东  臧淑英  张树清  
资源型城市大庆是随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以及人类对草原的掠夺式经营,引起了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失调。草地是维持大庆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草地退化严重影响了大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该文以大庆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现代卫星遥感技术和GPS测量技术,基于大庆1988、1992、1996、2001年4个年度的Landsat TM影像来研究该地区的草地退化轨迹。选取草地植被覆盖度和可食牧草率两个指标来反映草地退化的程度。这两个指标的计算是由基于植被指数的遥感定量反演模型得到的。将上述两个因子赋予一定的权重,做出反映草地退化程度的草地退化综合分级图。并将校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卫亚星  王莉雯  
采用遥感技术估算地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已经成为模拟NPP的主要发展方向。遥感技术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和基于遥感观测生理生态理论研究的进展使大尺度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的定量、动态观测成为可能。多种卫星传感器提供了丰富的多尺度对地观测数据,从而形成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层次体系,使得从定量遥感出发的NPP估算必然存在多尺度的问题。NPP遥感估算模型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代表不同的研究尺度)作为输入参数时,得到的NPP模拟值差异明显。为了提高NPP的估算精度,需要充分认识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NPP估算结果的影响差异,即NPP的尺度效应问题。本文介绍了遥感尺度效应研究进展,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NPP变化的多尺度研究进展,以及NPP估算尺度效应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应用遥感技术研究NPP尺度效应的发展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灵通  
以1975、1987和2001年的LandsatTM/MS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运用统计方法和转移矩阵对宁夏南部山区26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的主要类型是耕地,其次是草地和林地;耕地在1987年达到了最高峰,为790312.0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0.03%。转移矩阵分析得出,在1975~1987年间,有370770.52hm2草地和39813.57hm2林地转化成耕地;而在1987~2001年间又有316865.89hm2耕地转化为草地和50729.16hm2耕地转化为林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上世纪70、80年代当地经济发展思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中心,鼓励农民进行开荒种地;而到90年代后,国家开发政策的转变和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还草,为当地草地和林地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郝心怡  张江  白瑞  郭晶鹏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HANTS算法构建2001—2018年研究区耕地复种指数数据库;通过MK检验方法、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区域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空间探测器对影响不同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分析,该区域以一年两熟复种模式为主;整体复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一年两熟模式的耕地面积显著下降。(2)从空间格局上分析,安徽、江苏、江西、湖北的中部等地区以一年两熟模式为主;湖北、湖南等地区一年两熟模式下降显著。(3)从复种指数时空转移分析,2001—2015年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南中部等地区种植模式主要从一年一熟转为一年两熟;2015—2018年安徽中部、上海北部、湖南中部等地区种植模式从一年两熟转为一年一熟。(4)粮食单产水平、地均化肥使用量是该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关键因子;人均耕地面积对江西省复种指数变化影响较大,而对其他地区复种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益湘  赵庚星  田文新  张银辉  
本文以县 (市区 )为基本单位 ,对山东省 7个县 (市区 )10个时相的耕地信息自动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 ,选择春季时相 ,TM 4 32波段合成 ,经几何校正和增强处理 ,通过交互的非监督分类提取耕地信息 ,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平均分类精度达到 98.1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为了研究新疆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利用1990、2000年TM影像及2005、2008年中巴遥感影像及其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和野外调查数据,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近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新疆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但其年均净增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00—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的动态变化主要是耕地与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中东、西北边缘地带的耕地面积相对变化较大。此外,影响新疆耕地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限制,同时政策因素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土资源对耕地开发的限制作用在逐渐减弱;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