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294)
2022(6227)
2021(5913)
2020(5084)
2019(11746)
2018(11621)
2017(22388)
2016(11691)
2015(12968)
2014(12520)
2013(12120)
2012(10824)
2011(9345)
2010(8746)
2009(7480)
2008(6863)
2007(5176)
2006(3923)
2005(2952)
作者
(30245)
(25363)
(25215)
(23909)
(16077)
(12142)
(11453)
(10070)
(9754)
(8742)
(8643)
(8549)
(8025)
(7836)
(7594)
(7545)
(7502)
(7487)
(7221)
(7183)
(6164)
(6035)
(5890)
(5790)
(5745)
(5728)
(5393)
(5284)
(5024)
(5010)
学科
(43598)
经济(43558)
管理(33013)
(30869)
方法(25849)
(25521)
企业(25521)
数学(23858)
数学方法(23515)
(12263)
(10734)
中国(9961)
业经(8746)
(8735)
(8330)
财务(8299)
财务管理(8269)
(8044)
银行(8032)
(7986)
企业财务(7878)
(7698)
金融(7696)
(7643)
(7609)
贸易(7607)
(7454)
农业(7295)
技术(7180)
地方(7020)
机构
大学(150209)
学院(149692)
管理(63060)
(61140)
经济(60105)
理学(56137)
理学院(55585)
管理学(54434)
管理学院(54157)
研究(44331)
中国(34357)
(29237)
科学(27976)
(27457)
(23891)
业大(23735)
财经(23204)
中心(23067)
(21440)
(20136)
(19735)
经济学(19563)
农业(18919)
研究所(18769)
经济学院(17989)
财经大学(17924)
(17586)
师范(17333)
北京(17160)
(17011)
基金
项目(116763)
科学(93228)
基金(87687)
研究(82605)
(77177)
国家(76605)
科学基金(67185)
社会(53724)
社会科(51109)
社会科学(51098)
基金项目(46990)
自然(45235)
(44585)
自然科(44215)
自然科学(44204)
自然科学基金(43395)
教育(38458)
(38323)
资助(35371)
编号(31779)
(26504)
重点(26253)
(25006)
(24244)
科研(23556)
创新(23482)
成果(23357)
国家社会(23263)
教育部(23016)
人文(22247)
期刊
(53256)
经济(53256)
研究(35722)
学报(24026)
中国(22586)
科学(22408)
管理(21995)
(21631)
(19520)
大学(18926)
学学(18138)
技术(14142)
农业(13679)
(12769)
金融(12769)
财经(10902)
教育(10787)
(9282)
业经(8929)
经济研究(8822)
(8080)
统计(7861)
(7361)
理论(7342)
问题(7310)
资源(7200)
财会(7091)
技术经济(7077)
科技(7070)
(6998)
共检索到195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懋芳  刘三超  邱建军  张虹鸥  周霞  
该研究提出了用于西藏雪灾监测与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以MODIS数据得到的归一化雪盖指数(NDSI)为基础,同时估算厚云区的积雪覆盖的可能性,综合考虑包括DEM、道路等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对2007年3月中旬发生在西藏南部的一次大雪灾进行了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积雪覆盖区域,并对雪灾发生面积进行估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莫伟华  王君华  钟仕全  陈燕丽  
以2008年初广西东北部遭受的持续性大范围特大冰雪灾害为例,基于EOS/MODIS数据,构建改进的归一化差分冰雪指数模型(MNDSI),综合应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受灾林区进行遥感监测与灾情分级评估技术研究,为及时应对此类灾害性气候事件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海达  杨秀春  徐斌  金云翔  高添  李金亚  
草原植被长势监测是草原监测的重要领域,它能从宏观上揭示草原的生长状况及其动态变化,从而为草原科学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参考依据。目前长势监测主要利用遥感的方法,即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标,方法有同期对比法、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直接监测法。本文在总结草原长势监测进展与方法的同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监测中过分依赖NDVI、不区分草原类型而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监测;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监测中选用适宜植被指数、监测方法,分区域、分类型的监测长势,提高监测精度,将长势监测与草原产草量、生产力结合,为牧民生产提供指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云鹏  娜日苏  刘朋涛  陈素华  
利用1988年以来的遥感资料和近50年的气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的事实和气候因素对草原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植被指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指数下降幅度明显,中部地区下降0.2,西部地区下降0.2~0.4;呼伦贝尔草原每年的退化速度达到1.35%,草原退化由人口密集区向外扩展,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比重下降。气候分析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干旱频发,是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健生  陈莎  彭建  
雪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生态干扰之一,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并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利用2000-2011年SPOT NDVI长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基于SG滤波函数进行时序重建,采用灾后同期影像的图像阈值法,以常年多灾的云南省2008年雪灾为例,进行雪灾森林植被受损评估。评估结果与全国灾情月报中的云南省雪灾范围基本一致,全省森林雪灾受损面积达12.09%,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迪庆州、怒江州。对森林雪灾受损程度分析表明,全省重度受灾县7个,中度受灾县13个,轻度受灾县45个。对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条件的叠加分析表明,海拔3300~4000 m、坡度5~15°、处于东坡或东北坡中坡位的森林植被受损最严重。本研究有助于实现森林雪灾损失的快速评估,对有效规避次生灾害、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冉  胡振琪  许涛  朱琦  
分析2000—2010年呼伦贝尔草原土地覆盖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趋势,揭示生态工程实施效果,为草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2000、2005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4/5TM遥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各时期的土地覆盖分布图,通过制作不同时期不同地类间的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类之间的相互转换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年均减少面积为3 063.03hm2,与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湿地发生剧烈转换;水域年减少面积为3 960.98hm2,与湿地和未利用土地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除多  德吉央宗  普布次仁  姬秋梅  唐红  
草地退化已成为藏北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监测草地生物量和退化草地的生物量动态变化,利用2004年8—9月藏北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最大时期的地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其地上生物量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的Terra 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监测和估算模型。主要结论如下:①由于受高寒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限制,8—9月藏北地区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较小,为96.88g/m2,其中绿色鲜草的比重在80%以上;不同区域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差异很大,范围在37.10~589.12 g/m2,平均而言,高寒沼泽化草甸的地上生物量最大,达356.84 g/...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益同  夏智宏  柳晶辉  黄靖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造成了特大积雪灾害。以湖北省为例,基于RS和GIS技术对这次雪灾进行了动态的监测评估。利用连续多天的卫星遥感资料和积雪深度观测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提取积雪分布信息,并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了积雪深度的NDSI分层阈值,实现了3层积雪深度(0~10、10~20和20~30 cm)的判识。针对积雪区内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了不同深度的积雪面积。结果表明:湖北省近90%面积被雪覆盖,其中江汉平原、鄂东北和鄂东南等地雪灾最为严重,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在20 cm以上;水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包浩生,彭补拙  
本文以广西苍梧县沙头、石桥两镇为例 ,利用航空遥感调查方法结合GIS技术 ,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运用马尔柯夫原理 ,建立齐次马尔柯夫链模型中的转移概率矩阵 ,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东  杨秀春  金云翔  徐斌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琦胜  殷建鹏  杨淑霞  梁天刚  
草层高度在草地退化和沙化评价、生物量遥感监测、牧区雪灾监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草层高度精确监测和制图一直是草地遥感研究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多光谱遥感、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草层高度的高精度遥感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在综述草层高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了草层高度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草层高度高精度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天生  
遥感和GIS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林业科学院李天生一、遥感与GIS简介遥感《RemoteSensing》是用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某一定对象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再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对象信息的技术。有关应用遥感技术监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欢  李振旺  丁蕾  沈贝贝  王旭  徐丽君  辛晓平  
草地生产力的准确评估对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产量以及增加陆地碳汇、适应气候变化和保障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FLUXNET和ChinaFlux数据,开展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总初级生产力(GPP)、植物光合模型(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VPM)GPP和地球系统呼吸模拟器(Breathing earth system simulator,BESS)GPP遥感产品在中国草原区的验证,并分析了产品输入参数及干旱条件对GPP产品精度的影响来解释产品误差来源。结果表明,3个产品的总体精度表现为BESS GPP>MODIS GPP>VPM GPP,作为产品模型输入的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和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较剧烈的季节变化导致了MODIS GPP产品相对于另两个产品表现出较剧烈的季节波动;MODIS EVI产品误差引起了VPM GPP产品在部分站点监测到生长季中期GPP发展与涡度GPP不一致现象。3个产品都高估了位于半干旱区的典型草原GPP,在干旱年份高估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干旱条件下模型输入参数对干旱的敏感性不如GPP所导致。该研究对遥感产品在中国草原区的深度应用及GPP精准估算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董明  祝晓坤  冯仲科  
实时快速的监测北京市林地覆盖情况,可为北京"绿色奥运"的林地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应用遥感技术,基于3个年份TM数据,对北京市林地进行动态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基于ERDAS平台对3个年份的TM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北京市林地变化动态监测数据,并基于ArcGIS平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林地覆盖率有所提高,增长速度加快,林地的建设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永磊   周凯   申鑫   崔天翔   曹林  
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仍存在资源总体分布不均、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林业发展从注重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面对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和“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需求,迫切需要实现林木表型性状的精准监测,从而实现选育优异种质资源、缩短育种周期、提升林木抗逆性和木材品质等目标。传统的林木表型监测获取的样本少、效率低、精度差且有时还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制约了林木良种选育的效率和质量。缺乏高效精准的高通量表型信息采集方法与分析技术,已成为阻碍林木遗传分析、良种选育等的主要瓶颈之一。现代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智能、快速、精准地获取多尺度林木表型性状动态变化信息,对突破上述林木表型监测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无人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主被动遥感数据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智能分析算法,可精准提取多尺度林木表型性状,为揭示“基因—表型—环境”三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提供多时相定量数据保障,从而进一步实现优异种质资源筛选、精准栽培、识别和量化胁迫以及抗逆育种等目的。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林木表型监测中主要的无人机遥感传感器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木形态结构性状、生理功能性状和生化组分含量提取上的应用进展。最后,从林木表型性状多时相周期性动态监测、无人机多源表型性状数据整合、天空地不同平台遥感数据融合协同监测和林木表型多组学联合分析四方面对无人机林木表型监测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