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5)
2023(9968)
2022(8655)
2021(8110)
2020(6876)
2019(16207)
2018(16044)
2017(31121)
2016(16501)
2015(18543)
2014(18256)
2013(17495)
2012(15697)
2011(13838)
2010(13660)
2009(12025)
2008(11276)
2007(9351)
2006(7744)
2005(6285)
作者
(45225)
(37773)
(37569)
(35633)
(23964)
(18149)
(17182)
(15109)
(14454)
(13252)
(12960)
(12732)
(11774)
(11771)
(11752)
(11486)
(11260)
(11258)
(10849)
(10816)
(9245)
(9121)
(9068)
(8651)
(8531)
(8297)
(8260)
(8234)
(7699)
(7537)
学科
(66572)
经济(66509)
管理(46604)
(44279)
(37849)
企业(37849)
方法(35714)
数学(32149)
数学方法(31503)
(16083)
中国(15454)
(15415)
业经(14061)
(12586)
地方(12146)
理论(12020)
农业(10905)
技术(10624)
(10519)
财务(10449)
财务管理(10425)
(10268)
贸易(10262)
(10195)
环境(10026)
(9979)
企业财务(9872)
(9623)
(8932)
(7604)
机构
学院(222570)
大学(221261)
管理(92274)
(87196)
经济(85367)
理学(81471)
理学院(80663)
管理学(78837)
管理学院(78440)
研究(68447)
中国(50144)
(45813)
科学(44149)
(37389)
(36004)
业大(35419)
(33023)
中心(32780)
财经(31096)
(31070)
研究所(30653)
农业(28598)
(28552)
(27933)
北京(27666)
师范(27604)
经济学(26201)
(25845)
技术(24857)
(24664)
基金
项目(164557)
科学(130828)
基金(120363)
研究(117294)
(105910)
国家(105104)
科学基金(91772)
社会(73862)
社会科(70208)
社会科学(70186)
(65674)
基金项目(63961)
自然(61962)
自然科(60602)
自然科学(60589)
自然科学基金(59425)
教育(55871)
(55611)
资助(49576)
编号(47327)
重点(37309)
(36267)
成果(35422)
(35345)
(34843)
创新(32968)
课题(32231)
科研(32216)
计划(31114)
教育部(31070)
期刊
(83846)
经济(83846)
研究(55272)
中国(39793)
学报(34071)
管理(33164)
科学(32409)
(30275)
(28926)
大学(26114)
学学(24703)
技术(23987)
教育(23865)
农业(21356)
业经(14290)
财经(14060)
经济研究(13640)
(13562)
金融(13562)
统计(12778)
(12328)
(12074)
(11774)
技术经济(11639)
资源(11586)
问题(10952)
科技(10696)
决策(10568)
(10237)
图书(10003)
共检索到29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敏燕  黄贤金  姚丽  
研究目的:对200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全国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针对交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多目标和指标间的不相容性,提出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研究结果:(1)全国公路与铁路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交通用地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对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2)2006年全国交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东南—西北依次递减趋势。研究结论:遗传投影寻踪模型采用"直接审视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结构—评价"的新途径,为交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海霞  封志明  张陆彪  刘宝勤  
基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多目标性和不相容性,提出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该方法可以依据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佳投影方向,从而判断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方向。通过最佳投影方向与评价指标的线性投影得到投影指标值,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对样本进行统一评价。利用该方法对甘肃省81个县域单元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薇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经常组织各类赛事,而竞赛的评阅试卷过程是竞赛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从不同角度考察网评评委的基本素质,文章建立了严宽度、离散度、可靠度、有效度和准确度五个指标的网评评委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遗传算法建立投影寻踪模型对网评评委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得出投影向量即综合评价模型系数为:(0.9469,0.0024,0.4663,0.00350,0.0963)。通过计算投影特征值可看出,除少数评委综合素质表现较差与群体差异较大外,其余大部分评委的综合素质差异小且表现良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奕  倪勤  
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验,也是艰巨任务。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的碳减排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我国1996~2008年碳减排状况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影响指标的贡献率,通过最佳投影值的比较,考察我国各地区碳减排能力和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峰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河南省2001—2010年各地市单元为数据样本,引入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将多维评价指标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尽管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有所减缓,但两极分化趋势依然显著,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是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区,豫西北部地市高于豫东南部地市,加快推进豫东、豫东南部传统农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河南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艳  彭雅婷  于婧  周勇  于雷  罗静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构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新方法,将多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转化为一维平面投影数据,获取最佳投影方向向量,根据生态安全投影值的大小从时空角度分析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因素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粮食稳定系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垦殖率等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在驱动力;2近10年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投影值从1.0541增长到2.8706,呈现出"快速增长—和缓保持—持续拉升"的阶段性发展态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转好;3根据耕地生态安全投影值的时空变化可将17个单元分为生态安全良好区、生态安全和缓区和生态安全脆弱区三种类型,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对制定湖北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兼顾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屹  于跃奇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而科学的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针对已有模型存在无法评价动态非线性寻优的问题,构建投影寻踪模型,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选择496家创业板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61%的企业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6.29%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良好状态,而62.10%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基于实证研究,从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增大偿债能力、提高经营能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娟  陆凡  
【目的】评价甘肃省民勤县6个乡的生态安全等级,为民勤县的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根据最佳投影值及其对应等级的关系,构建了用于生态安全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然后以甘肃民勤县6个乡(昌宁乡、蔡旗乡、苏武乡、双茨科乡、红沙梁乡、南湖乡)为主要生态安全评价单元,根据生态安全的目标,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环境保护整治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包括15个评价指标的民勤县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最后采用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对6个乡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显示,民勤县荒漠化程度严重,所评价的6个乡中,昌宁、苏武、红沙梁生态系统处于较不安全水平,双茨科、南湖生态系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丽娟  
对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种多指标、动态的评价过程,为克服以往评价方法的不足,考虑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数据的高维性,本文利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和大庆两地区28个样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数据,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进行评价,不仅得出两地区样本村综合评判优劣的排序,而且两地的投影方向反映出各评价指标对各样本总体评判重要程度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晓君  王晓航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GA-PPE),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解决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拟定的主观性过强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三系统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9—2017年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近九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的差异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沈阳、大连作为辽宁省两座副省级城市,其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九年内均位于全省前二位;(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沈阳经济区的区域发展带动下,营口、盘锦、辽阳和鞍山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省内位居前列,并且不断提高;(3)辽西北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普遍较低,位于全省末位;(4)沿海经济带中的丹东、葫芦岛及沈阳经济区中的抚顺、本溪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内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区域承载力水平参差不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晋宇  应雄美  朱建荣  赵俊  刘家勇  吴才文  Ibrahim Soliman Helal ELGAMAL  赵勇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质量、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的最高,其后依次为锤度、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单茎质量和茎径等,株高和有效茎的较低;40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值介于0.00~2.50,其中,第Ⅳ类群的5份种质资源(FR97–127、FR97–53、VMC95–29、VMC96–169和VMC97–3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供甘蔗杂交利用。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小瑜  张健东  
综合考虑中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影响程度的贡献率,并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及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为揭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演化的动态规律,挖掘产业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识别证据,针对产业演化数据的多维和波动特性,基于投影寻踪理论(PP)、Compertz模型和蚁群算法(ACO)构建通用航空产业演化的PP-Compertz-ACO模型。然后,以我国2004-2013年通用航空产业演化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PP-Compertz-ACO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高于三阶段和非线性最小二乘Compertz模型,更符合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演化的实际状况;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演化以2010年为分界点,先后经历了初创和成长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之常  马亚东  
随着近些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已逐步饱和,以增量土地为主的城市建设之路转为以盘活存量空间为主的城市更新之路。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探讨其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本文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了中国2006—2020年居民幸福感水平;运用面板空间分位数模型,分析了不同分位点上城市更新对不同区域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居民幸福感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相邻省份带来的空间影响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居民幸福感较强的省份对周边省份的影响较大;城市更新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分位点的提升,城市更新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呈现V型走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杨武  柳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一方面,非农建设和环境污染侵占了大量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单位面积耕地具备更大的产出能力。因此,对耕地的集约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和确保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首先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显示:2002~2011年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西部次之。然后,依据已测度的结果,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