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5)
2023(17012)
2022(14487)
2021(13718)
2020(11186)
2019(25749)
2018(25292)
2017(48925)
2016(26417)
2015(29834)
2014(29544)
2013(28820)
2012(26011)
2011(23389)
2010(23233)
2009(21282)
2008(20765)
2007(17990)
2006(15594)
2005(13502)
作者
(74361)
(61876)
(61520)
(58582)
(39385)
(29753)
(28029)
(24257)
(23582)
(21862)
(21182)
(20846)
(19440)
(19332)
(19041)
(18916)
(18471)
(18365)
(17741)
(17639)
(15161)
(15112)
(14896)
(14080)
(13776)
(13740)
(13655)
(13514)
(12407)
(12207)
学科
(102310)
经济(102167)
管理(82212)
(73846)
(62745)
企业(62745)
方法(48602)
数学(42088)
数学方法(41416)
(28992)
(27781)
中国(26334)
业经(24139)
(22171)
(21909)
地方(19175)
(18574)
农业(18512)
财务(18493)
财务管理(18450)
理论(17998)
企业财务(17442)
(17406)
环境(17230)
(17034)
贸易(17025)
(16550)
技术(16444)
(15575)
银行(15533)
机构
大学(372141)
学院(370789)
管理(148624)
(143769)
经济(140539)
理学(129245)
理学院(127849)
管理学(125437)
管理学院(124745)
研究(118719)
中国(87823)
(78427)
科学(74158)
(68530)
(57928)
(56057)
财经(55103)
业大(54934)
中心(54457)
(53273)
研究所(52809)
(50062)
北京(48950)
(48783)
师范(48350)
(44040)
农业(43700)
经济学(43351)
(43132)
财经大学(41189)
基金
项目(260529)
科学(205344)
研究(192051)
基金(189250)
(164183)
国家(162828)
科学基金(140792)
社会(120837)
社会科(114505)
社会科学(114477)
(101375)
基金项目(100082)
自然(91303)
自然科(89058)
自然科学(89037)
教育(88746)
自然科学基金(87386)
(85099)
编号(79201)
资助(77341)
成果(63642)
重点(57972)
(57482)
(54640)
(54203)
课题(53857)
创新(50568)
(50257)
国家社会(49862)
科研(49739)
期刊
(153617)
经济(153617)
研究(105431)
中国(68752)
学报(58477)
管理(54000)
(53424)
科学(53257)
(50826)
大学(45037)
学学(42227)
教育(42074)
农业(35188)
技术(33501)
(28487)
金融(28487)
财经(26537)
业经(25846)
经济研究(23788)
(22587)
图书(20437)
问题(19956)
(17830)
理论(17732)
科技(17722)
技术经济(17417)
(17233)
资源(17214)
实践(16308)
(16308)
共检索到529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江  张国杰  姚江春  
统一用途管制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宏观核心目标。目前自然资源用途管制中仍存在事权划分不清、管制指标维度不一、管制空间重叠、监督评价不足等问题,需从管制逻辑框架和系统构成的层面进行综合研究。逻辑框架法是一种从问题出发,将宏观目标转换为具体目标和措施的有效方法。借助逻辑框架法思路,在分析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的"宏观目标—具体目标—问题提出—管制措施—评价监管"的逻辑框架关系,同时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具体措施和评价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晓玲  吕晓  
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梳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起源、实施特点、成效与不足,重点解析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转型的改革逻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突出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要管控对象,建立了土地用途分类—规划—计划—审批—监管的完整管控链条,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和提高依法依规用地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全、管制刚性过强、生态用地管制乏力等不足。(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起点,通过单一地类保护向空间统筹转型、地类管制向空间管控转型、指标传导为主向指标与分区相结合转型、底线约束向约束与引导并重转型,构建面向全过程、多样化的管制规则体系,完善空间传导机制,进而实现所有国土空间全要素统一管制。(3)面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时代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应在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管控指标体系、覆盖全域、上下衔接的规划分区体系、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相结合的规划实施弹性机制以及"全链条"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响应,进而实现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统筹协调管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毅  张翠红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成熟的思路和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讨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核算路径,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架构设想,并以此为据确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债表的核算要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毅  张翠红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成熟的思路和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讨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核算路径,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架构设想,并以此为据确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债表的核算要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晓斌   沈镭   黄贤金   邓祥征   胡守庚   柯新利   吴志峰   赵多平   刘晶  
中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逻辑与路径,邀请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学者,就“新质生产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逻辑关系、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与要求、促进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应对气候变化与践行“双碳”目标、赋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重塑城乡协调发展新形态、保障粮食安全与助推农业强国建设路径等前沿议题发表观点。旨在深入解析这一议题及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探索新质生产力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综合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应特别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面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的自然资源系统管理与机制创新;(2)面向综合保障自然资源安全与强化关键资源供给稳定的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领域与路径;(3)面向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管理的“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如何有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议题。为此,文章基于逻辑框架法,从宏观目标、具体目标、政策产出和政策投入四个层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闭环,明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构成和基本框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宏观目标是存量生态产品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增量生态产品得到系统修复,能够保障持续供给;(2)具体目标是生态产品易度量、可抵押、可交易、易变现,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3)政策产出导向为摸清基础底数、健全核算体系,支撑生态产品易度量;明晰产权边界、创新金融支撑,实现生态产品可抵押;统一交易平台、明确交易规则,推动生态产品可交易;凝聚价值共识、完善生态补偿,促进生态产品易变现;(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投入措施为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摸清基础底数;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规范,健全核算体系;推动生态资源确权登记,明晰产权边界;拓宽生态产品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支撑;整合现有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统一交易平台;规范生态产品交易行为,明确交易规则;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宣传,凝聚价值共识;健全生态产品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大海   李彦平   侯昱廷  
本文总结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制度缘起和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了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的治理逻辑,提出推动立法进程、完善各环节配套制度、实现用途管制全覆盖、构建监测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溶冰  王丽艳  齐兴利  
在公共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是许多国家政府审计关注的重点和主要工作内容。我国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公共项目特点的审计技术方法。本文根据审计工作特点对传统逻辑框架法予以适当改进,通过与问题树、目标树等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两个层面,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贯穿于逻辑框架分析之中,同时在文章中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林  杜鹏  叶文忠  
政府投资项目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投入。但随着投入力度的扩大,问题也会不断地暴露,如工程质量不高、工程进度延误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政府主管部门没有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骆逸玲  吴佳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在这里,准确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监管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对推动相关改革至关重要。法律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多指载体和形态明确的天然生成物尽管自然资源的学理涵义众多,且狭义的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蕾   吴飞   沈春竹   金志丰   陈诚   周秦  
研究目的: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明确规划定位、层级和分类,剖析规划引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理顺规划编制逻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即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为前提,以资产配置高效化、综合利益最大化、所有者收益最优化为根本目标,由不同履职主体对权责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目标、方向以及空间时序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规划定位为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以及资产规划、专题规划和配置单元规划三类。(2)资产整备、资产配置和资产经营是规划关键策略和抓手,通过规划实施,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交易化、产品服务资金化,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演化。(3)资产规划编制实践要以“整体管护、整体配置、权责利统一”为根本原则,按照“目标导向+分区调控+策略牵引+协同落实”的逻辑开展。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是引导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明晰权利—高质供给—市场配置—价值显化—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系统监督”全链条管理的关键,从资产价值实现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做补充,是推进“两统一”协同的重要桥梁,需尽快完善规划体系,深化技术规范研究,统筹开展各层级规划试编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施志源  
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设,应当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并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其中的各自作用。发挥好政府的作用,需要厘清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并理顺用途管制中的央地关系。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注重推进资源价值化,并合理布局资源产业结构。在立法上,要重点解决管制的主体、措施、监管与责任等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施志源  
尽管中美两国的国情与立法体制不同,但美国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的有益经验仍然值得中国借鉴。就中国而言,要发挥好政府在资源管制中的作用,并着力提升管制的针对性与科学性;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保障政府管制权的规范行使,健全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促进主体功能区的科学规划,并加强资源用途管制的效果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臧宏宽  胡睿  郝春旭  葛察忠  彭忱  任婧  董战峰  
自然资本市场化是自然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与表现形式。论文以坚持市场主导、坚持适度干预、坚持透明公开为基本原则,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化、自然资源产权化、自然资源资本化、自然资源产业化的实施路径,建立了明确产权、建立市场、利用市场、创新金融产品的自然资源资本化运行市场建设框架,分析了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中介机构、管理机构、交易监测等自然资源资本化运行市场建设要素,分析了交易、租赁、抵押等自然资源资本化运行市场交易形式,创新了包括绿色证券、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的自然资源金融产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臧宏宽  胡睿  郝春旭  葛察忠  彭忱  任婧  董战峰  
自然资本市场化是自然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与表现形式。论文以坚持市场主导、坚持适度干预、坚持透明公开为基本原则,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化、自然资源产权化、自然资源资本化、自然资源产业化的实施路径,建立了明确产权、建立市场、利用市场、创新金融产品的自然资源资本化运行市场建设框架,分析了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中介机构、管理机构、交易监测等自然资源资本化运行市场建设要素,分析了交易、租赁、抵押等自然资源资本化运行市场交易形式,创新了包括绿色证券、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的自然资源金融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