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0)
- 2023(17294)
- 2022(14830)
- 2021(13782)
- 2020(11278)
- 2019(26028)
- 2018(25459)
- 2017(48884)
- 2016(26409)
- 2015(29442)
- 2014(29385)
- 2013(28684)
- 2012(26483)
- 2011(23869)
- 2010(23748)
- 2009(21333)
- 2008(20479)
- 2007(17646)
- 2006(15471)
- 2005(13379)
- 学科
- 济(111752)
- 经济(111648)
- 管理(71965)
- 业(68722)
- 企(55156)
- 企业(55156)
- 方法(48000)
- 数学(41293)
- 数学方法(40740)
- 中国(31244)
- 农(30172)
- 地方(29142)
- 业经(25274)
- 财(24006)
- 学(22980)
- 农业(20813)
- 贸(18624)
- 贸易(18611)
- 环境(18299)
- 易(17945)
- 理论(17835)
- 制(17470)
- 和(17239)
- 技术(17085)
- 银(16032)
- 银行(15991)
- 融(15889)
- 金融(15886)
- 地方经济(15789)
- 发(15457)
- 机构
- 学院(367313)
- 大学(366757)
- 管理(145902)
- 济(144708)
- 经济(141587)
- 理学(126464)
- 理学院(124986)
- 研究(124706)
- 管理学(122634)
- 管理学院(121969)
- 中国(91971)
- 京(80303)
- 科学(78648)
- 财(64103)
- 所(61565)
- 农(58638)
- 中心(56634)
- 研究所(56345)
- 业大(54956)
- 江(52958)
- 范(51717)
- 财经(51664)
- 师范(51216)
- 北京(51146)
- 经(47115)
- 院(46294)
- 农业(45601)
- 州(43608)
- 经济学(42909)
- 师范大学(41665)
- 基金
- 项目(257738)
- 科学(203388)
- 研究(188959)
- 基金(186092)
- 家(162185)
- 国家(160823)
- 科学基金(138711)
- 社会(119033)
- 社会科(112816)
- 社会科学(112789)
- 省(100907)
- 基金项目(99212)
- 自然(90078)
- 自然科(87957)
- 自然科学(87938)
- 教育(86795)
- 自然科学基金(86301)
- 划(85418)
- 编号(77447)
- 资助(75952)
- 成果(61360)
- 发(58555)
- 重点(57889)
- 部(55994)
- 创(53400)
- 课题(53334)
- 创新(49794)
- 科研(49060)
- 国家社会(48822)
- 教育部(47961)
- 期刊
- 济(158594)
- 经济(158594)
- 研究(105847)
- 中国(69687)
- 学报(57159)
- 科学(54028)
- 农(53142)
- 管理(52834)
- 财(46585)
- 大学(43792)
- 教育(43609)
- 学学(41002)
- 农业(37446)
- 技术(33427)
- 融(29876)
- 金融(29876)
- 业经(27783)
- 经济研究(24740)
- 财经(23955)
- 问题(20867)
- 经(20490)
- 图书(19851)
- 业(18830)
- 科技(18067)
- 资源(18008)
- 技术经济(17304)
- 理论(17066)
- 商业(16752)
- 版(16647)
- 现代(16160)
共检索到534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佳
耦合发展对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区域旅游耦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选取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者数量、国内旅游者数量四个旅游经济发展指标,依据原始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逻辑斯缔预测曲线与统计曲线的拟合状态为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斯缔模型预测京津冀区域旅游耦合发展趋势,构建耦合发展新格局。此研究结果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
逻辑斯缔曲线 旅游耦合发展 京津冀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菊 戴湘毅
文章基于县域尺度,构建区域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互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京津冀地区200个区县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及时空演化特征,识别区域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和瓶颈。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各区县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县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文化遗产资源禀赋高评价指数区呈“集聚”扩散态势,旅游发展高评价指数区呈“孤岛”向“集聚”演化格局。(2)两系统的耦合发展呈现阶段性和波动性,耦合度经历了“拮抗—磨合—高水平”到“磨合—高水平”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中低耦合协调为主”上升到“中高耦合协调为主”的等级分布,但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协调。(3)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聚类格局,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其中,2010—2015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效应下降,高值区和低值区均减少,出现“大扩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2015—2019年呈现上升集聚态势,高值区和低值区均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京津冀地区北部区县的“高—高”和太行山山前地带沿线区县的“低—低”聚类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静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变充满变数。文章认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需破解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强势与弱势的均衡、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飞
当前,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而流通业作为经济贸易发展的核心,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鉴此,本文在对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进行理论构建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对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业 区域经济 耦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 王宝林 刘朝峰
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旅游高质量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在两系统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σ收敛方法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收敛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整体来看耦合协调度差异呈波动缩小的收敛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 王宝林 刘朝峰
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旅游高质量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在两系统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σ收敛方法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收敛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整体来看耦合协调度差异呈波动缩小的收敛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党春梅 唐朝生 刘邦凡
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涵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等维度的区域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分别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旅游两维度和三维度综合协调指数,进而分析了京津冀各地旅游协调性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府统筹、旅游品牌建设、资源错位开发以及生态与经济耦合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测评 协调度 京津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治伟 王崇文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综合分析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建议: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构建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京津冀 旅游公共服务 全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治伟 王崇文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综合分析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建议: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构建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京津冀 旅游公共服务 全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旅游文化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战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之外,还有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本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等。如何准确把握自身的资源特性以及游客的消费心理,如何有效设计旅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如何实现三地的协调联动和精细管理,是京津冀区域旅游发挥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旅游 合作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德进 徐虹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京津翼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增强,合作成熟度显著提升~(①②)。然而,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加之受到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持续壮大的养生、养心和养老群体对健康价值的追求愈加强烈,呈现出需求“井喷”的态势。基于此,旅游因其具有的独特健康价值属性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这不但加速了旅游目的地面向健康卫生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助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健康价值逐渐成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兴主题和方向。因此,从健康价值视角研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问题,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同发展 价值视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伟 张鹏飞 赵丽茹 申明哲 虞虎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孙中伟 马世猛
借鉴共生理论,从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三个视角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城市旅游多中心共生关系。通过构建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能级;基于引力模型原理,定量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对外关联强度;基于区位熵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外向功能强度。最后,对京津冀城市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并从规划、体制、集群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多中心共生 协同发展 京津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科 张贵
从生态位视角对2006—2017年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情况及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地创新资源控制能力发展不均衡,天津成为京津冀创新资源竞争的中心,北京的区域创新生态发展迅速,河北的区域创新生态发展缓慢;北京-天津的区域创新生态耦合状态最好,而天津-河北的耦合状态好于北京-河北。对此,提出天津作为河北创新发展的主要协同对象,需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生态构成体系、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及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等方式,推进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生态持续快速发展及有效耦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肖金成 李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京津冀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全域,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京津冀地区的功能定位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出海通道,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之一,京津冀的发展对北方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历史上看,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