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0)
2023(11917)
2022(10250)
2021(9490)
2020(7987)
2019(18284)
2018(17953)
2017(34278)
2016(18234)
2015(20753)
2014(20136)
2013(19623)
2012(17275)
2011(15190)
2010(14423)
2009(12553)
2008(11616)
2007(9451)
2006(7832)
2005(6253)
作者
(48045)
(40362)
(39829)
(37939)
(25350)
(19613)
(18408)
(15903)
(15395)
(13953)
(13797)
(13466)
(12591)
(12493)
(12214)
(12195)
(11955)
(11947)
(11392)
(11336)
(9609)
(9604)
(9545)
(9301)
(9148)
(8808)
(8650)
(8558)
(8127)
(7884)
学科
(74808)
经济(74744)
管理(49894)
(46152)
(38561)
企业(38561)
方法(35313)
数学(31771)
数学方法(31272)
地方(19864)
(19476)
中国(18790)
(17213)
业经(16482)
(13811)
农业(13115)
环境(11938)
(11560)
贸易(11556)
理论(11378)
技术(11369)
(11320)
(11273)
财务(11247)
财务管理(11226)
(11144)
(10406)
地方经济(10344)
企业财务(10314)
(9648)
机构
学院(240032)
大学(237090)
管理(97644)
(94670)
经济(92712)
理学(86184)
理学院(85253)
管理学(83583)
管理学院(83152)
研究(74673)
中国(55366)
(48424)
科学(47696)
(41034)
中心(36720)
业大(35842)
(35699)
(34801)
财经(33944)
(33433)
(32726)
研究所(32403)
师范(32386)
(31077)
北京(29187)
(28747)
经济学(28539)
农业(27970)
(26882)
师范大学(26474)
基金
项目(180148)
科学(144120)
基金(131730)
研究(131454)
(114766)
国家(113850)
科学基金(99779)
社会(83839)
社会科(79577)
社会科学(79556)
(71813)
基金项目(71409)
自然(65730)
自然科(64208)
自然科学(64197)
自然科学基金(62979)
教育(61223)
(60656)
编号(53024)
资助(52043)
重点(41059)
成果(39840)
(39758)
(39442)
(38545)
课题(36163)
创新(36044)
科研(35355)
国家社会(34915)
教育部(34001)
期刊
(93168)
经济(93168)
研究(61666)
中国(41026)
学报(34003)
科学(33709)
管理(32987)
(31055)
(29667)
大学(26742)
技术(25980)
学学(25231)
教育(25115)
农业(21025)
业经(16301)
(15262)
金融(15262)
经济研究(14901)
财经(14757)
资源(14101)
(12703)
问题(12443)
(11862)
统计(11659)
科技(11498)
技术经济(11474)
(11147)
(10879)
商业(10524)
图书(10429)
共检索到32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江  孙雪莲  邓峰  
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了一套科学测度区域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构建了具有速度特征的时间序列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从物流能力的发展水平、变化速度、变化加速度的综合角度,全面把握被评价对象的动态发展变化趋势。并以新疆区域物流能力的测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娣  饶美仙  巩木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其健康性水平的提升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采用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水平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减,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差距悬殊;多样性水平快速提升带动四川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增长;系统活力水平的增长促进了广东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良性提升;抵抗力水平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省市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靶向路径,制定精准的政策供给,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提升,助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伟  杨早立  周文  朗益夫  
为了进一步测度评价对象整体的变化速度发展态势,结合已有关于评价对象静态评价模型、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测量模型的研究,以信息集结视角和"激励与惩罚"手段,运用变化速度趋势对变化速度状态进行修正,构建了融合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等变化速度特征的变化速度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30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各省区2005年~2011年间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截面静态和变化速度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高的东部发达省份,其变化速度上升趋势微弱,甚至不少省份呈现递减状态;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多数地区变化速度上升趋势显著,且上升趋势幅度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亦文  周荣虎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九市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在建立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各市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物流发展进行分层分析,并指出各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车小英  
采用了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拟用灰色关联分析从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找出联系密切的指标,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出区域内各个城市在评价指标上的因子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因子得分聚类,划分出相同层次的城市。结果表明,南宁、柳州、崇左、桂林可作为广西区域物流的中心城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  吴一丁  
文章以新疆为例,利用数据统计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新疆15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评分、划类和排序,论证了我国新疆区域创新体系大致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各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李旻暾  
文章分析了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张雨  孙才志  
基于中国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视角,借鉴人口承载力思想,提出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及其表征方法,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区域PRED系统的承载力—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CPSR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度与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标准,通过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对区域PRED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以2000-2012年大连市PRED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时段内大连市PRED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人口承载力由363万人降至291万人;②大连市PRED系统压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PRED系统负荷指数由0.97降至0.85,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级别始终处于Ⅱ级橙色预警或Ⅲ级黄色预警状态。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近年来大连市有关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结果可视性较强、可靠性较高。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以及基于CPSR模型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允春  侯哲伟  
以郑州机场周边区域2005-2019年物流企业时空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在整体分布上逐渐与主要交通干线方向大体一致,圈层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运输型“先内后外”、服务型“持续向内”布局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逐渐形成聚集分布且聚集规模不断增强,并呈现出“园区聚集型“”龙头带动型”“城镇依附型”聚集特征;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枢纽机场正由单一航空物流枢纽转变为综合物流枢纽。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和措施,既丰富了城市物流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其他机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军  王杰  徐旦  
文章基于熵权和云模型理论,对区域物流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此来全面掌握该区域物流发展水平。首先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其次根据云模型的3个数字特征——Ex、En、He确定评价等级及云图,并借助x条件云发生器求出各指标在不同等级中的隶属度,最后将指标权重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转换得到指标确定度及综合评价等级。并以甘肃省为例,对甘肃省物流指数进行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6年期间,甘肃省物流指数处于"差""差""较差""一般""一般""一般""较高"的阶梯式等级,物流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湘辉  
文章从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和政府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改进ELECTRE的综合方法:首先解决个体排序法提供的信息与模糊偏好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然后定义不同决策者的模糊级别高于关系,并合理利用该方法推导出最终的组合排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为准确把握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发展动态,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有必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结合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农业经济的特点,站在区域视角,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内蒙古为例,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欧式贴近度法系统研究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深入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互联网用户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以及地区农业物流货物周转量是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需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加强农业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加大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延玲  高志刚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转换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供给能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政策等因素出发,从5个方面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和均方差3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对新疆县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李源  郭义盟  彭晓红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李源  郭义盟  彭晓红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