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842)
- 2022(10951)
- 2021(9998)
- 2020(8355)
- 2019(18551)
- 2018(18262)
- 2017(34897)
- 2016(18169)
- 2015(20069)
- 2014(19409)
- 2013(18555)
- 2012(16604)
- 2011(14850)
- 2010(14695)
- 2009(13488)
- 2008(12049)
- 2007(10086)
- 2006(8710)
- 2005(7237)
- 学科
- 济(94040)
- 经济(93965)
- 管理(51313)
- 业(43647)
- 方法(36194)
- 企(35926)
- 企业(35926)
- 数学(32574)
- 数学方法(32179)
- 中国(22827)
- 地方(22781)
- 农(18738)
- 财(17449)
- 业经(17169)
- 学(14728)
- 地方经济(13871)
- 环境(13266)
- 农业(12611)
- 贸(12480)
- 贸易(12474)
- 制(12027)
- 易(11983)
- 理论(11811)
- 和(11373)
- 融(10706)
- 金融(10703)
- 务(10673)
- 财务(10630)
- 财务管理(10607)
- 发(10042)
- 机构
- 学院(246472)
- 大学(242018)
- 济(111306)
- 经济(109222)
- 管理(97539)
- 理学(85023)
- 理学院(84157)
- 管理学(82719)
- 管理学院(82253)
- 研究(78287)
- 中国(57366)
- 京(47668)
- 财(47077)
- 科学(44613)
- 财经(38599)
- 中心(37037)
- 经济学(35792)
- 所(35521)
- 经(35064)
- 江(34116)
- 研究所(32315)
- 经济学院(31974)
- 业大(31785)
- 范(31486)
- 师范(31222)
- 农(30478)
- 院(28973)
- 财经大学(28693)
- 北京(28526)
- 州(27437)
- 基金
- 项目(172977)
- 科学(138942)
- 研究(129029)
- 基金(127466)
- 家(108854)
- 国家(108000)
- 科学基金(95732)
- 社会(86153)
- 社会科(81866)
- 社会科学(81845)
- 省(67660)
- 基金项目(67648)
- 教育(59913)
- 自然(59792)
- 自然科(58472)
- 自然科学(58462)
- 自然科学基金(57343)
- 划(55989)
- 编号(52128)
- 资助(50627)
- 成果(39728)
- 重点(38605)
- 发(38191)
- 部(37986)
- 创(36676)
- 国家社会(36458)
- 课题(35078)
- 创新(34332)
- 教育部(33858)
- 人文(33649)
- 期刊
- 济(121571)
- 经济(121571)
- 研究(71527)
- 中国(40385)
- 财(36268)
- 管理(36261)
- 科学(30299)
- 学报(29858)
- 农(27215)
- 技术(24297)
- 大学(24098)
- 学学(23152)
- 教育(22062)
- 经济研究(21524)
- 财经(19135)
- 业经(19127)
- 融(18901)
- 金融(18901)
- 农业(18775)
- 问题(16690)
- 经(16646)
- 技术经济(13043)
- 统计(13001)
- 商业(11898)
- 策(11877)
- 现代(11232)
- 贸(10945)
- 理论(10660)
- 发(10638)
- 决策(10633)
共检索到349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鹏 蒋团标
近年来广西建成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使大西南腹地和北部湾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形成了一个体系,但其体系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加快广西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西江经济走廊”和粤桂一体化,全面融入珠三角,是广西构建中心城市经济走廊和通道经济建设和实现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目标的“四个广西”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团标
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是区域经济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出现,中心城市经济布局有必要转向区域的资源发现能力、吸收能力、整合能力的培育,树立“中心城市经济就是融合经济”的科学布局观。通过以滇、桂为例,研究中心城市经济布局问题,积极探索开放经济下的中心城市经济融合途径,积极寻找中心城市经济融和的一般规律是本文的宗旨。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经济布局 融合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团标
中心城市生产力布局是区域生产力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城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主导下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以广西贺州市为例,寻找基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主导下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本文的宗旨。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竑
汕头要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必须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支撑,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集聚辐射能力和城市的服务功能,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源的合理流动配置来实现区域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用"一颗子"带动"一大片",带活"一盘棋"。虽然汕头的产业集群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但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不少,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更加注重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中心城市 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鑫 田广增 苗长虹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区域中心城市 述评
[期刊] 改革
[作者]
隋广军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城市建设、工业技术、产业配套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到达重化工业的后期阶段,正在向发达经济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伟
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的结论是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推动社会需求、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为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是实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功能与作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心城市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胥敬华 曾铖 郭兵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各中心城市都将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该文运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7个中心城市2000~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松弛变量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城际差异。研究发现: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在13年间提升了2.3%,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中西部中心城市仅依靠城市固定投资不能实现GDP产出最优,同时对投资松弛变量的测算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投资已不能促进上海等东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郭兵
依据中心城市和受辐射城市并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引入城市间距离对分形模型进行改进,对我国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对半径300 km范围的辐射力与北京对半径200 km范围的辐射力相当,而广州对半径200 km范围的辐射力相对较差;3个中心城市行政地位差别很大,但政策支持力度对辐射力的影响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并无明显优势;金融业发展是辐射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辐射力对城市货运能力和客运能力的依赖度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都市圈 辐射力 分形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桦 谭德庆
2017年4月1日,四川、河南、湖北、重庆、陕西5个内陆型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从试点阶段进入推广阶段。与此同时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也在向内陆扩展,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先后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内陆自贸带将内陆国家中心城市联系在一起,加强内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促进内陆中心城市间的均衡发展并形成内陆中心城市群,从而促进我国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内陆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内陆自贸区建设的主体,可学习前两批沿海自贸区的发展经验。内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网状结构,肩负的使命是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内陆国家中心城市面向全球发展,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将从工业转向对外贸易与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
中西部 自贸区 中心城市 向西开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娴 林楠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则源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建立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也代表着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培伟 谢攀 雷宏振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军力量。在明确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以经济运行供给侧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分维,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9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行测度和比较,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剖析区域发展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17年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由东向西梯次下降;三个子系统指数在国家中心城市内部及其之间均表现出高度非均衡性;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集中在区域间,而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且呈扩大趋势。据此,从加强区际循环、深化三大变革、开展先行示范等方面提出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煜玲 张军涛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经济发展差异 辽宁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关聚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SFA)研究了西部1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发现西部城市经济增长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速度明显加快,城市效率差距呈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就业结构、职工收入、人力资源数量和失业率均影响着效率的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文
广西河池黔桂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其发展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各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认为,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将"南丹-金城江-宜州"作为走廊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发"核",以发展工业、服务业为主,而环江、罗城属于禁止开发区,应组成另一个"核",以发展农业、生态业为主,最终构造出黔桂经济走廊的"双核"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交通经济走廊 黔桂经济走廊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