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2)
- 2023(11998)
- 2022(10395)
- 2021(9859)
- 2020(8502)
- 2019(19769)
- 2018(19533)
- 2017(38452)
- 2016(20881)
- 2015(23393)
- 2014(23459)
- 2013(22872)
- 2012(21306)
- 2011(19082)
- 2010(18885)
- 2009(17427)
- 2008(17224)
- 2007(15366)
- 2006(13023)
- 2005(11390)
- 学科
- 济(84622)
- 经济(84534)
- 管理(61985)
- 业(58065)
- 企(47247)
- 企业(47247)
- 方法(42568)
- 数学(38460)
- 数学方法(37975)
- 财(26257)
- 农(23899)
- 中国(21087)
- 贸(20844)
- 贸易(20840)
- 易(20409)
- 业经(16766)
- 地方(16255)
- 农业(15433)
- 制(15335)
- 学(15030)
- 务(14896)
- 财务(14843)
- 财务管理(14802)
- 出(14512)
- 企业财务(14004)
- 技术(12673)
- 策(12646)
- 银(12551)
- 银行(12528)
- 环境(12205)
- 机构
- 学院(291015)
- 大学(289851)
- 济(125142)
- 经济(122707)
- 管理(117180)
- 理学(101515)
- 理学院(100517)
- 管理学(98882)
- 管理学院(98327)
- 研究(92845)
- 中国(71085)
- 财(59623)
- 京(58879)
- 科学(54855)
- 财经(46955)
- 农(45895)
- 所(45393)
- 中心(44906)
- 江(43304)
- 经(42695)
- 业大(41714)
- 研究所(41074)
- 经济学(39047)
- 北京(36244)
- 农业(36130)
- 范(35938)
- 师范(35604)
- 经济学院(35574)
- 财经大学(34795)
- 州(33815)
- 基金
- 项目(196293)
- 科学(155719)
- 研究(144452)
- 基金(144283)
- 家(124169)
- 国家(123174)
- 科学基金(107051)
- 社会(92389)
- 社会科(87799)
- 社会科学(87776)
- 省(76354)
- 基金项目(76066)
- 自然(69248)
- 自然科(67671)
- 自然科学(67652)
- 教育(67265)
- 自然科学基金(66443)
- 划(64185)
- 资助(60093)
- 编号(58963)
- 成果(47486)
- 部(44888)
- 重点(43670)
- 发(41910)
- 创(40944)
- 课题(39830)
- 教育部(38962)
- 创新(38314)
- 国家社会(38296)
- 科研(38255)
共检索到41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庆皓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以应对冲击。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一些宏观经济因素发生变化,例如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政府救市政策自然应逐步退出。笔者选择基于防范通货膨胀的视角来分析政府应如何选择最佳的救市政策退出方式,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金融危机中三类主要的政府救市政策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根据三类救市政策不同的影响力度和滞后期,判断其合理的退出方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金融危机 政府救市 脉冲响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晓莲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救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货币政策。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工具,在探讨当前我国IS曲线与LM曲线形状的基础上,对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很难取得有效效果,不但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就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昀珈 何小锋
本文以我国创业机构的投资和退出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从是否成功退出、退出方式、退出速度三个维度考察政府支持对创业投资机构退出环节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较政府控股的创业投资机构,非政府控股的创业投资机构成功退出的概率会更高。政府控股的创业投资机构中引入民营股东能够提高创业投资机构成功退出的概率。在成功退出的方式方面,政府控股的创业投资机构相比较非政府控股的创业投资机构更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退出,而国有和民营资本混合入股支持的创业投资机构更有可能通过IPO的方式进行。在退出速度方面,政府控股的创业投资机构降低了退出的概率,放慢了退出的速度。研究结论表明,政府支持的创业投资机构中适当地引入民营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能够增加创业投资机构的创业活力。本文的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有利于自身的成功退出,这为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股权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政府支持 成功退出 退出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一、引言 任何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可能发生的关系大都可以用一个(显明的或隐含的)合约(contract)来刻划。合约就是承诺(commitment),而承诺也是一种权利的交易。而且,从合约的角度看,效率问题不仅是权利界定的问题,而且也是合约能被有效执行的问题,后一问题被称为“履约问题”(enforceability problem)。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伟 朴明根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加深,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重重压力将加深全球增长下滑的风险。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救市措施来应对危机。本文在对美国救市措施进行简要概览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更为有效的结论,并对美国未来救市政策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救市政策 经济学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恶化来解释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的原因。同时本文也指出次贷危机下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陷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救市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目前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尤其是政府直接增加财政支出更为有效。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货币流通 资产负债表 救市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强
今年以来,有许多人预期我国将会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有人建议实行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调节。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客观地说,从1996年之后,我国就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由于经济背景的转换,我国爆发单纯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我们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保证经济触底回暖,出现一轮新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婧 康立
2014年1月美国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的退出,未来QE如何退出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发展,也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结合历史经验、机构预测及相关测算,分析通货膨胀和就业这两个关键指标的未来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及具体步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失业率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明刚 高宾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特别是随着部分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财政干预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凸显,要求退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本文认为,在实施退出政策时应当把握好时机与节奏,财政干预政策退出战略需要国际协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干预政策 退出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婉娜
当前,全球通胀形势十分严峻,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通胀率已经超过两位数。美国银行跟踪调查了24个较大型发展中国家后指出,这些国家无一能够实现年初制定的通货膨胀目标。目前,多数国家政府把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任琇卿 朱鸿粟 封思贤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4.2%之间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工具都能有效治理通胀;当预期通胀率大于4.2%时,利率工具治理通胀的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连杰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运用和管理决策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管理决策的影响,然后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政府管理决策信息、决策制定过程、决策的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选择几个典型城市的案例分析了信息技术城市政府管理决策的变革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城市管理 决策 变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元奎
本文试图将政府行为作为内生变量引入证券市场分析,为人们观察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困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引入“政府过度介入”与“政府适度退出”概念,在这个理论框架内,本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变异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陷入困境的集中表现,是政府过度介入的直接结果,政府过度介入根源于政府证券市场目标函数的双重性、政府职能的双重性和计划经济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基本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非政府力量”的聚集与增强,是促使政府适度退出和证券市场走出困境进一步变革的逻辑取向。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政府行为 过度介入 适度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