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8)
2023(16737)
2022(14757)
2021(14145)
2020(11700)
2019(27033)
2018(26759)
2017(52219)
2016(28455)
2015(31979)
2014(32063)
2013(30982)
2012(28725)
2011(25547)
2010(25464)
2009(23127)
2008(22411)
2007(19536)
2006(17026)
2005(14664)
作者
(79287)
(66288)
(65606)
(62673)
(42419)
(31853)
(29964)
(26090)
(25379)
(23647)
(22729)
(22227)
(21020)
(20779)
(20506)
(20342)
(19953)
(19702)
(19131)
(18843)
(16290)
(16147)
(16014)
(15246)
(14775)
(14714)
(14694)
(14461)
(13277)
(13127)
学科
(110099)
经济(109970)
管理(81777)
(76398)
(62832)
企业(62832)
方法(50489)
数学(44090)
数学方法(43368)
(32190)
(29035)
中国(28804)
(24274)
地方(24176)
业经(24089)
农业(21182)
(19935)
贸易(19927)
(19702)
(19309)
理论(18495)
(18014)
财务(17922)
财务管理(17883)
环境(17145)
(17013)
企业财务(16856)
技术(16822)
(15784)
(15587)
机构
学院(390393)
大学(390361)
管理(156308)
(152018)
经济(148498)
理学(135581)
理学院(134052)
管理学(131452)
管理学院(130754)
研究(127526)
中国(96005)
(83048)
科学(80272)
(70264)
(63699)
(62858)
中心(60121)
业大(59440)
(57944)
研究所(57284)
财经(56184)
(52945)
师范(52471)
北京(51969)
(51174)
农业(49712)
(47133)
(46992)
经济学(44685)
师范大学(42282)
基金
项目(271080)
科学(213190)
研究(198078)
基金(196329)
(170595)
国家(169141)
科学基金(146211)
社会(123489)
社会科(116861)
社会科学(116829)
(105413)
基金项目(104557)
自然(96599)
自然科(94351)
自然科学(94329)
自然科学基金(92608)
教育(91733)
(89095)
编号(82297)
资助(80926)
成果(65877)
重点(60033)
(59511)
(57247)
课题(55823)
(55568)
创新(51795)
科研(51701)
教育部(51062)
大学(50793)
期刊
(166234)
经济(166234)
研究(111930)
中国(75267)
学报(61075)
(58154)
科学(56698)
管理(56286)
(53503)
大学(46980)
教育(44682)
学学(44071)
农业(40109)
技术(35339)
(32884)
金融(32884)
业经(28371)
财经(26366)
经济研究(25421)
(22530)
问题(21964)
图书(21800)
(19822)
(18719)
资源(18684)
理论(18672)
科技(18350)
技术经济(18344)
现代(17316)
实践(17194)
共检索到569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玮轩  杨惠  方斌  
研究目的:从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中寻求小城镇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路径,为产城融合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构建通勤流矩阵,运用Arc GIS路径分析测算通勤距离,并通过缓冲区分析通勤距离在空间上的特征,并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通勤距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小城镇通勤方式以便捷型工具为主,通勤高峰集中于上下班,通勤距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短距离占比增大。主要结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短距离通勤集聚更具有"同心圆"特征,核心力更强。工业化带动的聚集结构呈现出"条带形"态势,与区域工业布局结构有较密切的关系,也与城镇化和工业化扩增融合有关。短距离通勤集聚区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由"双核"向"单核"结构发展,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玮轩  杨惠  方斌  
研究目的:从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中寻求小城镇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路径,为产城融合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构建通勤流矩阵,运用Arc GIS路径分析测算通勤距离,并通过缓冲区分析通勤距离在空间上的特征,并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通勤距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小城镇通勤方式以便捷型工具为主,通勤高峰集中于上下班,通勤距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短距离占比增大。主要结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短距离通勤集聚更具有"同心圆"特征,核心力更强。工业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瑞祥,周生路,邹勇刚,彭补拙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利用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负面影响。以南京市为例 ,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并对兼顾小城镇健康发展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及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任任  周寅康  
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巨大,乡镇企业占地比例过高;二是城镇发展过程中侵占耕地数量大,且发展速度快;三是在土地高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非农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低,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四是在非农建设用地发展过程中,违法使用土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加强土地管理及完善土地立法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峰  冯长春  
研究目的: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适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论:结合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应重点在土地整治、产业集聚、结构调整、筹资融资、农民利益保护、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政策方面的积极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姚  周生路  吴跃平  陈健  朱雁  
基于我国目前规划体系庞杂、规划间沟通协调缺乏且矛盾冲突严重的现状,"多规合一"成为近年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多规合一"研究指导理论,以典型旅游小城镇宜兴市西渚镇为例,并以土地利用为视角,旅游规划为导向,开展了旅游小城镇"多规合一"实现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现差异—量化差异—解决差异—促进协调"的技术思路,可有效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研究成果对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剑君  邹军  
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图象,经多种技术的图象处理,特别是图象自动分类识别和两个时相遥感图象的交叉分析处理,对江苏省扬中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动态监测。发现扬中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城市的扩展使耕地锐减。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经常性的动态监测很有必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力  牛铮  尹君  袁金国  郭庆十  
在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小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小城镇已经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利用1989年黄骅镇土地利用数据库与2003年的航片正射影像图,利用图像融合算法,将土地利用矢量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融合后的影像其颜色代表1989年土地利用状况,纹理代表200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影像进行纹理和颜色的对比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且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成果用于土地利用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经过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初步总结出黄骅镇耕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的基本特点。根据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吴次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亮   彭雨晴   张彪   韩梦凯  
在交通矛盾日益制约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居民时空大数据的通勤圈空间特征研究为精细化交通与土地利用等要素配置提供了有效视角。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息数据识别出商业(务)型、工业型两类通勤圈,结合情景模拟探究交通与土地利用要素供给对通勤圈形态变化及内部交通结构特征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商业(务)型通勤圈呈现“圈层+轴带”和“核心集聚+圈层扩展”两种结构模式;工业型通勤圈则呈现“纺锤模式”布局,通勤方向性更为明显。(2)轨道交通要素供给会重点影响通勤圈的形态、拉长通勤距离;土地利用要素的紧凑布局有利于促进通勤圈圈层集聚,缩短其通勤距离和时耗。针对两种类型的通勤圈,从促进通勤圈绿色出行的角度提出完善交通设施布局和服务设施配套的优化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扬  徐建刚  王振波  姜招彩  
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目前主要运用距离度量法、拓扑度量法、重力度量法、累积机会法等传统度量方法,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领域当中。该研究以ArcGIS Desktop9.2平台为技术支撑,通过对影像数据、图形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等属性数据进行整理来构建矢量数据库(geodata-base),运用GIS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模块,采用时间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扬中市过江通道建成前后的可达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描述性研究,通过进行等时圈分析可以得到节点城市影响腹地的范围,并且可以精确统计出通勤覆盖范围的地域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为地区资源的合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珍明  杨钢桥  卢静  
在我国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小城镇建设不可避免地将由单纯的水平扩展为主转向内涵挖潜为主 ,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优化就显得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优化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剖析了小城镇土地优化的动力机制 ,并针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优化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国军,彭艳坤  
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利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DEA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得出在所研究地区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相等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傅应铨  
我国现阶段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利用中存在土地利用规划滞后、粗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 ,以及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应在坚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 ,科学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 ,并通过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推行有偿用地的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