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3)
- 2023(14248)
- 2022(12543)
- 2021(11935)
- 2020(9977)
- 2019(23346)
- 2018(23225)
- 2017(45362)
- 2016(24434)
- 2015(27731)
- 2014(27514)
- 2013(26773)
- 2012(24235)
- 2011(21525)
- 2010(21419)
- 2009(19275)
- 2008(18554)
- 2007(15942)
- 2006(13604)
- 2005(11366)
- 学科
- 济(95414)
- 经济(95313)
- 管理(72126)
- 业(68254)
- 企(58215)
- 企业(58215)
- 方法(49913)
- 数学(43917)
- 数学方法(43129)
- 农(24509)
- 财(23995)
- 中国(22788)
- 业经(21048)
- 学(20265)
- 地方(17837)
- 理论(17750)
- 农业(16478)
- 务(16203)
- 财务(16116)
- 财务管理(16081)
- 贸(16008)
- 贸易(16001)
- 技术(15905)
- 易(15545)
- 制(15373)
- 和(15308)
- 企业财务(15175)
- 环境(14477)
- 划(13751)
- 银(12698)
- 机构
- 学院(339495)
- 大学(339017)
- 管理(139503)
- 济(129980)
- 经济(127131)
- 理学(122698)
- 理学院(121420)
- 管理学(118804)
- 管理学院(118208)
- 研究(104974)
- 中国(76308)
- 京(70911)
- 科学(67539)
- 财(57970)
- 业大(52528)
- 农(52521)
- 所(51148)
- 中心(48663)
- 财经(47932)
- 研究所(47166)
- 江(47057)
- 北京(43965)
- 范(43795)
- 经(43732)
- 师范(43351)
- 农业(41314)
- 院(38855)
- 州(38739)
- 经济学(38544)
- 技术(37250)
- 基金
- 项目(242449)
- 科学(190977)
- 基金(175942)
- 研究(175532)
- 家(153301)
- 国家(152043)
- 科学基金(132066)
- 社会(108642)
- 社会科(102961)
- 社会科学(102932)
- 省(95549)
- 基金项目(93561)
- 自然(88431)
- 自然科(86455)
- 自然科学(86436)
- 自然科学基金(84829)
- 教育(82557)
- 划(80181)
- 资助(73653)
- 编号(72232)
- 成果(56745)
- 重点(53845)
- 部(53028)
- 创(50706)
- 发(50514)
- 课题(49135)
- 创新(47180)
- 科研(46742)
- 教育部(45752)
- 大学(45593)
- 期刊
- 济(131556)
- 经济(131556)
- 研究(91613)
- 中国(57427)
- 学报(53621)
- 管理(50218)
- 科学(49224)
- 农(46360)
- 财(44256)
- 大学(41165)
- 教育(38917)
- 学学(38866)
- 技术(33152)
- 农业(32687)
- 融(22969)
- 金融(22969)
- 业经(22581)
- 财经(22249)
- 经济研究(21163)
- 经(18886)
- 图书(17656)
- 问题(16992)
- 技术经济(16914)
- 业(16892)
- 科技(16685)
- 统计(16215)
- 理论(15841)
- 版(15712)
- 策(14778)
- 商业(14709)
共检索到465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齐红倩
研究企业激励机制的传统模式主要以经济学理论和目标为前提。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分析范式的拓展研究,证明在标准的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框架中存在着选择性理性的经济行为,经济与管理的激励过程同时包含着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及其共同交互作用和影响。个人本质行为激励与社会文化规范激励的交叉作用是研究激励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
关键词:
激励 选择性理性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清海 史本山
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全的,当自然状态被参与人观察到之后,为了保证交易有效率,通常会对事前契约进行再谈判。首先,论文研究了事后再谈判时参与人的外部选择对事后合作租金的分配影响及事前关系专用性投资激励问题;其次,根据外部选择是否具有约束力,将外部选择区分为威胁点和现状点。研究结果显示:当外部选择为现状点时,不完全契约会导致事前关系专用性投资不足;而如果事后外部选择为威胁点时,投资方会作出有效率投资或投资过度。
关键词:
GHM模型 外部选择 投资激励 产业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一丁 毛克贞
Weitsman提出的激励引导模型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经营目标确定不准确问题。该模型既能促使拥有信息优势的经营者提供准确的经营目标,又能使经营者尽最大努力多完成任务,但模型存在着激励不够灵活、激励和惩罚系数不易确定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本文根据激励引导模型的思想,设计了非线性的改进型激励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原模型的不足,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激励引导模型 经营目标 薪酬激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邵建平 曹凌燕
近些年来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使得人员激励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日趋关注的目标,正向激励作为激励方式中的主流,在实践中却遇到了激励效用递减和成本上升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为弥补这些缺陷而产生的威胁激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入手深入探讨威胁激励产生的背景、实质、实现形式和应用研究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关键词:
威胁激励 激励失灵 应用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光辉
人才激励的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有效的激励来源于正确的理论指导。本文对人才激励的理论依据归纳为激励约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企业家及人力资本理论、X效率理论等几个方面,并分别对相关理论的应用作了阐释,深化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 王子晗 刘微
通过构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厂商异质性的NK-DSGE(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科技信贷激励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政策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常规货币政策、政府部门贴息、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定向降准、中央银行再贷款抵押率,与我国科技信贷激励政策的实践效果相吻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贴息、再贷款利率的外生冲击波动幅度对政策效果影响弹性更大。建议地方政府应和银行加强联动,完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贷款担保体系;另外,中国人民人行应加强常规货币政策实施精准性,并探索更加灵活的结构型货币政策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设计上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两个特点,这使它比用一般数学模型来进行分配计算更有优势。在捐款激励型新型互助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使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为个人所应承担的爱心互助捐款及所能相应享受的爱心保额的分配,更能发挥激励效果。
关键词: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互助保障 爱心激励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理达 叶青 楚建乐
我国被动房的发展正处于由示范试点向初始推广过渡的关键节点上,研究其激励对策显得迫切而重要。基于地方政府视角,分析被动房初始推广下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被动房初始推广的激励模型,分析两种策略下的激励方式,设计相应的激励对策,并提出地方政府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应从多方位激励、政府约束和风险分担三个关键点入手,以期使被动房达到最理想的推广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冉翠玲 杨桂元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运作策略模型。制造商通过折扣,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数字试验结果表明:①所提策略是有效的;②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利润,而且也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林 刘继才
文章在公平偏好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与绿色建筑开发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开发商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应将正向与负向激励手段相结合,一方面对实行节能减排的建筑开发商进行补贴,参与此类项目的风险分担,另一方面对开发商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收费,遏制污染行为。另外,奖励及收费额度的设置应将开发商的公平偏好因子及盈利能力考虑在内,从而实现激励的有效性。
关键词:
演化博弈 建筑节能 公平理论 风险分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茅宁莹 李佳佳
本文以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避免样本选择偏差,同时将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相结合,考察"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薪酬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长期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找到薪酬激励的极大值,提出避免过度薪酬激励、适当提高股权激励水平、建立合理的高管激励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锦恒 齐俊峰
把妒忌偏好假定为具体的和一般的形式,然后把妒忌偏好导入到单代理人单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分析其妒忌偏好对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的影响,并利用分析结论解释了传统委托代理模型不能解释的现实生活现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湘豫 高楠楠
结合Copula技术和GARCH模型,建立了投资组合的Copula-GARCH模型。由于该模型可以捕捉金融市场间的非线性相关性,因而可用于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中。利用这个模型,并结合Markowitz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对我国的一支开放式基金——中信红利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选择进行了优化,本文应用lingo 8.0,在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得到了风险(VaR)最小的投资组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吉格迪 杨康
分析表明,以往有关声誉协同激励的探讨常常会引发激励失效的问题,有以下表现:仅仅分析声誉一个因素的模型,容易产生激励失衡;但忽视声誉,只对各要素的协同性进行探讨的激励模型,则会发生激励过剩的情况。基于此,本文综合工期、质量之间的替代性特点,站在业主角度建立结合显性、隐性声誉的两阶段动态激励模型,有效防止激励失效问题的发生,进而提出使模型发挥作用的有效区间的判断方法。最后,文章采用算例及数据模拟的方式,对以上结论作出了证明。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激励失效 声誉机制 协同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多 郑燕
股东和管理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博弈,文章主要讨论股东选择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是否雇佣管理者,即是否进行重复博弈;而管理者可以选择是否努力工作和是否愿意支付高股利,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管理者和股东来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最终由模型解得最优解,股东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并支付高股利;管理者得到股东的认可,可以长期留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利政策 信息动态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