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2)
- 2023(8805)
- 2022(7602)
- 2021(7199)
- 2020(6103)
- 2019(14005)
- 2018(14012)
- 2017(26615)
- 2016(13951)
- 2015(15564)
- 2014(15015)
- 2013(14709)
- 2012(13232)
- 2011(11498)
- 2010(11164)
- 2009(9887)
- 2008(9351)
- 2007(7535)
- 2006(6361)
- 2005(5061)
- 学科
- 济(56804)
- 经济(56747)
- 管理(42070)
- 业(37664)
- 企(31031)
- 企业(31031)
- 方法(29812)
- 数学(26915)
- 数学方法(26508)
- 农(15324)
- 财(14702)
- 环境(12710)
- 中国(12365)
- 学(11587)
- 地方(11542)
- 业经(11471)
- 农业(10356)
- 务(10044)
- 财务(10007)
- 财务管理(9986)
- 企业财务(9468)
- 贸(8905)
- 贸易(8903)
- 和(8751)
- 划(8739)
- 易(8627)
- 技术(8425)
- 理论(8319)
- 制(8164)
- 资源(7505)
- 机构
- 学院(187894)
- 大学(187266)
- 管理(77584)
- 济(75764)
- 经济(74398)
- 理学(68287)
- 理学院(67563)
- 管理学(66118)
- 管理学院(65763)
- 研究(57446)
- 中国(43272)
- 京(37354)
- 科学(36434)
- 财(33933)
- 业大(29220)
- 农(29135)
- 中心(28517)
- 财经(28350)
- 所(26894)
- 江(26546)
- 经(25906)
- 研究所(24790)
- 州(23840)
- 经济学(23552)
- 范(23301)
- 师范(22976)
- 农业(22569)
- 北京(22431)
- 院(22181)
- 经济学院(21476)
- 基金
- 项目(141351)
- 科学(112724)
- 基金(105238)
- 研究(101383)
- 家(92204)
- 国家(91517)
- 科学基金(80096)
- 社会(65617)
- 社会科(62313)
- 社会科学(62299)
- 基金项目(56561)
- 省(54760)
- 自然(53514)
- 自然科(52218)
- 自然科学(52207)
- 自然科学基金(51241)
- 教育(46922)
- 划(46224)
- 资助(42491)
- 编号(39029)
- 重点(31906)
- 部(31577)
- 发(29867)
- 创(29669)
- 成果(29195)
- 国家社会(27860)
- 科研(27845)
- 创新(27837)
- 教育部(27386)
- 大学(27163)
共检索到253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京梅 陈琦 姚海燕
选择实验法是当前国际上用于评估资源环境价值的前沿方法。本文针对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影响,应用选择实验法,评估湿地围垦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提出生态修复优选方案。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确定了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4项湿地修复属性。通过对胶州湾地区293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定量评估了湿地修复中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若将湿地的各项属性修复至基线水平,居民的支付意愿约为321.78元/(年·户),据此测算胶州湾湿地围垦的生态效益损失约为7.67亿元/年。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4个属性中居民对湿地面积变化的关注程度最高,其次是湿地水质,因此政府应当制定以恢复湿地...
关键词:
选择实验法 围垦 支付意愿 生态效益损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京梅 王晓玲
评估湿地围垦的生态损害,对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黄海胶州湾湿地围垦,运用生境等价分析法,完成了围垦湿地的生境受损量、补偿量及补偿面积的评估。结果显示:1988年-1997年期间,胶州湾湿地围垦面积约为2264hm2,生境损害程度为54.5%。假设通过人工种植沼泽植被来修复受损湿地生境,且修复生境所提供的服务等于受损区域的生境服务,则修复工程的规模为358hm2,才能达到补偿受损湿地生境服务水平的目标。进一步参照不同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平均公益价值标准,该围垦规模的生境服务损害成本约4264万元/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伟 石洪华 徐宗军 张绪良
选择胶州湾湿地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并评估了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9年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52.71×107元。其中,食品生产占56.57%,这表明胶州湾湿地物质产品供给占重要地位。其次调节功能占36.12%,在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只对胶州湾湿地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开展了评估,因此仅为一个保守估计。
关键词:
胶州湾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服务价值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菁竹 李京梅 许志华 洪乐为
协商货币评估法通过在调查过程中引入协商环节,在提高环境物品估值有效性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同时协商过程中受访者的参与不平等使其估值结果面临质疑。本文以胶州湾海域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为例,探讨协商货币评估法中参与不平等的存在性及其对估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协商过程中,受访者参与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是否为意见领袖是导致协商参与程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年龄对协商参与程度差异也具有一定贡献度;(2)协商讨论过程使得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水平显著下降,在协商后,海洋生态环境对受访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受访者对于围填海造地的态度、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等变量开始对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3)协商讨论过程将促使受访者获取额外信息,并通过小组作用机制使个体偏好收敛于小组集体偏好的惯性重心,上述两个因素共同驱动受访者在协商讨论后改变其初始偏好,意味着协商环节为受访者形成真实偏好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但也因协商参与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最终估值结果更多反映个别参与者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商货币评估法的估值有效性。研究结论对规范协商货币评估法估值流程以提高估值有效性具有指导意义,为协商货币评估法在中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红岩 李京梅
修复补偿是保育红树林湿地功能不退化的重要手段。基于环境效用水平不下降的假设测度居民对修复红树林湿地各项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是修复补偿的技术前提。本文设计了基于被调查者个人"特定现状评价"的选择实验对广西红树林湿地修复的居民偏好和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确定了红树林面积、景观完整性、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四个修复属性及相应属性水平,对北海、钦州、防城港297个居民随机抽样调查,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居民支付意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修复湿地水质的边际支付意愿最高,为48.44元/(年·人),其次是红树林面积29.79元/(年?人)和生物多样性27.62元/(年?人);2各项属性"特定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娓娓 房景辉 蔺凡 杜美荣 高亚平 方建光 蒋增杰
胶州湾是我国重要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基地,为探究湾内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及其碳汇功能,本研究采用Ecopath模型法评估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并利用Ecosim模块动态分析了菲律宾蛤仔生物量扩大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潜在影响,同时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个体及种群水平的碳收支情况。结果显示:1)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为239.9 t/km~(2),虽然整体水平尚未达到生态容量,但局部养殖区域已远超出了菲律宾蛤仔的生态容量;2)当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物量从当前增加至生态容量时,生态系统总流量、容量、优势度和循环指数分别提高了16.0%、3.9%、47.1%和103.0%,而熵值降低了10.4%,表明此时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成熟度与稳定性,但菲律宾蛤仔生物量扩大至生态容量10倍时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崩溃;3)菲律宾蛤仔个体在1个养殖周期内约摄取3 310.1 mg碳,其中约46.2%的碳沉降至海底,约13.2%的碳通过收获移出,如按菲律宾蛤仔生物量达到生态容量时计算,胶州湾每年将有1.5万t碳以生物沉积形式沉降至海底,有0.6万t碳以收获形式移出。研究结果为指导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阐明菲律宾蛤仔的碳汇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化顺 张贵 刘大鹏
依据林分生长规律和经营模式,建立生态效益损失动态评估模型;对广州从化30年生马尾松林分森林火灾后,经过人工更新的林分45年内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模拟,认为该林分若未遭受森林火灾,封山育林模式的生态效益最大;灾后更新林分需要30年才能恢复相当于灾前林分的生态效益;其间生态效益的损失量为传统静态定量估算的25.92倍。如果林分采取30年轮伐的经营模式,在第19年左右时轮伐林分和灾后更新林分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平衡;此后人工更新林分的生态效益渐高,而受灾林分经人工更新后第17年时的生态效益近似于轮伐林分的稳定值。轮伐型所带来的总效益在前6年大于封育型的总效益,但第7年以后其总效益开始小于封育型经营模式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世鹏 蔺凡 蒋增杰 房景辉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养殖容量评估是衡量贝类养殖活动是否环境友好、碳汇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的走航观测和定点连续观测数据,通过构建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碎屑–菲律宾蛤仔(nutrients–photoplankton–zooplankton–detritus–clams,NPZD-C)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评估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构建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和浮游植物的动态响应,菲律宾蛤仔和浮游植物的实测值和模拟值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依据2009年2、4、6、8、10、12月水体生源要素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大沽河感潮河段沿河道自上而下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潮间带区域TN和TP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水体中TN和TP的月际变化明显,其中大沽河感潮河段TN以12月最高,2月次之,8月最低;TP以2月最高,12月次之,4月最低。潮间带区域TN 2~8月呈降低趋势,8~12月呈增高趋势;TP以2月最高,其他月份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明显。3)胶州湾湿地海水中T...
关键词:
胶州湾湿地 总氮和总磷 分布及变化特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张艳 夏斌
对胶州湾湿地海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养殖区水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研究,对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紫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养殖对胶州湾湿地海水中过剩的营养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养殖区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碳含量以及水质营养指数均低于周边对照区。实验条件下,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和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效果显著。各实验周期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下降幅度为17.15%~21.26%,活性磷酸盐含量下降幅度为55.73%~61.12%,表明紫菜叶状体生长对磷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对氮的吸收量。另外,各换水周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俊 过锋 张艳 陈聚法 马绍赛
依据2009年2、5、7、8、9、11月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月际变化明显,其含量基本与大沽河入海径流量呈正相关,即丰水期营养盐含量高,枯水期营养盐含量低;(3)胶州湾湿地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较高,属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4)胶州湾湿地海水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属中度污染;(5)大沽河入海径流是胶州湾湿地海水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海水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海水富营...
关键词:
营养盐 分布 富营养化 胶州湾湿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世鹏 蔺凡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李凤雪 侯兴 蒋增杰
2017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本研究采用大面观测、现场模拟实验与生长情况跟踪相结合的手段,基于Dame指标和Herman模型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胶州湾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为2.09~4.28 mg/m~(3),均值为3.07 mg/m~(3);不同规格(壳长2.29~3.59 cm)的菲律宾蛤仔单位个体的平均滤水率为0.45 L/(h·ind.),单位重量菲律宾蛤仔的平均滤水率为2.52 L/(g·h);菲律宾蛤仔1龄、2龄和3龄的平均干重分别为0.18、0.30和0.42 g;胶州湾的水团停留时间为52 d,初级生产时间为1.58 d,贝类滤水时间为2.09 d;1龄、2龄和3龄蛤仔的养殖容量分别为637、378和272 ind./m~(2)。目前,菲律宾蛤仔养殖量已超过养殖容量,建议若以2龄蛤为采捕对象,适宜的播苗密度为582 ind./m~(2);若以3龄蛤为采捕对象,适宜的播苗密度为789 ind./m~(2)。本研究结果可为保障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隋玉正 陈小璇 李淑娟 孙大鹏 马歆宁 周涛
海岸带蓝碳是介于海洋蓝碳和陆地绿碳之间的一种碳库,拥有巨大的碳汇潜能,对其固碳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97年、2007年和2017年3个时间点的胶州湾遥感数据,在ArcGIS中解译获取胶州湾海岸带湿地数据,基于InVEST模型,对胶州湾海岸带蓝碳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来看:1997—2007年和2007—2017年蓝碳总量分别是3.49亿t和2.32亿t,呈减少趋势。②从空间上来看:1997—2007年间蓝碳最大值主要分布在潮下带区域和河套、上马、棘洪滩、九龙街道的芦苇、碱蓬、大米草和养殖池区域,2007—2017年间主要分布在九龙、流亭、棘洪滩、上马街道的养殖池和芦苇区域。③1997—2017年20年间胶州湾蓝碳总价值为8522.13亿元,海岸带拥有巨大的碳汇潜能,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刻不容缓。本文结果可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邝奕轩
分析历史时期太湖湿地围垦利用。围垦利用改变了湿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但对太湖湿地水生态系统产生干扰,降低蓄积,改变水文,影响水质,进而又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数据表明,太湖湿地水生态系统间接使用价值呈现递减态势,由1976的67.772亿元降低至2003年的额62.61亿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怡 殷克东 金雪 李雪梅
文章选取湿地面积、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属性、政策法规等指标,构建滨海湿地退化评估体系和损失评估体系。以胶州湾滨海湿地为例,利用阈值设定法,进行滨海湿地退化指标和损失指标的等级划分,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态,测度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程度,探究滨海湿地退化与损失之间的关系,分析胶州湾滨海湿地发展状态,为其修复及维护提供系统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