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0)
2023(15438)
2022(13531)
2021(12801)
2020(10632)
2019(24511)
2018(24255)
2017(47840)
2016(25858)
2015(28785)
2014(28759)
2013(27989)
2012(25673)
2011(23004)
2010(22715)
2009(20478)
2008(19686)
2007(16842)
2006(14480)
2005(12358)
作者
(71880)
(59884)
(59230)
(56632)
(38196)
(28664)
(27097)
(23365)
(22709)
(21295)
(20332)
(20070)
(18829)
(18695)
(18551)
(18437)
(17948)
(17835)
(17093)
(17091)
(14762)
(14626)
(14420)
(13730)
(13386)
(13244)
(13182)
(13112)
(12004)
(11812)
学科
(98563)
经济(98454)
管理(74578)
(71121)
(59187)
企业(59187)
方法(48860)
数学(43102)
数学方法(42497)
(27065)
(27049)
中国(24848)
业经(21660)
(20880)
(19139)
贸易(19134)
地方(18982)
(18641)
农业(17871)
(17597)
(17556)
财务(17481)
财务管理(17450)
理论(16952)
企业财务(16573)
技术(16078)
(15335)
环境(15231)
(15061)
银行(15023)
机构
学院(355906)
大学(355753)
管理(144271)
(142101)
经济(139064)
理学(125980)
理学院(124644)
管理学(122342)
管理学院(121694)
研究(115647)
中国(85833)
(73711)
科学(71592)
(65546)
(56632)
(55897)
中心(53384)
业大(53383)
财经(53117)
研究所(51871)
(50306)
(48540)
(46259)
北京(45844)
师范(45828)
农业(43837)
经济学(42653)
(42594)
(41049)
财经大学(39883)
基金
项目(250660)
科学(197799)
研究(182971)
基金(182915)
(158975)
国家(157672)
科学基金(136486)
社会(114772)
社会科(108828)
社会科学(108802)
(97305)
基金项目(97039)
自然(90123)
自然科(88049)
自然科学(88026)
自然科学基金(86428)
教育(84806)
(82166)
资助(75918)
编号(74816)
成果(59752)
(55713)
重点(55596)
(52731)
(52066)
课题(50813)
创新(48530)
科研(48337)
教育部(48004)
大学(47083)
期刊
(147252)
经济(147252)
研究(102364)
中国(61008)
学报(55221)
管理(51538)
科学(50940)
(49835)
(49295)
大学(42486)
学学(40169)
教育(38492)
农业(34748)
(32275)
金融(32275)
技术(31390)
财经(25154)
业经(24822)
经济研究(23993)
(21451)
问题(19090)
图书(17313)
(17226)
理论(17136)
科技(16844)
技术经济(16744)
(16287)
实践(15781)
(15781)
现代(15575)
共检索到502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何梦泽  刘艺  
适应性预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存准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构建了一个多维变量自治系统,通过高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极限解的技术方法,研究了基于适应性预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并对其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存准率调整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在直接冲击货币供给曲线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适应性预期,来引导市场变化与宏观经济发展;货币当局恰当地选择存准率调整的时机与力度,能够强化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低成本地实现预期目标,并为将来的货币政策调整提供更宽松的运作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高洁超  
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所定义的最优货币政策是围绕中央银行二次型损失函数展开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是否最优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使经济趋于理性预期均衡水平。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首先,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内,对理性预期假设进行适当放松,通过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其次,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发现,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和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制均可成为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的有效实现形式,可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王文龙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预期在宏观经济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中通常是采用理性预期假定,该假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准,但它对于某些应用研究来说是太强了。预期形成的适应性学习假定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对适应性学习的最初研究是注重如何设计货币政策规则以使得经济在长期中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后来的研究主要关注把适应性学习用于分析经济在短期和中期中的行为。本文就是对适应性学习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进行一个综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作为微观主体的居民,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居民预期难以量化的特征,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从心理预期的角度研究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特有国情下,居民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严重阻碍着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居民预期的影响作用,针对居民预期的异质性,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合理引导居民预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尚学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和增长,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当加快改革和加速增长的鼓声作起时,“通胀反弹”的警钟也随之敲响,货币政策再度面临新的抉择。笔者认为,目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潜在通胀压力的警惕,更重要的是认识这种压力的形成及其特点,寻求消除压力的货币政策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豫媚  周璇  
沟通已成为发达国家央行引导市场预期的主要方式,那么央行究竟是否应该进行沟通,央行沟通是否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央行沟通影响公众学习和预期的传导机制。这不仅弥补了已有文献中对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刻画的不足,而且从适应性学习角度为解释央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一条新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息噪声和学习偏差的存在,公众预期会偏离理性预期。此时,央行通过提供准确度较高的公共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众可获得信息的噪声,而且能够促进公众的学习过程,降低公众预期偏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加快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速度,降低福利损失,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央行沟通存在边界。当央行的公共信息不如私人信息准确时,央行沟通反而会增加福利损失。因此,对于目前仍不够重视沟通的中国央行而言,应在提高信息准确度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芬  
本文介绍泰勒规则的基本模型及其理论扩展,对泰勒规则的理论与操作进行评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展望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文章认为,泰勒规则反映了近年来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本质,能够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基准。就中国而言,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低效性,泰勒规则的实施还有一定困难。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与利率弹性的增大,利率有可能比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臻  
本文研究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现公众预期能够影响宏观经济,公众预期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来调控宏观经济。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对物价的影响而言,公众预期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这样,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更注重促进经济增长时,应该更注重利用沟通来管理与引导公众预期,而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更注重稳定物价时,除了沟通引导公众预期之外,还需要其他的政策工具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郭丹  张佳睿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信心与投资理论模型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会导致低投资。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信心,经济主体信心与实际产出正相关。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者信心渠道比消费者信心渠道更有效。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关注如何恢复、增强和调节经济主体信心,以形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政策传导效果;同时,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其对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认知,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的声誉、政策制定者与经济主体的沟通等因素能引导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稳定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邝雄  郑春梅  刘成瑞  
通过建立价格预期影响居民和厂商决策的数理模型,阐明了未来价格预期对居民的现期消费需求和货币需求,以及厂商投资需求、劳动要素需求和产品定价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价格预期作为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并探讨了这种传导机制的目标体系,价格预期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以及理想的货币政策操作规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