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1)
2023(16107)
2022(13742)
2021(12699)
2020(10481)
2019(23876)
2018(23266)
2017(44813)
2016(24413)
2015(27520)
2014(27324)
2013(26407)
2012(24669)
2011(22221)
2010(22473)
2009(19893)
2008(19227)
2007(17017)
2006(14931)
2005(13489)
作者
(69287)
(57725)
(57298)
(54525)
(36890)
(27765)
(26067)
(22423)
(22132)
(20883)
(19698)
(19482)
(18563)
(18270)
(18211)
(17847)
(17276)
(17136)
(16673)
(16565)
(14433)
(14347)
(14083)
(13462)
(13085)
(12921)
(12883)
(12825)
(11756)
(11522)
学科
(99267)
经济(99167)
管理(68102)
(67643)
(54399)
企业(54399)
方法(40347)
数学(35173)
数学方法(34653)
中国(31189)
(28788)
地方(25033)
(24987)
业经(22869)
农业(19609)
(19246)
(18702)
(18424)
贸易(18410)
(17856)
技术(17387)
(16985)
银行(16945)
理论(16354)
(16321)
(16202)
金融(16200)
(16181)
(15138)
财务(15080)
机构
学院(339589)
大学(330670)
(138360)
经济(135456)
管理(127341)
研究(117893)
理学(109018)
理学院(107794)
管理学(105802)
管理学院(105176)
中国(88740)
科学(71788)
(70487)
(64507)
(59596)
(58399)
中心(54210)
研究所(53995)
(52988)
财经(50360)
业大(49678)
(45887)
农业(45703)
(44847)
师范(44306)
北京(44184)
(43289)
(42283)
经济学(41910)
技术(41796)
基金
项目(227072)
科学(179648)
研究(167672)
基金(162833)
(142752)
国家(141496)
科学基金(121375)
社会(104934)
社会科(99464)
社会科学(99443)
(91490)
基金项目(84923)
教育(79497)
自然(78692)
自然科(76929)
自然科学(76905)
(76903)
自然科学基金(75534)
编号(68684)
资助(67323)
成果(55205)
(53294)
重点(52133)
(50028)
课题(49681)
(48323)
创新(44947)
科研(43668)
国家社会(43019)
教育部(42872)
期刊
(155101)
经济(155101)
研究(99592)
中国(73606)
(53612)
学报(52059)
管理(50035)
(49098)
科学(48917)
教育(45948)
大学(40203)
学学(37947)
农业(36772)
(34562)
金融(34562)
技术(33727)
业经(26410)
经济研究(25075)
财经(24761)
(21412)
问题(20080)
(19573)
(16466)
职业(16451)
技术经济(16043)
(15800)
论坛(15800)
科技(15479)
(15282)
世界(14874)
共检索到514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开发和提升,关系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厘清就业能力内涵和构成要素基础上,突出适应性在就业能力中的核心价值,分析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从政府承担责任、学校坚守本分,企业勇于担当,学生自觉自愿等角度深入探析开发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以期形成合力,达到提升高职生职业适应性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勇  孙淑萍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阐述了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和现状,从重视知识技能的习得、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生涯规划的训练3个方面提出基于就业能力提升、加强高职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波  
高职学生学习适应性是衡量高职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显示,在学习环境方面,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与课堂环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感知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认知、学习态度等;影响学生学习行为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习惯、专业等。总的来说,对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其次是师生关系与课堂环境。对此,建议通过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改善师生关系、进行入学专业认可度辅导、提升学生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从环境、感知与行为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以达到让学生快速适应高职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淑英  李春美  
浙商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职业精神要素,在商界和职场中得到广泛认同。当前高职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困难,通过深入挖掘研究浙商文化资源,积极弘扬和传授其中的职业精神内涵,鼓励勇于创新、创业,将能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顺义   欧阳河   周悟  
高职课程适应性不仅要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角度进行“适应”与“被适应”的解释和关切,还需要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课程范式的内在需求层面进行更深刻的诠释和适切性调整,回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高职课程在建构范式、价值取向、高阶认知和情境学习等方面与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本主义价值旨趣、国家人才战略要求、未来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建议采取构建先进课程范式、有效衔接教育供求关系、科学识别学生学情、培养高阶认知技能、提升教师适应性专业知识和推行情境化课程改革等策略提升课程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林  彭后生  
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行业性高职院校由单一主体办学向"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协作办学"的双主体方向迈进。行业性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受到了行业内用人单位的高度关注。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服务领域的针对性与稳定性方面有着的天然优势,本文基于课程取向视角,以课程与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的特色,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订、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考核评价4个方面描述了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特别注重的一种课程取向,即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的课程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兵  杨婷  
职业价值观对高职生择业行为和职业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影响着其就业能力提升。家庭背景、国家政策、社会认可度、学校教育、自我认知等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事关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与否。目前,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存在着职业价值理想缺失、职业价值信念模糊、职业价值观教育脱离实际等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国家、社会、学校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进一步为国家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敏  
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生就业力养成契合度高,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现代学徒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永惠  范玲  
文章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通用胜任力要素组成,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进行了盘点,得知相关影响者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要素认知的差异,使得企业岗位胜任力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结构契合性不好,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如深化高职教育就业体系改革,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就业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国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作为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式的产业学院,不仅是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破局点,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着力点。然而,高职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面临功能定位不准、内部运行混乱、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面对时代变革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机遇期,高职应加快构建以制度化、实体化为目标,以网式合作、主动供给为途径,以竞争性、激励性为手段的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产教双向适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晨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发挥政府、企业的资源优势,探索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新途径,对改革就业课程、实现学生就业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春明  
随着高校教育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社团越来越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舞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重要渠道。从高职院校专业社团提升就业力的视角,用生动的专业社团发展实践,阐述了高职生专业社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勇  孙淑萍  
高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某信息类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接受调研的334名应届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为:初次就业率达86%,相对较高;初次就业区域流向较优;毕业生的就业成就感比较高;毕业生起始薪酬比较高。但也存在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稳定性不强、发展平台较低等问题,从而提出信息类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映平  王丽娟  梁正席  岳文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大学生就业又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