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9)
- 2023(10593)
- 2022(8760)
- 2021(8455)
- 2020(7099)
- 2019(16319)
- 2018(15975)
- 2017(31358)
- 2016(16654)
- 2015(18508)
- 2014(18074)
- 2013(17138)
- 2012(15324)
- 2011(13567)
- 2010(13244)
- 2009(12070)
- 2008(11047)
- 2007(9302)
- 2006(7701)
- 2005(6464)
- 学科
- 济(64759)
- 经济(64697)
- 管理(50832)
- 业(44858)
- 企(38367)
- 企业(38367)
- 方法(34922)
- 数学(31345)
- 数学方法(30725)
- 财(18421)
- 农(16858)
- 中国(15156)
- 业经(13882)
- 地方(11631)
- 理论(11456)
- 学(11447)
- 农业(11023)
- 务(10981)
- 财务(10926)
- 财务管理(10899)
- 制(10819)
- 技术(10723)
- 环境(10455)
- 企业财务(10371)
- 贸(10353)
- 贸易(10349)
- 易(10086)
- 和(9937)
- 划(9828)
- 体(8172)
- 机构
- 学院(221477)
- 大学(220911)
- 管理(92417)
- 济(88435)
- 经济(86684)
- 理学(81453)
- 理学院(80649)
- 管理学(79035)
- 管理学院(78629)
- 研究(65527)
- 中国(49138)
- 京(44411)
- 财(41363)
- 科学(39563)
- 财经(33495)
- 中心(31989)
- 业大(31116)
- 经(30714)
- 江(29827)
- 所(29819)
- 农(29355)
- 范(28164)
- 师范(27910)
- 经济学(27527)
- 研究所(27328)
- 北京(27006)
- 财经大学(25351)
- 经济学院(25040)
- 院(24767)
- 州(24239)
- 基金
- 项目(161096)
- 科学(129571)
- 基金(119593)
- 研究(118286)
- 家(103482)
- 国家(102674)
- 科学基金(90701)
- 社会(76825)
- 社会科(73018)
- 社会科学(73000)
- 基金项目(63237)
- 省(62431)
- 自然(59190)
- 自然科(57834)
- 自然科学(57822)
- 自然科学基金(56751)
- 教育(55785)
- 划(52573)
- 资助(48431)
- 编号(47906)
- 成果(37028)
- 部(36308)
- 重点(36134)
- 创(34261)
- 发(33668)
- 国家社会(32348)
- 创新(32014)
- 教育部(31969)
- 课题(31933)
- 人文(31294)
共检索到30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高亚婷 兰红梅 赵敏
河流保护地是维持河流突出价值的保护地专门类型,政府治理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适应性旨在通过适应主体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减少不利影响,可为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基于适应性分析框架,从法律政策、治理主体、资源权属及资金来源4个方面,横向对比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个国家的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可得出如下结论:起源于美国的河流保护地在4个国家已经分别形成了4种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联邦集权管理是美国联邦主导模式的突出特征,中央主导并适度分权是新西兰综合治理模式的表现形式,加拿大合作共管模式重视和尊重多方利益相关者,澳大利亚地方自治模式的管理权主要归属地方管理部门;适应所在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和政治制度差异是造成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中国河流保护地的建设必须基于适应性理念,根据国情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状况,在国家立法、分级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向积极探索。
关键词:
河流保护地 政府治理 治理模式 适应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高亚婷 兰红梅 赵敏
河流保护地是维持河流突出价值的保护地专门类型,政府治理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适应性旨在通过适应主体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减少不利影响,可为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提供思路和方法。基于适应性分析框架,从法律政策、治理主体、资源权属及资金来源4个方面,横向对比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个国家的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可得出如下结论:起源于美国的河流保护地在4个国家已经分别形成了4种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联邦集权管理是美国联邦主导模式的突出特征,中央主导并适度分权是新西兰综合治理模式的表现形式,加拿大合作共管模式重视和尊重多方利益相关者,澳大利亚地方自治模式的管理权主要归属地方管理部门;适应所在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和政治制度差异是造成河流保护地政府治理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未来中国河流保护地的建设必须基于适应性理念,根据国情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状况,在国家立法、分级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向积极探索。
关键词:
河流保护地 政府治理 治理模式 适应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张端 赵敏 戴向前
自然保护地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治理是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的主要模式。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是世界上最早的河流保护地体系,其政府治理模式是河流保护地治理的代表。在提出保护地治理系统框架基础之上,采取深入访谈、比较等方法,对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政府治理模式在法律保障、产权制度、治理主体3个方面具有明显的联邦主导特征,但又在资源权属、治理主体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权特征,是一种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的治理模式,因河而设,因河而治;尊重权利,适度分权;格局大维持,模式小改变。这些探索是对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多部门治理"与中国保护地治理现有的"分部门治理"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借鉴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非完全中央集权政府治理模式,可以在选择治理类型、尊重产权归属、改变治理主体权责等方面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立荣 方堃
依循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原理和要求,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适应复杂多变环境,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社会公众、国际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力互动,灵敏与高效的公共危机治理新模式的主张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政府治理模式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宁睿 汤文专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水问题频发,城、水矛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当前我国与水相关的规划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城市水适应空间规划的内涵,并从尊重水系统自然性的角度,总结发达国家水系统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中,通过从战略引导和实施操作两个层面引入水适应性理念,构建一体化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使城、水关系完美融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明 郑晨光
通过对区块链整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政府治理与审计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背景的信用模式,并且通过在政府治理、会计和审计中的实际应用场景研究,将会对政府办公自动化、居民身份认证、政府信息公开、信用体系建立、政府信息安全、市场监督、标准化+服务、审计信息化等领域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对未来区块链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治理对策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 政府治理 政府审计 审计信息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树全
经济发展方式受到政府管理水平的影响,美国、韩国、新加坡和日本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转型,恰当的政府管理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中功不可没。这些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都有精简政府规模、高效廉洁、服务型行政等共同特征,这些特征是现代服务业和经济结构成功转换的关键。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和对经济社会资源的过多控制,精简政府规模,打击腐败以节约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治理模式 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梁梁
文章从政府治理和社会资本的视角探索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对FDI进入模式的影响途径。通过构建199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模型下不同维度的政府治理与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和社会资本存量积累显著促进了跨国公司的独资化倾向。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对政府治理与FDI独资化经营分别具有正向与负向调节作用,从而证实了文章提出的三条研究假设。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导致该地区独资化倾向的关键因素。相比外商合资经营,地区软环境对独资型FDI具有相对较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国富
官僚制是政府治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工业社会时期,官僚制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信息社会,官僚制正面临深刻的危机,官僚制内部信息结构和激励结构的困境是引起危机的根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对这一危机的反应,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对官僚制所作的改革。
关键词:
官僚刺 治理 信息 激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娄成武 郑红
探索治理语境下的社区医疗服务政府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政府主导社区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对政府主导社区医疗服务提出质疑。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调研,提出以政府治理取代政府主导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尝试性地引入社区医疗服务多元治理和元治理理念,提出政府治理社区医疗服务的期权模式。利用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模式设计一个以居民为持有者,社区卫生机构为出售者的社区医疗服务期权,通过政府的元治理使具有共同目标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实现保障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将期权定价模型引入社区医疗服务期权费定价,利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测算按人头支付的期权费,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红军
文章探讨了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分析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联,讨论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取向与基本特征,进而展望了中国创造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性以及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四大挑战,最后归纳了中国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举措等。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服务型政府 治理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伟
在我国传统的公共政策过程中,政策议程创建主要体现为政府(执政党)主导下的、以体制内输入为主要特征的形成模式。随着整体社会的发展变迁,这一模式正在向着执政党(政府)推动下体现多元利益主体互动的、兼具体制内输入与体制外输入双重特点的新型模式演进。探究政策议程创建模式转型的意向、动因及其选择路径对于优化我国政策过程、改善政策品质乃至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策议程 创建模式 意向 动因 路径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曾莲 常浩然 杨智祯
对2010~2013年30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组织柔性理论的视角关注政府审计对于促进政府治理的影响,探讨政府审计在削弱政府债务对政府腐败影响中所发挥的效力和效用。研究结果显示,当期审计感知能力与下期治理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当期审计适应能力与下期治理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我国政府审计应当增强组织柔性和灵活性,在协调配置审计资源的系统上,加强审计力度、提升审计水平、完善审计系统,从而显著提升政府审计对政府治理的效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曾莲 常浩然 杨智祯
对20102013年30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组织柔性理论的视角关注政府审计对于促进政府治理的影响,探讨政府审计在削弱政府债务对政府腐败影响中所发挥的效力和效用。研究结果显示,当期审计感知能力与下期治理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当期审计适应能力与下期治理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我国政府审计应当增强组织柔性和灵活性,在协调配置审计资源的系统上,加强审计力度、提升审计水平、完善审计系统,从而显著提升政府审计对政府治理的效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丽玲 朱强 陈田
分区是自然保护地得以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它伴随保护地内部及周边矛盾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矛盾的不断演化而发展。现阶段各国由于保护地具体情况以及面临问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区模式。本文以分区与其矛盾的对应关系为主线,论述了保护地内不同功能区的产生背景;重点比较了美、加、日、韩等国国家公园分区模式的差异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自然保护地分区的三种基本模式,以及分区制与保护地面临矛盾的对应关系。最后对我国自然保护地分区提出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分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