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4)
2023(14191)
2022(12245)
2021(11232)
2020(9896)
2019(22695)
2018(22652)
2017(43780)
2016(23777)
2015(27453)
2014(27407)
2013(27120)
2012(25105)
2011(22487)
2010(22342)
2009(20848)
2008(20710)
2007(18469)
2006(15699)
2005(14102)
作者
(68421)
(57557)
(57484)
(54683)
(36633)
(27639)
(26272)
(22360)
(21840)
(20419)
(19390)
(19305)
(18170)
(18148)
(17998)
(17879)
(17675)
(17024)
(16635)
(16465)
(14099)
(14062)
(13939)
(13008)
(12977)
(12828)
(12766)
(12661)
(11758)
(11420)
学科
(98461)
经济(98314)
管理(74205)
(69078)
(57202)
企业(57202)
方法(50655)
数学(45495)
数学方法(44995)
(31902)
(26289)
中国(24354)
(22436)
(21773)
贸易(21767)
(21259)
业经(20283)
(18993)
财务(18937)
财务管理(18881)
(18697)
企业财务(17923)
地方(17110)
农业(17000)
(15600)
银行(15567)
(15169)
金融(15164)
(14750)
(14737)
机构
大学(344503)
学院(342508)
(143698)
经济(140832)
管理(135526)
理学(117372)
理学院(116181)
管理学(114261)
管理学院(113627)
研究(109230)
中国(83659)
(70858)
(69812)
科学(65529)
(56653)
财经(55255)
(54321)
中心(52394)
(51556)
业大(50903)
(50173)
研究所(49021)
经济学(45343)
农业(44648)
北京(43794)
(41908)
师范(41416)
经济学院(41250)
财经大学(41104)
(40148)
基金
项目(232074)
科学(183926)
基金(171503)
研究(167778)
(148767)
国家(147573)
科学基金(127858)
社会(108103)
社会科(102625)
社会科学(102597)
基金项目(90481)
(90101)
自然(83230)
自然科(81341)
自然科学(81321)
自然科学基金(79906)
教育(78472)
(75935)
资助(71035)
编号(67357)
成果(54683)
(52852)
重点(51895)
(48407)
(48242)
课题(45911)
教育部(45807)
(45640)
国家社会(45432)
科研(45386)
期刊
(150023)
经济(150023)
研究(95808)
中国(63833)
(57148)
学报(53324)
(50336)
科学(48038)
管理(48032)
大学(40917)
学学(38732)
农业(33635)
(31524)
金融(31524)
教育(31482)
技术(30110)
财经(27956)
经济研究(24341)
业经(24086)
(23809)
问题(20528)
(18136)
(18021)
统计(17793)
技术经济(16731)
图书(16677)
(16615)
理论(16507)
(16110)
财会(15465)
共检索到498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豪  
"退出—呼吁"理论在分析公共品需求意愿揭示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解释力。我国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意愿偏低,呼吁渠道偏向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渠道信任度不高。此外,呼吁的预期收益低,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行动力,而退出空间有限,退出成本高则降低了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影响了"退出—呼吁"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公众的意愿表达强度、表达能力及行动力水平,给居民提供更大的退出选择权。降低退出成本将有助于完善公共品需求的揭示机制,改善政府部门供给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豪  
"退出—呼吁"理论在分析公共品需求意愿揭示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解释力。我国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意愿偏低,呼吁渠道偏向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渠道信任度不高。此外,呼吁的预期收益低,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行动力,而退出空间有限,退出成本高则降低了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影响了"退出—呼吁"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公众的意愿表达强度、表达能力及行动力水平,给居民提供更大的退出选择权。降低退出成本将有助于完善公共品需求的揭示机制,改善政府部门供给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卫建国  殷亚婕  陈超  
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着眼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个方面,退出——呼吁机制的提出,无疑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于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退出——呼吁机制会出现不同的模式。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将退出机制作为公司治理的主导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建立以呼吁机制为主导的退出——呼吁机制模式应当是理性的选择。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拓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呼吁渠道,降低呼吁的成本,提高呼吁的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传洲  
家族治理在我国私营企业乃至股份制企业中广泛存在,对于家族治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社会信任、文化传统、制度变迁、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从退出与呼吁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家族治理的各种模式,指出家族治理实质上是家族企业在具体经营模式和社会环境下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有机结合的必然和理性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箐  魏建  
中国公立医院现行的医生激励机制难以有效激励医生合理医疗。依据赫希曼(Hirschman)的"退出-呼吁"理论,文章首次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患者呼吁在约束医生行为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患者退出对医生行为的影响。当二者成本较低时,患者退出和呼吁能够约束医生合理医疗。但随着患者退出和呼吁成本的提高,上述机制作用下降,直至完全无效。此外,患者退出有利于正面激励医生。文章围绕降低患者的退出和呼吁成本,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入手,重构医生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长春  
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演变成了欧元区危机,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成为了当前欧元区危机的热点话题。借助赫希曼的退出—呼吁模型,本文认为,由于希腊退出获得的收益有限,而退出的政治成本、程序成本、经济成本等约束了希腊的主动退出行为,成员国退出对欧元区的巨大影响也使其他成员国并不愿让希腊退出,进行呼吁是应对欧元区提供的"产品质量"衰减的理性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崔宏  
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迫切要求发挥先进文化的生产力转化作用,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但提出新文化不等于建设新文化,文化"落地"必须依赖企业文化自身进化的基因。本文根据Hirschman(1970)提出的"退出—呼吁"理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高素质人才的行动重心更倾向于退出,而不是呼吁,这对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和文化建设十分不利。鉴于信任与忠诚文化基因对高素质人才的"退出—呼吁"机制的决定性影响,文章提出了以激活呼吁为中心,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信任与忠诚文化基因建设的六条具体政策建议。最后,文章对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明晰的几个相关命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楠楠  
居民公共品需求表达渠道不通畅,是我国当前地方公共品供给有效性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用手投票"、"用脚投票"和人口迁移是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的三个基本途径。实证分析表明,有待提高的农村居民素质、孱弱组织行动能力以及落后管理手段,是影响"一事一议"直接需求表达效率的重要因素。选民较低的参与度和我国传统的"自上而下"供给体制,导致居民通过基层选举来表达对公共品需求的渠道不通畅。居民在"用手投票"表达公共品需求效率低下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用脚投票"或是人口迁移,成为首要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丁晓安  
公共品的最优供给与公共品的需求状况直接相关,只有达到公共品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本文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中的多重委托代理问题,从动态博弈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退出空间与意愿表达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江  王欣  
本研究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为主线,以失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就业服务政策、就业服务条件、就业服务内容,并提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建议。本文提出的表达机制不但呈现了失业人员的需求,也为公共就业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周晶  董树军  
赫希曼的"退出-呼吁-忠诚"理论对高校教师流失治理研究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和重要的借鉴价值。基于该理论的分析显示,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包括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呼吁机制以及教师组织忠诚度的缺失。高校人事管理应完善教师退出回应机制,建立有效的教师呼吁回应机制,提高教师的组织忠诚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闯  李莉  杜楠  
将人情与长期导向纳入渠道关系反应行为的研究框架中,考察人情对渠道成员呼吁与退出行为的影响。以家具制造商与经销商的渠道关系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人情对渠道成员的呼吁行为有促进作用,而对退出倾向无显著影响;人情对长期导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长期导向在人情对呼吁与退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闯  杜楠  夏春玉  周南  
在关系营销范式下,营销渠道关系研究较少关注关系的结束。将渠道公平和长期导向纳入对渠道关系问题反应行为的研究框架中,考察感知公平(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渠道成员关系退出和呼吁行为的影响以及长期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供应商及其与经销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获得144个经销商样本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 17软件和多元层次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导向在感知分配公平与退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感知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呼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渠道成员感知的分配公平对其退出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感知程序公平对退出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呼吁都有显著的正向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晓春  李汉文  
由于我国在公共品的供给上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结果带来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困境,农村组织出现了绩效衰减。农民们应对绩效衰减不外乎有竞争机制、退出机制和呼吁机制,而我国的实际又决定了农民们只能寄希望于呼吁机制。因此,我们的制度安排必须提高农民们的呼吁效率,并以此来培养农民们的忠诚,尽快修复绩效衰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冬林  汤吉军  
本文从呼吁体制和退出体制角度重新审视美、日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差别,从而看到美国主要采取退出体制,日本主要采取呼吁体制。同时还指出,两国在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方面具有相互融合的倾向,考虑退出体制和呼吁体制各自的优点。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改革而言,借鉴美国退出体制与日本呼吁体制,依据现实的经济条件吸纳呼吁体制和退出体制的优点,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