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7)
2023(14419)
2022(12721)
2021(11964)
2020(10005)
2019(23105)
2018(22697)
2017(44891)
2016(23865)
2015(26674)
2014(26251)
2013(25752)
2012(23129)
2011(20544)
2010(19930)
2009(17974)
2008(17190)
2007(14465)
2006(12328)
2005(10209)
作者
(64901)
(54067)
(53538)
(51192)
(34214)
(25887)
(24339)
(21286)
(20455)
(18898)
(18319)
(18138)
(16728)
(16712)
(16689)
(16335)
(16224)
(16154)
(15387)
(15213)
(13062)
(12989)
(12891)
(12408)
(12075)
(11921)
(11731)
(11707)
(10774)
(10649)
学科
(90302)
经济(90199)
管理(70584)
(66406)
(55948)
企业(55948)
方法(46342)
数学(40853)
数学方法(40316)
(28149)
(24077)
(21796)
中国(21721)
税收(20352)
(20182)
业经(20156)
(18617)
(17200)
财务(17132)
财务管理(17104)
地方(17099)
企业财务(16212)
农业(16141)
(16084)
贸易(16078)
(15617)
环境(15328)
理论(15139)
(15109)
(15069)
机构
大学(325798)
学院(325198)
管理(134770)
(127973)
经济(125362)
理学(119142)
理学院(117950)
管理学(115850)
管理学院(115275)
研究(99571)
中国(72286)
(66408)
(62850)
科学(62338)
财经(50733)
业大(48428)
(47834)
(47346)
(46331)
中心(45988)
(44546)
研究所(43398)
北京(40844)
(40783)
师范(40396)
经济学(38957)
财经大学(38201)
农业(37411)
(36776)
(36223)
基金
项目(235214)
科学(186495)
基金(173372)
研究(171449)
(150408)
国家(149210)
科学基金(130294)
社会(109245)
社会科(103670)
社会科学(103644)
基金项目(92974)
(90895)
自然(85756)
自然科(83854)
自然科学(83834)
自然科学基金(82313)
教育(78781)
(76498)
资助(70862)
编号(69956)
成果(54776)
(52213)
重点(51727)
(49370)
(48652)
课题(46059)
创新(46034)
科研(45487)
教育部(45438)
国家社会(45268)
期刊
(126958)
经济(126958)
研究(94103)
学报(50544)
中国(50532)
(47104)
管理(46471)
科学(45524)
(42057)
大学(38550)
学学(36546)
教育(31800)
农业(29678)
技术(27580)
财经(23113)
业经(21876)
(21485)
金融(21485)
经济研究(21118)
(19594)
问题(16691)
(15779)
(15663)
图书(15604)
科技(15543)
理论(15329)
技术经济(14834)
(14708)
(14548)
商业(14298)
共检索到445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田高良  李星  司毅  张睿  
已有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鲜有涉及对企业社会网络属性的探讨。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企业单独存在。连锁董事的出现,在企业间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还为企业私有信息传递构建了一条非公开渠道,从而促进相似行为在企业间传染。随着中国企业现代董事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连锁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连锁董事关系这一社会属性视角研究企业避税行为的传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连锁董事关系的基础上,以2007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8 732条公司年度观测值为样本,将公司有效税率、账税差异和固定效应残差法计算的账税差异作为避税程度的测量指标,采用OLS回归模型对避税行为的传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连锁董事传递的成熟避税经验可以降低目标公司的避税成本和管理者对避税决策不利后果的担忧,导致避税行为在企业网络间传染。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和替代性解释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行为在同一地区的连锁公司间更容易传染,即传染服从先内后外律。最后,与CFO相比,当连锁董事为目标公司CEO时更能促进避税行为传染。以连锁董事为视角的研究可以将企业的社会属性纳入到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丰富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企业针对连锁董事信息传递的成本收益决策框架,完善了连锁董事传染效应的理论研究,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田高良  李星  司毅  张睿  
已有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鲜有涉及对企业社会网络属性的探讨。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企业单独存在。连锁董事的出现,在企业间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还为企业私有信息传递构建了一条非公开渠道,从而促进相似行为在企业间传染。随着中国企业现代董事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连锁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连锁董事关系这一社会属性视角研究企业避税行为的传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连锁董事关系的基础上,以2007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8 732条公司年度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方  
迄今为止,连锁董事网络效应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打开连锁董事网络运作的"黑箱",以可以消除分歧的嵌入性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连锁董事网络嵌入实质上体现了治理与战略的双重嵌入性,是以连锁董事网络为载体,通过连锁董事社会资本到企业社会资本的内化,以治理与战略的整合作用而产生效应的,并因嵌入惰性和嵌入寻租而存在过度嵌入陷阱。为了不囿于连锁董事研究,本文进行了扩展性分析,探讨企业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和嵌入层次,以及三层次嵌入下的关系治理与网络战略。在此基础上,认为可以将嵌入的本质收益和成本理解为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可分为保健型和激励型两类,分别起到维持和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并针对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成  吴育辉  胡文骏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董事会成员相似特征形成的内部联结指数,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于企业税收规避激进程度的影响及其对于企业价值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董事会内部联结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税收规避程度,但是影响力度随着税收规避激进程度的提升而有所减弱。董事会内部联结对于企业避税活动的这种适度监管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琼  党瑶  
文章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的同群效应存在性,并将公司在同行业中兼任的董事作为现金股利决策信息的传递渠道,探究同业董事连锁对此效应的影响及其情景异质性和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公司董事同业兼任会传递相关决策信息,从而显著强化现金股利决策的行业同群效应;在董事连锁下,高竞争性行业公司、融资约束较大及国有性质的公司未表现出股利同群效应行为,而低竞争性行业公司、融资约束较小及非国有性质的公司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股利同群效应行为,而此效应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效应是呈倒U型的。公司的现金股利决策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以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雪  杜兴强  
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董事会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化董事会与企业避税显著负相关,能够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行业专长审计师也有减少企业避税的作用,能够调节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避税的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廖天野  
本文按照中观、微观、个体的逻辑分析思路,分别从连锁董事网、公司董事会和连锁董事的个人行为特征这三个层面来解析连锁董事产生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连锁董事网的嵌入性影响着公司的资源获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连锁董事的引进可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影响着董事会的战略参与与功能整合;而连锁董事个人的行为动机与个人能力将会约束其治理效应的发挥,从而表现为网络镶嵌、公司行为与个人动机的有机结合与共同作用。本文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构建时刻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连锁董事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公司所处连锁董事网的规模、公司的网络中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诚  
文章从企业的同群效应,即地区中企业间的相互模仿,来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控制内生性和排除地区因素替代性解释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具有同群效应,公司并购战略的实施受到相同省区并购企业比例的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的并购规模受到相同省区平均企业并购规模的显著正向影响,在相同省区中,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并购行为的同群效应,并购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中心度较高的公司不显著,中心度低的公司模仿中心度高公司的并购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诚  
文章从企业的同群效应,即地区中企业间的相互模仿,来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控制内生性和排除地区因素替代性解释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具有同群效应,公司并购战略的实施受到相同省区并购企业比例的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的并购规模受到相同省区平均企业并购规模的显著正向影响,在相同省区中,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并购行为的同群效应,并购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中心度较高的公司不显著,中心度低的公司模仿中心度高公司的并购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诚  
文章从企业的同群效应,即地区中企业间的相互模仿,来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控制内生性和排除地区因素替代性解释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具有同群效应,公司并购战略的实施受到相同省区并购企业比例的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的并购规模受到相同省区平均企业并购规模的显著正向影响,在相同省区中,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并购行为的同群效应,并购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中心度较高的公司不显著,中心度低的公司模仿中心度高公司的并购行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冰  姜晖  罗超亮  
旅游业是由多个旅游支持行业构成的旅游行业网络,具有与生俱来的关系属性。面临"由旅游业内部单一主体驱动转向跨行业多元主体共同驱动"这一重大变革,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关系以获取或控制旅游资源是突破企业成长瓶颈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以2006—2016年旅游及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聚焦于连锁董事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网络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基于不同战略导向提炼网络背景下企业行为路径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背景下的企业行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拓展网络关系和寻求中介位置作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典型路径,最终将导致整体网络趋于"关系强化型"或"结构离散型"。研究结论在充分考虑企业作为网络中行动者的主动性的前提下,以资源获取和资源控制为战略导向,揭示了网络情境下企业行为路径的一般规律,为破解旅游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背景下的成长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战略决策指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小娟  李方晗  赵艺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视角,以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连锁董事所在的其他公司之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连锁董事所在当前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将会提高,存在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以及连锁董事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的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研究还发现,连锁董事在当前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任职强化了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当前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对认识和理解连锁董事在改善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祝继高  叶康涛  严冬  
本文利用金融危机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分析了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倾向是否会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通过对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投资水平下降得更快,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的公司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会减少长期借款,从而为企业未来的投资机会储备债务融资能力。本文结论表明,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女性的风险规避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帮助公司克服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海亮  姜紫含  帅萍  
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以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合法性理论为基础,探索了董事会连锁关系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行业层面的竞争与公司层面的资源松弛性的调节效应。采用2008-2012年间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董事会的连锁关系及其异质性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且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和资源松弛性水平较高的企业中,董事会连锁关系的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阐述了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对于环境管理的实践意义,对于企业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网络关系不仅能够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洁  田高良  杨宁  
基于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选取2000年至2012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真实并购样本,以配对的方式选取潜在并购样本,通过Probit回归实证检验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潜在目标公司是否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公司,并进一步检验并购公司与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当并购公司和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属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时,或者当并购公司属于非国有企业时,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显著。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对于并购公司确定目标公司的决策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