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2)
2023(11572)
2022(9988)
2021(9387)
2020(7907)
2019(18557)
2018(18202)
2017(35074)
2016(18840)
2015(21246)
2014(21122)
2013(20346)
2012(18249)
2011(16406)
2010(16285)
2009(14611)
2008(13932)
2007(11668)
2006(10024)
2005(8461)
作者
(52250)
(43652)
(43493)
(41381)
(27631)
(20989)
(19673)
(17235)
(16611)
(15343)
(14742)
(14693)
(13658)
(13558)
(13472)
(13157)
(12969)
(12842)
(12494)
(12385)
(10664)
(10610)
(10581)
(10069)
(9889)
(9619)
(9567)
(9490)
(8879)
(8650)
学科
(77094)
经济(76983)
管理(53508)
(49316)
(41597)
企业(41597)
方法(38080)
数学(34139)
数学方法(33477)
中国(20786)
(19151)
(18173)
地方(16628)
业经(16141)
(14545)
(13607)
理论(13445)
农业(12711)
环境(11967)
技术(11436)
(11408)
贸易(11401)
(11327)
(11294)
财务(11255)
财务管理(11229)
(11038)
企业财务(10650)
(10394)
(9579)
机构
学院(258203)
大学(257159)
管理(103807)
(101980)
经济(99738)
理学(90850)
理学院(89852)
管理学(87878)
管理学院(87400)
研究(82415)
中国(60233)
(53430)
科学(52589)
(45711)
(39962)
业大(39628)
(39618)
中心(38636)
财经(36922)
研究所(36823)
(35945)
(33739)
(33607)
师范(33261)
北京(32873)
经济学(31352)
(31236)
农业(30993)
(29303)
经济学院(28370)
基金
项目(187038)
科学(148593)
基金(136677)
研究(133903)
(119783)
国家(118870)
科学基金(103605)
社会(84951)
社会科(80550)
社会科学(80526)
(74617)
基金项目(72961)
自然(69082)
自然科(67533)
自然科学(67518)
自然科学基金(66252)
教育(62870)
(62367)
资助(55827)
编号(53546)
重点(42504)
成果(40997)
(40764)
(39691)
(39510)
课题(37169)
创新(36917)
科研(36192)
国家社会(35213)
教育部(35085)
期刊
(103980)
经济(103980)
研究(69505)
中国(46923)
学报(39039)
科学(37689)
管理(37267)
(35221)
(34196)
大学(30702)
学学(29124)
教育(27258)
技术(26030)
农业(23550)
(17810)
金融(17810)
财经(17358)
业经(17133)
经济研究(16383)
问题(15194)
(14874)
统计(14093)
(13202)
(13160)
资源(13149)
技术经济(12877)
科技(12495)
(12062)
决策(11678)
现代(11329)
共检索到358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荣培君  刘慧  吕连琴  秦耀辰  
城市紧凑度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方法及进化树模型对2006年和2016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市紧凑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紧凑度评价方面,城市紧凑度差异较大,河南省域整体城市紧凑度下降,城市呈蔓延状发展,但并不显著。在空间分异规律方面,省会郑州的核心带动能力逐渐增强,但未形成清晰的集聚格局;新乡、鹤壁、濮阳、商丘、周口和信阳的城市紧凑度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安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和三门峡呈现出扩散发展的态势。在关联特征方面,进化树模型和相关分析均显示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的集聚扩散特征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珏  袁丰  
紧凑城市是一种高效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密度、规模、结构和强度维度建立紧凑城市四维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演化树模型。通过对长江三角洲16个核心城市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整体城市紧凑度下降,且影响紧凑度因素存在区际差异;在空间上,紧凑城市大致呈现沪杭甬沿线高于南北两翼的空间格局;从演化过程上分析,城市紧凑度与城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与城市紧凑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近年来开发区分散建设、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等因素是造成长三角城市紧凑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刚  史修松  刘志敏  
城市网络紧凑性指区域紧凑在城市网络空间结构上的呈现形态,城市网络组织语境下,指各级城市在网络空间中的协同互补关系。为了探究此关系的影响因素,论文选取多元流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和连接边属性指标,运用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网络紧凑度,并构建网络紧凑度的空间关联图谱,引入指数随机图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ERGM)定量分析江苏省城市网络紧凑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江苏省网络紧凑性具有显著的三角闭合结构,局部紧凑水平的提升并不依赖第三方城市的组织协调;网络紧凑性表现出较强的规模导向,经济规模越高的城市之间越倾向于形成紧凑关系;网络紧凑性的形成受益于多城市的空间集聚,但江苏省区域分割带来的要素流动限制,制约了城市间紧凑关系的建立,从而网络紧凑性在区域层面呈现出畸形集聚现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蔚  梁进社  张华  
研究目的:基于"紧凑城市"的理念,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及工业—商业—交通用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4组变量揭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态势,并以城市密度的形式对省会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省会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商业—交通用地扩张速度惊人,中国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工业导向型城市发展阶段。省会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研究结论: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密度,可以将中国省会城市按照特性分为三类,但城市紧凑程度的多样性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未来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文峰  孟德友  贺振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决策TOPSIS法结合信息熵赋权法,对河南2001-2009年各地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继而采用ESDA-GIS方法,对河南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地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各地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虽然自2001年以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地市间城市化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拉大趋势;城市化热点地区在空间上表现出由集中分布向随机分布的演变态势,但整体上仍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地区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外围地市为冷点区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由此认为着力推进边缘化传统农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河南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霞  
运用五大类20个基本指标对2001—2007年间河南省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效率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城市的效率得分高低悬殊;效率差异具有两个明显的区域空间特征,一是城市效率以郑州市为中心基本呈放射性递减;二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效率差异与城市规模差异和产业结构效益差异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区位条件差异的关系较强。同时,对不同效率类型的城市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潘春彩  吴国玺  闫卫阳  
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反映着城市的实力,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以河南省3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城市的综合城市竞争力,并对河南省城市内部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立国  
在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的重构、郊区的快速蔓延、交通拥挤等问题成为治理城市的重要难题。发展功能紧凑型城市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城市紧凑度的内涵和紧凑城市的相关理论,从经济紧凑度、形状紧凑度、交通紧凑度和人口紧凑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紧凑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1986年、1996年以及2008年的城市建设统计数据对全国16个铁路枢纽城市的紧凑度进行综合测算,结果发现:1城市综合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分要素来看,经济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形状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交通紧凑度整体上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口紧凑度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峰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河南省2001—2010年各地市单元为数据样本,引入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将多维评价指标投影为一维投影数据,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尽管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有所减缓,但两极分化趋势依然显著,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是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区,豫西北部地市高于豫东南部地市,加快推进豫东、豫东南部传统农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实现河南地区间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本研究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提出假设:1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能源消耗增加,提高城市紧凑度可以降低能源消耗;2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紧凑度降低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增加。在假设的基础上构建度量城市规模和城市紧凑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估计方法,借助Eviews分析软件,对堆积数据分三组进行分析,第一组的解释变量为所有省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紧凑度的一级指标,被解释变量为能源消耗总量,第二组的解释变量为所有省份的二级统计指标,被解释变量为人均能源消耗,第三组为分省份的城市规模和紧凑度一级指标,被解释变量为能耗总量。回归结果显示,城市能源消耗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提高城市紧凑度对降低城市能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不同的城市由于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不同,提高紧凑度对抑制能源消耗的作用强度不同,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素君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从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层面,对河南省17家城市商业银行2011年的银行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河南省17家城市商业银行存在总体技术效率偏低、总体规模效率不高及规模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进而从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适度扩大银行规模及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等角度提出了改善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永顺  张二勋  
本文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进行直观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获取各城市的生态信息,提出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丽  
以物流业投资的固定资产、物流业从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以物流业的增加值、货物周转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河南省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对河南2004-2012年物流系统的相对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效益有效性和超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物流投入、产出总体有效性为44%,在此结果基础上分析了物流产业效率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物流产业效率提升要点及提升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刚  袁家冬  王兆博  李恪旭  
对哈大走廊城市规模—紧凑度—土地集约度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并运用GIS工具中的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及变差函数分析法,深入研究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发现,哈大走廊城市规模—紧凑度—土地集约度的耦合协调性在研究期内整体呈上升态势,三者之间的作用强度与协同效应逐步加强。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并且自相关性不强,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中部为低值集聚。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异随机性增强,空间差异在不断降低,但结构化分异有增加趋势,东北—西南方向的空间差异最大,南—北向的空间差异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