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7)
2023(13858)
2022(11633)
2021(10842)
2020(9203)
2019(21005)
2018(20745)
2017(40944)
2016(21375)
2015(24049)
2014(23630)
2013(23314)
2012(21234)
2011(18869)
2010(19142)
2009(18390)
2008(17181)
2007(15209)
2006(13487)
2005(12287)
作者
(57300)
(47280)
(47225)
(45181)
(30041)
(22636)
(21691)
(18203)
(18198)
(16848)
(16062)
(16033)
(14952)
(14910)
(14843)
(14440)
(13916)
(13697)
(13653)
(13593)
(11864)
(11459)
(11132)
(10948)
(10835)
(10740)
(10411)
(10246)
(9376)
(9232)
学科
(85779)
经济(85650)
管理(69500)
(65400)
(55367)
企业(55367)
方法(39156)
数学(34681)
数学方法(34283)
中国(30379)
(29364)
金融(29360)
(29124)
(28604)
银行(28593)
(27569)
(25836)
(22771)
业经(20215)
(18476)
财务(18416)
财务管理(18367)
企业财务(17526)
(17073)
贸易(17056)
(16793)
(16712)
地方(16615)
农业(14732)
体制(14136)
机构
大学(301401)
学院(300120)
(130919)
经济(128323)
管理(119231)
理学(102070)
理学院(101125)
管理学(99681)
管理学院(99097)
研究(92212)
中国(79818)
(68232)
(61107)
财经(53654)
科学(49479)
(48605)
中心(45622)
(44208)
(43018)
经济学(42177)
财经大学(40161)
经济学院(38182)
北京(38168)
研究所(38106)
(37981)
业大(37147)
(36697)
师范(36394)
(35558)
(33444)
基金
项目(194419)
科学(155835)
研究(148053)
基金(144382)
(122291)
国家(121279)
科学基金(106631)
社会(97924)
社会科(93175)
社会科学(93153)
基金项目(75983)
(74691)
教育(68838)
自然(65488)
自然科(63998)
自然科学(63983)
自然科学基金(62854)
(62362)
编号(59822)
资助(58242)
成果(49232)
(45170)
重点(43334)
(42510)
(41661)
(41437)
国家社会(41308)
课题(40766)
教育部(40223)
人文(39495)
期刊
(140242)
经济(140242)
研究(94141)
中国(57142)
(55112)
管理(45582)
(45563)
金融(45563)
学报(38095)
科学(36469)
(34312)
大学(31535)
学学(29721)
教育(29098)
财经(28338)
技术(26351)
(24233)
经济研究(22465)
业经(22246)
农业(22070)
问题(19348)
理论(16663)
(16051)
实践(15000)
(15000)
技术经济(14389)
国际(14001)
财会(13874)
统计(13609)
现代(13500)
共检索到45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马国校  李佳  
应用进化博弈理论透视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协调行为,以及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效率进行考量,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处于低效率状态,监管各方在博弈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现象。金融监管合作与否的收益初始状态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因此,通过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信息共享和强化监管协调的法律约束手段,从根本上改变监管初始状态,为金融监管各方的协调博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相友  梁锐  李成  
基于库珀—约翰的协调博弈理论文章分析我国中央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发现目前金融监管协调处于纳什均衡不断突破的进程,高效率策略互补的乘数效逐步形成;监管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制度优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推高金融监管效率;需要从信息共享、法律约束、主协调人设置的角度,为金融监管协调创造制度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荣真  吕旭红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且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不协调。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迫切需要依法建立经常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纯  王颖  
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主流的金融经营模式,我国金融业也正在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之路。而合理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实现监管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基础,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如何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以实现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合作,成为现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指出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葛声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和组织形式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尚未建立信息协调机制和平台,以及难以防范综合经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的几点设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卫东  晏艳阳  
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范金融危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两种金融监管模式的优点,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晖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分业经营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自成系统,各司其职。由于缺乏健全的协调机制,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在我国目前“3+1”的金融监管制度模式下,尽快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是各方共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文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及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目前金融业经营体制综合化趋势,认为现有分业监管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行监管体制协调。基于对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现状的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论和建议是: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在分工与协作中,应尽量通过信息共享和相互提供服务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人民银行和三大监管机构各自的职责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双边或多边紧急磋商制度;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使其发挥更高层次的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镜  齐萌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艳  
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和国际化的金融背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就成为近几年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劲松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专业监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审计和财政部等非专业监管机构。而且国家审计等非专业监管机构在我国金融监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将这一特色变为我们的优势,建立新型合作监管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毅  闫静文  张晓红  
要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地方金融工作议事机制,明确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责定位,压实省级政府的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为一种纠正市场失灵现象的金融制度安排,通过明确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地方金融业健康发展。但实践中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监管信息不充分、监管制度不完善、防风险长效工作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清华  
金融混业经营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如美国有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类似组织。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LB法案)对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金融监管协调重在机制建设,而不在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完善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应包括立法合作机制、牵头监管机制、联合行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希平  
自2011年国务院批设喀什经济开发区后,喀什的金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喀什经济开发区的金融要保持健康、有序、持续、活跃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监管者们携起手来,建立更加符合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支持政策的迫切要求。喀什经济开发区正处在建设起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锋  成明峰  左淋丞  
建议尽快建立省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明晰履职边界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地方金融监管问责机制目前由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关于省级金融监管协调的相关制度办法尚未正式出台,各地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和金融监管协作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当前金融风险形势复杂严峻、"三大攻坚战"任务繁重的背景下,亟须尽快建立省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