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1)
- 2023(10120)
- 2022(8839)
- 2021(8320)
- 2020(7426)
- 2019(17326)
- 2018(17286)
- 2017(33748)
- 2016(17935)
- 2015(20228)
- 2014(20256)
- 2013(19978)
- 2012(18133)
- 2011(16111)
- 2010(15821)
- 2009(14589)
- 2008(14359)
- 2007(12697)
- 2006(10479)
- 2005(9076)
- 学科
- 济(75469)
- 经济(75393)
- 管理(53881)
- 业(52526)
- 企(44057)
- 企业(44057)
- 方法(41187)
- 数学(37201)
- 数学方法(36757)
- 财(21897)
- 农(18676)
- 中国(16265)
- 务(15301)
- 财务(15257)
- 财务管理(15226)
- 业经(14751)
- 贸(14734)
- 贸易(14731)
- 企业财务(14517)
- 易(14335)
- 学(13870)
- 地方(12911)
- 农业(12406)
- 制(12225)
- 理论(10946)
- 技术(10895)
- 和(10751)
- 银(10155)
- 环境(10133)
- 融(10133)
- 机构
- 大学(255347)
- 学院(253934)
- 济(105824)
- 管理(104519)
- 经济(103841)
- 理学(91818)
- 理学院(90907)
- 管理学(89291)
- 管理学院(88815)
- 研究(76713)
- 中国(57871)
- 京(51243)
- 财(47873)
- 科学(46923)
- 农(40824)
- 财经(39396)
- 业大(38635)
- 中心(37702)
- 所(37456)
- 江(35971)
- 经(35853)
- 研究所(34259)
- 经济学(32674)
- 农业(32365)
- 北京(31132)
- 范(30315)
- 师范(29945)
- 经济学院(29760)
- 财经大学(29517)
- 州(28555)
- 基金
- 项目(176962)
- 科学(140509)
- 基金(131587)
- 研究(125806)
- 家(114264)
- 国家(113365)
- 科学基金(99080)
- 社会(80571)
- 社会科(76550)
- 社会科学(76526)
- 基金项目(70598)
- 省(68705)
- 自然(66513)
- 自然科(65089)
- 自然科学(65070)
- 自然科学基金(63941)
- 教育(59269)
- 划(57967)
- 资助(54165)
- 编号(50604)
- 部(40057)
- 成果(39425)
- 重点(39262)
- 创(37120)
- 发(36277)
- 科研(35117)
- 教育部(34843)
- 创新(34680)
- 大学(33930)
- 人文(33884)
共检索到348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文远 邢航
有效运作的P2P平台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风控体系和良好的资金来源渠道,而受地域、风险识别能力、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资人投资P2P平台的借款时,无法有效判断该笔借款的风险也不具备有效追偿的能力,原始借贷关系中借贷双方的博弈在P2P平台中并不适用。文章尝试运用进化博弈的思想分析P2P平台与投资人的行为,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建议P2P平台定位为资金需求小的客户,依据大数法则通过增加客户数来分散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控体系,强化监管部门对P2P平台的监管力度,提高P2P平台的违约成本。
关键词:
进化博弈 P2P平台 违约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洁
本文采用我国P2P网贷市场中纯线上运营模式的拍拍贷平台数据,以2015年8月有效投标项目为样本,基于Logistic模型分析了我国P2P网贷环境下的投资人羊群行为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表明:投资人的羊群行为是存在且显著的,标的项目已筹集的投资金额和已有的投标人数越多,越能吸引到后续投标,而标的项目相应的借款信息和借款人财务信息也会对吸引后续投标产生一定的影响;投资人对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标的项目,更需要观测其他投资人的决策以获得更多信息,因而更可能产生羊群行为。
关键词:
P2P网贷 羊群行为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焰 高弋君 李珍妮 才子豪 王冰婷 杨宇轩
已有研究证明,在缺乏抵押机制的P2P网络借贷关系中,自愿性信息披露对投资人的决策会产生影响。但怎样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会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对个人经历、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叙述(即描述性信息)是否会对投资人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以手工收集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借款标的为研究样本,对描述性信息所包含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描述性信息会对投资人决策产生影响,提供更多描述性信息的借款人更容易成功借款;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倾向于提供更多的描述性信息;描述性信息中包含的不同特征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不同,表明自己是稳定的更有助于成功借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蒋晨琦 周彩霞
本文以针对网贷行业的专项整治拉开序幕的2016年为分界点,对网贷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进行分析。行业整顿之前,投资者盲目追求高额收益,易受平台华丽包装诱惑,投机心理较强;2016年之后,投资者虽开始真正投资,但大多未能正确识别幸存平台性质,投资过程中忽略产品信息,对长期投资平台放松警惕。在监管政策加速网络借贷平台规范化的同时,P2P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收益回报,谨慎对待平台包装,拒绝侥幸心理,仔细区别幸存平台,认真判断产品风险以及持续关注投资对象,从而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珏 梅国平 季凯文
P2P网贷平台的野蛮生长,导致我国网贷行业风险密集暴露。以P2P网贷平台能否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为出发点,构建P2P网贷平台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点。研究发现,当网贷平台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获得的激励小于提供非纯信息中介服务获得的其他净收益,且金融监管部门强监管下监管收益大于监管成本时,P2P网络借贷平台能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且二者演化稳定均衡点达到"理想"状态。研究还发现,当提高网贷平台的"寻租"成本、加大对网贷平台提供非纯信息中介服务的惩罚力度以及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收益,能有效使系统分别从"最劣""无效""不良"状态向"理想"状态不断演化,实现P2P网贷平台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双重帕累托改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汪静 陈晓红 杨立
P2P网贷平台问题频发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为规范中国网络借贷市场,政府将信息披露列为监管的重点。本文依据目前现有信息披露准则,首次对中国P2P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评价,实证分析P2P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水平与投资人对平台的信任、有关平台的投资风险之间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越容易吸引当期的投资人参与交易,提升平台的成交量;同时,平台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投资人降低有关平台的投资风险。此外,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忽略了产品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研究结果对中国P2P网贷平台监管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舞宇 章宁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建立了不完全信息P2P网贷平台之间以及P2P网贷平台与地方政府之间演化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分析了P2P网贷平台的违规经营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监管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讨论了不同情形下系统的演化稳定状态。研究表明:在理性经济人的条件下,P2P网贷平台和地方政府都会发生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对P2P网贷平台的动态管理,不仅能够改善P2P平台违规经营和地方政府监管不断波动的不确定性状况,而且可以降低平台违规和地方政府弱监管行为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提升P2P网贷行业的自律水平;针对地方政府官员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央政府应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依据P2P平台的经营行为来采取动态惩罚或扶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敬辉
P2P网络借贷的参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并确定他们的最优选择,对监管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启示意义。我国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整合征信数据,完善征信体系、完善征信信息的披露制度、建立P2P平台产品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制定行业自律要求等措施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蒋学海
在综述我国P2P网贷发展历程与政府监管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研究了P2P网贷平台与监管方的博弈问题。在模型构建中,考虑到P2P网贷平台中存在着规模差距,基于行为人完全理性假设,建立了"大平台、小平台与监管方"三方博弈模型,其后又将三方博弈模型推广到"N个平台与监管方"的N+1方博弈模型,研究发现监管方提高监管效率、引入奖惩机制、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能对P2P网贷平台构成"威胁",迫使其规范运营。接着重点讨论了博弈系统的纳什均衡状态是否帕累托最优的问题,经证明,当且仅当博弈系统存在无限多个P2P网贷平台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谈超 孙本芝 王冀宁
随着我国民间借贷日趋活跃,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方兴未艾。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影响P2P网络借贷平台后续投标的所有变量划分为4个维度,包括标的特征、信用特征、个人特征和往期借款,从这四个维度中选取了17个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然后基于"拍拍贷"的1642条不同借款者的当前借款项目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当前投标次数对获得后续投标可能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投标次数能够对获得后续投标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证明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羊群行为。因此,需要从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入手,降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不对称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乾坤 王燕洁
本文基于ISO31000风险管理体系的流程标准,从确定环境、风险评价、风险处理、沟通和协商、监督和评审五个流程剖析了我国P2P平台闭环式风险管理流程现状,着重分析了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风险处理方案,并提出简化与优化风险管理流程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杰 张远圣
2007—2017年十年间,我国的P2P网贷行业从无到有,从无序生长到有序发展,从鱼龙混杂到监管趋严,P2P渐渐步入了合规健康的发展道路。随着监管部门不断下发行业政策相关的整改文件,2018年成为强监管年与合规备案年。平台的挤兑风险加大,跑路诈骗问题频出,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平台风险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贷平台的风险评价成为投资者筛选平台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适宜P2P网贷平台风险评价的因子体系,对我国当下80家主流P2P网贷平台进行了综合全面的风险评价排名,最终得到的风险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投资者选择安全可靠平台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P2P发展,提升居民投资理财的热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梓原
本文立足372家网贷平台的面板数据,聚焦平台成交量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围绕"借款情况、可信赖度、平台热度、杠杆幅度"等维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多元化的模型预检验方法不断优化和校正基础模型,而后对成交量的影响机制进入深入探讨,认为成交量具有显著的个体效应,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预期收益率、可信赖度和平台热度是成交量的正向因素,借款期限是成交量的负向因素,高杠杆幅度是成交量的正向因素且其来源于平台和投资人对于高利润和高风险的追逐。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对于网贷平台和网贷行业进行风险管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2P 网贷平台 成交量 风险管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杰 郭紫嫣 靳景玉
近年来,我国P2P网贷平台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暴雷"不断,大量平台停业或倒闭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基于网贷之家披露的3 842家P2P网贷平台数据的分析表明,平台实力、风控能力、业务模式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因素显著影响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状况:注册资本金不足、未披露实缴资本、注册城市等级低、无国资系背景、无上市/风投系背景、无资金银行存管、无第三方担保/垫付/保险、无抵(质)押物/风险准备金、有天标/1月标、不允许自动投标和债权转让、未加入监管协会、无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死亡风险较高且生存时间较短,其中无上市/风投系背景、无资金银行存管、未加入监管协会、无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生存状况更加严峻;不同因素对问题平台三种死亡状态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跑路风险最大的为无资金银行存管、无第三方担保/垫付/保险、无抵(质)押物/风险准备金、无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提现困难风险最大的为无资金银行存管、无第三方担保/垫付/保险、有天标/1月标、不允许自动投标和债权转让、未加入监管协会的平台,而无国资系背景、未加入监管协会、无ICP经营许可证是导致平台停业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P2P平台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其内涵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资金的供求信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撮合,从而形成网上直接融资的创新模式。2013年以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飞速发展,诸多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大量问题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许多投资者权益严重受损。其中最核心问题是国内网贷平台尚无法可依,既无明确准入标准,也无健全监管体系。近日央行出台的《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已明确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因此P2P平台不仅有信息中介的属性,更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属性。P2P平台信息中介与金融中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对P2P平台必须实施金融企业监管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根据P2P平台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监管。
关键词:
P2P网贷 金融属性 信息中介 监管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