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6)
2023(13551)
2022(11932)
2021(11184)
2020(9337)
2019(21790)
2018(21453)
2017(42206)
2016(22594)
2015(25524)
2014(25416)
2013(24853)
2012(22410)
2011(19969)
2010(19545)
2009(17447)
2008(16598)
2007(14135)
2006(12022)
2005(9862)
作者
(62262)
(51788)
(51107)
(48898)
(32992)
(24726)
(23486)
(20532)
(19807)
(18100)
(17810)
(17147)
(16144)
(16133)
(15869)
(15541)
(15484)
(15409)
(14779)
(14670)
(12613)
(12317)
(12304)
(11803)
(11515)
(11400)
(11395)
(11266)
(10277)
(10254)
学科
(92528)
经济(92426)
管理(66692)
(62650)
(52662)
企业(52662)
方法(45482)
数学(40282)
数学方法(39746)
(23454)
中国(23446)
(22336)
业经(18962)
地方(18064)
(17642)
(15604)
农业(15188)
理论(14951)
(14925)
财务(14849)
财务管理(14816)
(14795)
贸易(14791)
(14313)
技术(14247)
环境(14098)
企业财务(14052)
(13824)
(12144)
(11692)
机构
大学(311801)
学院(310639)
管理(130383)
(122307)
经济(119592)
理学(114715)
理学院(113521)
管理学(111439)
管理学院(110882)
研究(96057)
中国(70651)
(64870)
科学(60279)
(54203)
业大(46528)
(45454)
(45421)
财经(45089)
中心(45029)
(42244)
研究所(41849)
(41297)
(40470)
北京(40122)
师范(40097)
经济学(36813)
(35837)
农业(35518)
(34987)
财经大学(34048)
基金
项目(225641)
科学(178893)
基金(165544)
研究(163954)
(143175)
国家(142035)
科学基金(124357)
社会(104148)
社会科(98813)
社会科学(98786)
基金项目(89163)
(87504)
自然(82247)
自然科(80408)
自然科学(80390)
自然科学基金(78898)
教育(75719)
(73611)
资助(67615)
编号(66884)
成果(51741)
(49690)
重点(49462)
(47076)
(46824)
课题(44654)
创新(43892)
科研(43325)
教育部(43150)
国家社会(42762)
期刊
(122815)
经济(122815)
研究(86897)
中国(49899)
学报(46242)
管理(45085)
科学(43635)
(40842)
(39155)
大学(35983)
学学(33973)
教育(31668)
技术(27721)
农业(27357)
(23579)
金融(23579)
财经(20828)
业经(20733)
经济研究(19790)
问题(17760)
(17723)
图书(15666)
理论(15476)
科技(14936)
技术经济(14771)
实践(14404)
(14404)
商业(13927)
现代(13896)
资源(13794)
共检索到424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晓君  钟石头  杨星  
政府机构在制定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城市发展规划时,首先要了解城市居民的购房能力,而房价收入比是常被用来评估居民购房能力的经济指标,由于房价收入比定义的特殊性及其假设条件与现实的严重不符,其令人信服的程度总是受到质疑。本文基于城市居民购房的行为,对房价收入比进行改进,提出新的评价居民购房能力的经济指标——还款系数,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城市居民的购房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贵勤  周雯瑜  孟伟  
面对"居高难下"的房价,上海城市居民是否还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来满足自身的刚性需求值得探究。及时了解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住房保障政策,改善上海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本文通过分析、计算上海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适用于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取值范围,并在当前收入水平、住房价格条件下,计算上海城市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从而对上海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晨  陈立文  
本文在采用因子分析识别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居民动态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城市居民动态住房支付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动态住房支付能力评价值比静态评价值更具参考意义;以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住房比租赁同等面积大小住房所需费用更低;通过京津冀地区比较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动态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化差异明显,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及居民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解决住房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丽艳  王振坡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住房市场化,以及近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和住宅供应结构性缺陷,我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正面临严重的购房支付能力问题。本文以天津为例,对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房价收入比、月还款额与月收入比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其购房的真实处境,提出应积极引导住宅梯度消费,在完善房地产市场机制的同时,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天津市城市居民购房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为房地产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住房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刚  
根据我国10个城市的中房指数推算各城市2000年—2008年期间的房价,利用国家城调队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月供收入比,提出月供消费结余作为辅助判断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结果发现所有样本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较高,其中南京、武汉、深圳、成都和重庆五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比其他5个城市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凤  宗刚  
本文通过对广州千户住房调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针对目前住房租购现状,在国内外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研究框架并选取相应的自变量,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住房租购选择的二分类Logistic模型。模型设置了家庭主要特征、经济成本因素以及住房态度因素3大类共9个测量变量,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年龄、家庭年收入、房价以及房价租金比是影响居民房屋租购的显著因素,学历、性别、婚姻和住房态度表现不显著。其中,年龄越大和家庭年收入越高,购买住房的倾向较高;房价和房价租金比越高,租房的倾向越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利红  
个人二手住房交易中,税负与购房贷款都是购房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却少有人研究贷款额度与税负之间的关系。对于购房出现的资金缺口,多数人使用单一购房贷款方式。文章研究了购房贷款额度对购房税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可能的替代融资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准确的计算帮助购房贷款需求者进行正确的融资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购房成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明辰  林军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涛  孙峻  李红波  
借鉴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确定家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的基础上,运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了2003-2008年武汉市七种不同类型家庭的住房承受能力。剩余收入法测度结果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具体差距,显示出武汉市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并且收入越低住房承受能力问题越突出,结果比传统比率法更具有说服力。而比率法测度显示中等偏上户及以下家庭面临住房承受能力问题,扩大了存在住房承受能力问题的家庭范围。运用剩余收入法可以定量地测度各类家庭住房承受能力的大小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肃一  龙奋杰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燃  林春阳  胡岷  周薇  
本文考察我国普通城镇居民户的购房能力。与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概念忽视未来收入增长相比,本文提出了"理论房价收入比",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居民户现有资产、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利率和购房意愿等因素的模型,并对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除深圳外,其它一线城市实际的房价收入比都要远远高于理论房价收入比,表明这些城市的居民户对当地普通住宅的支付能力很差。对二线城市的研究显示两种房价收入比差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总的来说,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居高,居民购房能力普遍偏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健  
随着南昌现代花园城市建设的展开,新建住宅小区鳞次栉比,成为南昌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许多市民都有了“临渊慕鱼”之感。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南昌市场的热点,住房也成为了百姓热切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本市300户居民开展了居民住房现状及购买承受力的调查。 一、居民购房需求大而承受力弱 1、居民住房现状不理想、购房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军  吴柯佳  
本文以适应性预期理论为基础,以上海为例分析我国居民的购房压力。研究表明,当人们对市场未来看涨时,市场越具有投资性;反之,则市场更具有消费性。仅依靠提高居民收入或增加供给并不能长期降低房价收入比,唯有拓宽投资渠道、分流房地产市场投机与投资资本才能从源头遏制居民购房压力的增大;同时,改变居民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能够有效的改善房地产市场资金结构。因此建立政府公信力、提高政策可信度才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当务之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煌   张瀚月  
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通过门槛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人均商品房销售额的提高可有效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不同,说明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3)从门槛模型来看,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总体上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阶段其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根据以上研究,本文从定期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多举措减轻居民购房负担和完善住房供应结构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