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3)
2023(12606)
2022(11192)
2021(10577)
2020(8816)
2019(20504)
2018(20257)
2017(39601)
2016(21228)
2015(23827)
2014(23561)
2013(23010)
2012(20773)
2011(18427)
2010(17912)
2009(16017)
2008(15197)
2007(12700)
2006(10751)
2005(8776)
作者
(59016)
(48937)
(48524)
(46214)
(31122)
(23473)
(22155)
(19488)
(18692)
(16991)
(16792)
(16275)
(15243)
(15232)
(15112)
(14695)
(14680)
(14638)
(13911)
(13842)
(11939)
(11732)
(11650)
(11128)
(10861)
(10740)
(10636)
(10610)
(9800)
(9733)
学科
(82735)
经济(82651)
管理(61736)
(58710)
(50129)
企业(50129)
方法(43372)
数学(37980)
数学方法(37458)
(21032)
(20616)
中国(19512)
业经(18672)
(17865)
地方(15882)
(14789)
贸易(14785)
(14367)
理论(14233)
农业(14147)
(13925)
(13843)
财务(13775)
财务管理(13748)
技术(13719)
环境(13491)
企业财务(13034)
(12786)
(12135)
(10516)
机构
大学(292591)
学院(291236)
管理(122420)
(113446)
经济(111087)
理学(108024)
理学院(106926)
管理学(104936)
管理学院(104423)
研究(90630)
中国(65044)
(60846)
科学(58143)
(49221)
业大(45729)
(44034)
(43416)
中心(41555)
财经(41343)
研究所(40284)
(39260)
(37901)
北京(37478)
(37381)
师范(37034)
农业(34452)
(34349)
经济学(33748)
(32208)
商学(31542)
基金
项目(214639)
科学(169383)
基金(156975)
研究(155327)
(136908)
国家(135841)
科学基金(118030)
社会(97247)
社会科(92226)
社会科学(92202)
基金项目(84424)
(83446)
自然(78956)
自然科(77029)
自然科学(77009)
自然科学基金(75598)
教育(71490)
(70239)
资助(64457)
编号(63188)
成果(48829)
重点(47434)
(47056)
(44780)
(44731)
课题(42288)
科研(41751)
创新(41736)
教育部(40631)
大学(40248)
期刊
(112556)
经济(112556)
研究(78794)
学报(46382)
中国(45280)
科学(43374)
管理(42950)
(38186)
(36529)
大学(35900)
学学(34013)
教育(29674)
农业(27029)
技术(26260)
业经(19635)
财经(19099)
(18780)
金融(18780)
经济研究(17895)
(16200)
图书(15126)
问题(15065)
科技(14904)
理论(14387)
技术经济(13953)
实践(13411)
(13411)
(13376)
(13260)
资源(13208)
共检索到39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海涛  陆元昌  刘宪钊  王晓明  贾宏炎  曾冀  
为了揭示马尾松人工近自然改造作业下树种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近自然改造林分内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以期为营造近自然混交林和人工林近自然作业法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基于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马尾松近自然5种改造实验林20个固定样地的2014年复测数据(A1~A4:不同采伐强度补植树种的改造混交林,A5:未改造马尾松对照纯林,每种改造模式各4个固定样地),利用Voronoi图确定了林木的生长空间和竞争邻木,运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对改造混交林总体竞争强度、改造混交林和对照纯林中马尾松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1)改造混交林中马尾松和主要补植树种竞争排序为:红锥>灰木莲>大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温恒辉  陆毅  
用21年生造林密度试验林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不同造林密度(A 1 667、B 3 333、C 5 000、D 6 667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但16年生后,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高径比随林龄增长均表现出差异逐步缩小的规律;(2)林分蓄积与出材量在幼林期与密度呈正相关,进入中龄期后差异变小。21年生林分A、B、C、D各密度的出材量分别为300.13、309.94、303.19、313.32 m3.hm-2,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洪  胡淑仪  李伟  李清湖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广东省东北部马尾松-木荷天然混交林内主要组成树种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讨论了不同调查时间竞争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分中主要树种所受的竞争压力依次为:华润楠>木荷>红锥>马尾松>湿地松。在两次调查中,红锥、马尾松和木荷的竞争指数显著增大,以华润楠所受的竞争强度最大。不同树种间的种内及种间竞争强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调查时间对种间竞争强度有显著影响。5年间,红锥受到的种内竞争压力迅速增大。华润楠所受的种间竞争压力在两次调查中均最大。当前林分中主要树种所受的种内竞争压力依次为:红锥>木荷>马尾松>华润楠>湿地松;种间竞争压力依次为:华润楠>红锥>木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阳生  孟京辉  曾冀  明安刚  刘宪钊  贾宏炎  雷相东  陆元昌  
[目的 ]以马尾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分析其近自然化改造后森林质量变化和树种发育情况,为此类人工纯林的近自然化经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 ]2007年在广西凭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对马尾松纯林开展近自然改造试验并设置样地20块,其中经营样地16块、对照样地4块;于2007年第一次全面调查获得本底数据之后,冬季执行目标树抚育择伐;2008年春执行6个阔叶树种4种组合的林下补植作业;2016年实施第二次目标树抚育伐;2007年后,每2年执行1次样地复测调查,共获取了7期数据。对7期监测数据的重要值指数、平均胸径和纯生长量等指标进行统计,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林分生长等方面对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人工纯林经过13 a后,林分逐步过渡到异龄复层混交林结构。林下补植的6个树种的重要值均处于前10名,林分中出现了安息香、油桐等树种的天然更新。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林的林木从5 cm起测径阶到55 cm径阶范围内均有分布,呈现出经营措施促进下快速形成混交异龄林格局的发展动态;而未作处理的对照林分依然呈同龄纯林的径级分布。就生长而言,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并且林分生长量主要集中于较大径阶林木,实现了林分价值的显著提升。[结论 ]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中,调整树种组成是最关键的经营措施;扩大径级结构分布范围是针叶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基本指标;近自然化改造显著提高了森林的生长量和蓄积量;同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发育,改善了森林土壤和生态系统整体质量。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曾冀  
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指导下,以桂西南地区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针叶纯林为对象,设置系列采伐强度和林下多树种套种开展近自然化改造研究。马尾松采伐强度设置为I(80%)、II(73%)、III(66%)和IV(59%);杉木为I(69%)、II(60%)、III(51%)、IV(40%),均以不采伐不套种处理为对照,套种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灰木莲(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姜仕昆  周运超  谭伟  陈竹  黄剑峰  
【目的】研究近自然不同经营管理措施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在贵阳市近自然经营开阳项目区分别选取马尾松林近自然择伐、近自然间伐、近自然抚育及对照组,综合评价不同管理措施对马尾松林下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近自然择伐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全磷、速效磷、脲酶、碱性磷酸酶质量分数都高于对照,呈增加趋势,其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全磷、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近自然间伐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蔗糖酶质量分数都高于对照,呈增加趋势,其中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但脲酶质量分数呈减少趋势;近自然抚育的土壤碱解氮、全钾、速效磷、脲酶质量分数呈减少趋势。其中碱解氮和全钾差异显著(P<0.05),蔗糖酶质量分数有增加趋势。近自然间伐和择伐马尾松林分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得分与相应对照差异显著(P0.05);近自然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近自然间伐与择伐对马尾松林分土壤肥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马尾松林分土壤肥力的维护和提高有重要意义;近自然抚育对林分影响不显著。图1表6参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鸣远  王礼先  
长江三峡库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雨季时间较长,库区马尾松林分截留作用对降雨特性、径流损失和水分循环的影响十分突出。根据林内、林外雨滴观测和林冠截留场资料,本文提出了一次降雨在林冠层再分配的统计模型和林冠截留过程的预报模型,建立了估计林冠层下降雨功能的计算式。较以往的研究,这些模型更客观地模拟了林冠截留效应,并且结构简单,参数易于定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妍  孙永涛  李宗春  韩诚  葛波  张金池  庄家尧  
【目的】探究不同雨量级、雨强下马尾松林冠截留、树干径流、穿透雨变化的特征与联系,为苏南丘陵区马尾松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9月到2013年8月,选取34年生马尾松林,使用RG3-M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自制树干径流收集装置、集水槽收集降雨、树干径流、穿透雨数据,定位监测马尾松林外降雨、林冠截留量、树干径流、穿透雨,建立并验证Gash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林冠截留量、树干径流量、穿透雨量对降雨量有良好的响应,树干径流率和穿透雨率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等级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截留率呈现下降趋势。(2)马尾松林冠截留率最大值出现在最小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鲍斌  丁贵杰  
为找出马尾松人工林最佳的抚育间伐强度,以12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观测,探讨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结构和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胸径和单株材积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而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径阶林木株数方差分析得出:除18,20,22三个径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径阶处理间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小径级木的径阶移动因子增大,进升上一径阶的株数增加,小径级木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而林分中大径阶木的株数增多。(3)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灌木、草本层的物种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蕾  黄华国  张晓丽  骆有庆  安树杰  
由于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限制,使得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提高林业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该文对遥感信息提取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即训练样区的选取、分类特征波段的选择及分类器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流程.应用该方法,以浙江省富阳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近20%.实例研究表明,该信息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尤其是在树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为浙江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虫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云星  周运超  
以贵州开阳县和息烽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幼林抚育、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3个处理,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对照,运用分层挖掘法结合室内根系扫描系统(WINRhizo),研究了根系生长在近自然经营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长受到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影响,且抚育和择伐措施的作用效应更大;2)幼林在抚育措施的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35.91%、52.09%、12.73%和11.76%,且在表土中有一定的分布趋势;3)中龄林在间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在0~5 cm土层中分别提高12.08%、6.52%、17.50%和41.41%,但在0~20 cm土层中分别降低了36.11%、32.28%、31.76%和52.39%;4)近熟林在择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45.27%、35.12%、55.78%和72.36%,且根系生长集中在0~5 cm土层中;5)细根通过改善自身发育响应了抚育和择伐措施,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李文祥  苏以荣  蒙冠禧  韦政社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尤以飞播造林分布广面积大。从飞播马尾松林的间伐试验中优选出 4种间伐强度的间伐方法 ,分析和评价了各种间伐模式对保留木生长、林木自然稀疏以及林地土壤的影响 ,为类似地区提出了飞播马尾松林合理的间伐强度和间伐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国富  叶斯华  吴持平  徐善佳  厉明富  
对飞播马尾松林抚育间伐的试验研究表明:间伐与不间代相比,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有增加。间伐后立木保存密度为3300株/hm~2,4050株/hm~2,4800株/hm~2和5550株/hm~2的4a胸径增长率分别为3.43%,2.85%,2.64%和2.56%,分别为不间伐的249.00%,207.00%,191.00%和180.00%;4a树高增长率分别为2.24%,1.90%,1.75%和1.75%,分别为不间伐的149.00%,127.00%,117.00%和117.00%。经抚育间伐的马尾松林分,林木生长中等以上的株数平均占65.00%以上;不间伐的林分,林木生长中等以上的株数仅占3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吴东亮  王淑芬  
通过对松毛虫一个暴发周期中不同发生类型区内松林林冠层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平均多样性特别是潜伏期多样性越大,群落越稳定,食叶类群多样性对整个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起重要的作用。捕食类群对刺吸类群控制作用较大,而寄生类群对食叶类群的控制作用较大。中性昆虫在群落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松毛虫不同发生阶段中,上升阶段多样性最大,如此时多样性足够大,可有效地抑制松毛虫的暴发,否则松毛虫将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数量猛增,导致大发生。通过研究认为,群落中并联形式的多样性可增加系统的冗余和负反馈作用,导致系统的稳定性;而串联形式的多样性不能导致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正华  吴芳芳  刘巧辉  陈书涛  陈魁  于明坚  
通过样方法进行群落调查,每个样地大小为20 m×20 m。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公式统计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石栎和木荷等种群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i、Ba值分别为0.904 0、0.781 8,0.842 1、0.585 3,0.805 5、0.629 2和0.785 0、0.457 2,而杨梅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其Bi、Ba值分别为0.250 5和0.053 3。生态位较大的物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高,如马尾松与木荷为0.567 0、甜槠与木荷为0.677 5、马尾松与石栎为0.614 4。马尾松林中物种间生态位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