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9)
- 2023(7235)
- 2022(6228)
- 2021(5925)
- 2020(5015)
- 2019(11725)
- 2018(11519)
- 2017(22478)
- 2016(11604)
- 2015(12893)
- 2014(12396)
- 2013(11875)
- 2012(10463)
- 2011(9053)
- 2010(8446)
- 2009(7194)
- 2008(6459)
- 2007(5061)
- 2006(3775)
- 2005(2889)
- 学科
- 济(43503)
- 经济(43462)
- 管理(33714)
- 业(31844)
- 企(26813)
- 企业(26813)
- 方法(25513)
- 数学(23267)
- 数学方法(22935)
- 财(11827)
- 农(10622)
- 中国(9693)
- 业经(9491)
- 制(8834)
- 贸(8723)
- 贸易(8721)
- 易(8555)
- 务(8097)
- 财务(8063)
- 银(8044)
- 财务管理(8036)
- 银行(8035)
- 企业财务(7660)
- 行(7643)
- 技术(7638)
- 融(7564)
- 金融(7562)
- 农业(7125)
- 地方(6791)
- 理论(6648)
- 机构
- 大学(149857)
- 学院(149766)
- 管理(64522)
- 济(61178)
- 经济(60144)
- 理学(57386)
- 理学院(56867)
- 管理学(55861)
- 管理学院(55577)
- 研究(42680)
- 中国(32512)
- 京(28853)
- 财(26961)
- 科学(26451)
- 农(24162)
- 业大(23692)
- 财经(22975)
- 中心(22650)
- 经(21320)
- 江(19546)
- 经济学(19466)
- 农业(19281)
- 所(18991)
- 经济学院(17872)
- 财经大学(17858)
- 研究所(17737)
- 范(17332)
- 师范(17128)
- 经济管理(17114)
- 商学(16927)
- 基金
- 项目(116408)
- 科学(93635)
- 基金(87975)
- 研究(82565)
- 家(77410)
- 国家(76863)
- 科学基金(67720)
- 社会(54617)
- 社会科(52002)
- 社会科学(51988)
- 基金项目(47268)
- 自然(45369)
- 省(45021)
- 自然科(44430)
- 自然科学(44420)
- 自然科学基金(43620)
- 教育(38651)
- 划(38308)
- 资助(34984)
- 编号(32115)
- 部(26569)
- 重点(26060)
- 创(25611)
- 发(24154)
- 创新(23996)
- 国家社会(23587)
- 成果(23478)
- 科研(23308)
- 教育部(23205)
- 人文(22616)
共检索到193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大洲 黄文江 马智宏 赵柳 杨小冬 王纪华
【目的】利用自行建立的中国谷物主产区的近红外分析网络,研究小麦的品质分布监测、品种鉴别及种植省份的区域划分。【方法】应用FOSS公司的Infratec 1241型近红外分析仪构建谷物品质近红外分析网络,该网络主要由网络主机、参比实验室、网络管理中心和分布于中国粮食主产省区的网络子机构成。利用该近红外分析网络并结合GPS定位采样技术和GIS技术,对2009年的冬小麦品质分布进行监测;采用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对获取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建立小麦品种、所在省份的识别模型。【结果】通过网络中心建立和管理模型,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并具有统一的准确度和精度,该网络的一致性较好,子机与主机的相关系数高...
关键词:
近红外网络 近红外光谱 小麦 谷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亮斌 姜晟 王卫星 陈华强 焦国辉
为解决目前农村供水厂监测所存在的无线通信障碍、污染预警滞后和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用于组网实现农村供水厂水质的监测。节点以STM32F103ZET6为核心,WLK01L39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作为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由美国ASI公司的水质溶解氧、p H、温度复合传感器以及GLobAL WATEr公司的WQ730浊度传感器组成。为节点编写了通信协议、时间同步算法和应用程序。在软件设计上,节点采用睡眠、苏醒工作机制来降低功耗。对节点的功耗和通信距离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组网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运行稳定可靠,组网系统在空旷地带有效通信距离达到500 M,节点平均工作电流低于50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泽田 姚萌萌 马常阳 齐林 张小栓
为探明化学型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应用于鲜食葡萄采后品质变化的监测效果,对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鲜食葡萄理化指标,以及不同激活时间(2和4s)的TTI总色差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鲜食葡萄的硬度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为63.54kJ/mol;2)激活时间为2和4s时TTI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73.96和69.14kJ/mol;3)激活时间为4s时,TTI与葡萄的反应活化能差值<15%)较小。TTI对鲜食葡萄的品质变化的监测效果良好,该类型时间温度指示器能够有效监测葡萄品质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子恒 宋莉 张少华 井宇航 段剑钊 贺利 尹飞 冯伟
【目的】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确立实时监测小麦白粉病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精确防控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同时搭载多光谱仪和热成像仪的六旋翼无人机作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通过ENVI软件从小麦白粉病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冠层温度信息,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随机森林(RF)、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将植被指数(VIs)、纹理特征(TFs)和温度特征(T)进行结合,以构建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的监测模型。【结果】无论是单数据源建模,还是多数据源建模,随机森林(RF)的精度均高于其他模型;3种数据源中植被指数的RF模型(VIs-RF,R~2=0.667,RMSE=5.712,RPD=1.572)更适宜白粉病监测,其次是温度特征(T-RF,R~2=0.559,RMSE=6.563,RPD=1.430),而纹理特征(TFs-RF,R~2=0.495,RMSE=7.014,RPD=1.348)效果最差;多数据源协同建模间比较,RF协同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模型R~2为0.701(VIs&TFs-RF,R~2=0.701,RMSE=5.308,RPD=1.724),仅比VIs-RF模型R~2提升5.101%,RMSE降低7.073%,RPD提高9.672%,而RF协同植被指数和温度特征模型(VIs&T-RF)以及协同3种数据源模型(VIs&TFs&T-RF)的精度分别为R~2=0.750,RMSE=4.704,RPD=1.912和R~2=0.820,RMSE=4.677,RPD=1.996,较VIs-RF模型R~2分别提升12.453%和23.181%,RMSE分别降低17.640%和18.113%,RPD分别提高21.667%和26.981%。同时对不同模型进行10折交叉验证,进一步证实了RF模型在多数据源融合建模中性能稳定,估算效果最好。【结论】采用多数据源协同建模能够提升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精度,研究结果为实现大面积高精度遥感监测作物病害状况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培华 王远 袁政奇 孙青云 蔡善亚 陆喜瞻
[目的] 探索基于冬小麦冠层RGB图像的氮素营养指标实时监测方法,为实现简便、准确的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和推荐施肥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3年次的冬小麦大田氮肥梯度试验,采用数码相机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垂直拍摄冠层RGB图像。分析图像特征参数G/R、G-R、NRI、NGI、H和冠层覆盖度(CC)与植株氮素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筛选氮素营养监测指标的最优图像特征参数,构建氮素营养指标估算模型。[结果] CC与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氮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LAI)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87、0.85和0.84(P<0.01),其他特征参数与地上部生物量、氮积累量和LAI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采用CC作为冬小麦氮素营养指标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并使用异速生长函数和指数函数建模。采用异速生长函数的模型R~(2)分别为0.82、0.76和0.82(P<0.01),采用指数函数的模型R~(2)分别为0.80、0.74和0.85(P<0.01)。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异速生长函数模型预测值和观测值间的R~(2)平均为0.89(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伟 姚霞 田永超 朱艳 李映雪 曹卫星
【目的】碳氮代谢反映植株生理状况和生长活力,是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因而叶片糖氮比的实时无损监测对小麦生长诊断和氮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小麦叶片糖氮比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确立小麦叶片糖氮比的定量监测模型。【方法】采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了连续3年大田试验,于小麦不同生育期采集田间冠层高光谱数据并测定叶片糖氮比值,进而分析建立冠层高光谱参数与叶片糖氮比的回归模型。【结果】小麦叶片糖氮比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下降,随生育进程呈"高-低-高"动态变化模式。利用高光谱对叶片糖氮比进行监测的适宜时期为拔节期至灌浆中期,其中开花期最好。水分特...
关键词:
小麦 高光谱遥感 糖氮比 监测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永康 杨天聪 臧少龙 贺利 段剑钊 谢迎新 王晨阳 冯伟
【目的】小麦倒伏严重影响小麦光合及成熟进程,进而造成小麦减产及品质下降。为快速精确获取倒伏信息,评估无人机遥感监测小麦倒伏的能力,构建小麦倒伏监测模式,为灾情评估、保险理赔及灾后补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近地无人机获取包含红、绿、蓝、红边和近红外5个多光谱波段图像,经过预处理飞行高度50 m的小麦冠层图像,得到分辨率为1.85(cm/像素)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从中提取光谱特征、高度特征和光谱纹理共3类特征信息;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2种分类器对6种不同特征集组合进行倒伏分类比较,使用准确率(Acc)、精确率(Pre)、召回率(Re)和调和平均数(F1)以确定较优的特征组合和分类器;同时使用3种不同的特征集筛选方法(套索算法Lasso、随机森林递归算法RF-RFE和Boruta算法)对优化的特征子集进行综合评价,确立适宜的倒伏分类评价方法。【结果】单一特征的光谱和纹理及其组合对小麦倒伏的分类评价结果较差,“椒盐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融合DSM信息的分类精度显著提高。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高度特征进行特征集组合,小麦倒伏识别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91.48%。为减少特征集变量数量,采用3种特征优化方法,与筛选得到的全特征集、Lasso算法、RF-RFE算法相比,基于Boruta算法得到的优化特征子集分类精度更高,整体稳定性更好,从含有DSM的3种特征组合均值来看,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0.17%和0.01(全特征集)、2.45%和0.05(Lasso)、2.87%和0.05(RF-RFE)。其中,光谱-纹理-DSM组合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达92.82%,Kappa系数达0.86。【结论】Boruta算法有效优化光谱-纹理-DSM组合的特征子集数量,让更少的特征参量参与分类,且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确立了精确监测小麦倒伏的多特征组合-Boruta-RFC技术融合模式,为小麦灾情评估及补救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 无人机 多光谱 特征融合 倒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佳 刘芳 李迪强 徐海青 蒋军
【目的】了解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红腹角雉日活动节律变化,为保护区珍稀雉类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0-08—09、2011-03—09月的研究期和2013-08—2015-05的研究期,分别利用36和60台红外相机,在保护区的90和188个研究相机位点,监测研究红腹角雉的活动节律,共获得295张有效独立照片。【结果】1)红外相机的拍摄率在4—9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5月拍摄率最高;2)红腹角雉雌性和雄性每日均只有1个活动高峰期,其中雌性出现在10:00—12:00;雄性出现在06:0
关键词:
相机陷阱 拍摄率 活动强度 人为干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珑瑛 蒋樟生 苟建科
本文建立了由专利发展环境、专利发展投入和专利活动产出三大模块组成的专利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引进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评价和分析专利指标的方法,并以哈尔滨市专利发展情况为例,运用matlab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
关键词:
专利统计 监测系统 BP神经网络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秀红
为解决统计过程控制(SPC)/工程过程调整(EPC)整合引起的传统SPC控制图监测异常扰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技术监测SPC/EPC整合过程的策略,并对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和参数设置进行分析,构建过程输入、过程输出及两者的协方差为输入参数,异常扰动发生与否为输出参数的3层神经网络模型。为验证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比较实验:即对相同的样本,分别采用Shewhar图、CUSUM图和上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监测幅度大于2的阶跃扰动和大于2的过程漂移,平均运行步长(ARL)为1;传统SPC监测技术只能较准确地(监测率大于90%)监测幅度大于5的阶跃扰动和大...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工程过程控制 神经网络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于卫红
[目的/意义]为校园舆情信息管理员、校园舆情监管办公室、相关领导等提供舆情信息服务及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Jade平台下分析、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详细阐述了信息采集Agent、信息预处理Agent、舆情分析Agent、舆情简报生成Agent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由物理层、语法层和语义层组成的多Agent间的通信模型。为了提高Agent的舆情分析能力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能力,通过Rserve接口对Jade平台与R语言进行集成,使得Jade Agent可以灵活调用R语言丰富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施拥军 徐小军 杜华强 周国模 金伟 周宇峰
竹林信息提取对利用遥感技术估算竹林碳储量至关重要,高精度地提取竹林信息将有利于降低碳储量估算误差。借助Matlab神经网络模块,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对ETM+(enhanced themativ mapper plus)遥感影像提取竹林信息,得到了较高的精度,生产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84.04%和98.75%;同时比较了Levenberg-Marquardt BP算法函数(Trainlm)、自适应学习率BP的梯度递减函数(Traingda)和梯度下降动量BP算法函数(Traingdm)等3种训练函数在分类中的差异。分析表明,Trai...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帅 王红 吴舒辞
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木材干燥监测系统,初步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该系统由干燥窑无线监测网络和监控中心两个部分组成,可实时、在线、精确获取干燥窑各类环境参数,具有部署灵活、维护方便、成本低廉、扩展性好等优点。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璟浩 曾桢 李纲
对大量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准确评估城市网络形象,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发现城市治理短板,主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网络形象监测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思路及框架;接着,对系统关键技术及核心功能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给出了系统应用实例。本文所构建的城市网络形象监测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城市网络形象进行评估,能帮助政府发现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成静 王海光 安虎 史延春 黄文江 马占鸿
利用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小麦条锈病进行了单片病叶及冠层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发病及处于潜育期的小麦植株在某些特定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孢子堆密度的小麦单片病叶的反射光谱曲线也存在相应差异;对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的研究发现,在930nm附近,病情指数(y)与冠层光谱反射率(x)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为:y=-2.5173x+1.2217(R2=0.9484)。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遥感 回归模型 监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