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5)
2023(8719)
2022(7484)
2021(7125)
2020(6129)
2019(14189)
2018(14101)
2017(27348)
2016(14725)
2015(16572)
2014(16145)
2013(15381)
2012(13638)
2011(12002)
2010(11707)
2009(10344)
2008(9594)
2007(7788)
2006(6267)
2005(4901)
作者
(40033)
(33576)
(33372)
(31663)
(21426)
(16140)
(15176)
(13327)
(12803)
(11777)
(11475)
(11164)
(10490)
(10400)
(10373)
(10105)
(10042)
(10019)
(9701)
(9619)
(8324)
(8259)
(8027)
(7726)
(7609)
(7480)
(7382)
(7270)
(6752)
(6738)
学科
(56370)
经济(56321)
(40507)
管理(40322)
(33098)
企业(33098)
方法(32656)
数学(29827)
数学方法(29233)
(15642)
(13426)
中国(13398)
业经(11561)
(10854)
农业(10685)
理论(9966)
技术(9450)
(9350)
贸易(9344)
地方(9226)
(9165)
(9123)
财务(9113)
财务管理(9094)
企业财务(8605)
(8250)
环境(8027)
(7748)
(7494)
(6434)
机构
学院(196336)
大学(194111)
管理(79803)
(76549)
经济(75177)
理学(71241)
理学院(70498)
管理学(68766)
管理学院(68419)
研究(58486)
中国(41851)
科学(38871)
(38820)
(35400)
业大(33759)
(32086)
中心(28358)
农业(28290)
(28167)
财经(27118)
(26815)
研究所(26292)
(24987)
经济学(23737)
(23282)
师范(22943)
技术(22736)
北京(22623)
经济学院(21646)
经济管理(21600)
基金
项目(148432)
科学(117792)
基金(109408)
研究(103291)
(96548)
国家(95806)
科学基金(83799)
社会(65297)
社会科(62050)
社会科学(62035)
(59512)
基金项目(58179)
自然(57527)
自然科(56323)
自然科学(56301)
自然科学基金(55262)
(49875)
教育(49762)
资助(45372)
编号(41156)
重点(33705)
(32380)
(32315)
(31339)
成果(30594)
创新(30191)
科研(29374)
计划(28729)
教育部(27947)
大学(27790)
期刊
(70277)
经济(70277)
研究(45894)
学报(34086)
中国(31830)
(31537)
科学(30249)
管理(28820)
大学(26655)
学学(25668)
(25113)
农业(22209)
技术(20457)
教育(19175)
财经(12786)
业经(12609)
(11781)
金融(11781)
经济研究(11725)
(11649)
(10958)
统计(10653)
(10410)
业大(10294)
科技(9879)
技术经济(9826)
(9784)
问题(9449)
农业大学(8957)
决策(8738)
共检索到255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芳  曾智伟  郭康权  胡耀华  
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猪肉在室温和冷藏贮藏过程中细菌菌落总数,实现无损、快速检验猪肉品质以及预测猪肉的贮藏期。使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猪肉样品在贮藏期内的光谱,同时采用常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测定样品的细菌菌落总数,获得了猪肉细菌菌落总数对数值与近红外光谱特征值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细菌菌落总数对数值的零级和一级模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特征值预测初值的猪肉细菌菌落总数对数值的动力学模型。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生鲜猪肉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及其安全贮藏时间的预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楠  刘强  魏康丽  潘磊庆  屠康  张伟  
[目的]为探讨鸡蛋污染过程中微生物总量无损预测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可视化鸡蛋中菌落总数的无损预测方法。[方法]将鸡蛋样本在接种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混合菌悬液后储存,采集并统计不同污染程度鸡蛋样本的原始高光谱信息和菌落总数信息;在完成最佳预处理方法筛选后,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分别建立了基于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光谱信息下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机(SVM)菌落总数预测模型;优选出相对最佳预测模型后进一步实现对鸡蛋内部污染程度的可视化研究。[结果]二阶导数预处理效果相对最佳,其中交叉验证集相关系数R_(CV)为0.88,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为0.82 lg(CFU·g~(-1));鸡蛋中菌落总数的相对最佳预测模型为基于特征波段下SVM模型,其中建模集相关系数R_C为0.88,预测集相关系数R_P为0.84,建模集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6和0.97 lg(CFU·g~(-1));根据鸡蛋内部污染程度及光谱特性的差异,建立了鸡蛋内部污染程度伪彩色图像。[结论]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及图像处理方法,可实现对鸡蛋内部菌落总数的无损预测及污染程度的可视化,该技术可以为鸡蛋的安全性在线检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耀华  熊来怡  刘聪  陈康乐  
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生鲜猪肉贮藏于室温(约15℃)和冷藏温(约4℃)期间的pH,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适用于此2种贮藏温度的pH的近红外校正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综合研究猪肉在贮藏期pH的变化,确定其在各个新鲜度下的分类阈值。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建立检测生鲜猪肉pH的定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达到0.92;将聚类分析应用到猪肉新鲜度的定性判别中,确定了生鲜猪肉经历的尸僵、成熟、自溶、腐败4个阶段其对应的pH。通过分析肉质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新鲜度下pH的分类阈值。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生鲜猪肉pH的定量检测及其品质安全的定性判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奚如春  钟燕梅  邓小梅  陈晓阳  莫宝盈  易立飒  
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固定光栅连续光谱近红外分析仪,对来自不同产地的150份油茶种子样品进行含油量测定。依据其吸收光谱与化学特征分析数据,建立2个种仁含油率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用整颗油茶种仁建立的模型与常规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预测标准偏差为0.91,该模型可用于测定准度要求相对不高而比较珍贵和量少的样品。而用粉碎油茶种仁建立的模型测定效果最好,与常规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预测标准偏差为0.33,因此该模型可代替常规测试方法使用。检验结果表明定标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较好。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快速测定油茶种仁含油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  郑剑  王允祥  曾松伟  
为了提高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竹笋硬度的精度,研究了雷竹笋硬度光谱检测模型的优化方法。首先对雷竹笋原始光谱进行正态变量变换(SNV),然后采用后向间偏最小二乘法(bi PLS)去除部分与竹笋硬度无关的变量,随后进一步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法(CARS)剔除无关变量,最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将光谱变量个数从1 557个减少为25个。最终,bi PLS-CARS-SP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预测相关系数(rp),交叉验证均方误差(RMSECV)以及预测均方误差(RMSEP)分别为0.984,0.926,0.300 N·cm-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金燕  杨春兰  陈磊  王丽  毛胜凤  李斌  
为快速有效鉴别桑细菌性萎蔫病,比较了桑细菌性萎蔫病菌Enterobacter mori和引起相似田间发病症状的桑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在4 000.00~500.00 cm-1范围内,2种重要桑细菌病原存在5个共有峰,其中3个强度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桑萎蔫病菌的红外光谱有1 399.10和1 079.45 cm-12个特征峰,桑青枯病菌的红外光谱有2 973.49,1 724.42,1 380.60,1 278.67,1 185.12,1 132.03,1 100.51和979.31 cm-1等8个特征峰。进一步分析和比较感染桑萎蔫病的桑枝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华  相启森  李顺峰  吴晓宗  纵伟  赵光远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掺入鸭肉的掺假牛肉进行判别研究,为实现掺假牛肉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市购冷冻储存的牛里脊肉和鸭肉,在牛里脊肉糜中掺入质量分数为0,5%,10%,15%,20%,25%的鸭肉糜(对应m(鸭肉糜)∶m(牛肉糜)分别为0∶20,1∶19,2∶18,3∶17,4∶16和5∶15),制备供试牛肉和掺假牛肉,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方式在波数为10 000~4 000cm-1时采集牛里脊肉、掺假牛里脊肉和鸭肉的近红外光谱,对原始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耀华  郭康权  铃木孝范  野口刚  胡西红  佐竹隆显  
【目的】明确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污染检测猪肉颜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漫反射光纤探头测定真空包装猪肉的光谱,用国际发光照明协会(CIE)规定的亮度(L*)、红度(a*)、黄度(b*)、色相和饱和度对猪肉颜色进行评价。【结果】测得任意厚度真空包装猪肉的可见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经二阶微分处理,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后,所有肉色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3,且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用漫反射光纤探头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可以预测猪肉肉色,且精度较高。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可以实现猪肉颜色的快速无污染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娇娇  徐文杰  许竞  尤娟  熊善柏  
为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7种淡水鱼鲜肉的快速鉴别模型。试验采集了鲢、草鱼、乌鳢、鲫、鲤、青鱼、鳙7种淡水鱼共772个鲜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考察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te,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的预处理方法及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经SNV预处理和KPCA提取特征变量后,对未知样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达到92.68%。因此,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所建SVM模型可以实现淡水鱼品种的快速鉴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文凯  王益  陈晓阳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麻疯树种子含油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麻疯树种子含油量的测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光谱成分分析仪采集了125份麻疯树种子样品的光谱数据,通过样品化学值测定、光谱数据预处理以及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麻疯树含油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并利用10份未知含油量的种子样品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本研究建模所选125份样品的含油量范围为25.23%39.73%,平均值为33.91%±2.64%,中位数为34.31%,基本覆盖了当前麻疯树的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怡卓  苏耀文  李超  门洪生  
蒙古栎是重要的结构用材,对其抗弯强度(MOR)与抗弯弹性模量(MOE)进行快速准确的无损检测是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为实现蒙古栎木材MOR与MOE的快速无损检测,以900~1 700 nM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为检测手段,提出一阶导数与S-G卷积平滑处理相结合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采用木材径切面与弦切面2个切面近红外光谱的平均值作为建模数据,利用ISOMap-pLS算法建立预测模型估计木材的MOR、MOE。试验采用135个300 MM×20 MM×20 MM的无疵小试样为样本,其中90个组成校正集,45个组成预测集。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处理能够消除光谱背景平缓区域干扰,S-G卷积处理能滤除高频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世逵  冯国红  李春旭  赵婧含  孟永斌  王晨  李耀翔  
【目的】木材基本密度在木材质量等级评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木材分流及精细化利用的重要依据。【方法】以东北林区典型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红松、落叶松、云冷杉木材基本密度近红外估测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波段优选算法并进行了模型优化。研究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和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对木材近红外光谱波段进行优化,基于卷积平滑算法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针叶木材基本密度估测模型。依据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C)等模型参数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波段优选方法,得到最优针叶木材基本密度近红外估测模型。【结果】利用CARS、UVE、i PLS的波段优化方法对近红外光谱波段的筛选,可以起到优化针叶木材基本密度模型的作用,减少参与建模的近红外光谱的波段变量数,明显提升模型的运算速度,使得模型准确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iPLS-PLS)进行波段优选的针叶木材基本密度模型效果最好,其模型校正相关系数为0.938 0,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21 8,验证相关系数为0.8959,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028 0。【结论】基于波段优选及模型优化构建东北林区典型针叶树种基本密度近红外估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运算速度及估测精度,实现针叶材基本密度的快速、准确、无损估测,为针叶木材材性研究和森林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木材的高效节约与精细化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鹏  郑鹏程  龚自明  张正竹  滕靖  王雪萍  卢素芳  
以不同海拔高度的茶鲜叶为研究对象,扫描获取其近红外光谱(NIRS)并筛选特征光谱区间后,分别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SMLR)、主成分回归法(PCR)和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建立茶鲜叶海拔高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5 542.416 888.48cm-1区间内,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导数+3点Norris平滑预处理后,建立的SMLR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800 5和0.486;在4 929.166 965.62cm-1区间内,当主成分数为3时,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导数+3点No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世逵  李春旭  孟永斌  王晨  赵婧含  李耀翔  
【目的】木材的基本密度在木材质量等级评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木材分流及精细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木材性质,掌握木材性质的变化,为进一步制定和改善林木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树木生长锥对椴树活立木取样,以椴树样品基本密度真值和近红外光谱数据为输入,分别通过卷积平滑、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预处理方法来实现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预处理,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椴树木材基本密度的近红外估测模型。【结果】在350~2 500 nm波段范围内,一阶导数预处理的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是最优的,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64 8,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02 7,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943 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03 3。在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去噪优化处理,构建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后,在500~2 300 nm波段范围内,一阶导数预处理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依旧最优,其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87 1,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01 6,验证集的相关系数是0.948 6,预测的均方根误差是0.002 1。【结论】选择特定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样本特征,建立椴树木材基本密度模型,可以显著降低建模成本,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快速测定椴树木材的基本密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北举  陈松树  李魁印  李鲁华  徐如宏  安畅  熊富敏  张燕  董俐利  任明见  
【目的】高粱是酿酒和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大小与白酒品质及饲料质量密切相关。传统的高粱成分化学检测方法已不适合高通量测试,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对高粱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进行光谱预处理、得分处理和结果监控建立高粱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旨在得到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为高粱的遗传改良及品质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从450份高粱资源中筛选出112份代表品种作为校正集和验证集,通过双波长法测定112份高粱品种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化学值,并收集波长为850—1 048 nm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扫描数据矩阵和化学数据计算得分(PL1)处理解释光谱间差异,剔除马氏距离(GH)大于3的超常品种以减小建模误差。采用Modified PLS回归技术建模,通过不同散射处理和导数处理等方法建立不同的定标模型。根据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确定最佳模型,并进行结果监控和非参数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直链淀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SECV是2.7732,1-VR是0.9503,相关系数(RSQ)是0.9688。Bias=0.2290.05;P=0.992>0.05)。【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模型精准度高,稳定性好,能准确快速地检测高粱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可用于高粱的遗传改良及高粱品质的检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