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4)
- 2023(8825)
- 2022(7430)
- 2021(7002)
- 2020(6059)
- 2019(13634)
- 2018(13371)
- 2017(26130)
- 2016(13955)
- 2015(15146)
- 2014(14798)
- 2013(14348)
- 2012(12879)
- 2011(11225)
- 2010(10652)
- 2009(9297)
- 2008(8767)
- 2007(7062)
- 2006(5323)
- 2005(4237)
- 学科
- 济(53345)
- 经济(53293)
- 管理(39005)
- 业(37812)
- 企(31450)
- 企业(31450)
- 方法(31019)
- 数学(28372)
- 数学方法(27960)
- 财(15182)
- 农(12901)
- 中国(11780)
- 业经(10520)
- 务(10513)
- 财务(10480)
- 财务管理(10461)
- 学(10437)
- 企业财务(9980)
- 技术(9132)
- 贸(8998)
- 贸易(8996)
- 易(8802)
- 农业(8611)
- 制(8254)
- 地方(8059)
- 理论(7655)
- 环境(7532)
- 银(7355)
- 银行(7339)
- 和(7316)
- 机构
- 大学(184592)
- 学院(183781)
- 管理(73730)
- 济(73653)
- 经济(72410)
- 理学(65732)
- 理学院(65051)
- 管理学(63650)
- 管理学院(63299)
- 研究(56879)
- 中国(40815)
- 科学(36923)
- 京(36310)
- 农(34091)
- 财(32947)
- 业大(31469)
- 中心(27909)
- 财经(27908)
- 农业(27624)
- 所(27576)
- 经(25763)
- 研究所(25725)
- 江(25033)
- 经济学(23722)
- 经济学院(21722)
- 范(21593)
- 财经大学(21446)
- 师范(21291)
- 院(20859)
- 北京(20826)
- 基金
- 项目(141163)
- 科学(112067)
- 基金(105949)
- 研究(96795)
- 家(94327)
- 国家(93629)
- 科学基金(81152)
- 社会(63318)
- 社会科(60299)
- 社会科学(60287)
- 基金项目(56615)
- 自然(55135)
- 省(54865)
- 自然科(53996)
- 自然科学(53982)
- 自然科学基金(53013)
- 划(46828)
- 教育(45510)
- 资助(43223)
- 编号(36689)
- 重点(31914)
- 部(31819)
- 创(30281)
- 发(29154)
- 科研(28559)
- 创新(28429)
- 计划(27675)
- 国家社会(27412)
- 成果(27342)
- 教育部(27253)
共检索到240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苗苗 刘梅英 牛智有 杨芳 向喻
采集并制备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水稻秸秆样本288个,根据浓度梯度法,按照31的比例划分校正集与验证集。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试验样本中可溶性糖含量,并采集在近红外全波段(10 000~4 000cm-1)范围内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导数、S-G平滑及其组合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分别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主成分回归(PcR)化学计量学算法,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主成分回归(PcR)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预处理,建立的PLS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燕德 翟建龙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在线检测脐橙内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方法】以0.3m/s的速度、400W的光照强度获取脐橙(脐橙样品为97个,其中74个为校正集,23个样品为预测集)的漫反射光谱;对比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平滑、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对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所建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建立PLSR、主成分回归(PC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在线检测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在520~1 000nm光谱范围,卷积平滑(S-G)能有效提高光谱的信噪比,改善模型预测精度;基于PLSR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较PCR和MLR更为理想,其预测相关系数(RP)为0.90,...
关键词:
脐橙 近红外光谱 在线检测 可溶性固形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铭海 郭文川 商亮 谷静思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多品种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法】在获得3个不同品种桃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方法处理原始光谱,以SPXY算法划分样品集,分别建立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极限学习机(ELM)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并比较和评价了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优选有效特征波长对于简化模型运算量、改善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虽然全光谱可以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但是模型比较复杂;MWPLS与SPA优选的有效特征波长均能有效地减少建模变量并简化模型,但MWPLS在提高建...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桃 可溶性固形物 无损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兰 夏俊芳 张战锋 王志山
为了探索适合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比较了平均光谱和10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效果的影响,常数偏移消除预处理后的光谱,所建偏最小二乘法校正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54,校正标准差为0.321%,最能代表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信息的光谱区为11998.9~5449.8cm-1和4601.3~4246.5cm-1。结果表明常数偏移消除是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有效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番茄 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功明 孙京新 李鹏 徐幸莲 张万刚 黄明 周光宏
【目的】在肉制品生产中,加热终点温度(endpoint temperature,ept)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因素。现有的ept检测方法诸多,如酶活性测定法,凝血试验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法等,但普遍存在耗时、样品处理繁杂等不足。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检测鸡、鱼肉加热终点温度,为研究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肉类ept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肉样以1℃·min~(-1)的升温速率进行9个不同温度的加热处理(50、55、60、65、70、75、80、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同铭 崔洪昌
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分析草莓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维生素C等6种成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测值相比较,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0.9914、0.9888、0.9954、0.9949和0.9980,标准误差为0.021、0.035、0.065、0.044、0.029、0.727。说明NIRs法与HPLC法的准确度相似。由于此法具有快速、非破坏、样品不需要预处理、不用昂贵的化学试剂等优点,可以在草莓的品质分析、品种质量检验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草莓,糖,有机酸,维生素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铭海 郭文川 谷静思 刘卉
【目的】研究成熟期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技术,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成熟期梨果实的内部品质特性及田间管理、适时采收、合理储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技术分别建立了成熟期砀山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偏最小二乘(PLS)、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动态预测模型(LSSVM),并综合评价了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优选有效特征波数对于简化模型、提高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UVE算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建模效率、有效改善GRNN和LSSVM模型预测精度,而对PLS分析模型效果不明显。3种模型中,LSSVM模型比GRNN和PLS模型具有明显优势,其中U...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鹏 郑鹏程 桂安辉 滕靖 刘盼盼 叶飞 高士伟 马梦君 刘小英
应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结合多种算法对远安黄茶品质开展快速无损评价。首先通过扫描获得远安黄茶9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再利用11种不同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部分噪声信息,然后应用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Bi-PLS)筛选反映样品品质的特征光谱区间,应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精准提取特征光谱波长,建立了5种黄茶品质预测模型,最后对光谱官能团信息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Bi-PLS筛选出的特征光谱区间主要为9 003.2~7 497.9 cm~(-1)、6 101.7~5 449.8 cm~(-1)和4 601.3~4 246.5 cm~(-1),GA筛选出75个特征光谱波长,建立的Bi-GA-PLS组合模型具有最佳的稳健性,可准确地预测远安黄茶样品外部品质分数(R~2=0.951,RMSEP=1.57,RPD=5.27),初步实现了远安黄茶品质的快速、准确预测。光谱信息解析结果显示,45个光谱波长反映-CH_x、C=O和-NH_x官能团信息,代表单糖、咖啡碱、茶氨酸和游离蛋白质等内含成分物质,30个光谱波长反映O-H、酰胺键以及C-H和C-C伸缩的组合频信息,代表木质素、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内含成分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燕德 周延睿
【目的】结合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优化苹果糖度近红外光谱检测的数学模型,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方法】在GA-LSSVM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自动获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结果】相比于偏最小二乘法(PLS)、传统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数学模型,GA-LSSVM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优,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2°Brix。【结论】GA和LSSVM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提高苹果糖度近红外光谱检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是可行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芬 洪添胜 罗霞 洪涯 李岩
以砂糖橘为对象,建立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砂糖橘总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试验采集170个完整砂糖橘的500~2 500nm漫反射光谱,然后采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采用Sym8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去噪预处理,并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nterval partialleast squares,iPLS)优选波长,最终建立BPNN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总酸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砂糖橘光谱的小波去噪方法产生的信噪比均值SNR=175.291 1,去噪信号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燕德 黎丽莎 李斌 宋烨 朱向荣 姜延泉
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是影响果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则可以实现对苹果SSC的无损检测。为获得稳健的多品种苹果无损检测通用模型,本研究将模型更新方法与变量筛选方法相结合,对红富士(Red Fuji)、青苹果(Green apple)、黄元帅(Golden Delicious)、红玫瑰(Rose)和乐淇(Lokit)等5个品种苹果的SSC进行无损检测。结果表明,更新后的新模型可以实现对5个品种苹果的SSC的高精度预测,此时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698%,预测相关系数(Rp)为0.904,预测偏差为0.074%,范围误差比(RPD)可达2.340。为识别和提取光谱的重要信息波段,还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和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3种波段筛选方法优化模型。结果表明,CARS更能有效地选取出有效变量,建立的模型对新品种苹果的预测性能有明显改善,RMSEP为0.587%,Rp为0.928,预测偏差减少到-0.052%,RPD=2.68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庆平 黎其万 董宝生 束继红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山核桃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山核桃中的粗脂肪用索式抽提法进行测定,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用近红外光谱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经典法测定值与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粗脂肪的相关系数高达0.99,变异系数为0.83,经检验测试证明其定标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日常快速准确地测定山核桃中粗脂肪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金成 李素青 张性雄 张德晖
采用透射法采集了污水处理厂废水12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以采用标准稀释法测得的5 d废水生化需氧量为参考值建立废水BOD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比较了以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法(PLS)3种校正方法建立的废水生化需氧量(BOD)预测模型,发现PLS校正模型优于其余2种,其校正相关系数(rc)达0.763,校正标准差为27.7 mg.L-1,预测标准差为29.1 mg.L-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废水BOD快速检测的新手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 何昱廷 李沃霖 祝志慧 王巧华
为提高全蛋粉掺假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果,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全蛋粉掺假进行定性判别并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卷积平滑、归一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6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及CARS-SPA结合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建立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EL)模型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PLSR)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方面,一阶导数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最佳,EL模型对掺假蛋粉样本总体判别准确率达到98.18%,对各类掺假蛋粉样品的判别准确率在97.78%以上。在对掺假蛋粉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面,多元散射校正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更佳,对一组分掺假、二组分掺假、三组分掺假和所有掺假样本的PLSR浓度预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58 5、0.931 2、0.945 6和0.955 8,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4.689 1、5.813 4、4.604 1和3.802 9。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蛋粉掺假检测,为监管机构检测蛋粉掺假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耀华 郭康权 铃木孝范 野口刚 胡西红 佐竹隆显
【目的】明确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污染检测猪肉颜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漫反射光纤探头测定真空包装猪肉的光谱,用国际发光照明协会(CIE)规定的亮度(L*)、红度(a*)、黄度(b*)、色相和饱和度对猪肉颜色进行评价。【结果】测得任意厚度真空包装猪肉的可见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经二阶微分处理,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后,所有肉色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3,且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用漫反射光纤探头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可以预测猪肉肉色,且精度较高。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可以实现猪肉颜色的快速无污染检测。
关键词:
猪肉 肉色检测 可见光 近红外光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