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6)
- 2023(14537)
- 2022(12721)
- 2021(12103)
- 2020(10180)
- 2019(23646)
- 2018(23449)
- 2017(45577)
- 2016(24506)
- 2015(27741)
- 2014(27545)
- 2013(26850)
- 2012(24211)
- 2011(21535)
- 2010(21484)
- 2009(19255)
- 2008(18350)
- 2007(15648)
- 2006(13334)
- 2005(11167)
- 学科
- 济(94636)
- 经济(94531)
- 管理(72251)
- 业(67180)
- 企(57286)
- 企业(57286)
- 方法(49084)
- 数学(42938)
- 数学方法(42182)
- 农(24572)
- 中国(23500)
- 财(23384)
- 业经(21244)
- 学(20686)
- 地方(18065)
- 理论(18006)
- 技术(16566)
- 农业(16500)
- 贸(16121)
- 贸易(16108)
- 易(15646)
- 和(15565)
- 务(15401)
- 制(15342)
- 财务(15318)
- 财务管理(15284)
- 企业财务(14417)
- 环境(14395)
- 划(13775)
- 银(12512)
- 机构
- 大学(336890)
- 学院(336559)
- 管理(139211)
- 济(128439)
- 经济(125607)
- 理学(122396)
- 理学院(121116)
- 管理学(118555)
- 管理学院(117961)
- 研究(103466)
- 中国(75686)
- 京(70397)
- 科学(66260)
- 财(56989)
- 业大(51355)
- 农(51014)
- 所(49954)
- 中心(48504)
- 江(47064)
- 财经(46851)
- 研究所(46042)
- 范(44572)
- 师范(44153)
- 北京(43556)
- 经(42816)
- 农业(39949)
- 州(38685)
- 院(38269)
- 经济学(38109)
- 技术(36721)
- 基金
- 项目(242048)
- 科学(191332)
- 研究(176546)
- 基金(176102)
- 家(153054)
- 国家(151804)
- 科学基金(132181)
- 社会(109912)
- 社会科(104161)
- 社会科学(104133)
- 省(95097)
- 基金项目(93856)
- 自然(87878)
- 自然科(85924)
- 自然科学(85905)
- 自然科学基金(84313)
- 教育(82995)
- 划(79818)
- 资助(72888)
- 编号(72849)
- 成果(57423)
- 重点(53679)
- 部(53060)
- 创(50882)
- 发(50469)
- 课题(49175)
- 创新(47314)
- 科研(46572)
- 教育部(46006)
- 大学(45606)
- 期刊
- 济(130687)
- 经济(130687)
- 研究(91818)
- 中国(59654)
- 学报(52497)
- 管理(49858)
- 科学(48519)
- 农(45119)
- 财(42906)
- 教育(40697)
- 大学(40527)
- 学学(37890)
- 技术(32327)
- 农业(31845)
- 融(23030)
- 金融(23030)
- 业经(22912)
- 财经(21693)
- 经济研究(21085)
- 图书(19778)
- 经(18473)
- 科技(16950)
- 问题(16758)
- 技术经济(16472)
- 理论(16299)
- 业(16296)
- 统计(15685)
- 版(15435)
- 实践(15160)
- 践(15160)
共检索到466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大群 戴昌钧 张晓莺
本文基于过程视角,对知识工作的工作步骤序列及其效能进行了研究,把知识工作描述成为以步骤序列为投入,以效能为产出的系统,并以此构建了知识工作框架模型。
关键词:
知识工作 步骤序列 效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哨辉 宋鲁
知识管理是一种过程和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以战略导向为导向,对知识管理本体——人和组织行为的知识管理过程。基于这一概念认知,本文提出了知识管理4I模型。这一模型既考虑了知识管理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又兼顾了知识管理的能力特征。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管理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红霞 生帆 李军
[目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需要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知识流动过程,以期为组织完善知识流动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对知识在组织内与组织间的流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知识在不同层次的流动,深入理解知识的流动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动态能力对组织间和组织内知识流动的影响,从而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出多层次的知识流动模型。[结果/结论]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知识流动过程模型表明,组织需要重视知识流动的作用,这对组织知识库的扩充与利用知识形成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且,组织还需要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着重构建并发展相关能力,从而将能力与不同层次的知识流动过程相结合,...
关键词:
知识 知识流动 吸收能力 创新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加斌
基于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对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基于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推演出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引入加权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定量评价模型,为供应链成员间以最小的成本来减少知识转移阻力,提高知识转移绩效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供应链成员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靖继鹏 赵晋
从信息构建到知识构建的发展轨迹入手,提出由信息资源到知识资源的过程模型;分析知识构建存在和发展的构成要素,并从理论层面分析知识构建的核心内容,从应用层面提出知识构建的过程模型。
关键词:
信息构建 知识构建 知识生态 过程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裴小兵 刘芳
基于知识元理论,本文对创新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知识划分为原理知识和使能知识,进而以新的视角和更微观的尺度分析知识创新和创意产生的过程;提出创意产生的机理是用知识原理对知识体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解构与重构,以达到知识元的自由组合,构成某种特定功能,进而实现产品创新,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创新的知识重构过程;通过对知识重构模型的分析,指出问题抽象化与知识库中原理知识搜索、知识的比较与匹配、知识解构与重构是创新的"升华"过程,并通过案例对模型加以印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满凤 唐厚兴
在基于社会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知识传导过程中的扩散模型,从而研究了社会关系层次度、外部政策变化、群体中人员构成、口头交流对知识扩散速度和程度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层次度越大,知识扩散速度和程度越大;外部政策与扩散速度和程度具有同方向关系,且是扩散行为产生突变的重要因素;当系统成员中存在领导者时,知识溢出传导路径将发生改变,扩散速度明显加快;当个体之间的口头交流存在负反馈作用时,它明显降低知识扩散速度和程度,且随着负反馈个体的增多,这种下降趋势逐渐增大。因此,在促进知识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鼓励网络中的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个体与组织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与相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本文从知识观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的市场进入问题,并基于时际范围经济的原理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型。根据过程模型,企业在国际市场进入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应当采取序贯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以更加有效地追求和实现时际范围经济;第二,由于时间压缩不经济的存在,企业必须审慎考虑国际市场进入的跨度和节奏;第三,类似于企业对核心业务的专注,企业应当审慎考虑国际化扩张的市场范围,或者更明确地说,企业应当序贯进入具有前期知识积累的目标市场;第四,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国际化扩张战略时,初始目标市场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根据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战略目标等因素综合权衡。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余传明 李浩男 安璐
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知识网络在不同语言、不同领域和不同模态等情境下呈现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对齐与整合多源情境下的异构知识网络,成为研究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知识网络深度表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知识网络构建、跨语言网络表示学习和统计机器学习三个模块构成的知识网络对齐(knowledge network alignment,KNA)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中英文双语知识网络数据集上开展实证研究,借助于网络表示学习算法将异构知识网络表征到同一空间,利用已知的对齐链接来训练统计机器学习模型,并通过模型来预测未知的节点对齐链接。KNA模型在跨语言共词网络对齐任务中取得Precision@1值为0.7731,高于基线方法 (0.6806),验证了KNA模型在跨语言知识网络对齐上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改进知识网络的节点对齐效果,促进多源情境下的异构知识网络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光宇 曹会会 刘贻新 曹阳春
从知识创造视角出发,在传统SECI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企业外部知识源,构建契合颠覆性创新特征的B-SECI模型,根据知识转移流动和创造演化等维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解构,分析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主要包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遵循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过程,并在具体形式上经历了创意社会化、方案外显化、技术雏形化以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阶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武华维 赵燕清 许海云 方曙
[目的/意义]知识内容扩散强度的研究对于把握知识向技术、产业转化程度,有效推动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创新过程,明确创新过程的3个创新活动环节,将论文、专利、产品说明书分别作为3个创新环节的知识内容反映载体,同时引入"场论"构建基于创新全过程的知识扩散模型。然后,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借鉴引力模型构建知识内容的扩散强度分析模型。最后,以东部地区中成药产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向应用研究扩散的强度高于向产业应用扩散的强度,一方面说明中成药产业技术以科学理论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中成药技术尚未在产业中得到充分应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可 张慧颖 王瑞
知识管理过程是决定产品创新成败的关键性环节,通过梳理知识管理过程及产品创新的相关研究文献,构建了知识管理过程对产品创新影响关系的结构模型,探讨了知识管理中的各个流程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考察了供应链整合的调节作用。利用中国大陆13个省市4个行业的280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获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积极显著,社会资本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的关系,供应链整合正向调节知识转化与产品创新的关系;社会资本对知识转化与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供应链整合对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益民
随着知识学的创立和发展,关于知识资源研究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本文以知识学为理论指导,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模型的图示方式,对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涉及知识资源的的核心结构、产生过程、价值实现和配置优化等各个层面。
关键词:
知识资源 知识学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