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1)
- 2023(17425)
- 2022(14860)
- 2021(14091)
- 2020(11867)
- 2019(27207)
- 2018(27140)
- 2017(51515)
- 2016(27820)
- 2015(31355)
- 2014(30620)
- 2013(29678)
- 2012(26774)
- 2011(23854)
- 2010(23721)
- 2009(21648)
- 2008(21256)
- 2007(18380)
- 2006(15928)
- 2005(13552)
- 学科
- 济(102985)
- 经济(102873)
- 管理(90477)
- 业(83227)
- 企(72791)
- 企业(72791)
- 方法(49368)
- 数学(41970)
- 数学方法(41377)
- 财(29755)
- 中国(27589)
- 农(27315)
- 业经(25040)
- 技术(21538)
- 学(21372)
- 制(20433)
- 地方(20338)
- 理论(20193)
- 务(19984)
- 财务(19900)
- 财务管理(19855)
- 企业财务(18798)
- 农业(18156)
- 贸(18053)
- 贸易(18042)
- 和(17567)
- 易(17470)
- 划(16835)
- 银(16729)
- 银行(16684)
- 机构
- 大学(376724)
- 学院(375594)
- 管理(155791)
- 济(145243)
- 经济(141916)
- 理学(134509)
- 理学院(133054)
- 管理学(130710)
- 管理学院(129998)
- 研究(117388)
- 中国(89190)
- 京(79184)
- 科学(72443)
- 财(68173)
- 所(56186)
- 中心(55102)
- 江(54753)
- 农(54603)
- 财经(54416)
- 业大(54306)
- 研究所(51264)
- 经(49657)
- 范(49578)
- 北京(49391)
- 师范(49141)
- 州(44647)
- 院(43664)
- 经济学(43008)
- 农业(42406)
- 财经大学(40812)
- 基金
- 项目(261832)
- 科学(207062)
- 研究(194054)
- 基金(189700)
- 家(164175)
- 国家(162760)
- 科学基金(141654)
- 社会(122105)
- 社会科(115614)
- 社会科学(115583)
- 省(102913)
- 基金项目(100859)
- 自然(91880)
- 教育(90638)
- 自然科(89806)
- 自然科学(89785)
- 自然科学基金(88170)
- 划(86005)
- 编号(79792)
- 资助(76831)
- 成果(63905)
- 重点(58048)
- 创(57629)
- 部(57451)
- 发(54818)
- 课题(54481)
- 创新(53179)
- 教育部(50003)
- 国家社会(49925)
- 项目编号(49792)
- 期刊
- 济(155977)
- 经济(155977)
- 研究(106764)
- 中国(73594)
- 管理(60314)
- 学报(56200)
- 财(54574)
- 科学(53097)
- 农(48591)
- 教育(47467)
- 大学(44086)
- 学学(41174)
- 技术(35477)
- 农业(33832)
- 融(30956)
- 金融(30956)
- 业经(26553)
- 财经(26193)
- 经济研究(24370)
- 经(22439)
- 图书(20758)
- 问题(19406)
- 科技(19199)
- 业(19195)
- 技术经济(18334)
- 理论(17650)
- 版(17577)
- 现代(17100)
- 商业(16961)
- 财会(16297)
共检索到543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华 顾新 王涛
开放式创新集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于一体,对于促进合作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创新主体间目标分歧、利益冲突等关系治理问题影响创新绩效与商业化成败,已成为制约开放式创新实践的主要障碍。基于"知识搜索→知识整合→商业化"的过程管理视角,考察了开放式创新关系治理问题的表现与产生机理,发现解决关系治理问题的关键是维护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间动态均衡,提出了以信任及关系规范为主体的关系治理机制理论框架,并从合作关系的内在规则与外在行为两个方面论证了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效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雎
开放式创新作为21世纪的创新趋势,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是知识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组织知识治理层面的问题,即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应对由知识差异性、知识复杂性以及创新者利益冲突所产生的知识基础性风险,从而为这种分布式、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本文基于内涵更加丰富的认知视角,将知识治理的两种主要思路——情景组合观与流程设计观有机融合,以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流转作为分析单元,以创新过程各个环节中的知识基础性风险为分析的微观基础与治理对象,运用跨案例研究,旨在超越交易成本理论的传统思路建立一个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治理的理论框架,从而为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凌云 李夏莲 高照军
从开放式创新视角讨论了二次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一个两阶段模型,阐述了内向型与外向型、二次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内向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二次创新;二次创新负向调节内向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外向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创新模式 创新绩效 二次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知识特性 创新风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卓 魏杰
开放式创新是当前创新战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剖析开放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战略管理过程的研究框架,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开放创新模式和开放度的创新战略选择方法,并通过分析创新模式、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识别开放创新战略的有效性。最后从开放创新内部组织因素、动态条件因素和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战略管理 研究框架 研究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武柏宇
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实证分析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中关系治理、合同治理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核心生态主体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不同治理模式与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多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而采用并弱型治理模式较少;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越好;采用合同治理程度越高,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也越好;关系治理促进合同治理水平提升,进而正向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采用双强型治理模式取得的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比其他治理模式更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磊 邓晓峰 刘艳 许泽浩 张光宇
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资源的价值。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成长路径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四模块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 运行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娜 陈春琴
构建了基于多方参与价值共创、创造性过程与开放式创新绩效评价的概念框架,揭示了多方参与价值共创的机制,提出应将过程导向和价值导向相结合来进行服务创新的持续改进及绩效评价。
关键词:
服务创新 过程管理 价值共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照军 李正卫
运用企业创新与国际化理论,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讨国际化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与技术标准制定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制度合法的影响机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泊松回归与生存分析的结果发现,企业国际化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促进了技术标准制定,但受到制度合法性的影响。内外部制度合法性的作用机制不同,外部制度合法性更能促进最终形成标准的数量,内部制度合法性更能促进首个标准的形成几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詹湘东
使用组织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终端用户是开放式创新的创新源。但许多组织缺乏用于理解和采纳终端用户思想的能力,担心失去对创新过程的控制,导致许多组织很难吸收这些创新源。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将终端用户融入组织创新过程的集成模式:优化管理领先用户、采用有针对性的用户工具、有效嵌入人力资源、集成组织与用户创新社区。提出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领先用户扩散模式。利用对戴尔公司IdeaStorm网站的案例研究,分析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各种模式的实施与管理,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良谋 于也丁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背后的学习机制和知识利用过程出发,将开放式创新视为一种企业经营导向,同时构造了一种符合动态能力要求的开放式创新能力,并引入了组织学习理论,构建基于组织学习的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的关系模型,探索组织学习对开放式创新导向和开放式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组织学习通过影响开放度进而影响开放式创新导向,而开放式创新导向对开放式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能力发挥着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晓艳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地集群的发展证明集群提高了企业群体的创新力。本文以集群理论、技术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企业集群与开放式技术创新的关系:相互需求、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理论机制——适应竞争、技术实践、网络外部性、路径依赖。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理念、积极创建有利于形成开放式创新网络的企业集群环境、培育市场创新网络并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等建议。
关键词:
集群 技术创新 开放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宏 王臣博 丁宁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而开放式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推动形成中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文章以中国2003~2022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否有助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发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在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增加研发人员数量、提升研发投入水平以及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异质性检验表明,当企业为国有企业或处于社会营商环境更好或社会信任水平更高的地区时,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与规模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在企业“走出去”背景下,文章研究结论为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熙颖 蒋才芳
开放式创新是否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是学术界和企业关心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以开放式创新概念内涵的研究为起点,对开放式创新的类型以及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对开放式创新的衡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企业绩效 研究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目的 /意义]在知识社会时代,智库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决策咨询需求。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能为我国新型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参考,增强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方法 /过程]采用概念模型法,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智库知识活动的基本流程,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采用实例验证法重点调研15个国际知名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结合我国智库建设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结论]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管理是利用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