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3)
2023(15174)
2022(12584)
2021(11660)
2020(9917)
2019(22395)
2018(22135)
2017(42012)
2016(22317)
2015(24845)
2014(24609)
2013(23876)
2012(21490)
2011(18820)
2010(18700)
2009(17145)
2008(16659)
2007(14973)
2006(12677)
2005(11177)
作者
(62189)
(52137)
(51895)
(48903)
(32957)
(24680)
(23398)
(20383)
(19812)
(18389)
(17757)
(17571)
(16447)
(16424)
(15987)
(15927)
(15545)
(15416)
(15021)
(14800)
(12802)
(12683)
(12682)
(11983)
(11599)
(11571)
(11512)
(11369)
(10551)
(10460)
学科
(92998)
(92121)
经济(92017)
(85194)
企业(85194)
管理(81273)
方法(42746)
数学(33924)
数学方法(33448)
业经(30807)
(29816)
(28972)
技术(24150)
中国(22668)
(22147)
财务(22086)
财务管理(22056)
企业财务(20912)
农业(20528)
(19402)
理论(18674)
(16977)
(16462)
(16115)
(16105)
地方(15701)
(14766)
技术管理(14700)
(14316)
贸易(14307)
机构
学院(311805)
大学(304362)
管理(129605)
(127501)
经济(125042)
理学(111798)
理学院(110766)
管理学(109053)
管理学院(108466)
研究(95394)
中国(74425)
(63014)
(58900)
科学(58173)
(52440)
(47796)
财经(46907)
业大(46594)
(46180)
中心(45577)
(42700)
研究所(41866)
农业(41192)
北京(38280)
经济学(37646)
(37124)
(36748)
师范(36279)
技术(36130)
(35595)
基金
项目(214368)
科学(171335)
研究(158698)
基金(155583)
(135167)
国家(133958)
科学基金(117669)
社会(101719)
社会科(96574)
社会科学(96550)
(86986)
基金项目(82537)
自然(75895)
自然科(74276)
自然科学(74254)
教育(73410)
自然科学基金(72974)
(71275)
编号(63821)
资助(62024)
(50350)
成果(49429)
重点(47840)
(47092)
(46235)
创新(46217)
(44337)
课题(43925)
国家社会(42253)
(41115)
期刊
(139627)
经济(139627)
研究(85109)
中国(62425)
管理(53966)
(50073)
(47953)
学报(44625)
科学(43530)
大学(35188)
技术(34530)
教育(34016)
学学(33523)
农业(33244)
业经(25720)
(25029)
金融(25029)
财经(23380)
经济研究(21633)
(20507)
(20296)
技术经济(18995)
问题(17989)
科技(17185)
财会(15590)
(14971)
现代(14960)
统计(14752)
商业(14545)
(14454)
共检索到456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楼  柯丽霞  王英照  
评价企业技术引创能力的实用方法就是根据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模型,通过分析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个阶段提炼出企业技术引创能力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选择能力、技术引创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引创管理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引创产出能力等七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引创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引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胜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动。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骆珣  张振伟  
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新技术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入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维度展开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继辉  王树英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总产值、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等规模指标和科研资金投入强度、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强度指标为主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三级评价法选取典型案例展开分析,验证了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王晶  
借鉴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技术和层次分析法,从基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能力、零供关系维护能力、创新服务内容、服务设施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八大方面构建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华联百货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华联百货店服务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此从服务内容、技术创新和整体水平方面提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钦  
根据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本文提出了由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景文  李园春  刘海东  甄海虹  梁瑞文  
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经过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优化指标,建立了操作性很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对创新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方  朱卫东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时有必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文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合理的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健  康旺霖  魏修华  
企业的创新过程可归结为:积累(储备)→实施(效率)→实现(效益)这样一个实用模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构建出一套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我们应用Seaty的1—9标度法和多层次分析法(AHP),对惠而浦、三星、海尔、海信和华为等五家电子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国内企业必须摆脱单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或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取价格优势这一竞争方式,而应致力于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礼龙  
从企业价值创新的全新经营理念和战略思维出发,探究了企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定位与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最后从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开拓市场与创新产品能力、产品功能创新能力以及突破现有市场边界能力等五个方面来构建企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震  
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充分把握企业自主创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资源运作能力、要素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三方面为主要内容,涵盖管理、营销、财务、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及效益等诸多方面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期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