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2)
2023(12360)
2022(10974)
2021(10354)
2020(8662)
2019(20209)
2018(19971)
2017(39179)
2016(20907)
2015(23512)
2014(23278)
2013(22637)
2012(20434)
2011(18087)
2010(17574)
2009(15718)
2008(14777)
2007(12347)
2006(10296)
2005(8401)
作者
(57295)
(47706)
(47275)
(44921)
(30295)
(22847)
(21509)
(18955)
(18157)
(16588)
(16274)
(15784)
(14832)
(14763)
(14632)
(14336)
(14275)
(14197)
(13497)
(13436)
(11642)
(11333)
(11331)
(10877)
(10610)
(10467)
(10396)
(10312)
(9523)
(9468)
学科
(80742)
经济(80653)
管理(61690)
(58561)
(49772)
企业(49772)
方法(42718)
数学(37790)
数学方法(37280)
(20966)
(20738)
中国(19099)
业经(17839)
(16720)
地方(15354)
(14193)
财务(14125)
财务管理(14097)
农业(13975)
(13762)
贸易(13758)
理论(13603)
技术(13571)
企业财务(13395)
(13360)
(12991)
环境(12846)
(12560)
(11802)
(10315)
机构
大学(286652)
学院(285102)
管理(120765)
(111105)
经济(108789)
理学(106719)
理学院(105633)
管理学(103734)
管理学院(103222)
研究(87172)
中国(62859)
(59044)
科学(55306)
(49105)
业大(43915)
(42672)
(41202)
财经(41090)
中心(40570)
研究所(38173)
(38051)
(37689)
(36502)
北京(36237)
师范(36153)
农业(33467)
经济学(33002)
(32510)
(31395)
财经大学(31228)
基金
项目(209679)
科学(165946)
基金(153836)
研究(152677)
(133273)
国家(132198)
科学基金(115483)
社会(95926)
社会科(90946)
社会科学(90920)
基金项目(82800)
(81710)
自然(76893)
自然科(75146)
自然科学(75129)
自然科学基金(73749)
教育(70639)
(68667)
资助(62984)
编号(62444)
成果(48246)
(46315)
重点(46135)
(44062)
(43541)
课题(41482)
创新(41031)
科研(40622)
教育部(40149)
大学(39636)
期刊
(109929)
经济(109929)
研究(77345)
中国(45092)
学报(44326)
管理(42436)
科学(41053)
(37313)
(36790)
大学(34307)
学学(32421)
教育(29612)
农业(26597)
技术(25842)
(19232)
金融(19232)
财经(19020)
业经(18988)
经济研究(17494)
(16079)
图书(14885)
问题(14390)
科技(14283)
理论(14174)
技术经济(13644)
实践(13207)
(13207)
(13192)
(12835)
资源(12528)
共检索到383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惠良  江红莉  吴有华  
文章将过度自信心理引入到基金投资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中,研究了基金经理的最优激励合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若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任务(任务不可观测)的过度自信程度超出该项任务的不可观测程度,则应对该项任务提供激励,反之应该采取固定工资制;提高收益率任务的最优激励合同受任务是否独立、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任务的过度自信程度与风险控制任务的不可观测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柳  李子超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两期动态模型对基金经理人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刻画了经理人自身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最优努力行为和对“不正当的收入”的攫取。通过动态优化模型的建立得出两种不同业绩评价体系下基金经理人的最优行为选择及若干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基金经理人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嘉南  张希  黄登仕  
经理风险厌恶会增加股东使用业绩薪酬激励的成本,然而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经验研究发现,如果经理过度自信,则会减弱风险厌恶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其薪酬中的报酬业绩敏感度更高,且其与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同时研究还发现,非系统风险所占总风险比重较大的公司,相比系统风险所占比重较大的公司,会给予过度自信的高管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这意味着高管的过度自信主要源于其对公司非系统风险认知的偏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为样本期,考察了基金业绩和内部治理机制在基金经理更换中的作用,以及更换后业绩和投资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业绩能够较好解释基金经理降职,但对升职解释不足。基金经理升职后,继任经理会改变投资风格,从而使得业绩能够保持;而降职之后,继任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得基金业绩在不增加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得以改善。股权较为分散、股东间有效制衡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被更换,但董事会制度与基金经理更换不尽相关。同时中资基金经理更换机制不如合资基金有效。所以,基金经理更换是一种较为有效但尚不完善的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文芳  汤四新  
行为是制度与绩效的中介,由于忽视了薪酬对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传统代理理论框架下薪酬合约的激励效果是不明确的。文章实证检验了薪酬激励对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作用。研究发现,薪酬(无论薪酬水平还是薪酬差距)是管理者自信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薪酬激励对管理者自信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较高时,薪酬激励对管理者自信程度也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欣荣  徐俐丽  
本文以换手率作为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对我国2007年至2014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经理过度自信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1)基金上期业绩表现优异会使基金经理在当期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而市场平均收益率对基金经理过度自信不具有显著性影响;(2)在基金上期表现优异的情况下,团队管理会导致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更明显;(3)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年龄、任职基金数量与换手率呈负相关,说明缺乏经验的年轻基金经理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4)持有专业证书的基金经理由于专业素质高,发生过度自信可能性较低,性别、学历、是否有MBA学位这些因素对换手率无显著影响,不能很好地解释过度自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耿  廖凯诚  
基于高管过度自信的视角考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现象,股权激励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但对企业投资不足现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相应地会降低投资不足行为的产生;高管过度自信是导致股权激励效果弱化的重要原因,股权激励的实施会在高管过度自信的作用下加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而对投资不足表现出不显著的抑制效果;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能有效抑制高管过度自信概率,也是激励效果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勇  吴松强  刘卫国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勇  吴松强  刘卫国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昊民  何奇学  
以往关于薪酬激励的研究忽略了激励制度对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传统代理理论,从薪酬认知观出发,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利用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不相关,但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组织绩效显著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且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本文从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出发,深化了薪酬与绩效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理论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昊民  何奇学  
以往关于薪酬激励的研究忽略了激励制度对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传统代理理论,从薪酬认知观出发,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薪酬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利用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不相关,但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组织绩效显著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在高管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管薪酬差距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且具体表现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文章以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剔除公司业绩中盈余管理"噪音",考察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具有正向作用,但激励效果低于未剔除盈余管理"噪音"前的预期;其次,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弱化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的效果;最后,区分产权性质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弱化股权激励对公司真实业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没有明显影响。文章丰富了股权激励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在实践方面为提高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兴  秦耀华  
基于经理的努力水平和风险规避程度是基金经理费设计的关键因素,构建固定费率结构下基金经理努力及风险选择的模型,结合我国基金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无显著正相关性,且低业绩的基金体现出较高的管理费率;管理费与基金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学峰  徐荣  区宇轩  蔡新怡  
构建包含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共同激励模型,并以我国开放式基金为样本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在共同激励机制下,由于激励扭曲,基金经理往往存在短视投资行为,虽然这种短视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基金经理获得较好的短期业绩,并且给基金公司带来更多的管理费收入,但在长期往往是不可持续的。进一步,发现基金经理行为短视化的根源在于固定费率制下基金经理面临的隐性激励过度,而显性激励效率低下。隐性激励的增加会加剧基金经理的短视投资,显性激励的提高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业绩-资金流”非对称性这一隐性激励引致的短视投资,却加剧了职业忧虑引致的短视投资。具体而言,管理费率每提升1%,“业绩-资金流”非对称导致的短视投资降低0.15%,而职业忧虑导致的短视投资会上升25.30%。固定费率制作为一个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其所提供的显性激励并不足以完全缓解基金经理的短视行为。因此,重视共同激励对基金经理短视行为的影响,对完善机构投资者治理、改进基金激励契约和加强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邬陈锋  聂雁威  
羊群行为在基金经理的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本文运用Probit和OLS模型分析了隐性激励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业绩排序、基金规模、基金管理公司规模和业绩是影响基金经理隐性激励的显著正相关因素,在隐性激励的诱导下,基金经理具有羊群行为的偏好性。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是影响基金经理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考虑基金投资风格的调节作用时,基金投资风格风险越小,大规模基金、相对业绩排序靠前的基金经理选择羊群行为的概率明显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