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0)
- 2023(14636)
- 2022(12403)
- 2021(11418)
- 2020(9688)
- 2019(22206)
- 2018(22018)
- 2017(42051)
- 2016(22740)
- 2015(25608)
- 2014(25656)
- 2013(25431)
- 2012(23895)
- 2011(21606)
- 2010(21577)
- 2009(19706)
- 2008(19375)
- 2007(17272)
- 2006(14859)
- 2005(13414)
- 学科
- 济(102716)
- 经济(102622)
- 管理(60379)
- 业(59733)
- 企(46071)
- 企业(46071)
- 方法(43188)
- 数学(38410)
- 数学方法(37946)
- 农(29307)
- 地方(28914)
- 中国(28187)
- 财(22971)
- 业经(21920)
- 学(20571)
- 农业(20062)
- 贸(17859)
- 贸易(17848)
- 易(17210)
- 制(16797)
- 环境(16098)
- 地方经济(15638)
- 融(15339)
- 金融(15336)
- 银(15322)
- 银行(15287)
- 和(14963)
- 行(14706)
- 技术(14539)
- 发(13970)
- 机构
- 学院(324018)
- 大学(320951)
- 济(133327)
- 经济(130442)
- 管理(123595)
- 研究(112633)
- 理学(106135)
- 理学院(104872)
- 管理学(102937)
- 管理学院(102335)
- 中国(84846)
- 科学(71142)
- 京(68074)
- 财(59642)
- 农(57915)
- 所(57608)
- 中心(53185)
- 研究所(52513)
- 江(50393)
- 业大(49638)
- 财经(47183)
- 农业(45357)
- 范(44472)
- 师范(44008)
- 经(42746)
- 北京(42486)
- 院(40948)
- 经济学(40444)
- 州(40049)
- 经济学院(36563)
- 基金
- 项目(219617)
- 科学(173100)
- 研究(158931)
- 基金(157885)
- 家(138025)
- 国家(136877)
- 科学基金(117335)
- 社会(100152)
- 社会科(94898)
- 社会科学(94872)
- 省(89166)
- 基金项目(84120)
- 自然(76414)
- 自然科(74596)
- 自然科学(74574)
- 划(74242)
- 自然科学基金(73198)
- 教育(72928)
- 编号(64951)
- 资助(64196)
- 发(52513)
- 成果(51654)
- 重点(50402)
- 部(47787)
- 创(45678)
- 课题(45258)
- 创新(42779)
- 科研(42568)
- 发展(41427)
- 国家社会(40940)
- 期刊
- 济(148544)
- 经济(148544)
- 研究(92026)
- 中国(64885)
- 农(52831)
- 学报(50878)
- 科学(47591)
- 财(45771)
- 管理(43844)
- 大学(38202)
- 农业(36256)
- 学学(36110)
- 教育(34183)
- 技术(30035)
- 融(29764)
- 金融(29764)
- 业经(26200)
- 经济研究(23232)
- 财经(22547)
- 问题(20007)
- 业(19381)
- 经(19350)
- 资源(16997)
- 技术经济(16383)
- 统计(15961)
- 版(15293)
- 商业(15244)
- 科技(14972)
- 图书(14920)
- 贸(14880)
共检索到482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福学 敖丽红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经济主体,本文对辽宁省区域发展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明显特征并进行剖析。
关键词:
辽宁省 区域发展 特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张兰霞 张岳军 马静 孙雪
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利用辽宁省22个气象站点1958年-2008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从干旱强度、干旱持续时间和干旱频率三方面对辽宁省近50年年际和季节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冬季无干旱事件发生;年际、夏季和秋季干旱程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春季干旱程度略微增加;年际、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程度分别在2000年、2001年、2000年和1999年最强;辽宁省年际干旱分布特征较集中,辽东不易发生年际干旱且持续时间短,辽南发生年际干旱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季节干旱分布特征较分散,辽东春季不易发生干旱且持续时间短,辽南和辽西夏季发生干旱频繁且持续时间长,辽宁省普遍发生秋旱较轻。研究结果与实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青 张冠青
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并结合熵值法,对辽宁省高校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高校科技进步率为1.90%,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为17.79%;高校科研人员效率约为企业科研部门的3倍;高校科研经费效率约为企业的6倍、研究机构的2倍。因此,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和人力投入,对提高科研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科技 熵值法 科研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专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社会必需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产业。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第二大支柱性产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辽宁乃至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以辽宁省14个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不同区域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发展提出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产品加工业 区域 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光
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对于辽宁省而言,如何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使我省农民从农产品流通中获得更多收益;如何通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来客观地分析和研究辽宁省农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丽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近两年经济增长乏力,亟待探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产业结构也需转型和升级。而同时辽宁省作为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因此,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既推动陆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带动海洋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辽宁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海陆产业联动机制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辽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演变与特征,再通过灰色关联度指标衡量了辽宁海陆产业间的关联性,探寻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及关联程度,最后从延伸海陆产业链、开发利用海
关键词:
海陆产业 产业联动 辽宁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克俭 张旭
玉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其年耕种面积为2350万亩,占我国玉米年耕种面积的6.5%,名列第6位。按产量计算,全省平均年产玉米822.5万吨,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7.2%,位居第9位。玉米在辽宁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一,它是人们的直接食物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昕 高鸿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区域的人口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未来一段时期,适龄人口的规模变化、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需求变化等均将对区域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方式等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以辽宁省为例,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变化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更好地应对人口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人口变化 职业教育 影响与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娇 刘振宏 于杨 王若男 马林
[目的]为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农业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51—2017年辽宁省各气象监测站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辽宁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蒸发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辽宁省蒸发量以及气候倾向率地域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减;3—8月蒸发量明显减少,是年蒸发总量减少的主要贡献时段;9月至翌年2月呈弱增加趋势。春夏季明显减少,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年蒸发量倾向率为-22.98mm/10年,并在2002年气候突变,突变之后平均减少159mm。辽宁西北部丘陵区减少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为-30.90mm/10年;中南部平原沿海区气候倾向率为-19.33mm/10年;辽宁东部山区减少趋势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风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蒸发量的贡献率达到85.8%。[结论]辽宁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东部、中部、西北部3个不同气候区,各区蒸发量变化特征不同;蒸发总量的减少,其各月变化不同;因此,在研究农田水分平衡、水循环、水资源评价时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尤为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俊 于希臣 李启辉 邓林军 侯志研
辽宁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种植的花生以不含或极少含黄曲霉菌污染著称,品质极佳,在全国的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花生产量历年变化情况、花生单产历年变化情况、不同区域产量变化情况和单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辽宁省 花生 演变规律 区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天舒
一、引言海关特殊监管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而划定的有别于本国关境内一般地区并实行特殊的贸易管制、税收等政策,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制度的特定区域。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现有6种类型,即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则由海关总署批准设立,主要包括保税物流中心、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启东 李天舒
产业园区是产业空间聚集的载体,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定的区域,制定发展规划与政策,由政府或政府委托其他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的产业区域。"十一五"时期以来,辽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产业布局的理念和思路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坚持以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化拓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园区作为以增量调结构的推动力量,已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准确判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是科学把握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保证。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及系统耦合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997—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04—2005年处于较强可持续状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关系经历了从经济社会型可持续——社会生态型可持续——综合协调型可持续模式的演变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浩 王青 宋阳 李广军 李连德
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是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依据。本文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资源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综合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辽宁省1990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需要购买的能值总量较少,资源基础相对雄厚,总能值用量中74%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消耗,且逐年上升,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废弃物能值增长幅度滞后于总能值用量与GDP增长幅度,说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排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使废弃物总量持续增加状况在一...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辽宁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