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6)
2023(14634)
2022(12870)
2021(12029)
2020(10179)
2019(23543)
2018(23371)
2017(46118)
2016(24868)
2015(27971)
2014(28070)
2013(27606)
2012(25337)
2011(22792)
2010(22589)
2009(20670)
2008(19927)
2007(17331)
2006(15074)
2005(13031)
作者
(70917)
(58852)
(58615)
(55743)
(37408)
(28335)
(26722)
(23218)
(22262)
(20730)
(20030)
(19641)
(18542)
(18364)
(18289)
(17767)
(17601)
(17567)
(16855)
(16772)
(14431)
(14420)
(14178)
(13377)
(13244)
(13059)
(12950)
(12806)
(11785)
(11582)
学科
(103158)
经济(103050)
管理(69958)
(67232)
(53403)
企业(53403)
方法(49460)
数学(43878)
数学方法(43334)
(28336)
中国(27206)
(26897)
地方(23208)
业经(21449)
(20629)
农业(19362)
(18815)
贸易(18807)
(18275)
(17873)
环境(15976)
(15717)
(15412)
理论(15351)
财务(15343)
财务管理(15307)
(15282)
银行(15243)
技术(15238)
(14535)
机构
大学(356083)
学院(354719)
(143370)
管理(142967)
经济(140405)
理学(125141)
理学院(123748)
管理学(121587)
管理学院(120937)
研究(114763)
中国(84254)
(74935)
科学(71403)
(65428)
(56557)
(53829)
财经(53512)
业大(52479)
中心(52147)
研究所(51783)
(49082)
(48675)
(47032)
北京(47024)
师范(46600)
经济学(43638)
农业(42267)
(42095)
(40478)
财经大学(40067)
基金
项目(247863)
科学(195363)
研究(181491)
基金(180476)
(156923)
国家(155676)
科学基金(134039)
社会(114444)
社会科(108452)
社会科学(108424)
基金项目(96353)
(95874)
自然(87394)
自然科(85337)
自然科学(85317)
自然科学基金(83741)
教育(83578)
(81057)
编号(74656)
资助(74414)
成果(59312)
重点(55233)
(55178)
(53181)
(51087)
课题(50251)
科研(47755)
创新(47727)
教育部(47362)
国家社会(47043)
期刊
(148978)
经济(148978)
研究(101845)
中国(57210)
学报(53960)
科学(50496)
管理(50288)
(47767)
(47274)
大学(41309)
学学(39004)
教育(36617)
农业(33618)
技术(30781)
(27802)
金融(27802)
业经(25206)
财经(25152)
经济研究(23982)
(21418)
问题(20512)
理论(17609)
图书(17513)
技术经济(16967)
科技(16565)
商业(16265)
资源(16209)
实践(16154)
(16154)
(16130)
共检索到496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竹莘  
文章基于衡量区域收入差异的一种新的测度指标-边际区域差异及比重,测算了全国31省市5个年度的边际差异比重,并结合各省的人均GDP,将全国31省市分成四个类别的地区,为更客观、有效地度量和研究区域收入差距提供一种新的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建平  张晓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拉大并显性化。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分配的差异。文章在描述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形成该差异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来缩小我国区域间收入分配的差异。文章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为当前我国缓解区域收入分配不公的困局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新同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研发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研发能力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引入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相对规模、研发人员相对规模、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相对数量、授权专利相对数量、技术市场相对规模、新产品产值相对规模等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各省区研发能力差异进行比较评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孙丽霞  方茂扬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查分析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分析包括金融机构数量与规模、金融交易数量与结构、金融深化与金融经营环境等方面。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和粤西的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了两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善粤西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状况以及减少与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雪萍  李丹青  
利用科技力量推动就业,坚持"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对策。该文基于2008-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对各区域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损失效应,表现为促进就业增加;而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就业损失效应则大于就业创造效应,表现为减少就业。此外,技术进步对各区域就业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要实行技术进步的区域化战略,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来推动技术进步;要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海明  凌炼  谭聪杰  王志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各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形成一定的梯度差异。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定量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差异,并运用动态因子模型的状态空间形式以及卡尔曼滤波原理,将我国泰尔指数序列分解成共同因子及区域特质因子序列。同时,选取了五个指标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区域特质因子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各区域特质因子影响因素的动态系数序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刘慧梅  孙克任  
物流成本的差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数据的缺乏,对区域物流成本的衡量成为一个难题。本文着重对我国区域物流成本的衡量方法进行探索,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物流成本的差异进行了计量和分析比较,进而分析了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成因,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修华  
通过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回归分析也证明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本艳  向古月  
区域价格水平差异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度量我国31个省市空间价格指数和地区收入差距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价格水平差异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机理,并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价格水平差异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我国31个省市的空间价格指数在0.86-1.25较为合理的范围之间,收入差距指数在0.73-1.83较大的区间范围内,不同的省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格水平差异和收入差距。我国区域价格水平差异每扩大1%,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0.74%,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要大于区域价格水平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本艳  向古月  
区域价格水平差异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度量我国31个省市空间价格指数和地区收入差距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价格水平差异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机理,并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价格水平差异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我国31个省市的空间价格指数在0.86-1.25较为合理的范围之间,收入差距指数在0.73-1.83较大的区间范围内,不同的省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格水平差异和收入差距。我国区域价格水平差异每扩大1%,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0.74%,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腾辉  董永亮  
区域性差异是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文章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数据从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内生力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量化,三个维度的量化结果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依据量化结果就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吉玫成  罗小龙  包蓉  田冬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新城建设大量涌现。在我国东中西三地区新城均有较大发展,而三大区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使得新城拓展情况各不相同。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对我国新城发展理论的系统总结,本文在对全国35个重要城市中新城相关数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我国新城在1990-2010的20年内新城拓展的总体情况及时空特征,分析在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下新城建设的机制,最后针对目前新城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晓钟  张洁  
【目的/意义】探讨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路径,为促进我国农业跨越发展提供有益思路。【方法/过程】构建了农业信息化就绪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实证研究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2003-2014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但是存在区域差异,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普遍较差。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不断提升,得益于政府的作用、信息网络技术工具的运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等,而数字鸿沟是导致区域差异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银坡  陈体标  史清华  
人口流动,获得就业机会是基础保障,提高就业收入是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升是实现人口跨区域流动并且提高就业收入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13—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就业行业、就业单位到就业收入以及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分布等方面,对一线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动做了独立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样本调查期间流动人口收入增长趋势明显;对个体而言,跨区域流动,高中及以下受教育者的主要动机是获取就业机会,大专及以上受教育者则主要是收入驱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流动距离对就业收入具有"乘数效应",流动范围越广,就业收入越高,这是流动人口就业收入呈现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增强专业技能培训,对促进流动人口安居乐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以新型城镇化理论和政策为指引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法对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四大因素对华东和西北各省新型城镇化的贡献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东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于西北地区,但区域内部也存在较明显差异;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推动2005—2014年这一期间华东和西北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因素,人口发展和环境发展因素贡献较小;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各有优势,但华东优势更加突出;环境是华东和西北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共同制约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