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4)
- 2023(15993)
- 2022(13863)
- 2021(12954)
- 2020(10886)
- 2019(24796)
- 2018(24522)
- 2017(47497)
- 2016(25365)
- 2015(28562)
- 2014(27913)
- 2013(27123)
- 2012(24729)
- 2011(22017)
- 2010(21771)
- 2009(19711)
- 2008(18975)
- 2007(16427)
- 2006(13990)
- 2005(11804)
- 学科
- 济(101810)
- 经济(101706)
- 管理(75899)
- 业(73295)
- 企(63796)
- 企业(63796)
- 方法(48961)
- 数学(41017)
- 数学方法(40433)
- 农(26221)
- 中国(25860)
- 业经(25153)
- 财(24377)
- 技术(21714)
- 学(21533)
- 地方(20765)
- 理论(20108)
- 农业(17593)
- 制(17049)
- 和(17028)
- 贸(16600)
- 贸易(16590)
- 易(16055)
- 务(15787)
- 财务(15713)
- 财务管理(15680)
- 环境(15404)
- 产业(15087)
- 企业财务(14869)
- 银(14420)
- 机构
- 大学(351455)
- 学院(350539)
- 管理(144734)
- 济(139144)
- 经济(136221)
- 理学(126736)
- 理学院(125421)
- 管理学(123146)
- 管理学院(122503)
- 研究(110135)
- 中国(80450)
- 京(73745)
- 科学(68267)
- 财(61636)
- 所(52350)
- 业大(51407)
- 中心(50790)
- 财经(50542)
- 农(50508)
- 江(49490)
- 研究所(48056)
- 范(46513)
- 师范(46092)
- 经(46062)
- 北京(45877)
- 经济学(41901)
- 院(40802)
- 州(40687)
- 农业(39388)
- 财经大学(37949)
- 基金
- 项目(248394)
- 科学(197183)
- 研究(183654)
- 基金(180585)
- 家(156131)
- 国家(154823)
- 科学基金(135128)
- 社会(116600)
- 社会科(110575)
- 社会科学(110549)
- 省(97895)
- 基金项目(96299)
- 自然(87513)
- 自然科(85498)
- 自然科学(85480)
- 教育(84846)
- 自然科学基金(83959)
- 划(81601)
- 编号(74912)
- 资助(73155)
- 成果(59274)
- 重点(55172)
- 创(55106)
- 部(54383)
- 发(52969)
- 课题(50970)
- 创新(50777)
- 国家社会(47813)
- 教育部(47263)
- 科研(47075)
- 期刊
- 济(145522)
- 经济(145522)
- 研究(98852)
- 中国(62930)
- 管理(54176)
- 学报(52602)
- 科学(49507)
- 财(46772)
- 农(44883)
- 教育(41855)
- 大学(41166)
- 学学(38529)
- 技术(33051)
- 农业(31698)
- 业经(25186)
- 融(25099)
- 金融(25099)
- 财经(24245)
- 经济研究(23254)
- 经(20846)
- 图书(19335)
- 问题(18804)
- 科技(18723)
- 技术经济(17791)
- 业(16665)
- 理论(16470)
- 商业(15913)
- 版(15869)
- 现代(15644)
- 实践(15098)
共检索到49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婷婷 谢富纪 张言 黄蒨群
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停留在技术和功能本身,更包含人类精神、情感、文化和美学体验的软创新。本文以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为工具,以文化创意产业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在围绕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创新系统展开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次将"软创新"引入产业创新系统研究,并从逻辑上构建了软硬创新耦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模型,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决策制定者提供借鉴,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软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 创新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婷婷 张言 张璐
从科技创新角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创意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文章在对非功能性创新的存在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软创新理论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评价体系之中,指出现有TPP创新评价体系在审美、智能以及产品差异化创新计量方面的缺陷,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长期忽略。并基于软硬创新的协同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
软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淑芬
本文从共生是一种普遍现象入手,对创新系统进行了新诠释,构建了基于创新单元U、共生模式M与共生环境E三要素的创新系统(S)理论,即→S=f(→U,→M,→E),提出了"供需空洞型创新系统(A)"、"企业需求拉动型创新系统(B)"、"研发机构推动型创新系统(C)"与"供需集成型创新系统(D)"的四大创新系统类型,分析了创新系统演进的两条路径A→B→D与A→C→D,并对创新系统共生体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框架可概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创新系统概念,并能解释政府介入的合理性,对实践推进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 创新系统 创新单元 共生 演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剑 梁皅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定性的方法将其发展分为孕育期、初生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五个阶段,并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特征。这一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和理解区域创新系统经历的发展阶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红岩
文化创意产业承载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内涵,因而得到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各地由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不同,既不能沿用其它产业的政策,也不能盲目模仿其它地区,必须探讨自己的创新内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产业定位模糊、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政策目标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由文化与创意融合的政策创新定位、产业与空间共生的政策创新过程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的政策创新目标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创新内涵,为基于产业特性和区域特性进行政策创新提供了方向,并试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 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期刊] 预测
[作者]
肖雁飞
创意产业区的发展源自文化和人脑创造力的投入,因而比一般产业区更具竞争优势。本文从系统演进特征角度探讨了其系统演进动力机制、路径、形态和生命周期演进特征等问题,所得出的系统演进模式图表达出创意产业区具有自组织增强和无限创新等特征,促使其不断更换创新类型,带来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长期性,展现出了一种新经济形态的活力。
关键词:
创意产业区 系统演进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劲松
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区域创新系统其实是一种分析创新活动区域化的工具,概念的模糊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因此首先需要辨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异质性问题,最后给出一个可能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异质性 研究框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吉安 尤淼 曹静 张皓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且受到越来越多重视,文化创意产品的竞争也随之更加激烈。文化创意产品以内容为王,但在注重文化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来呈现,而且技术进步对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整体颠覆性效应。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交替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驱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双轮",螺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双轮"驱动模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进而对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技术创新 双轮驱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丽萍 刘玲玲
依据现阶段企业创新能力的博弈分析,选择合作型自主创新模式是企业"竞合"博弈的最优策略。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构合作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复杂系统模型和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探讨合作创新系统有序演化的基本条件和可行性对策。对合作创新系统知识管理熵与系统负熵的量化,导出合作创新系统状态判别的基本标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敏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主体和结构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并分析了三螺旋创新模型的三阶段及其在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方面产生和变化的四个步骤,最后阐述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易华 玉胜贤
商业模式创新是地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拉力和推力角度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以图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商业模式 创新动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莉
创新系统理论将技术创新与文化体系相融合,构建一种创新文化体系,它是整个文化体系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系统。开发区文化体系中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具有创新粘结功能的中介机构。这四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由此产生创造型协同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开发区创新文化体系。开发区的创新文化体系使各种创新要素集中化,使创新主体角色转移顺利实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最合适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关键词:
开发区 创新系统 文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