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1)
2023(13874)
2022(12065)
2021(11399)
2020(9563)
2019(22049)
2018(22047)
2017(42220)
2016(22971)
2015(26045)
2014(25695)
2013(24712)
2012(22161)
2011(19648)
2010(19207)
2009(17208)
2008(16468)
2007(14104)
2006(11781)
2005(9688)
作者
(62266)
(51815)
(51339)
(49030)
(33025)
(24792)
(23422)
(20525)
(19677)
(18249)
(17794)
(17153)
(16147)
(15996)
(15829)
(15677)
(15465)
(15386)
(14755)
(14744)
(12700)
(12457)
(12393)
(11827)
(11576)
(11517)
(11497)
(11215)
(10308)
(10306)
学科
(85879)
经济(85793)
管理(66371)
(62645)
(51957)
企业(51957)
方法(44388)
数学(39053)
数学方法(38507)
(23218)
(22442)
中国(22087)
业经(18855)
(18095)
地方(16531)
农业(16220)
技术(15669)
理论(15512)
(14922)
财务(14852)
财务管理(14823)
(14617)
贸易(14612)
(14336)
(14194)
企业财务(14063)
环境(13676)
(13106)
教育(12995)
(12045)
机构
大学(313711)
学院(309988)
管理(127805)
(118337)
经济(115772)
理学(112752)
理学院(111588)
管理学(109310)
管理学院(108768)
研究(95504)
中国(68500)
(64872)
科学(60903)
(52611)
业大(47544)
(46322)
(45388)
中心(44384)
财经(43656)
(42406)
(42110)
研究所(41919)
师范(41748)
北京(40148)
(39907)
农业(36188)
(35693)
经济学(35241)
(35179)
师范大学(33553)
基金
项目(225383)
科学(177922)
研究(166469)
基金(163211)
(141138)
国家(139977)
科学基金(121884)
社会(103599)
社会科(98113)
社会科学(98087)
(88620)
基金项目(87426)
自然(80177)
自然科(78326)
自然科学(78308)
教育(77927)
自然科学基金(76850)
(74243)
编号(68595)
资助(66919)
成果(54683)
重点(49731)
(49582)
(47565)
(47087)
课题(46353)
创新(44182)
科研(43495)
大学(43042)
教育部(42970)
期刊
(117948)
经济(117948)
研究(85826)
中国(55008)
学报(47973)
管理(45059)
科学(44198)
(40145)
(40022)
教育(39966)
大学(37493)
学学(34519)
农业(28657)
技术(28324)
业经(20453)
财经(20216)
(19613)
金融(19613)
图书(19545)
经济研究(18831)
(17149)
科技(17086)
问题(15329)
技术经济(14943)
理论(14874)
(14461)
(14272)
实践(13884)
(13884)
情报(13623)
共检索到425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申轶男  
通常高校是以一定交易价格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市场化行为,这就对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以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从科技成果产出、运营和转化全流程角度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五方面因素分别为科技成果本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成熟度以及科技成果的价值时效性和垄断程度。最后,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指标体系、积累评估案例和规范标准流程五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小腾  严会超  郑鹏  韩雨辰  
为分析和借鉴英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做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选取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和我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6所高校在科研竞争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剖析英国对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估系统的创新改革举措与成效。借鉴英国的经验和做法,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晶金  李盛林  梁亚坤  
通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出台以来的新政策,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及主体调研,分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实过程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新政策与中观层既有政策冲突、新政策缺乏微观层配套细则且落地困难、新政策下一些疑难问题仍难以突破。建议出台中观层、微观层配套政策及细则,加强政策权威解读与宣传,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华  耿旭  陈筱淇  郑维东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圳市与宁波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可操作化程度以及最新颁布的政策与中央政策衔接度,深圳市均高于宁波市;两市政策目标与区域发展定位紧密相关;政策工具均以自愿型为主,但二者存在显著差别;宁波市政策实施政府介入细致,部门责任呈现分散化。最后,为地方政府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詹勇军  汪丛伟  钟艺峰  侯倩倩  林丽珊  
基于"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开展专利价值评分,利用帕累托法则进行价值度的划分,为专利分级分类管理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转移转化过程增值管理角度提出两点建议:(1)以评价的高价值专利为中心实施专利组合管理;(2)围绕潜在高价值专利实施优先关键专利布局策略。实证分析表明优化模型对于专利价值评估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依据评价结果实施专利组合管理与优先布局策略有利于促进技术专利转化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红喜  姜春  袁瑜  王帅斌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意义深远。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对巴斯德象限进行再发展,构建符合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征的新巴斯德象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使命-结构-行动"3个维度展开剖析并凝练其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注重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孵化、注重财政专项支持与民间资本并举、发挥考核评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引导作用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汝绪伟  李海波  
围绕我国省级层面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例,构建基于要素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基础评价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示范区分类标准体系,促进科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定期评估工作。最后提出加快推进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省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本文基于2008—2016年高校微观面板数据,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索其空间收敛性,进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空间相关性显著;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有减弱趋势,导致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的趋势。②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3—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③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查敏  钱旭潮  王龙  
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是我国科研活动中的棘手问题,也是我国科研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在于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有效的应用、普及与转化。本文依从上述观点,在厘清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转化本质的基础上,依据转化主体、转化方式的不同,对科技成果转化类型进行深入归纳与提炼,进而从转化与否及转化程度两个层面,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标准给予完善与补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善林  郑丽  冯南平  彭张林  
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两个高频词汇,也是容易产生混淆的两个概念。两者的混用或误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各自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了各自的主体范围,并以图示化的方式描绘了各自的运动过程。基于此对两者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得出:①微观视角上的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交集;②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在主体范围、主体角色可互换性、市场化程度、时间轴与空间轴上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常旭华  刘永千  刘笑  陈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策,相应的系统性政策评估却始终未及时跟进。本文以上海为例,聚焦其在1986—2017年颁布的55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从时间维度分析其演变历程,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其政策满意度,并运用政策评价逻辑模型对全局性政策体系和重点政策开展评估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开展政策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凯  王炜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是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体制,本文深入分析了TTO体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作用和内在机制。通过匹配高校“TTO-专利权转让”数据,运用PSM-DID研究发现:TTO能够显著增加高校非合作专利转让、合作专利转让和专利转让总数,并且对非合作专利转让的影响更大。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上,TTO通过需求匹配效应来激励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通过专利质量效应来激励高价值专利供给,二者分别从需求和供给方面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分析发现,TTO年龄越大、TTO行政层级越高、具有行业背景、具有社会声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等,TTO体制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应更突出。但是,TTO并没有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这表明TTO体制仅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效应而缺乏价值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提供了改革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海平  
高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它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激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被写进国家、地方和高校的有关政策中,政府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多项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本文从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角度,总结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思路原则及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铁军  
通过对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转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目前高校科研发展条件,参考国内、外高校成果转化的经验,提出了几种适合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振  陈红喜  陈晓歌  宋瑞  
创新驱动战略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探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变动效应及作用效果,对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通过Vensim软件仿真分析政策变动效应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并提出政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利益分配机制、科技服务人员、科技评价体系是显著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的政策因子,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与高校R&D人员数对高校科技成果数量作用显著。对此,提出优化科研经费供给、推进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利益分配与评价体系、强化科技风险补偿机制等4个方面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