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9)
- 2023(9189)
- 2022(8027)
- 2021(7630)
- 2020(6503)
- 2019(14894)
- 2018(15003)
- 2017(28781)
- 2016(15456)
- 2015(17506)
- 2014(17523)
- 2013(16707)
- 2012(15139)
- 2011(13300)
- 2010(12949)
- 2009(11345)
- 2008(10789)
- 2007(9200)
- 2006(7624)
- 2005(6459)
- 学科
- 济(59689)
- 经济(59629)
- 管理(46231)
- 业(43091)
- 企(35539)
- 企业(35539)
- 方法(30935)
- 数学(27137)
- 数学方法(26663)
- 财(17955)
- 农(16072)
- 学(14168)
- 中国(13492)
- 业经(12759)
- 务(12441)
- 财务(12389)
- 财务管理(12352)
- 企业财务(11748)
- 农业(11139)
- 理论(10978)
- 和(9705)
- 地方(9695)
- 制(9677)
- 贸(9542)
- 贸易(9537)
- 技术(9360)
- 土地(9354)
- 易(9298)
- 环境(8995)
- 划(7752)
- 机构
- 学院(207899)
- 大学(207227)
- 管理(85026)
- 济(78893)
- 经济(77201)
- 理学(73615)
- 理学院(72818)
- 管理学(71380)
- 管理学院(70974)
- 研究(61769)
- 中国(48044)
- 京(43136)
- 科学(39280)
- 财(37152)
- 农(32318)
- 业大(31810)
- 中心(31598)
- 江(30778)
- 财经(30450)
- 所(29725)
- 经(27746)
- 研究所(27081)
- 范(26550)
- 师范(26274)
- 北京(25929)
- 农业(25462)
- 州(24632)
- 经济学(24216)
- 院(23205)
- 技术(22899)
- 基金
- 项目(147621)
- 科学(116791)
- 基金(108134)
- 研究(107460)
- 家(94527)
- 国家(93768)
- 科学基金(81804)
- 社会(67182)
- 社会科(63646)
- 社会科学(63629)
- 基金项目(57642)
- 省(57284)
- 自然(54658)
- 自然科(53406)
- 自然科学(53395)
- 自然科学基金(52408)
- 教育(50171)
- 划(48526)
- 编号(45320)
- 资助(43993)
- 成果(35334)
- 重点(33012)
- 部(32464)
- 创(30679)
- 发(30506)
- 课题(29002)
- 科研(28990)
- 创新(28754)
- 大学(28144)
- 项目编号(28141)
共检索到293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瑞 朱道林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转换规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谌婳 封志明 李鹏 张景华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对中老缅泰交界地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橡胶园、茶园为增幅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轮歇农地、建设用地、长期性农地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有林地、灌木林、草地、水域有所减少。2有林地、灌木林之间的转移及其与长期农地、轮歇农地、橡胶园之间的转移,决定着中老缅泰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中老缅泰交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本质上受到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人口迁移、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3橡胶园和茶园的时空变化基本表现为面积净值增加,空间位置交换变化非常小。长期农地面积变化不大,但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李满春 陈振杰 李谦 黄秋昊 石志宽
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联动耦合关系,建立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提出在ArcGIS支持下,基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实现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选择位于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结点河北省廊坊市为实证研究区,开展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方法与实证研究,并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导向分区的廊坊市土地利用策略,以期为区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与方法依据,希望对研究区以至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研究主要结论和建议: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开发-保护二维关联矩阵是进行土地利用导向分区行之有效的方法,分区结果能基本反映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际情况;研究提出的矩阵构建思路以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云霞 曾五一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在数据挖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可辨识矩阵提出一种连续属性离散化的方法,并利用平均互信息量对离散化结果进行修正。该方法通过统计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可辨识矩阵 连续属性 离散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兰,包玉海
本文从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出发,概括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方法—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建立,阐述了各类模型的涵义及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定量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几种模型—(1)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2)土地资源生态背景质量变化模型;(3)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4)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5)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6)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吕钢 陈佑启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汪诗怀
XML技术的出现,为在数据组织中更好的体现数据本身的含义提供了很好的途径。XBRL作为XML语言在网络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为在大量的财务信息中进行数据挖掘、发现知识提供了途径。本文对XBRL的技术框架及特点、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财务系统中应用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数据挖掘模型。
关键词:
XBRL 数据挖掘 财务数据 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郑振源 马彦琳
研究目的:初步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分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总体理论和主题理论三个层次。基于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包括建立规划模型的方法、编制规划方案的方法以及评价规划方案的方法。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物,宜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以及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变革中不断发展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持续土地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健 周寅康 金晓斌 易理强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从2001年开始施行的,是对以往各分类体系的继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于“未利用地”及其子系统中各级地类的命名与内涵的理解极有可能会给“未被利用”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简述国内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演变过程并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精华的基础上,对“未利用地”从利用的广义内涵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辨析,探讨了“未被利用”土地资源的价值问题及其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耀光 王丹
当前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研究,多数是对陆域的城市或有关区域的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研究,而对海岛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研究报道很少。海岛是海中陆地,由岛陆、岛基、岛滩和环岛浅海组成,海岛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特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海岛的海岸带地段,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具体体现在海岸带滩涂土地和浅海水域的利用上。论文对北黄海大长山岛的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大长山岛土地利用特征、土地利用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同时,根据我国颁布的《海域使用法》和《物权法》的内容,对海域与海岛土地的属性以及将海岛土地与海域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在理论与法律依据上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相丽玲 吴苍龙
网络竞争情报的搜集与挖掘正受到竞争情报专家的广泛关注。对网络竞争情报的特点、基于网站的竞争情报搜集方法、基于数据库系统的竞争情报搜集方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竞争情报搜集方法等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徐雪琪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s the qualitative problems of data mining.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质量 信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宝瑜 李原 王晶
在社会核算矩阵"部门×交易"表基础上,设计了"部门×部门"和"交易×交易"表式,提出"固定部门结构假定"和"固定市场份额假定"的总体概念,将这两种假定扩展为6种具体假定。将传统的"U.V"表方法纳入SAM假定序列中。全面设计了编制SAM"部门×部门"表和"交易×交易"表的系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在"部门×交易"表基础上实际编制中国2012年SAM"部门×部门"表和"交易×交易"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五岳 杨文科
拓宽外延挖掘内涵灵宝市已形成四种土地利用模式陈五岳,杨文科近年来,灵宝市随着科技兴农、兴工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城乡各地千方百计拓宽外延、挖掘内涵、形成了四种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的土地利用模式。──依据海拔区分带谱的梯级利用模式。灵宝市现有的土地,依据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树芳 高梦蛟 朱杰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社交用户兴趣挖掘效果不理想,且缺乏对兴趣类型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长短兴趣挖掘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引入兴趣价值参数作为先验知识对Labeled LDA主题模型进行改进,依据改进的主题模型挖掘不同时间窗口的兴趣主题,构建兴趣主题矩阵。然后基于用户兴趣的变化规律构建主题生命树,挖掘用户兴趣的生命特征和潜在关联,将用户兴趣划分为长期兴趣、短期兴趣和过期兴趣。最后依据兴趣主题的强度和波动幅度量化用户不同类型兴趣的权重,实现对用户兴趣的准确表示。[结果/结论]实验采用从新浪微博爬取的真实数据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与已有的兴趣挖掘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长短兴趣挖掘方法在F1值和MRR值上最高分别提升了7.68%和7.41%。[局限]仅利用微博文本信息对方法进行验证,缺乏对跨平台信息的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