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3)
- 2023(10485)
- 2022(9066)
- 2021(8508)
- 2020(7496)
- 2019(17611)
- 2018(17497)
- 2017(33494)
- 2016(18290)
- 2015(20919)
- 2014(20999)
- 2013(20741)
- 2012(19230)
- 2011(17379)
- 2010(16981)
- 2009(15984)
- 2008(15505)
- 2007(13864)
- 2006(11623)
- 2005(10026)
- 学科
- 济(75733)
- 经济(75649)
- 管理(51060)
- 业(49163)
- 企(40559)
- 企业(40559)
- 方法(40391)
- 数学(36233)
- 数学方法(35749)
- 财(19975)
- 农(19418)
- 中国(17897)
- 学(17633)
- 业经(14624)
- 贸(13712)
- 贸易(13710)
- 地方(13483)
- 易(13323)
- 务(12964)
- 财务(12918)
- 财务管理(12881)
- 农业(12821)
- 制(12537)
- 企业财务(12214)
- 理论(11648)
- 和(11475)
- 技术(10699)
- 环境(10609)
- 银(10434)
- 银行(10383)
- 机构
- 大学(265717)
- 学院(263598)
- 济(104952)
- 经济(102795)
- 管理(101084)
- 研究(88385)
- 理学(88059)
- 理学院(87094)
- 管理学(85255)
- 管理学院(84799)
- 中国(65161)
- 科学(58598)
- 京(56002)
- 农(52782)
- 财(46541)
- 所(45860)
- 业大(45773)
- 农业(42380)
- 研究所(42247)
- 中心(41803)
- 江(39277)
- 财经(37807)
- 北京(34398)
- 经(34357)
- 范(32873)
- 经济学(32359)
- 师范(32354)
- 院(32018)
- 州(30582)
- 技术(29456)
- 基金
- 项目(184457)
- 科学(143721)
- 基金(134217)
- 研究(126898)
- 家(119944)
- 国家(119006)
- 科学基金(100747)
- 社会(78813)
- 社会科(74669)
- 社会科学(74646)
- 省(72967)
- 基金项目(70904)
- 自然(69000)
- 自然科(67403)
- 自然科学(67378)
- 自然科学基金(66158)
- 划(62308)
- 教育(59640)
- 资助(56401)
- 编号(50196)
- 重点(42357)
- 部(40788)
- 成果(39821)
- 发(39013)
- 创(38141)
- 科研(37043)
- 计划(36805)
- 创新(35782)
- 课题(34943)
- 教育部(34253)
- 期刊
- 济(106057)
- 经济(106057)
- 研究(69548)
- 学报(49918)
- 中国(47467)
- 农(45954)
- 科学(42884)
- 财(37653)
- 大学(36910)
- 管理(35308)
- 学学(35038)
- 农业(31222)
- 教育(24486)
- 技术(23935)
- 融(19992)
- 金融(19992)
- 财经(18589)
- 经济研究(17479)
- 业经(17135)
- 业(17051)
- 经(15908)
- 问题(14503)
- 统计(14485)
- 版(14402)
- 技术经济(13318)
- 业大(13221)
- 策(12660)
- 科技(12284)
- 图书(12274)
- 理论(12194)
共检索到372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利香 刘迪 尤欢 王云龙 于万超 高树新
旨在筛选西门塔尔牛与安格斯牛肾周脂肪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2个品种牛血清指标差异,以期对肾周脂肪的脂质代谢和内分泌功能进行解析,为牛品种选育打下基础。选取相同月龄的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各3头,饲喂前采集空腹血液分离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屠宰后,采取相同大小的肾周脂肪,提取总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使用DEGseq方法对各个样品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差异检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结果表明,安格斯牛血清中白蛋白(ALB2)、尿素氮(UREAL)和葡萄糖(GLUC3)含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甘油三酯(TRIGL)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成 王哲 张洪友 徐闯 张才
【目的】旨在阐明患脂肪肝奶牛体内代谢、内分泌以及肝和脂肪中3个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对10头患脂肪肝奶牛和10头健康奶牛进行血液指标和肝脂含量的检测,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奶牛肝PEPCK-CmRNA的丰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LpmRNA和HSLmRNA的丰度。【结果】①脂肪肝奶牛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NEFA和BHB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肝脂(约41.98%左右)和血清AST活性显著增加(P<0.01),血清γ-GT、TBI、CHE显著升高(P<0.05),肝PEPCK-C和脂肪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家桥 曹随忠 熊桂林 顾建红 汪纪仓 刘宗平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围产期奶牛血清脂肪代谢和肝功能酶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前约20d的干乳期奶牛48头,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每头补饲硫辛酸3、5、8g·d-1,连续50d,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非酯化脂肪酸(NEF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第Ⅲ、Ⅳ组血清NEFA含量第20天后低于对照组,第Ⅳ组第3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AST活性第30天后均显著(P<0.05...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硫辛酸 脂肪代谢 肝脏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佳冉 胡深强 梁小虎 丁鹏 贾先波 陈仕毅 王杰 赖松家
【目的】比较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形态及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0头18月龄体质量相近的夏西本杂交公牛进行屠宰,采集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称其质量后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观测2种脂肪的组织学差异;应用GC-MS技术测定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1)肾周脂肪组织质量显著大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2)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都检测出3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5种,含量最高的有硬脂酸、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8种,油酸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0种,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相似,但其含量有明显差异,SFA含量分别为(68.58±2.64)%和(73.16±1.71)%,MUFA含量分别为(21.45±2.14)%和(18.06±1.25)%,PUFA含量分别为(9.97±1.01)%和(8.78±1.38)%,SFA、MUFA、PUFA含量在2种脂肪组织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脂肪酸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与脂肪组织质量和脂肪细胞直径进行关联分析后发现,肾周脂肪酸主成分1,2,4,5和7与脂肪组织质量和脂肪细胞直径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而皮下脂肪酸的各主成分与脂肪组织质量和脂肪细胞直径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质量和组织学形态具有明显差异,两者脂肪酸组成相似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棕榈酸、棕榈油酸等部分脂肪酸的含量与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的脂质沉积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弘 周志刚
为了能深入地了解缺刻缘绿藻花生四烯酸(ArA)和脂质的代谢过程,利用Roche 454 GS FLX测序仪对该藻转录组进行高通量的焦磷酸测序。得到高质量读序(read)382 468条,占原始读序的97.14%,平均每条读序长322 bp,总大小达123 Mb。经CAP3软件拼接得到22 714条重叠群、25 621条singleton。将这些序列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搜索、比较、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基于转录组中所注释的基因构建缺刻缘绿藻脂质代谢途径:脂肪酸是在叶绿体内从头合成,然后游离脂肪酸进入胞质,由内质网进行三酰甘油的合成,最后可能在油体蛋白作用下形成油滴并储在于细胞中。ArA自油酸是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胜香 杜震宇
脂肪严重沉积是当前养殖鱼类普遍发生的代谢障碍病症,其原因复杂多样。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提示,广泛存在于自然水环境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除了对多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持久的慢性毒理效应之外,也对鱼类脂质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导致脂肪沉积异常,并影响养殖鱼类的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本文首次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在EDCs影响鱼类脂质代谢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并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环境雌激素和人工合成药物4大类污染物,系统总结了不同EDCs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干扰作用。辨析了不同研究中EDCs对鱼类暴露方式、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差异,并由此分析同种EDC在不同的暴露环境下对鱼类脂质代谢产生的差异影响。本文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EDCs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提供更多参考,进一步理解鱼类脂肪沉积的原因,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媛媛 刘波 戈贤平 刘文斌 谢骏 高启平 顾夕章
试验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日粮中添加5.4%鱼油、5.4%豆油、5.4%菜籽油、5.4%亚麻油为脂肪源,选择健康、规格、体质量基本一致的异育银鲫336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在可控温循环流水圆形蓄养槽内进行为期64 d的投喂试验,探讨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豆油组及菜籽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肥满度显著低于鱼油组及亚麻油组,各试验组末均体质量、饲料系数、肝体比及脏体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及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饲料脂肪源对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并且鱼...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脂肪源 生长 机体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劲邦 朱颍琨 钱柏霖 邓俊良 彭广能 余树民 左之才 马晓平 钟志军 任志华 周紫峣 刘海峰 曹随忠 沈留红
为探究围产期奶牛产前14和7 d血清能量平衡指标以及脂肪因子对产后酮病的预警作用及意义。从奶牛产前21 d至产后21 d,每隔7 d跟踪采集60头围产期奶牛尾静脉血,最终筛选出健康奶牛21头,酮病奶牛17头,检测奶牛各时间点血清BHBA、NEFA、Glu、TG、INS、 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含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预警酮病的指标,再采用ROC曲线确定各风险评估指标的诊断效果及最佳分界值。结果表明:奶牛产前14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4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1.0%;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47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90.5%;产前7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34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66.7%;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3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47.6%。本研究发现产前14和7 d血清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均不适合为产后酮病的预警指标。然而,随预产期临近,该5种脂肪因子Logistic曲线的显著性逐渐向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近,存在作为酮病预警指标的潜力。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酮病 脂肪因子 ROC曲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谭青 韩秀杰 王际英 李宝山 李学丽 郝甜甜 张利民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LC-PUFA比值(29.54,D1组;23.04,D2组;18.97,D3组;9.06,D4组;6.86,D5组;3.87,D6组)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n-3/n-6 LC-P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WGR)随着n-3/n-6 LC-PUFA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3组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喆 袁希平 王安奎 昝林森 杨世平 金显栋 张继才 付美芬 黄必志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阉牛和母牛的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牛的牛肉脂肪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棕榈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品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卓梅琴 杨水波 凌仕诚 罗智
为了探究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对黄颡鱼卵巢脂肪代谢潜在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活体与离体两个实验。活体实验中,分别投喂3组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脂肪含量分别为6.98%、11.34%和15.41%)8周。离体实验中,分离原代黄颡鱼卵母细胞,采用(0、0.2和0.5 mmol/L)3组不同脂肪酸浓度孵育48 h。活体实验结果显示:与6.98%和15.41%脂肪水平组相比,11.34%脂肪水平显著增加黄颡鱼卵巢甘油三酯水平(TG),并上调FAS、G6PD、6PGD和ME的酶活性水平,以及LPL和CD36基因表达水平。与6.98%和11.34%脂肪水平组相比,15.41%脂肪水平组显著升高黄颡鱼的性腺指数(GSI),并上调CPTIA和DNMT3b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PI3KCa启动子-64和-52 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而显著降低PI3KCa的基因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0)相比,0.5 mmol/L脂肪酸孵育显著增加卵母细胞TG含量,并上调FAS、G6PD和ME酶活水平,以及G6PD和PI3KCa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脂肪酸孵育组显著降低CPTIA、ACCb、LPL、CD36、DNMT1以及DNMT3b基因的表达水平。然而,脂肪酸孵育对卵母细胞PI3KCa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没有影响。研究表明,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影响卵巢TG的合成,可能主要是通过脂肪转运相关基因,并且高脂肪很可能是通过影响黄颡鱼卵巢PI3KC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来影响PI3KCa的表达。而离体条件下,脂肪酸促进卵母细胞TG的合成很可能是通过升高脂肪合成相关基因、降低脂肪分解和转运相关基因来实现,但脂肪酸孵育不通过影响黄颡鱼卵母细胞PI3KCa甲基化水平来影响PI3KCa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盼 普布占堆 张浩 鲁云风 张博
为解析南阳黑猪种群中脂肪表型极端差异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基础,本研究以南阳黑猪种群中体重相近但脂肪表型差异明显的6月龄全同胞或半同胞个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统计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脂肪组和低脂肪组的样品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整合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数据分析南阳黑猪脂肪沉积相关的遗传位点和功能基因。结果表明:1)高脂肪组肌内脂肪含量((4.96±0.62)%)显著高于低脂肪组((3.61±0.11)%)(P
关键词:
南阳黑猪 重测序 脂肪沉积 候选基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刘小芳 李国云 薛长湖 李红艳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了特征离子确定其碳数和双键数,α离子和ω离子分别确定脂肪链羰基端和甲基端双键位置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南极磷虾中鉴定出27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64%,高于一般海洋鱼虾类,表明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南极磷虾营养评价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武之绚 陈钟玲 于建华 胡宗福 牛化欣 常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和脂肪酶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配制2个脂肪水平(180和220 g/kg)和3个脂肪酶水平(0、2500和5000 U/kg)的6种试验饲料,即C-0、C-2500、C-5000和H-0、H-2500、H-5000。挑选270尾初重为(7.34±0.16) g的细鳞鲑,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实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63 d。结果显示,1)不同脂肪含量和脂肪酶水平对终末平均体重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肪与脂肪酶二者均对机体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同一脂肪水平,鱼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C-5000组最高。2)H-0、H-2500、H-5000组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低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5000与C-0、C-5000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0、H-2500、H-500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高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2500与C-0、C-2500组存在显著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