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15)
- 2023(20445)
- 2022(17291)
- 2021(15877)
- 2020(13207)
- 2019(29948)
- 2018(29767)
- 2017(57051)
- 2016(30814)
- 2015(34555)
- 2014(34371)
- 2013(33901)
- 2012(31378)
- 2011(28237)
- 2010(28236)
- 2009(25845)
- 2008(25259)
- 2007(22605)
- 2006(20107)
- 2005(17660)
- 学科
- 济(131189)
- 经济(131046)
- 业(109448)
- 管理(96747)
- 企(89843)
- 企业(89843)
- 方法(55562)
- 农(50541)
- 数学(45405)
- 数学方法(44836)
- 业经(37289)
- 中国(35565)
- 财(35000)
- 农业(33866)
- 地方(28835)
- 学(26055)
- 技术(25060)
- 制(24618)
- 务(24132)
- 财务(24050)
- 财务管理(24011)
- 贸(22994)
- 贸易(22978)
- 企业财务(22747)
- 易(22304)
- 和(22254)
- 理论(22254)
- 环境(21883)
- 划(19978)
- 策(19591)
- 机构
- 学院(441347)
- 大学(436088)
- 济(178869)
- 管理(176442)
- 经济(175157)
- 理学(152094)
- 理学院(150479)
- 管理学(147982)
- 管理学院(147188)
- 研究(146768)
- 中国(111654)
- 京(92604)
- 科学(91461)
- 农(85138)
- 财(80050)
- 所(73595)
- 业大(70231)
- 中心(67991)
- 研究所(66854)
- 江(66823)
- 农业(65756)
- 财经(63937)
- 经(58265)
- 北京(57789)
- 范(56834)
- 师范(56234)
- 州(53594)
- 院(52991)
- 经济学(52656)
- 技术(47777)
- 基金
- 项目(300006)
- 科学(237334)
- 研究(219876)
- 基金(217900)
- 家(189815)
- 国家(188105)
- 科学基金(162770)
- 社会(139085)
- 社会科(131644)
- 社会科学(131610)
- 省(119642)
- 基金项目(115791)
- 自然(105987)
- 自然科(103558)
- 自然科学(103534)
- 自然科学基金(101676)
- 教育(100073)
- 划(99204)
- 编号(89986)
- 资助(88184)
- 成果(71276)
- 发(67299)
- 重点(66878)
- 部(65555)
- 创(64244)
- 课题(61423)
- 创新(59594)
- 科研(57194)
- 国家社会(57174)
- 教育部(56034)
- 期刊
- 济(204058)
- 经济(204058)
- 研究(126030)
- 中国(87469)
- 农(82985)
- 学报(69887)
- 管理(67250)
- 科学(65767)
- 财(62134)
- 农业(56250)
- 大学(53474)
- 学学(50818)
- 教育(47160)
- 技术(41950)
- 融(39875)
- 金融(39875)
- 业经(38791)
- 财经(30746)
- 经济研究(30213)
- 业(29320)
- 问题(27039)
- 经(26460)
- 技术经济(23684)
- 科技(22201)
- 版(21862)
- 现代(20600)
- 图书(20293)
- 商业(20151)
- 理论(19577)
- 世界(19475)
共检索到65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齐振宏 李雅坤 周慧
我国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粗放式的高碳农业发展模式。高碳农业引发的气候变化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而转基因技术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类应对农业一系列危机与挑战的能力。本文研究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展低碳农业的背景、特点及其必要性,从转基因技术视角分析了其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拓展农业碳汇功能等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功能与特点,并对我国加快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亮
文章通过引入碳足迹的概念,介绍了碳足迹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中的核算应用。同时,运用数据模型进行论证并分析了影响农业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进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提出新型低碳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启示,并对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俞雅乖
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灾后重建如何涅磐重生、欠发达地区怎样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元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从该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出发,基于大量数据和调查案例,描述了广元市发展低碳农业的现状,总结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成效,提出了"低碳广元"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灾后重建 农村发展 低碳农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广月
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低碳农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内涵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中国要根据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确立低碳农业的减源型和增汇型发展模式,进行低碳乡村建设,并且明确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选择,从而顺利实现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目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俊英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定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村金融 金融创新 碳金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英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订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村金融 金融创新 碳金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向红 郭红
本文论述了四川省在基因资源、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和方法、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提出了今后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四川省 农业 转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荣海涛 安桃艳
文章立足于低碳经济视角下,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都市农业旅游发展背景进行阐述,明确了我国目前低碳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如整体规划缺位、信息不对称、品牌建设不足以及政策扶持欠缺等。同时明确了都市农业旅游的5种发展模式:低碳农业观光型、生活体验型、低碳科普示范型、低碳技术开发型、农业物流型。根据问题,从树立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指导作用,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构建都市农业旅游市场信息平台;推进低碳型都市农业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钢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本文探讨了低碳农业兴起的背景,分析了其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与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及绿色农业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用碳的根本途径和低碳农业的十大技术领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立冬 邓远建 屈志光
农业低碳化发展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其根本任务是节能降耗,减少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的碳排放,以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速率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本文在低碳发展时代背景下,采用多学科交叉及其理论分析方法,从生态学的视角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低碳农业应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在农业发展形态。低碳农业发展应树立持续性、协调性、公平性目标;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有序利用原则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要遵循生态学规律,建立健全低碳农业发展的生态保护机制、生态修复机制与生态补偿机制;从树立农业生态文...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机制 生态责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明 韩文辉 曹利军
本文在分析了转基因农业的优点后 ,指出其发展的广阔前景。并集中论述了目前高速发展的转基因农业所存在的问题 ,指出如果对转基因技术不采取谨慎的政策来加以发展 ,将会给世界带来灭顶之灾。为了避免这种悲剧 ,作者提出了转基因农业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转基因 转基因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繁华 李清
随着转基因农业的研究与全球商业化种植,关于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涉及生态、社会和伦理等问题,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论。在欧美发达国家,欧盟是保守严格,美国是积极宽松,呈现冰火两重性。本文通过全球转基因农业现状概析,比较研究两种代表性的认知态度和政策取向,结合中国转基因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导向性的借鉴启示。
关键词:
欧美 转基因农业 两重性 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友刚 张立垭
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对优质非转基因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转基因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小。另外,世界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速领先全球,粮食潜在需求将得到持续释放,转基因作物能满足短期粮食需求,但长期来看,世界还是需要更多优质非转基因食品。
关键词:
价格 每亩产值 现实需求 潜在需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贤坤 张晓海 汪自强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最大的成果就是转基因作物,本文从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几个问题出发,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利用价值及其安全性的分析,认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可持续发展及其食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生物技术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雷心
2012年2月7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转基因作物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的作者Clive James透露: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5年持续增长。2011年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2010年1.48亿公顷的基础上新增1 200万公顷,达到1.6亿公顷,较2010年再增长8%。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以来的15年间,已有29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农民决定种植以及重新种植转基因作物,全球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2.5亿公顷。2011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29个国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10个为发达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