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5657)
- 2022(12845)
- 2021(11871)
- 2020(9644)
- 2019(22321)
- 2018(22121)
- 2017(42162)
- 2016(22545)
- 2015(25419)
- 2014(25437)
- 2013(24466)
- 2012(22419)
- 2011(20031)
- 2010(20020)
- 2009(17932)
- 2008(17290)
- 2007(15153)
- 2006(13150)
- 2005(11693)
- 学科
- 济(96949)
- 经济(96852)
- 管理(62992)
- 业(60049)
- 企(48591)
- 企业(48591)
- 方法(39808)
- 数学(34876)
- 数学方法(34213)
- 中国(30228)
- 农(25888)
- 地方(25396)
- 业经(22616)
- 财(21162)
- 农业(17607)
- 学(17229)
- 理论(16453)
- 制(16338)
- 贸(16010)
- 贸易(15996)
- 易(15423)
- 银(15161)
- 银行(15143)
- 环境(15021)
- 技术(14930)
- 行(14535)
- 融(14504)
- 金融(14502)
- 发(14277)
- 和(14213)
- 机构
- 学院(310458)
- 大学(305384)
- 济(124782)
- 经济(121969)
- 管理(120362)
- 理学(103383)
- 理学院(102232)
- 研究(100990)
- 管理学(100144)
- 管理学院(99558)
- 中国(77426)
- 京(64916)
- 科学(61250)
- 财(56727)
- 所(48846)
- 中心(47978)
- 江(47408)
- 农(46219)
- 财经(44862)
- 研究所(43980)
- 业大(43143)
- 范(42761)
- 师范(42322)
- 经(40764)
- 北京(40627)
- 州(38488)
- 经济学(38094)
- 院(37715)
- 农业(35615)
- 技术(34826)
- 基金
- 项目(209494)
- 科学(166396)
- 研究(156284)
- 基金(150723)
- 家(130154)
- 国家(129016)
- 科学基金(112735)
- 社会(99320)
- 社会科(94210)
- 社会科学(94190)
- 省(83477)
- 基金项目(79411)
- 教育(73188)
- 自然(71916)
- 自然科(70334)
- 自然科学(70317)
- 划(69707)
- 自然科学基金(68997)
- 编号(64777)
- 资助(61231)
- 成果(51228)
- 发(49461)
- 重点(47254)
- 部(45350)
- 课题(44992)
- 创(44430)
- 创新(41409)
- 国家社会(40990)
- 科研(39717)
- 发展(39523)
- 期刊
- 济(140168)
- 经济(140168)
- 研究(90929)
- 中国(63869)
- 管理(46158)
- 财(44213)
- 学报(42343)
- 农(42324)
- 科学(41597)
- 教育(39739)
- 大学(33746)
- 技术(31697)
- 学学(31575)
- 农业(29014)
- 融(28916)
- 金融(28916)
- 业经(25308)
- 经济研究(22368)
- 财经(21387)
- 问题(19242)
- 经(18486)
- 图书(15524)
- 业(15249)
- 技术经济(15230)
- 统计(15054)
- 商业(14825)
- 现代(14349)
- 发(14314)
- 策(14069)
- 科技(14011)
共检索到463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中华 严建伟
当前国内城市大轨道交通系统已日益逼近其技术效率极限,与新技术革命的联系亦较弱,继续大规模投资对国家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将十分有限。微轨道交通系统紧密结合当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供需匹配,是未来最有前景的智能交通系统。微轨道交通系统可以综合利用轨道和道路两种交通设施,集汽车、铁路和信息产业于一体,代表了未来城市交通运输进步的方向,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完成战略转型。
关键词:
微轨道 转型 智能交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中华 严建伟
当前国内城市大轨道交通系统已日益逼近其技术效率极限,与新技术革命的联系亦较弱,继续大规模投资对国家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将十分有限。微轨道交通系统紧密结合当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供需匹配,是未来最有前景的智能交通系统。微轨道交通系统可以综合利用轨道和道路两种交通设施,集汽车、铁路和信息产业于一体,代表了未来城市交通运输进步的方向,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完成战略转型。
关键词:
微轨道 转型 智能交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小燕 王英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专业多、投资规模大。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造价咨询经验,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常见的投资控制模式进行归纳,提出三种常见的投资控制模式,并对比各模式的优缺点,以期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资控制有所启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雷书华 顼志芬 杨希宁
提出BT融资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经济评价的总体思路,并从社会资本财务分析三大能力的优先顺序、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BT模式下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BT模式下项目财务分析的不同计算期等方面进行BT融资关键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经济评价方法的对策,为城市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进行相关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司海燕
我国已迈入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然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几乎整个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亏损。本文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OD模式 综合开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冬华 王陌潇
起源于美国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在空间规划中具有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实践意义。但基于美国城市发展背景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实际。基于此,从密度、土地混合利用、步行环境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理念的主要设计要素着手,阐述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现状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站点周边区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晓莉 陈峰 辛涛
轨道交通具有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政府财政负担重、运营管理不完善等特点,如何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环境,减少投资风险,已经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关注的课题。PPP项目融资模式能吸引大量的私有资本,分担一定时期内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风险,改善了投融资环境。其中政府作用对PPP模式风险控制的成败起关键作用。本文从PPP模式风险控制出发对轨道交通PPP模式风险控制中政府的作用做了深入的探讨,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私合作模式 政府作用 轨道交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柳林 金志猛
我国的大城市正步入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高潮,轨道交通正逐渐融入数以亿计的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要使其发挥运输业网络经济的密度效应和幅员效应,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自行车交通健康环保,可适性强,更加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战略。本文旨在探讨一条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循序渐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自行车交通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博 徐向明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算特点的分析,并结合大量的概算审查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算审查的要点及步骤,通过系统性概算审查,可全面、综合、有重点地把握工程概算,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的确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燕荣 王旭龙 孟亚东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需求增大,许多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纷纷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针对新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验室建设,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设备特点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建设案例和建设经验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思路,同时明确了规划在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 实验室建设 建设规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亚非 张红
一、引言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完全是地面交通,完全没有轨道交通或者所占比例很低,而地面交通一直有路少车多、交通堵塞等问题。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瓶颈问题,发展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剂良药。从世界范围看,拥有完善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是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标志,具有运量大、污染少、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秩序好、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截至2013年1月,中国约有27个城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己经取得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有22个。根据预测,2015年前后,将会有79条轨道交通线路完成建造,它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大中城市,其建设总长度达2259.84公里,累计总投资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平 于丽 杨琦峰
"地铁+物业"已被证明为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其实现机制有赖于有序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采取非法人组织结构,可降低地铁公司在物业开发中承担的风险,增强在利益分配中的主动权。具体实现机制为PFI模式,在此模式下,地铁公司能成功实现风险转嫁并获得高回报率。
关键词:
物业开发融资 PFI模式 融资额测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聂志理 李靖
总结已审计线路在合同订立、履约、结算三个阶段遇到的审计问题,并结合北京轨道交通的管理现状,从合同立项、条款制定、资料归档、造价数据库建立、加强设计和咨询履约管理等多方面提出轨道交通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为完善轨道交通的合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结算审计 合同管理 资金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