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1)
2023(18638)
2022(16114)
2021(15002)
2020(12648)
2019(29536)
2018(29334)
2017(56370)
2016(30629)
2015(34716)
2014(35049)
2013(34816)
2012(32361)
2011(29305)
2010(29363)
2009(26993)
2008(26652)
2007(23787)
2006(20823)
2005(18507)
作者
(90761)
(75748)
(75163)
(71587)
(48110)
(36484)
(34443)
(29803)
(28803)
(27056)
(25800)
(25477)
(24095)
(23949)
(23524)
(23294)
(22996)
(22503)
(21662)
(21634)
(18791)
(18686)
(18496)
(17274)
(16919)
(16903)
(16878)
(16820)
(15354)
(15068)
学科
(129508)
经济(129374)
管理(85542)
(82823)
(66957)
企业(66957)
方法(57869)
数学(50504)
数学方法(49862)
(35378)
中国(35315)
地方(31315)
(30570)
业经(28341)
(27816)
(24088)
农业(23839)
(23527)
贸易(23511)
(22650)
(21842)
银行(21783)
(20674)
环境(20127)
理论(20114)
(19945)
(19433)
金融(19429)
技术(19351)
(19186)
机构
大学(438891)
学院(438352)
(173793)
管理(171530)
经济(169823)
研究(148954)
理学(147729)
理学院(146001)
管理学(143257)
管理学院(142473)
中国(112934)
(94782)
科学(94329)
(78908)
(75868)
(75852)
研究所(69134)
中心(68586)
业大(67676)
(65856)
财经(62944)
北京(60195)
农业(59496)
(59181)
师范(58576)
(57076)
(54180)
(53934)
经济学(51444)
师范大学(47304)
基金
项目(297072)
科学(232230)
研究(214380)
基金(213408)
(186363)
国家(184784)
科学基金(158224)
社会(132911)
社会科(125925)
社会科学(125892)
(117383)
基金项目(113808)
自然(104517)
自然科(102068)
自然科学(102038)
自然科学基金(100157)
教育(98957)
(98826)
资助(88413)
编号(88320)
成果(71238)
重点(66525)
(65635)
(64604)
课题(61124)
(60977)
科研(57072)
创新(56955)
教育部(54866)
大学(54739)
期刊
(192493)
经济(192493)
研究(127723)
中国(86081)
学报(71019)
(68581)
科学(65014)
管理(61773)
(60056)
大学(53134)
学学(49970)
教育(49029)
农业(46874)
(41371)
金融(41371)
技术(39698)
业经(33003)
经济研究(30206)
财经(29988)
问题(25714)
(25546)
(24422)
图书(23435)
技术经济(21733)
理论(21387)
科技(20931)
(20678)
商业(20519)
资源(20257)
统计(20132)
共检索到650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归民  严建伟  杨希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的城市商业起到了带动作用,而商业空间活力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本文通过软件分析和调研的方法,从空间和社会学两个层面,探析轨道交通站点协同开发模式下地下商业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宇宁  运迎霞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包括微观商业环境和宏观商业环境两个层次。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的定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理想点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的6个典型站点进行实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等级分异和职能分异,即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站点其周边商业环境优于位于城市外围地区的轨道交通站点,继而从空间选址、等级设置和功能提升3个方面提出城市外围地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的提升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珊珊  庄宇  
随着中国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轨道交通对商业空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从150篇文献中筛选出51篇高质量的中英文文献,并将其分为三个尺度的研究: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尺度包含商圈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新旧商圈的更替等十个关注较多的议题。文章同时总结了既有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综合打分法、分层聚类、回归分析等)及其应用。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可能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对于轨道交通与商业协同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斯乔  
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在改变城市发展格局的同时,对城市人口分布、居民出行成本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对此,文章以湖北武汉零售商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零售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湖北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向网格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并优化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从而改变了以往三镇鼎立的局面,最终使得城市零售商业呈现分散化的发展方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任海静  汤鸿飞  
从城市轨道交通及附属物业投融资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轨道交通及附属物业投融资的基本模式,提出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开发投融资模式建议,即政府主导,多元化融资;轨道交通、物业联合开发,一体化经营;分阶段融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红田  马归民  衣峥  严建伟  
对天津市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进行分类,以和平路站点为例,结合AHP-SWOT分析法,对历史文化型站域更新的内部优势、劣势因素以及站点建设带来的外部机会、威胁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和平路站域更新的内部优势略大于劣势,外部机会远大于威胁,更新策略的重要度依次为开拓型战略(S-O战略)、调整型战略(W-O战略)、保守型战略(S-T战略)和防御型战略(W-T战略)。提出和平路站域更新应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地下空间建设、功能复合、人流聚集等有利因素,对片区的氛围营造、可达性改善、城市肌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同时克服历史街区的建设限制,转变更新重点,积极维护历史文化的社会载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苗苗  宋平  杨恩宁  邱实  杨琦峰  
O2O模式正成为一种潮流,将这种模式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中能促进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O2O商业模式,介绍其起源、概念及类型;然后分析了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中O2O商业模式的运用情况、决策过程和优缺点;最后阐述了O2O商业模式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开发相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瑞利  黄正东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英   李喆康   李旭  
文章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从客流水平、居民需求、接驳特性、周边设施4个维度对轨道站点特征进行提取与构建。采用PAM算法对站点进行聚类研究,最终形成6类站点画像的标签。在此基础上探索站点功能定位、客流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梳理不同类型站点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阶段性矛盾,指导客流预测任务、引流策略制定等后续工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雅洁  陈湘生  
研究采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调研定量分析了人民广场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的可达性、可视性、功能混合程度、业态组成和出入口分布等变量因素,利用行人计数法获取选定节点的现场人流截面穿行量,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变量与空间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活力分布受空间结构合理性、轨道交通功能介入、空间功能混合程度、出入口布局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最后针对地下商业空间的活力营造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丽琴  陈宁  刘红  
通过对城市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的概述、从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地下商业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商业业态类型、客流结构、事故隐患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复杂性,对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叙  喻冰洁  梁朋朋  王琳  张凌菲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是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节点,不同类型的站点在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人流特征等均存在差异。利用成都市2018年POI数据、地铁刷卡数据、出行调查等数据,基于"客流行为—用地结构"视角,将人群行为和实体空间进行关联聚类,通过K-均值聚类对成都市136个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类型识别,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客流OD的通勤特征。结果表明:(1)"客流—用地"聚类方法分类结果为居住主导型、就业主导型、职住错位型等7类;(2)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呈圈层式线性分布特征,站点类型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居住型主要分布于城市二、三环外,而空间错位型站点主要分布在二环—三环之间,就业型集中分布在高新南及一环内;(3)站点客流OD表现出早晚高峰离心性,以及大跨区流动趋势,7种站点类型之间具有典型"居住—就业"通勤与非典型"错位—错位"通勤特征。基于站点类型与多尺度轨道通勤时空规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再平衡引导策略:基于空间类型互补的站点集群再平衡,基于失衡主体行为的公共资源再平衡,站点地区土地混合"量"与"质"再平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平  陈彩燕  邱实  
随着中国经济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配置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旗舰型商业业态的配置。本文阐述了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发展状况、旗舰型商业业态的含义;分析了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价值,包括协同效应、品牌效应及提高地铁地下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目标—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及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策略,以实现地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文含  
按照功能导向,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居住型、中心型、枢纽型三种类型,确定站点的空间影响区,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作用。提出站点地区开发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一般规律。同时考虑分类站点开发强度控制,针对三种类型站点分别提出适宜的开发强度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颖彪  千庆兰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技术的进步、用户的需求以及理论与方法的成熟,促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其应用领域还主要局限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设施管理等与空间信息直接相关的领域,而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部门的商业流通领域GIS应用所见不多。文章以北京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建立了矢量格网矩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网点密度分析、商圈影响范围分析、商业空间查询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市商业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际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