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2)
- 2023(15607)
- 2022(13586)
- 2021(12727)
- 2020(10485)
- 2019(24242)
- 2018(24011)
- 2017(46284)
- 2016(25074)
- 2015(28227)
- 2014(28263)
- 2013(27151)
- 2012(24735)
- 2011(21999)
- 2010(21739)
- 2009(19479)
- 2008(18468)
- 2007(15819)
- 2006(13601)
- 2005(11376)
- 学科
- 济(95586)
- 经济(95470)
- 管理(72932)
- 业(64714)
- 企(54068)
- 企业(54068)
- 方法(46118)
- 数学(40339)
- 数学方法(39762)
- 中国(26260)
- 农(24899)
- 财(23970)
- 学(22076)
- 地方(20568)
- 业经(20478)
- 环境(18872)
- 理论(17347)
- 制(16708)
- 农业(16467)
- 和(15642)
- 贸(15484)
- 贸易(15477)
- 务(15459)
- 财务(15377)
- 财务管理(15344)
- 技术(15121)
- 划(15026)
- 易(14964)
- 企业财务(14533)
- 银(13182)
- 机构
- 大学(345778)
- 学院(345092)
- 管理(138517)
- 济(131097)
- 经济(128018)
- 理学(121451)
- 理学院(120021)
- 管理学(117622)
- 管理学院(117003)
- 研究(111427)
- 中国(80286)
- 京(73194)
- 科学(71766)
- 财(58518)
- 农(54627)
- 所(54127)
- 业大(53572)
- 中心(51329)
- 研究所(49973)
- 江(48661)
- 财经(48117)
- 范(47076)
- 师范(46566)
- 北京(45223)
- 经(43960)
- 农业(42936)
- 院(41844)
- 州(39680)
- 经济学(38933)
- 师范大学(37749)
- 基金
- 项目(249818)
- 科学(196958)
- 基金(181517)
- 研究(180177)
- 家(158759)
- 国家(157486)
- 科学基金(136403)
- 社会(113152)
- 社会科(107216)
- 社会科学(107189)
- 省(97787)
- 基金项目(97492)
- 自然(90686)
- 自然科(88602)
- 自然科学(88579)
- 自然科学基金(86921)
- 教育(83697)
- 划(82633)
- 资助(73978)
- 编号(73365)
- 成果(57614)
- 重点(55549)
- 部(54340)
- 发(52302)
- 创(51692)
- 课题(50351)
- 创新(48212)
- 科研(48056)
- 大学(46640)
- 教育部(46572)
- 期刊
- 济(135485)
- 经济(135485)
- 研究(95395)
- 中国(61151)
- 学报(56168)
- 科学(51066)
- 管理(49225)
- 农(48122)
- 财(43995)
- 大学(42825)
- 学学(40396)
- 教育(39640)
- 农业(33627)
- 技术(31486)
- 融(23169)
- 金融(23169)
- 业经(23101)
- 财经(22334)
- 经济研究(21260)
- 问题(19168)
- 经(19016)
- 图书(18942)
- 科技(17313)
- 业(16590)
- 资源(16574)
- 版(16506)
- 理论(15793)
- 技术经济(15531)
- 现代(15003)
- 统计(14699)
共检索到480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晗 甄峰 徐海贤
随着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问题愈受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对居民心理感知、身体活动的影响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热点。文章分析并揭示了空间环境、心理感知、身体活动三者的相互关系及整体关联,提出了基于心理感知与身体活动一体化的空间环境设计框架。进而以增进人的身体活动、促进人的积极心境、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提升人的归属认同作为设计导向,制定5个方面的空间环境设计策略,运用融合多学科交叉及智慧规划设计方法,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新范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慧宁 赵军
城市雕塑在当今城市中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规划引导,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雕塑家各自进行设计与创作,造成城市环境设计无序的状态,城市雕塑和城市空间环境不能形成整体和谐之美,论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分析,探讨城市雕塑创作的原则。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城市空间 环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玉培 甄峰 王文文 赵梦妮
城市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关系是城市系统人地关系在健康领域的一种现实表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乎城市公共健康的发展与管理水平,是健康地理学新近研究热点。论文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从空间组织、空间格局、空间功能3个维度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①理论与方法上,社会生态理论应用最为广泛,不断被修正和拓展。而基于移动-活动行为理论的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关系研究日益成为新视角。同时,一些复杂计量回归模型、空间回归模型得到较多应用。②实证研究上,重点关注城市建成环境空间组织、空间格局、空间功能一系列特性对不同人群身体活动水平、类型的影响。空间组织上主要集中在交通组织、绿地网络等组织类型,以及可达性、连通性等空间联系的影响研究。空间格局上强调能级差异下建成环境要素集聚多寡,空间外部几何形态表征、指示对身体活动产生的相应影响研究。空间功能上多探究混合性、单一功能构成和主客观功能品质的影响研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体育学等领域,尚处于初步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少量实证研究阶段,缺少基于本土的理论提升及典型案例研究。最后,论文从理论、方法、实证上探讨地理学视角下未来研究重点:基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论提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时空计量的研究新方法;基于虚实交互空间和本土语境下的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相春艳 张晓青
讨论RSS的特点及其在个人信息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提出基于RSS的个人信息环境设计的目标、原则,结合实际介绍基于RSS的个人信息环境设计的具体方法,最后,分析基于RSS的个人信息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RSS 个人信息环境 设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文光 卢苇
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将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中关注行为表现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技术,与活动理论关注真实教学情境脉络的分析与设计思路结合起来。本文在剖析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探索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思路,并力图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共同融入到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中。
关键词:
学习环境设计 研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项国雄 赖晓云
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而主体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的活动过程。技术的发展确实让学生参与到更有意义的、更能够迁移的学习之中。但在大多数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结果与社会预期和大多数师生的努力都不相符。如果采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活动理论。对正规教育系统进行教与学的实践进行审视,就能发现在理论、实践、目标、技能和意图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为此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关键词:
活动理论 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 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康惠惠
<正>在城市化浪潮中,城市环境设计不仅关乎大量人口的生活质量,也是城市文化、经济和社会活力的物理承载体。面对快速的城市扩张、人口增长和资源紧张,如何在保障环境可持续性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是城市环境设计主体面临的巨大挑战。由齐伟民和王晓辉编著的《城市环境设计概论》一书,对城市环境设计进行了系统梳理,从美学视角介绍了城市环境设计的思路和策略,探索了如何在满足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同时加入美学考量,创造出既有功能性、又有审美价值的城市空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娴
文章回溯了图书馆的源流及其演化进程,结合当前图书馆在公共场域、信息场域以及辅助场域的专项要求,探讨了图书馆在空间及光环境要素层面设计中所彰显的特质,并借助真实案例分析图书馆在多样化场域所秉承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图书馆在信息经济时代所倡导的数字化趋势演进历程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图书馆 空间设计 光环境设计 数字化时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国
新时代美丽乡村不仅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还需要覆盖和超越传统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环境的永续发展。环境设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是配合国家顶层设计、延续乡村环境魅力,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路径。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空间环境设计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农村长期以来的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的影响,新时代新起点,乡村空间环境设计应充分挖掘乡村景观资源、拓展乡村景观内涵、守护乡村文化之"魂",建成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近年来设计界的学者和优秀设计师积极投身乡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大鹏
在当时,环境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大潮,而出于进一步推动环境设计思想的目的,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日本成立了都市公共空间构筑设计中心和都市环境设计会议JUDI等。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三名具有代表性的重量级学者:一位是在世界设计会议中初次提及"环境设计"一词的浅田孝;一位是在东京艺大开设"环境造型设计"讲座的稲
关键词:
环境设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悟 鲁璇
以人性化理念为核心,探析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法,通过最优的设计方案提升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的舒适性、便利性与精神感受。以符合健康标准、满足精神需求、关注界面细节尺度分别体现人性化设计目标中的舒适性、精神感受与便利性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设置对应评价标准;生成建筑室内空间环境布局数字模型,构建设计目标与设计变量间的相关性;通过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确定各不同人性化设计目标均趋优的设计方案。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获取各人性化设计目标均趋优的设计方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镇霆 刘晨
在我国观鸟活动日渐兴起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流动性的视角,运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观鸟活动的具身体验及其对观鸟者与身边人、鸟类和环境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和鸟流动性的相互交织赋予了观鸟活动独特的具身体验。观鸟者在对鸟类的探索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沉浸式的流动中感受生命张力的氛围感染;在跨越时空的重逢中建立起人对鸟和地方的情感连结。(2)观鸟活动中复杂的流动性有助于建立并维系观鸟者与身边人的关系,蕴含着人与鸟实现和谐共处的现实可能性,并能够强化人们对环境的亲近感、责任感和环境保护行为。研究结论丰富了观鸟活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拓展了动物流动性在旅游和休闲相关研究中的分析,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观鸟活动 流动性 具身体验 环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蔚 杨成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是承载学习的空间,它为学习提供条件支撑。因此,活动环境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在分析学习环境定义与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活动环境模型进行设计。
关键词:
学习环境 环境设计 移动协作学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学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艺术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人的心理角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加理性的认识。艺术心理学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个相互的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将心理学运用在设计中,使之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具有审美价值。
关键词:
环境艺术 心理学 人性化 审美 夜景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