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4)
2023(16073)
2022(13700)
2021(12913)
2020(10667)
2019(24951)
2018(24752)
2017(47648)
2016(25649)
2015(29134)
2014(29114)
2013(28240)
2012(25518)
2011(22825)
2010(22699)
2009(20251)
2008(19629)
2007(17292)
2006(14872)
2005(12415)
作者
(71739)
(59500)
(59145)
(56268)
(37815)
(28424)
(27094)
(23549)
(22694)
(21094)
(20461)
(19818)
(18803)
(18559)
(18458)
(17939)
(17826)
(17774)
(17083)
(16895)
(14636)
(14471)
(14453)
(13662)
(13328)
(13156)
(13151)
(13031)
(11995)
(11780)
学科
(99931)
经济(99830)
管理(73188)
(68368)
(57916)
企业(57916)
方法(49824)
数学(43490)
数学方法(42674)
(26602)
中国(26268)
(24327)
业经(23098)
地方(20800)
(20750)
理论(19558)
(17781)
贸易(17771)
农业(17749)
(17262)
(16696)
(16476)
技术(16192)
(15746)
财务(15652)
财务管理(15617)
环境(15325)
企业财务(14743)
教育(13979)
(13859)
机构
大学(354437)
学院(354117)
管理(142776)
(134139)
经济(131065)
理学(124686)
理学院(123315)
管理学(120705)
管理学院(120051)
研究(110723)
中国(80809)
(74778)
科学(70202)
(60457)
(53501)
(53258)
业大(53024)
中心(51562)
(50913)
财经(49193)
研究所(49025)
(48685)
师范(48230)
北京(46588)
(44912)
(41768)
农业(41571)
(41217)
技术(40142)
经济学(39795)
基金
项目(249646)
科学(196415)
研究(183825)
基金(179461)
(155758)
国家(154482)
科学基金(134140)
社会(113630)
社会科(107690)
社会科学(107659)
(98701)
基金项目(95278)
自然(88327)
教育(87406)
自然科(86324)
自然科学(86305)
自然科学基金(84685)
(82763)
编号(76625)
资助(74388)
成果(60805)
重点(55765)
(54660)
课题(52723)
(52479)
(52122)
创新(48493)
科研(47766)
大学(47378)
教育部(47364)
期刊
(141675)
经济(141675)
研究(100122)
中国(66695)
学报(54661)
管理(52459)
科学(49826)
教育(48873)
(47346)
(45960)
大学(42619)
学学(39498)
技术(36169)
农业(33440)
(24984)
金融(24984)
业经(24737)
财经(22945)
经济研究(22731)
图书(21565)
(19568)
问题(18111)
技术经济(17424)
(17152)
科技(17022)
统计(16502)
(16390)
理论(16315)
商业(15780)
资源(15202)
共检索到502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庶英  
聚合课程是由不同学科的教师,从各自学科的视角,针对同一主题进行协作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态,具有同一主题、跨学科、协作授课、交叉融合、合作学习、多维视角等六个特质。聚合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机制的再造,要重视教师与教学资源的聚合、学生与学习环境的聚合,可从能力核心课程、时代核心课程和项目核心课程等方面建设。同时,要避免知识的简单叠加、团队成员各自为战、多头管而无人管、新的程式化等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沈庶英  
在线资源建设的基本内核是构建资源认知模型。研发认知模型的前提是进行学情自适应分析、学科知识特征自适应分析和汉语资源数据库建设。汉语学习资源个性化认知模型可建设途径有多种,基于词的汉语在线学习资源认知模型为其典型代表。词是汉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汉语学习网络建构的重要起点,是连通汉语立体化多维视角的重要元素。汉语词的在线资源认知模型由自然范畴、社会范畴、认知范畴、使用范畴四大基本范畴和书写维度、语音维度、语义维度、人文维度、环境维度、对象维度、展示维度、交互维度、规则维度、交际维度十个认知维度组成,由此可延展出场景—功能、话题—主题等单元认知环境。模型通过统整、融通实现信息聚合。在线汉语学习资源认知模型评估,可从内检和外验两个维度进行,建立起包括资源内容和形式、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内的4类16项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树金  马翠嫦  
信息聚合正成为信息组织与检索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现有信息聚合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情景、关系和对象作为信息聚合概念的主要构成,并依此对当前国内外信息聚合的典型应用和研究前沿进行梳理,依据聚合的情景、关系和信息粒度大小,将现有研究和实践中相关聚合模式归纳为情景聚合、语义聚合、引用聚合、社会网络聚合和粒度聚合五种主要模式和十二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模式综合的深度聚合发展趋势:情景是决定关系和粒度等其他聚合要素的依据,情景的细化和深入研究势必带来多模式的综合应用,概念和实体、引用和社会网络等关系正被综合运用,而对不同粒度信息对象的聚合则是情景和关系聚合的落脚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莉  张敏  
威客社区中聚合的用户需求纷繁复杂,如何对其任务进行有效划分定位,方便任务发布者与任务接受者快捷地交互对接,有针对性地实现需求满足,成为威客网站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威客社区知识聚合空间分析出发,通过需求层次的划分,构建3种类型的威客共享交易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游毅  成全  
在分析关联数据概念内涵与构建原则基础上,阐述了数据网络理念、HTTP URI命名与存取机制、RDF资源描述框架等关联数据核心要素对于信息聚合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基于URI复用与RDF链接的关联数据聚合机制,指出资源URI开放复用在聚合机制中所扮演的基础性角色,并分析了作为聚合核心的RDF链接所具有的不同类型与聚合功能。以此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包括馆藏资源关联数据化与图书馆关联数据链接管理两部分。其中馆藏资源的关联数据化通过URI命名机制、关联数据词汇集创建、馆藏语义描述与关联数据发布实现图书馆关联数据集的创建与发布,从而为馆藏资源聚合提供数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王嵩  董克  
概述馆藏资源的概念、馆藏资源聚合的内涵以及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的特征,论述馆藏资源聚合的4个层次:针对实体文献的整理、数据的集成、信息的整合和针对知识的聚合;揭示馆藏资源聚合的传统模式和深度聚合模式及其对象特征,提出大数据时代馆藏资源聚合和聚合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果  吴微  肖璐  
[目的 /意义]当前知识聚合模式研究侧重"依据何种知识关联开展知识聚合",本文补充性地探索"利用知识关联将知识单元聚合成何种形式"这一后续问题,以完善知识聚合模式研究和引导实践的深入。[方法/过程]借鉴化学领域中对聚合反应两大类型划分的方法,提出以"是否保留知识单元间及其关联间的差异性"为根据,将知识聚合划分为知识类聚和知识共聚,并探讨知识共聚的基本实现形式。[结果 /结论]领域知识是知识共聚开展的基础;以文档、词语为基本知识单元粒度,以用户需求入口和聚合目标资源为维度,知识共聚可通过四种基本形式实现:基于分面导航、基于多维概念关联推荐、基于知识元链接、基于资源潜在关联发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花林  文庭孝  罗爱静  林德南  谢山  
[目的/意义]现有的网络健康信息组织偏重资源开发利用,较少考虑到不同情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多维性及动态性,造成用户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和获取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构建新的网络健康信息聚合模式,以实现对分散的网络健康信息资源进行深度聚集和有机整合,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实现精准健康信息服务。[方法/过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特征和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特点,分别提出用户情境聚合模式、用户群体聚合模式、主题聚合模式、语义关联聚合模式和细粒度聚合模式。[结果/结论]最终构建基于用户和资源双因素的网络健康信息综合聚合模式,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实现既广又深的聚合网络健康信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邱均平  刘国徽  
通过学科知识的深度聚合挖掘学科知识结构,是一种微观角度的科学结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学术文献和学者两种知识节点为中心,对学科知识进行聚合研究。根据不同共现关系和聚合方式,构建了基于共现关系的学科知识深度聚合模型,将聚合分为四个层次,并以文献的两个外部特征(作者和关键词)为例分析了不同聚合层次中学科知识聚合的深度以及挖掘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另外,笔者认为学科知识聚合深度应包含聚合层次和共现强度这两项内容,为聚合深度的度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进军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的聚合方式,国内该领域的应用状况,以及用户体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Web 3.0环境下的信息聚合模式与资源组织原则:网络切片,以Web Slice与Accelerators为技术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述了其可能性,并提供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实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已逐渐转变为以数字图书馆为主体、紧密面向用户需求的多元化知识资源。本文基于OPAC、跨库检索、引证关系和元数据的聚合以及相应的整合工具与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①基于概念及概念关系、基于引证关系和基于科研本体等对馆藏资源进行语义聚合;②探讨馆藏资源聚合服务所需要的语义描述框架和可视化展示机制;③面向资源主题、知识深化演化、学术社群或科研决策来进行馆藏资源深度聚合。参考文献23。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廖花林  文庭孝  李成熙  罗爱静  林德南  谢山  
本文根据网络健康信息和网络信息聚合的特点,将网络健康信息聚合模式分为面向资源和面向用户两种类型,前者有基于目录式导航、基于搜索引擎与基于知识元的网络健康信息聚合模式;后者有基于RSS、基于内容推荐与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网络健康信息聚合模式。文章对六种网络健康信息聚合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网络健康信息聚合模式的基本标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奇勋  吴乙婕  金明浩  
专利聚合公司是以聚合专利的方式开展市场化运营的机构,具体包括八种商业形态和四种战略模式。专利聚合公司在为创新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对专利市场及竞争秩序造成潜在垄断威胁。近年来,欧美国家在专利聚合反垄断的审查形式、治理手段及规制程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频遭进攻型专利聚合狙击,专利诉讼战火烧至中国而风险预警铃音未响。为弥补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之不足,有必要发挥制度引导与规制功能,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高专利质量并防范恶意诉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晓丽  
专利聚合经营模式是知识产权发展的产物,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增强企业的防御能力和竞争力,但同时存在专利技术垄断威胁。发挥专利聚合经营模式的积极效应,应从信息公示方面,进行专利聚合经营者的专利资产信息清单公开,专利聚合经营者的专利交易信息公开;从反垄断法方面,确立其申报主体资格、申报标准、审查要素、审查结果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从国家安全审查方面,审查专利涉及的市场领域、专利在相关领域的市场地位、专利研发难易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松  刘新民  李芳  
B2C平台聚合返利模式通过增值服务提高在线客户粘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感知风险和群体影响等要素,构建了影响B2C平台聚合返利模式消费者使用意向的拓展技术接受模型(TAM),分析了影响用户采纳此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并给出了完善模式运作的对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聚合返利模式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都会对消费者使用意向产生显著影响,但易用性对有用性没有显著影响。相关社会群体的观点会对消费者的有用性认知和使用意向产生较大的影响,感知风险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意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