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9)
- 2023(12030)
- 2022(9581)
- 2021(8862)
- 2020(7328)
- 2019(16771)
- 2018(16449)
- 2017(32399)
- 2016(16778)
- 2015(18885)
- 2014(18452)
- 2013(17636)
- 2012(15452)
- 2011(13593)
- 2010(13120)
- 2009(11654)
- 2008(10934)
- 2007(9004)
- 2006(7626)
- 2005(6587)
- 学科
- 济(68787)
- 经济(68724)
- 管理(45017)
- 业(43609)
- 企(35496)
- 企业(35496)
- 方法(33066)
- 数学(29053)
- 数学方法(28702)
- 贸(22679)
- 贸易(22668)
- 易(22074)
- 农(18939)
- 中国(18555)
- 财(16811)
- 业经(15960)
- 地方(13309)
- 农业(12260)
- 制(11612)
- 融(11360)
- 金融(11358)
- 理论(11046)
- 银(10627)
- 银行(10619)
- 务(10552)
- 财务(10511)
- 财务管理(10488)
- 行(10107)
- 技术(10036)
- 企业财务(9834)
- 机构
- 学院(223363)
- 大学(222899)
- 济(100634)
- 经济(99023)
- 管理(89421)
- 理学(78185)
- 理学院(77496)
- 管理学(76233)
- 管理学院(75834)
- 研究(69787)
- 中国(54054)
- 财(43803)
- 京(43649)
- 科学(37658)
- 财经(36059)
- 中心(33974)
- 经(33125)
- 经济学(32441)
- 所(31118)
- 江(30448)
- 经济学院(29606)
- 业大(29457)
- 农(29426)
- 研究所(28384)
- 范(27768)
- 师范(27525)
- 财经大学(27209)
- 北京(26086)
- 院(26023)
- 商学(25175)
- 基金
- 项目(157987)
- 科学(126700)
- 研究(119496)
- 基金(117675)
- 家(100808)
- 国家(100042)
- 科学基金(87930)
- 社会(79267)
- 社会科(75492)
- 社会科学(75474)
- 基金项目(62366)
- 省(59977)
- 教育(55210)
- 自然(54621)
- 自然科(53442)
- 自然科学(53431)
- 自然科学基金(52445)
- 划(50375)
- 编号(48253)
- 资助(46592)
- 成果(37757)
- 部(36254)
- 重点(35358)
- 发(34303)
- 国家社会(34169)
- 创(33830)
- 教育部(32339)
- 人文(31906)
- 课题(31729)
- 创新(31628)
共检索到31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志军
首先回顾了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取得的积极成效,并结合当前形势,指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使用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使用的视角,探讨人民币现阶段进出口本币化的计价结算模式,并分析了美元、日元与欧元的国际化模式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推进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计价使用的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跨境交易 计价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润枫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婧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本币和外币政策的重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成为保护实体企业的一项短期应对措施,而且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国际金融战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的重要一步。这一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运行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在制度层面上,中国需要进一步在不显著改变原有框架下开放金融市场,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完善外汇市场,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要加强亚洲生产网络的建设,逐步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外贸企业的定价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琪琦
本文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出发,分析货币国际化的层次和条件及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指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将有利于推进对外贸易,国家财富的保值增值,中长期内减少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风险和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文章最后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货币互换建议。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琼 张悠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和结算职能的影响和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金融市场特别是离岸市场的发展及政策的颁布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据此笔者提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尝试对大宗商品进行人民币定价、促进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职能深化及加强离岸市场发展等措施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支华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资企业避免汇率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实现国际结算便捷与独立,提高国际信誉发挥了重要作用。跨境贸易结算中出现的部分企业的套汇和套利活动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完善而下降,大多数企业参与结算主要出于真实的贸易结算需求;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符合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未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如,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企业提高国际化水平和竞争水平提供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珊珊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计价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指出发展人民币贸易计价在汇率升值及贬值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借鉴德国马克以及日元计价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计价发展的五大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 跨境贸易人民币 计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汇率预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祁文婷 肖成志
本文以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为例,说明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密切相关,人民币贸易融资比重虽低,但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却很重要,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后。同时,针对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特点,结合监管现状、金融机构利益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出现虚假贸易融资等问题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规范发展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贸易融资 监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创新性引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出口额占比指标,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的全新路径机制,并使用2000-2016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之后,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变小。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下降,造成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不利于就业增长,还会导致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及贸易与非贸易部门就业之比降低,不利于就业技能结构改善。人民币结算的"跛足"特征会增强上述负向作用,但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之前相比,这种不利影响在减弱。此外,汇率对"一带一路"地区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小,并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扩大地区间就业和就业结构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的差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文宽
2009年我国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迅速发展,跨境贸易+离岸模式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以香港、伦敦和新加坡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资本项目的有序开放。2015年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跨境贸易模式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放缓,离岸人民币缺少合理的回流机制,境外人民币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储备货币功能滞后,过早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引发人民币贬值和外汇储备减少。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当加强大宗商品定价权,实施人民币区域化和向跨国公司+资本输出模式转变。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杰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对美元币值稳定的担心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冲击,国内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常常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但是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表明,单纯的经济规模和贸易份额仅仅是取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必要条件,对本币的信心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开放程度更重要。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国际经验还表明,货币国际化也可以仅意味着本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和标价货币的功能,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也不一定马上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联系起来。权衡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得失,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现阶段我们应该明确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为目标,辅以稳妥可控的国内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配合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措 谭小芬
基于2012—2019年省际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样本,本文研究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发挥贸易结算货币职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DID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呈现非对称性,即对出口贸易本币结算影响显著,而对进口贸易本币结算的影响并不显著。构建人民币互换网络有助于缓解跨境贸易本币结算的“跛足化”现象。机制分析表明,“外币融资可获得性”是双边货币互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贸易开放度更高的省份、与中国贸易联系密切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高于中国的贸易伙伴,人民币互换网络对贸易领域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为人民银行开展货币金融合作、强化人民币的贸易媒介职能以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清河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伍戈 裴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7月推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虽然学界和业界对其存在较多的争论,但是对其研究尤其是基于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结算货币选择的框架下结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自身的特点,分析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若干因素,并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张程度、相关政策的推进、外部宏观经济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与贸易项下人民币收支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虽然与该项业务存在相关关系,但其并不是影响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唯一主导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