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1)
2023(16528)
2022(14387)
2021(13501)
2020(11388)
2019(26134)
2018(25828)
2017(50699)
2016(27217)
2015(30555)
2014(30355)
2013(29745)
2012(27061)
2011(24265)
2010(24059)
2009(22093)
2008(21547)
2007(18688)
2006(16072)
2005(14215)
作者
(75280)
(62638)
(61964)
(59135)
(39909)
(29814)
(28411)
(24595)
(23821)
(22052)
(21309)
(21012)
(19573)
(19492)
(19339)
(19215)
(18772)
(18543)
(17955)
(17850)
(15226)
(15089)
(15088)
(14268)
(14023)
(13880)
(13723)
(13665)
(12388)
(12086)
学科
(105869)
经济(105723)
管理(82612)
(78173)
(65371)
企业(65371)
方法(50429)
数学(44181)
数学方法(43613)
(30638)
中国(27872)
(27041)
(24633)
业经(23814)
(20000)
(19838)
财务(19757)
财务管理(19714)
(19564)
贸易(19552)
(19027)
(19026)
银行(18987)
地方(18977)
企业财务(18681)
理论(18350)
(17957)
农业(17713)
(17680)
金融(17676)
机构
大学(378502)
学院(375910)
管理(152650)
(152396)
经济(149079)
理学(131943)
理学院(130579)
管理学(128301)
管理学院(127614)
研究(120375)
中国(94693)
(78672)
(74181)
科学(71373)
财经(59100)
(58012)
中心(56424)
(55212)
(53835)
(53790)
业大(53755)
研究所(52606)
北京(49296)
(47164)
师范(46724)
经济学(46617)
财经大学(44481)
(43982)
(43709)
农业(42916)
基金
项目(259678)
科学(205520)
研究(191672)
基金(190462)
(164436)
国家(163119)
科学基金(141943)
社会(121740)
社会科(115434)
社会科学(115407)
基金项目(101110)
(100050)
自然(92305)
自然科(90182)
自然科学(90161)
教育(88676)
自然科学基金(88515)
(84146)
资助(78591)
编号(78235)
成果(63057)
(58306)
重点(57498)
(54182)
(53595)
课题(52931)
教育部(50876)
(50779)
创新(50582)
国家社会(50156)
期刊
(161345)
经济(161345)
研究(113012)
中国(69572)
(57650)
管理(55629)
学报(55366)
科学(51504)
(49689)
大学(43528)
学学(41067)
(40838)
金融(40838)
教育(39313)
农业(33872)
技术(33009)
财经(28895)
业经(26007)
经济研究(25719)
(24587)
问题(20751)
理论(18995)
实践(17361)
(17361)
技术经济(17314)
科技(17247)
图书(17160)
(16916)
(16761)
现代(16485)
共检索到546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扬  邱兆祥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额度高、币种和资产结构单一。这种特征必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此,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理应从减少超额储备以及改善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入手。2008年之后,以货币互换为代表的跨国货币合作成为新趋势,其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量以及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方面颇为有效,善加利用可以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扬  邱兆祥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额度高、币种和资产结构单一。这种特征必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此,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理应从减少超额储备以及改善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入手。2008年之后,以货币互换为代表的跨国货币合作成为新趋势,其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量以及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方面颇为有效,善加利用可以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目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本文首先提出了几种基于外汇储备的跨国货币合作模式,分别是以IMF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模式、以东亚外汇储备库为代表的外汇储备库模式,以及欧元区的最优货币区模式;然后从形成背景、规模、运行方向和效果几个角度对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我国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中国一方面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外汇储备资源推动和参与各种跨国货币合作,履行大国责任;另一方面则应该利用这些合作削弱自身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从而减少过多外汇储备带来的社会成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焦志文  
正确认识外汇储备风险,是有效管理外汇储备风险的前提。对于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的认识应采取广义的视角,既要关注外源性风险又要关注内源性风险,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主要外汇储备风险已经比较严峻,造成这些风险的直接原因是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投资过度集中,但是当前外汇储备风险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中国外汇储备风险需要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相结合,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承明  
我国外汇储备实际持有量的变动既受到外汇储备需求变化的影响 ,也受到货币市场非均衡的影响。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央行通过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了基础货币 ,从而也挤占或减少了国内信贷。国内信贷增速下降是导致近年我国经济缓慢回落和需求不足逐渐加剧的直接原因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李权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GDP、物价水平和外汇储备的协整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长期,经济增长率、M2增长率、外汇储备指数对数和物价指数对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前期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变化、经济增长率变化、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增长率对当前货币供应增长率变化的影响显著: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产生的外生性影响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见  
文章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现有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思路进行了分类评述,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属性,探讨了基于外汇储备属性的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确定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的可行思路,从而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文章认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储备包含国际支付工具、国际风险资产和宏观政策工具三种基本属性;对应于外汇储备的每一种基本属性都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找到相应的最优币种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央银行依据自身偏好和宏观经济现状为外汇储备三种基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相栋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缩水"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需要回答并理解如下相互关联的诸多子问题:外汇储备有没有"缩水"?判断标准是什么?现状如何?这是否就是损失?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缩水"?等等。本文从货币当局的视角,对此作了初步解析,力求揭示我国外汇储备"缩水"问题的内涵和效应。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完善外汇储备管理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其安  杜方舟  
从国际贸易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涵盖影响汇率与外汇储备变动主要因素的理论机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阐述汇改前后外汇储备变动与汇率变动的影响路径以及二者之间的联动影响机制,解读理论机制中各个变量在汇改前后的政策含义及其变化,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菁  
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应机制的影响柯菁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外汇储备从1994年初的212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底的516亿美元,增幅达144.55%,1995年上半年已到626亿美元,1995年底的外汇储备已超过7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海霞  谢露露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如何在世界货币游戏规则中谋求与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货币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际货币职能之一外汇储备职能出发,选用1965~2008年间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国际货币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作为因变量,建立实证模型以证实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本文结论显示,除传统的基本因素外,强化因素由于包含了更多的未来信息,有助于解释国际货币的长期和结构性趋势。进一步地,我们根据选择的回归方程和未来经济情形的假设,对四大货币在1965~2020年间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进行了拟合与预测,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尚无法挑战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岳意定  张璇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作为本外币政策的连接点,外汇储备及其变动会改变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影响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自向量回归(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长期协整关系的约束力较强。需要通过调节国际收支、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以及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新的冲销手段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珊珊  
2010年以来,我国CPI走势屡创新高,一方面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的粮食减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外巨额流动性投放以及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经济体内流动性充裕有关。本文以外汇储备变动为切入点,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和物价走势进行分析,考察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