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7)
- 2023(15459)
- 2022(13036)
- 2021(11827)
- 2020(9992)
- 2019(22730)
- 2018(22140)
- 2017(42497)
- 2016(22295)
- 2015(24832)
- 2014(24338)
- 2013(24250)
- 2012(22182)
- 2011(19993)
- 2010(20015)
- 2009(18628)
- 2008(16839)
- 2007(14415)
- 2006(12683)
- 2005(11090)
- 学科
- 济(110639)
- 经济(110549)
- 管理(64324)
- 业(59305)
- 企(48885)
- 企业(48885)
- 方法(43507)
- 数学(38950)
- 数学方法(38420)
- 中国(29258)
- 地方(29121)
- 融(27272)
- 金融(27270)
- 农(25865)
- 财(24774)
- 银(24766)
- 银行(24752)
- 行(23872)
- 业经(22658)
- 学(20193)
- 环境(19543)
- 制(19346)
- 农业(18108)
- 务(16223)
- 财务(16167)
- 财务管理(16137)
- 地方经济(15480)
- 企业财务(15347)
- 贸(15166)
- 贸易(15154)
- 机构
- 学院(307849)
- 大学(305552)
- 济(136705)
- 经济(134039)
- 管理(120547)
- 理学(104030)
- 研究(103554)
- 理学院(102923)
- 管理学(101146)
- 管理学院(100586)
- 中国(83660)
- 京(62756)
- 科学(60983)
- 财(60802)
- 中心(50603)
- 所(50140)
- 财经(48938)
- 江(47397)
- 农(46141)
- 研究所(45606)
- 经(44364)
- 业大(43162)
- 经济学(43057)
- 范(38856)
- 经济学院(38676)
- 北京(38649)
- 师范(38467)
- 院(38046)
- 财经大学(36353)
- 州(36244)
- 基金
- 项目(212638)
- 科学(168671)
- 研究(156085)
- 基金(155409)
- 家(133938)
- 国家(132843)
- 科学基金(115918)
- 社会(102223)
- 社会科(97082)
- 社会科学(97052)
- 省(85216)
- 基金项目(82977)
- 自然(73765)
- 自然科(71908)
- 自然科学(71893)
- 自然科学基金(70537)
- 教育(70236)
- 划(69368)
- 资助(63157)
- 编号(61811)
- 重点(48009)
- 成果(47833)
- 发(47442)
- 部(46598)
- 创(44639)
- 国家社会(42718)
- 课题(42252)
- 创新(41866)
- 科研(40641)
- 教育部(40405)
- 期刊
- 济(151429)
- 经济(151429)
- 研究(89794)
- 中国(57152)
- 财(47500)
- 管理(43900)
- 学报(42741)
- 科学(40954)
- 农(40780)
- 融(39048)
- 金融(39048)
- 大学(33764)
- 学学(32181)
- 技术(28836)
- 农业(27566)
- 教育(24552)
- 经济研究(24364)
- 财经(24059)
- 业经(23445)
- 经(20753)
- 问题(19290)
- 统计(16761)
- 技术经济(16582)
- 资源(16366)
- 策(15318)
- 理论(14953)
- 业(14551)
- 决策(13752)
- 现代(13699)
- 贸(13697)
共检索到459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步忠 范恒 黄士娟 何意雄
论文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5个方面构建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3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指标客观赋权,从评价者对生态经济评价趋优考虑的角度,构建趋优融合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各区域不同维度下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Ⅰ类城市:南昌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Ⅱ类城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和赣州市;Ⅲ类城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继增 孙中美 黄昕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以人均GDP为表征的经济发展两项指标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没有排除指标序列初始值影响的情况下,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趋于相似;进一步实证分析江西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证明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正步入正常的经济演化轨迹。这一分析结论再次佐证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关于不同经济阶段三次产业贡献度演变规律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以为中西部其他省份产业结构变迁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典型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2006—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03—2006年上升较缓慢,2006—2011年上升较快;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不仅机械电子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部分轻纺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为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合理的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多数资源加工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背后原因在于资源加工工业碳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本文...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经济 行业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卓 郑丽霞 曹玉婷 黄译锋
通过对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价,以期为全国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监测提供借鉴。以建立的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5个一级指标和84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HP)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准则层;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厦门市,第二梯队包括福州市、泉州市,第三梯队包括龙岩市、漳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最后归纳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3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传民 黄雅丹 吴佳 刘平辉
本文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2000-2008年各空间单元的截面和时序数据为例,从综合农业区的角度,运用Theil系数及其嵌套分解法、空间相关模型等,结合GIS技术,探讨了江西省农业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地域格局。研究表明:区域总差异经历了收敛趋同到逐渐扩大的过程,亚区内差异构成了农业区乃至全省总体差异的主体;差异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且集聚性先增强,后减弱;据区内差异组分与贡献,把各农业区划分为高值-上升、低值-波动等五种地域差异类型区;占主体的"H-H"、"L-L"类型地域分布相对稳定,分别为赣北、西北的农业区Ⅰ、Ⅱ与赣南的农业区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各产业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针对各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萌 刘皓 史聆聆 孙启宏 陈忱
为推动我国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三种发展类型:率先发展区域、平稳发展区域和一般发展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城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指标体系 熵值法 聚类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萌 刘皓 史聆聆 孙启宏 陈忱
为推动我国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挥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三种发展类型:率先发展区域、平稳发展区域和一般发展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城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指标体系 熵值法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洪章 鲍韵 张彦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江西省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地区性差异,并根据江西社会保障水平的实际状况,提出关于提高保障水平的政策建议,指出经济环境、医疗条件、人文环境、居民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保障水平才得以全面提升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晓亮 章涵
通过收集整理江西省近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灰色聚类模型,设计了5个定性指标、7个定量指标,对江西省辖11个地市进行了物流节点层次划分,确定南昌、九江、赣州为江西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宜春、景德镇、鹰潭、吉安、上饶为江西省物流枢纽重点城市,萍乡、抚州、新余为江西省物流枢纽发展城市。通过三类物流城市的划分,为合理利用江西各地市物流资源,实现江西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灰色聚类 城市物流层级 江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荣华 刘志达
本文采用2008年抚州市辖区十县的统计数据,选取9个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对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定量分析依据,在此基础上,从金融的视角,探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 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树国 龚新蜀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判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新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国家西部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基于"3R"等多项原则,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2002—2010年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丽娜 王佳 赵国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陕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地区,科学评价彬县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协调状况,对于探讨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引入熵权法客观赋值,分析评价了彬县从2000-2009年之间的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状况,结论为资源环境问题是彬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大优势资源开发规模、依靠科技进步、完善资源管理制度等政策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和平 伍世安 智颖飙 姚冠荣 江民锦 周早弘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从生态效率角度,利用改进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江西省2000年-2008年资源环境强度与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西省在经济增长快速推进的同时,能源消耗也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水资源消耗增长比较缓慢;COD和SO2的排放量下降趋势也基本相同,但其历年排放总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在资源环境强度下降的同时,江西省能源消耗强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用水强度和建设用地强度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OD和SO2的排放强度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③江西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如琛 黄丽萍 王余强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于改进的广义熵值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1设区市按照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开发程度等指标进行了划分,并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广义熵值法 城市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占少贵 傅春 陈建军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各指标的权重重,发现发现人均EDP、工业"三废"排放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加权综合得分模型型,计算出2008-2012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较大且层次多样,地域差别比较明显。得分最低的集中在赣南,其次是赣北,而得分最高的集中在赣中,其次是赣东和赣西。但是是,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大,各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在逐步缩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