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0)
- 2023(18484)
- 2022(16164)
- 2021(14849)
- 2020(12837)
- 2019(29480)
- 2018(29079)
- 2017(56041)
- 2016(30678)
- 2015(34458)
- 2014(34479)
- 2013(33998)
- 2012(31222)
- 2011(28150)
- 2010(27913)
- 2009(25845)
- 2008(25304)
- 2007(22321)
- 2006(19066)
- 2005(16418)
- 学科
- 济(121078)
- 经济(120939)
- 管理(86738)
- 业(83244)
- 企(68909)
- 企业(68909)
- 方法(61151)
- 数学(53434)
- 数学方法(52777)
- 财(32437)
- 农(32007)
- 贸(29424)
- 贸易(29412)
- 中国(29338)
- 易(28461)
- 学(27281)
- 业经(25955)
- 地方(23469)
- 务(21228)
- 财务(21148)
- 财务管理(21104)
- 农业(21081)
- 制(20605)
- 企业财务(19913)
- 理论(19732)
- 技术(18902)
- 和(18700)
- 环境(18692)
- 融(18311)
- 金融(18307)
- 机构
- 大学(441281)
- 学院(439475)
- 济(174467)
- 管理(171554)
- 经济(170841)
- 理学(150028)
- 理学院(148355)
- 研究(146086)
- 管理学(145547)
- 管理学院(144790)
- 中国(106276)
- 科学(94138)
- 京(92619)
- 农(80001)
- 财(77628)
- 所(74537)
- 业大(72266)
- 研究所(68655)
- 中心(66599)
- 农业(63822)
- 财经(63705)
- 江(62111)
- 经(58025)
- 北京(57565)
- 范(55751)
- 师范(55048)
- 院(53088)
- 经济学(52526)
- 州(50509)
- 经济学院(47880)
- 基金
- 项目(308090)
- 科学(239573)
- 基金(223090)
- 研究(216141)
- 家(197553)
- 国家(195989)
- 科学基金(166660)
- 社会(134698)
- 社会科(127749)
- 社会科学(127709)
- 省(121039)
- 基金项目(118859)
- 自然(112341)
- 自然科(109740)
- 自然科学(109705)
- 自然科学基金(107728)
- 划(102610)
- 教育(99679)
- 资助(92811)
- 编号(86929)
- 重点(69473)
- 成果(68966)
- 部(67220)
- 发(64940)
- 创(63695)
- 科研(60296)
- 课题(59753)
- 创新(59574)
- 计划(58630)
- 大学(56974)
- 期刊
- 济(178643)
- 经济(178643)
- 研究(119734)
- 学报(78910)
- 中国(73613)
- 农(70847)
- 科学(67673)
- 财(58850)
- 管理(58437)
- 大学(58110)
- 学学(55269)
- 农业(48728)
- 教育(41577)
- 技术(36542)
- 融(34274)
- 金融(34274)
- 财经(30126)
- 业经(30054)
- 经济研究(29740)
- 经(25735)
- 业(25562)
- 问题(24493)
- 贸(23391)
- 版(22171)
- 科技(21586)
- 技术经济(20777)
- 商业(20674)
- 图书(20658)
- 国际(20422)
- 业大(20387)
共检索到616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艳艳
本文就国际贸易中贸易伙伴在双赢前提下如何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展开论述,重点分析流通效率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分析中,借助于模型分析论证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在贸易伙伴双赢前提下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的理论途径;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与我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的四个贸易伙伴进行论证,不仅明确了与四个贸易伙伴的具体成效,而且从以流通效率提升为核心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超边际 流通效率 国际贸易 效用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艳艳
本文就国际贸易中贸易伙伴在双赢前提下如何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展开论述,重点分析流通效率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分析中,借助于模型分析论证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在贸易伙伴双赢前提下实现各自总体效用最大化的理论途径;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与我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的四个贸易伙伴进行论证,不仅明确了与四个贸易伙伴的具体成效,而且从以流通效率提升为核心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超边际 流通效率 国际贸易 效用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媛 梁丽梅
流通业发展是否对宏观经济发展构成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是何种形式,本研究就此问题展开。通过研究已有成果,并结合团队自主研究,引入效率因素,以超边际分析框架作为工具,采用理论分析确定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在理论分析中首次提出了流通服务与宏观经济影响的七大特征关系,在实证分析中基于这七大特征不仅确定了我国流通服务业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性,而且对国内六大地区流通业发展对地区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性给出了阶段性分析。最后从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我国流通业服务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流通服务效率 超边际 均衡性 宏观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凌云
商品流通渠道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商品流通的效率,对商贸流通业甚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品流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商品流通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商品流通渠道变革对我国国际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商品流通渠道 国际贸易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小碧
基于职业中间商在特定城市空间嵌入性生发与集聚的特征事实,本文重点关注模型化国际贸易模式演进对地区城市化的促进效应,揭示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及转换条件。研究发现,由专业化经济程度与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带来的职业中间商空间集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中介化与嵌入化发展,由此推动了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城市化、消极城市化和积极城市化三种发展模式。当专业化经济程度低于一定的临界水平时,地区将处于与自给自足结构相适应的前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存在专业化经济且大于临界水平,如果贸易系统的交易效率小于临界值Zg*,那么职业中间商难以生发和集聚,地区将进入与直接型贸易模式相适应的"消极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专业化经济程度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丽敏 兰宜生
文章引入环境所有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贸易结构变迁与相应的污染分布和转移,旨在揭示大国污染效应、工业化路径的环境效应、贸易结构变迁的环境所有权因素以及环保政策失效的原因。研究推导出不同国家间环境所有权模糊程度和交易效率变化对贸易结构变迁与污染分布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命题可用于解释现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国达 郭爱美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秋敏 邱志萍 刘雪莲
基于2004-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外贸依存度和净出口额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外贸依存度和净出口额与商贸流通业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我国长期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内外贸分割密不可分;相比于中西部省市,东部省市国际贸易显著抑制了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受到我国非对称的贸易空间格局和海运港口分布的影响;除了金融危机呈现负向抑制作用外,交通设施、城市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外商企业投资额均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文娟 孙楚仁
本文引入多因素实证研究了1987-2005年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同时检验了H-O理论和SS定理在我国的适用性,结论如下:(1)贸易扩大总体上对我国收入不平等起到了改善效果;(2)出口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果比进口更加显著;(3)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对收入分配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4)制成品进口比重下降可能恶化收入分配。检验结果显示出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包括H-O理论在内的某个贸易理论来解释,必须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色。在深入剖析贸易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机制后,本文提出了相关贸易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国际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毅
在阐述省域数字化发展提升贸易便捷性、信息对称性、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形成贸易新业态四个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2017—2021年省域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数字化水平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在此过程中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门限加剧效应;考虑区域异质性后,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表现出无门限效应、门限加剧效应和门限收敛效应。政府应该稳步提升省域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推进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吉阳 程宝栋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就北京市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北京市金融发展结构、效率对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作用并不明显;北京市金融发展各指标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并未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就是说,北京市金融发展未能给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提供充分的经验证据和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野 刘明兴
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贸易体制改革本身对我国总体贸易规模和进出口余额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预测、短期政策干预、贸易改革策略和国际政策协调等几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国际经济学框架做出修正。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永杰 张华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几乎都把充分就业作为基本前提,这明显与现实不相符合。广东是外贸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就业大省。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的进口和出口都是就业的Granger原因。广东出口增加1%,广东城镇就业增加0.76%;进口增加1%,广东城镇就业减少0.77%。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减少失业的对外贸易政策,将促进国内就业作为制定、调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政策以及处理贸易争端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就业 协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艳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国际贸易额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迅猛地增长。那么国际贸易和双向投资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国际贸易额与我国双向FDI的总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对我国双向FDI起着促进作用,其中,对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较大(在99%显著水平下,每产生一亿美元的进口就会流入0.303亿美元的FDI,每产生一亿美元的出口就会流入0.208亿美元的FDI),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较小(在99%显著水平下,每产生一亿美元的贸易仅对对外投资0.003 203亿美元)。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钻石 张娟华
本文利用外部金融依赖度、有形资产率两个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与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把贸易行业SITC 4位分类数据转换成工业行业ISIC 3位分类数据后,利用多国行业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回归。6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回归系数都表明,金融发展会促进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出口和形成比较优势,但是金融发展不利于有形资产率高的行业出口并且会降低其比较优势。对行业净贸易额和净出口比较优势表示的贸易结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发展是影响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