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0)
- 2023(17456)
- 2022(14948)
- 2021(14105)
- 2020(11773)
- 2019(27421)
- 2018(27096)
- 2017(52150)
- 2016(28291)
- 2015(31920)
- 2014(31746)
- 2013(30670)
- 2012(27893)
- 2011(24819)
- 2010(25079)
- 2009(22950)
- 2008(21235)
- 2007(18479)
- 2006(16010)
- 2005(13720)
- 学科
- 济(104874)
- 经济(104749)
- 管理(79837)
- 业(75698)
- 企(64048)
- 企业(64048)
- 方法(51144)
- 数学(44759)
- 数学方法(43957)
- 中国(32774)
- 农(28312)
- 财(28214)
- 融(28103)
- 金融(28095)
- 银(26770)
- 银行(26716)
- 行(25688)
- 业经(24850)
- 学(23107)
- 制(22361)
- 地方(22173)
- 理论(21866)
- 农业(18958)
- 务(18864)
- 财务(18771)
- 财务管理(18731)
- 贸(18393)
- 贸易(18378)
- 易(17890)
- 企业财务(17781)
- 机构
- 学院(384007)
- 大学(382929)
- 管理(151891)
- 济(145907)
- 经济(142513)
- 理学(132104)
- 理学院(130660)
- 管理学(127859)
- 管理学院(127178)
- 研究(123202)
- 中国(95703)
- 京(80626)
- 科学(77915)
- 财(67429)
- 农(62399)
- 所(60735)
- 业大(58673)
- 中心(58569)
- 研究所(55809)
- 江(55735)
- 财经(54689)
- 范(50858)
- 北京(50383)
- 师范(50292)
- 经(49812)
- 农业(48946)
- 州(45794)
- 院(45585)
- 技术(43948)
- 经济学(43821)
- 基金
- 项目(269628)
- 科学(211640)
- 研究(196733)
- 基金(193892)
- 家(169213)
- 国家(167793)
- 科学基金(144720)
- 社会(121397)
- 社会科(114960)
- 社会科学(114927)
- 省(107353)
- 基金项目(102555)
- 自然(95681)
- 自然科(93540)
- 自然科学(93515)
- 教育(93067)
- 自然科学基金(91774)
- 划(90022)
- 编号(81516)
- 资助(80802)
- 成果(65280)
- 重点(60519)
- 部(58619)
- 发(56805)
- 创(56774)
- 课题(56674)
- 创新(52838)
- 科研(51829)
- 大学(50738)
- 教育部(50500)
- 期刊
- 济(151705)
- 经济(151705)
- 研究(107805)
- 中国(75511)
- 学报(62591)
- 农(55901)
- 科学(55696)
- 管理(55277)
- 财(51536)
- 教育(50391)
- 大学(47700)
- 学学(44803)
- 融(41458)
- 金融(41458)
- 农业(38231)
- 技术(36788)
- 业经(26182)
- 财经(26007)
- 经济研究(24732)
- 经(22216)
- 图书(20663)
- 业(19805)
- 问题(19086)
- 科技(18566)
- 版(18178)
- 理论(18139)
- 技术经济(17803)
- 统计(17728)
- 实践(16709)
- 践(16709)
共检索到55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由多主体参与、多要素构成而形成的复杂系统,超网络能够将各种不同要素集成在一起处理,为人才培养的复杂关系提供有效的形式化描述与分析方法。文章在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特质提炼及供需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超网络模型,深入研究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课程设置网络及其关系;探讨超网络模型在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并且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四个方面设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甘玲
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永恒追求的育人目标。为此,各高校都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发展任务。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四点内容,指出应该围绕人才评价体系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而后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当前脱离人才评价体系指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在"互联网+"时代,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社会网络及协同理论的视角,建构了一个以职业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为方式、以校园教育与企业生产高度耦合为路径、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统一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条件支撑的C-TRPS式立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这一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包括: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拓展社会合作网络,发展远程职业教育,扩大信息技术应用,健全政策支持条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红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我国的经济热点问题,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如何突破传统培训体系,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是企业的重大课题。本文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员工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培训体系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
员工培训 胜任力 互联网金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宜 傅巧灵 韩莉
随着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飞速发展,其人才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种类型的高校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渠道等。结合地方经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动向,设计与构建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除注重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金融 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磊 吕平 王杨
本文立足"互联网+"新生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将用户体验、跨界互动、颠覆性创新等互联网思维元素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提出"私人定制"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丽丽
成人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成人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把"互联网+管理"应用到校企合作模式中并进而推动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教育者理应关注的重点。从"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对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成人教育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宇
基于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最优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便是当务之急,探讨了其物联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物联网 高职院校 专业培养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被互联网改变的生活时代变得这么快,由互联网所引发的变革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十年前,上网还是个新鲜事,手机还是个稀罕物,人们还在用3.5英寸软盘;但十年之后,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软盘了,打开手机随时都能上网。这仅仅是十年,我们的十年。即便是互联网内部,也出现了Generation Gap,所谓"代沟"。曾经的三大门户网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徐娘半老、风华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慷慨 曹照洁
"互联网+"行动推动了各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同普通高校因应跨界人才的时代需求而广泛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样。"互联网+"职业教育在产业重构升级、社会多元协同、资源配置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等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保证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品"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和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智力资源。
关键词:
校企协同 互联网+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飞
随着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继而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另外,在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情况下,各个行业受到了相关的影响。其中也影响到了高职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研究中主要分析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相关需求,高职院校网络专业毕业生职业结构变迁趋势,同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辉
翻译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互联网背景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可以促进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高校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基于互联网落实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面临着系列阻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此,高校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性。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势与现状,之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兄武
我国高等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结构性缺陷。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培养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类型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间可通过分类发展、转型发展、差异发展等路径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体系。
关键词:
人才类型 教育类型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琳玲
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加快转型发展、占领创新型经济高地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对我国现有人才的状况进行描述后,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型,考虑知识与人员之间的映射关系,用网络模型对这两种要素构成的网络进行集成,用一个层次网络模型来表示面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结构,并提出了应该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建议,旨在强调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开发,大力发展人才资源。
关键词: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人才 培养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良谋 卓佳 张耀谋
随着金融业青年员工数量的逐渐增多,如何尽快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为适应金融工作需要的人才成为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青年行为学和青年心理学的观点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青年行为动力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着手,分析了金融业青年员工的内在需求、兴趣趋向、目标确立和行为反馈模式,指出当前金融业青年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金融业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