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8)
- 2023(16112)
- 2022(13289)
- 2021(12519)
- 2020(10592)
- 2019(24068)
- 2018(24303)
- 2017(46660)
- 2016(25332)
- 2015(28924)
- 2014(28442)
- 2013(27087)
- 2012(24479)
- 2011(21907)
- 2010(22191)
- 2009(20426)
- 2008(19653)
- 2007(17555)
- 2006(15493)
- 2005(13525)
- 学科
- 济(100991)
- 经济(100896)
- 管理(75155)
- 业(72990)
- 企(60008)
- 企业(60008)
- 方法(47246)
- 数学(41720)
- 数学方法(41015)
- 中国(30634)
- 农(28250)
- 财(24981)
- 技术(23526)
- 业经(23049)
- 地方(19973)
- 制(19440)
- 贸(19242)
- 贸易(19228)
- 农业(18919)
- 易(18757)
- 理论(17469)
- 银(17082)
- 银行(17055)
- 学(16801)
- 融(16424)
- 金融(16422)
- 行(16326)
- 务(15074)
- 和(15070)
- 财务(15000)
- 机构
- 大学(351036)
- 学院(350232)
- 济(144405)
- 经济(141489)
- 管理(138608)
- 理学(119658)
- 理学院(118452)
- 管理学(116115)
- 管理学院(115474)
- 研究(111597)
- 中国(85189)
- 京(73493)
- 财(66511)
- 科学(66186)
- 所(54090)
- 财经(53053)
- 中心(52094)
- 江(51557)
- 农(51426)
- 业大(49791)
- 研究所(49048)
- 经(48230)
- 范(46142)
- 北京(46133)
- 师范(45718)
- 经济学(44300)
- 州(41757)
- 院(40874)
- 经济学院(40164)
- 农业(40109)
- 基金
- 项目(235657)
- 科学(187130)
- 研究(176217)
- 基金(169891)
- 家(146831)
- 国家(145642)
- 科学基金(126574)
- 社会(111888)
- 社会科(106228)
- 社会科学(106197)
- 省(93809)
- 基金项目(89619)
- 教育(83719)
- 自然(80461)
- 自然科(78727)
- 自然科学(78713)
- 划(78330)
- 自然科学基金(77280)
- 编号(72361)
- 资助(69076)
- 成果(58687)
- 创(53234)
- 重点(53182)
- 部(52375)
- 发(51173)
- 课题(50465)
- 创新(49101)
- 国家社会(46341)
- 教育部(45596)
- 大学(44747)
- 期刊
- 济(153098)
- 经济(153098)
- 研究(102113)
- 中国(70078)
- 管理(53461)
- 财(50494)
- 学报(48446)
- 科学(46713)
- 教育(46390)
- 农(45897)
- 大学(38746)
- 技术(36372)
- 学学(35590)
- 农业(32007)
- 融(31454)
- 金融(31454)
- 财经(25702)
- 业经(25501)
- 经济研究(25111)
- 经(22186)
- 问题(20785)
- 技术经济(19500)
- 图书(18681)
- 统计(18373)
- 业(18275)
- 科技(18076)
- 策(17687)
- 贸(17350)
- 理论(16080)
- 国际(15937)
共检索到51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博 曹辉
从效率视角,采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2011—2015年我国26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国际化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通过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发现,华东、华中、华北地区高校众多,拥有丰厚的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国际化效率水平较高;西南地区投入产出数值较小,但投入产出比仍然较高;东北三省效率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地区技术创新国际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各地区高校国际化管理水平未处于有效状态。总体来看,研发人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需要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际化 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琨 张亚萍 梁远
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企业技术活动中,已经成为突破环境和资源约束、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能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等纳入研究框架,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13—2018年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趋势逐渐缩小;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布格局,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持上升的趋势相比,中西部效率水平不仅存在绝对水平明显偏低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增长幅度的差异;成果转化期的效率值低于科技研发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造成两阶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均大于1,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M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主要归结于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change,TC)指数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ML指数则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EC)指数的增长。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损失的来源和真实原因,为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 王玮蓉 姚昀辰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忠敏 马文婷
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网络DEA模型,将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测算了我国26个地区2006—2014年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矩估计法分析了影响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提高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且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全要素增长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增长,而技术总体上未有进步。市场结构、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度、研发强度及成长能力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对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一飞 谢潘佳 叶丽婷 马昕睿
以2011—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各省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提升显著,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地区分布上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且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认知程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区域异质性,通过解析导致各影响因素作用方向与程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仍需要从资金投入、人才管理、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和科技监管等方面发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鉴华 木克热木·米力克 徐艳梅
本文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2000年到2009年各地区的FDI引进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我国整体FDI引进效率呈上升状态,其贡献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提升;在选定期间,FDI引进效率的变化呈现出三个高峰和两个波谷的特征。同时本文对我国各地区的FDI引进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效率为上升状态,中部地区较为明显,而东部地区FDI引进效率为下降状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志芳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朱磊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进行约束,将资源生产率和环境负荷视作产出,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有利于各省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高,纯技术创新效率上升,而规模效率下降;东部地区的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平均纯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并且低于平均规模效率;经济越发达的省份越容易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则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关键词:
绿色增长 技术创新效率 四阶段DEA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江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2005~2012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深度评价。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在2005~2012年期间下降了0.7%,科技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东部、东北部和中部,说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与区域分布状况明显相关;从西部地区及各西部各省市区来看,技术进步的下降是引发科技创新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通过对考虑社会发展指数的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可以真实地掌握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实际变动情况。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特点;现阶段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地区差异显著,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高低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社会发展指数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高低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表现为上升态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在研究期内均呈现缓慢下降的特点;总体而言,科技进步对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少数地区受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的共同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客观、合理地评价了我国29个省域1990-2013年的全要素电能效率。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及地域性。实际电价水平、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电能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政府影响力、城市化对电能效率有抑制作用,同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电能效率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曼赟 彭刚 符学忠
技术创新战略关乎中部地区能否顺利崛起,是化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关键一环。基于2000~2016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多层线性模型。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两者作用在中部六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直接影响的因素有技术创新效率百度指数和城市化率,具有显著间接影响的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外贸依存度、技术创新效率百度指数和工业化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基于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我国29个省份1990~2012年全要素电能效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电能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我国电能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地域性特征。省域之间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FDI依存度、对外开放、城市化水平和实际电价水平有利于改善电能效率;而政府影响力与电能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龙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6—2012年的金融投入和科技产出数据,对其效率均值进行排名;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科技金融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呈现U形走势,主要是依靠东部地区带动,而西部地区效率值差异明显;2006—2012年全要素科技金融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2.6%,引起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通过区域分析发现,三大区域的效率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谦 董玥 董艳玲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率评价体系,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整体财政科技支出效率未实现DEA相对完全有效;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干预度对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财政分权度不利于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的提高;剔除外界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后,多数省(区、市)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上升,规模效率下降,全国整体及各省(区、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没有达到最优规模;中国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