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5)
2023(10037)
2022(8513)
2021(8128)
2020(6772)
2019(15825)
2018(15356)
2017(29300)
2016(15205)
2015(17212)
2014(16651)
2013(16349)
2012(14704)
2011(13103)
2010(12294)
2009(11074)
2008(10233)
2007(8240)
2006(6690)
2005(5612)
作者
(39425)
(33253)
(32876)
(31298)
(20713)
(15819)
(15030)
(13176)
(12701)
(11315)
(11239)
(11199)
(10343)
(10102)
(10000)
(9932)
(9887)
(9506)
(9445)
(9347)
(7969)
(7771)
(7724)
(7513)
(7435)
(7401)
(6949)
(6750)
(6542)
(6436)
学科
(67847)
经济(67786)
管理(43050)
(40227)
方法(36181)
数学(33560)
数学方法(33175)
(32693)
企业(32693)
中国(18963)
(16322)
(16194)
(14014)
贸易(14008)
(13760)
业经(12607)
环境(10987)
农业(10594)
(10218)
(10215)
财务(10183)
财务管理(10161)
地方(10006)
技术(9754)
企业财务(9693)
(9666)
(9379)
(8950)
银行(8943)
(8779)
机构
大学(210087)
学院(207406)
(98556)
经济(97259)
管理(87024)
理学(76909)
理学院(76212)
管理学(75145)
管理学院(74764)
研究(69031)
中国(53059)
(42731)
(40714)
科学(38570)
财经(34334)
中心(32208)
经济学(32085)
(31867)
(31402)
经济学院(29157)
研究所(29147)
业大(28701)
(28544)
北京(26472)
财经大学(26171)
(25629)
(25568)
(24728)
师范(24510)
经济管理(24274)
基金
项目(152830)
科学(123837)
基金(116864)
研究(111712)
(101510)
国家(100807)
科学基金(88460)
社会(75998)
社会科(72480)
社会科学(72460)
基金项目(61731)
自然(56142)
(55795)
自然科(54960)
自然科学(54947)
自然科学基金(53980)
教育(51044)
(48121)
资助(47617)
编号(42061)
(36235)
重点(34359)
国家社会(33612)
(32724)
(32418)
教育部(31870)
成果(31699)
人文(30618)
创新(30531)
科研(29819)
期刊
(91823)
经济(91823)
研究(57752)
中国(33532)
(30581)
管理(30515)
科学(28536)
学报(27529)
(23746)
大学(22506)
学学(21379)
技术(19380)
农业(17259)
财经(16800)
经济研究(16641)
教育(15469)
(15144)
金融(15144)
(14531)
业经(13106)
问题(12593)
(11845)
统计(11757)
技术经济(11354)
世界(10996)
(10681)
(10481)
国际(10182)
资源(10176)
决策(9496)
共检索到282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嘉敏  
在生态全要素框架下,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DEA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2000~2010年中国29个省份和3个区域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结果显示,不同省份和区域的能源效率有巨大的差别。相比于其他省市,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安徽、河南和湖南能源效率值总大于1;东部能源效率居首,中部次之,西部最后。东部、中部和西部节能减排侧重点不同,中部以煤炭节能为主,西部以天然气节能为主;东部和中部以CO2减排为主,西部以SO2减排为主。针对这种现状,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关爱萍  师军  张强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2000~2011年中国西部11个省考虑环境效应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能源效率差距较大,其中,内蒙古、重庆和青海的能源效率较高,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的能源效率比较低;样本期间,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了0.4%,技术进步是能源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源价格、煤炭消费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上升对西部地区能源效率提升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忠昕  郭翔宇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效率较低、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或不足、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未能达到最优配置等问题。超效率DEA投影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严重不足,耕地红线问题需要被高度关注。保障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横向协调机制;除经济直补外适当考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和补偿,探讨实施粮食虚拟水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补充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优化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粮食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泽  顾欣  杨欣远  
聚焦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效率评价问题,笔者运用超效率DEA方法,选取2008年~2014年中国对非洲投资20个东道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反映中国对非洲投资效率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多数东道国直接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且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较大,对多数国家投资的效率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中国对非洲各东道国投资效率呈现出收敛态势,投资效率高的东道国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笔者提出了调整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区位选择、采取有效投资风险防控策略,实施本土化策略,增强投资产业集聚能力,改善非洲投资环境,提高东道国投资利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聚辉  黄诗华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4—2016年中国科技研发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通过建立传统的DEA-BCC模型对三年的指标进行静态分析,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作出动态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科技研发效率呈现逐年递增状态,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各省域科技研发活动的绩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从投入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珍花  曾志康  
文章基于“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各省市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其次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各省市综合生产率指数进行计算及分解,最后通过Tobit模型对中国生产效率进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分析结果来看,2011-2015年中国生产效率逐步提升,各省市要素投入结构缺乏合理性,且存在区域差异;从动态分析结果来看,技术落后是导致中国各省市综合生产率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来看,交通便利程度对提升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受教育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师博  沈坤荣  
本文将知识存量纳入生产函数,运用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市场分割的视角检验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1995~2005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在东部水平最高且较为平坦,但在中西部却展现出螺旋型的演进态势。对能源利用效率模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效率高投入的河北、山西和四川省应是国家实施节能计划的重点地区。(2)表面上看,能源禀赋相对充裕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扭曲了资源配置,阻碍了地区工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造成全要素能源效率损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锋  冯根福  
通过构建双导向、非径向、同权重的能源与环境DEA窗口模型,本文评估了2000—2010年间中国各省区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可比较的能源与环境效率。结果表明:这一时期,辽宁、上海、福建和云南的能源与环境效率比较高,年均效率指数在0.9左右;贵州、青海、山西、内蒙古、新疆和宁夏的能源与环境效率比较低,年均效率指数都小于0.2;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和安徽的能源与环境效率总体上提高了,而其余省份则呈现下降趋势;华东地区目前的能源与环境效率依次高于东北、华北、西南、中南和西北;一个省份的能源与环境效率持续提高的显性动态标志是,实现了以较低的资源投入增速,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速,并能产生较低的排放增速;尽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友志  顾红春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建立DEA模型,对2005-2010年中国省际建筑业能源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建筑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提高的作用还比较有限;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建筑业能源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建筑业存在较为明显的能源低效利用。分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企业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宇  刘毅  
提高能源效率是节约能源、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能源效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对能源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通过DEA-ESDA模型对1990、2000和2010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并探索其空间集聚状态以及冷热点区域格局的演化,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的地带性差异显著,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2科技投入低和基本要素配置的不合理是我国部分省市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能源投入松弛、人力资源投入松弛、资本投入松弛和多种要素投入松弛四类;3能源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空间集聚状态基本一致,而规模效率受制于资源禀...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金颖  成云雪  
运用在C2R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超效率DEA模型,以能源消费量、劳动力、资本存量作为输入指标,以GDP产出作为输出指标,分析了1998~2008年河北省全要素能源效率问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有效提升河北省的能效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恒煜  胡根华  秦嗣毅  刘纪显  
运用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金砖国家"2003~2010年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表明"金砖国家"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各国存在显著差异。为分析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金砖国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Tobit模型发现"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程度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均较大,而技术进步对各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庆芝  何枫  赵晓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建立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我国钢铁产业2002~2008年间的能源效率,衡量了企业的节能空间,同时测算了我国钢铁产业2002~2008年间效率的变迁过程。结果显示:首先,自2007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平均能源效率有所提升,企业之间效率差距较大;其次,钢铁产业的节能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平均每年能源消耗仍有20%左右的可降空间;进一步,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而非技术进步,这反映了整个产业能源效率差距在缩小但缺乏技术创新动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春山  王恩旭  朱易兰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2002~2009年的五星级酒店效率进行测度,依据DEA的BCC模型将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同时按照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对中国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检验。结果显示:2002~2009年中国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较低,呈上升趋势,但也有所波动,效率均值的高低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酒店综合效率值高于全国均值,西部与东北地区酒店综合效率值低于全国均值。综合效率值分解显示,中国五星级酒店的规模效率明显高于纯技术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两阶段视角,考虑非期望中间产出在两个子阶段的转化情况,创新性地构建具有非期望中间产出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中间产出网络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4年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全局及阶段生态效率整体偏低,考察期内全局生态效率均有效的省份仅占13.3%,省际间生态效率差异比较明显;中国生态效率空间格局与经济空间格局类似,阶段生态效率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内陆阶梯式递减的趋势;全国总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全局生态效率不存在明显的收敛特征,省际间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